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中国血防纪念馆,一曲战天斗地的凯歌(散文)

精品 【家园】中国血防纪念馆,一曲战天斗地的凯歌(散文)


作者:姜光丽 进士,73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08发表时间:2022-03-18 21:22:07

中国血防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果喜大道28号,由原余江血防纪念馆升级改造完成。
   第一次知道余江,是在小时候的课文中。
   1958年7月1日,毛主席“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第一次知道血吸虫,是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更小的年纪里。因为我的家乡江西省上饶县,也是血吸虫疫区。
   疫区里的人,每年都要做血吸虫病普查。取一坨新鲜粪便,用牛皮纸包好,写上名字,送到定点检查处。少数人查到有血吸虫病,会被通知去领药,药是免费的,吃过就好。我爸曾经查出过一次,吃了药后,第二年检查就恢复正常。那时的印象中,感染血吸虫病吃药,就像感冒吃药一样,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走进中国血防纪念馆,一组组数字,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民谣,一个个故事,却让我深深震撼。
   流行之久远。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在其体内发现了血吸虫卵,说明在2100多年前,当地就有了血吸虫病存在。
   流行范围之广。建国初期,流行省份12个,流行县324个,钉螺面积100多亿平方米,血吸虫病人1100万,受威胁人口1亿。
   危害之深重,从各地民谣中可见一斑。
   江西余江民谣:
   身无三尺长,脸上干又黄。人在门槛里,肚子出了房。
   有女莫嫁蓝田郎,头年做新娘,二年守空房。
   浙江省嘉善县民谣:
   头颈绝细,肚皮凸起,男人有喜,人家撤起,女人不养,呒啥稀奇,年纪轻轻,一命归西。
   浙江省安吉县民谣:
   大肚子是恶病,男得此病无劳力,女得此病无生育,儿童得了这种病,终身不能长成人。
   湖南省岳阳县民谣:
   广兴洲,广兴洲,十年九不收。房屋歪歪倒,天地似荒洲,女人不生育,男人驮大肚,死亡路上走,何日得尽头。
   安徽省宁国县民谣:
   肚大筲箕,神仙难医,黄泥岗,大肚子,十个来,九个亡。
   前村后村和山边,栽禾割谷喊皇天,女人不生男人怀,乡里死人街上抬。
   女人不生孩,男人怀鬼胎,有屋无人住,禾苗无人栽。
   上海市嘉定县民谣:
   粪缸只只红,满地见血滩,屋倒田地荒,人死无人抬,家家哭哀哀。
   安徽省枞阳县民谣:
   高丰湖边水,寡妇眼里泪,男人得了鼓胀病,难活三十岁。
   历史上染病者众多,夺命无数,流行区村落破败,田地荒芜,一片凄惨景象。余江县蓝田村,全村78人,65个大肚子。18户人家,19个寡妇。
   这么恐怖的血吸虫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古人不懂,只知道得了大肚子病,只有死路一条,称它为“瘟”。现代人百度一下,就有详细的介绍。血吸虫病的感染途径只有一条,就是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血吸虫病造成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滋生以及人畜接触疫水。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污染水源,如河湖旁设置厕所、河旁河边洗刷马桶、粪船渗漏、用新鲜粪施肥、病畜随地粪便,亦可污染水源。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当水体中存在感染血吸虫的阳性钉螺时,便成为疫水。人类可以因生产或生活而接触疫水导致感染。饮用生水时,尾蚴也可自口腔粘膜侵入而感染。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即使在今天,生活在疫区的人们,身边都不乏因不慎接触疫水而发生的血吸虫病例。
   1998年,省财政厅下派到上饶县郑坊乡的谢书记,下到郑坊村检查灾情,淌过漫到大腿的洪水,感染了血吸虫病。幸好普查发现,及时治愈。
   这次一起参加余江采风的汪彩萍老师,是上饶市电视台的资深记者,她说起有位同事,野外拍摄时,鞋子沾了泥巴,看见杂草丛中有一汪水,就把器材交给同事,要去抹鞋子,喊他回来也不听,结果感染了血吸虫病。
   新农村建设推进改水改厕工程,传统旱厕改为水冲式厕所,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可以有效切断血吸虫病的传播链,而消灭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钉螺,则始终是重中之重,一刻都不能放松。
   我在上饶县郑坊乡任副乡长三年,分管文教卫生。县血防站每年都要下来查螺,乡村两级积极配合,挑选责任心强,身体好,特别是视力好的村民,在老螺区和一些比较适宜钉螺生长的区域,水边坑边,沼泽草丛,手拿棍子,仔细扒拉。如果发现钉螺,就要对这片水域周边撒上药粉,及时灭螺。
   县血防站下来的大都是女同志,野外工作吃苦耐劳,认真细致,为人亲切随和,热情有礼,到哪查螺,都能和村民打成一片。因为每年查螺都要在我们乡村住上十天半个月,我们不仅是工作的伙伴,更是早已做成了朋友。我的高中同桌周红,一直在上饶县血防站工作,成为擅长治疗肝病的好医生。
   血吸虫病一直在危害着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在1949年的渡江战役及后来的水上练兵时,解放军部队甚至因为战士感染此病而造成一定的非战斗性减员。在《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后记中:“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体现出毛泽东主席对血吸虫病高度的重视和忧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55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人民血防战。此后,他每到一地视察都要检查当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贯彻执行情况。
   1958年5月28日,余江县宣布根本消灭了血吸虫病。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那么余江县用了什么好办法,从根本上消灭血吸虫病,给全国人民树起一面血防红旗的呢?
   填壕平沟是措施,战天斗地是精神。余江经验十条,最关键的一条,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灭螺方法——开新渠,填旧沟;开新田,掩旧壕。讲解员给我们详细地介绍,新开的渠要和旧沟隔开一定的距离,防止雨天洪水漫溢流入新渠。用开新田的土,掩埋沼泽污泥。破坏钉螺的生存环境后,让钉螺无水缺氧,自然死亡。照片中余江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劳动场景,让我又想起了那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医疗技术的发展,让血吸虫病走上了可防可治不可怕的正常轨道。纪念馆里还保存着我国治疗血吸虫病的第一代药物——酒石酸锑钾,有效果但副作用很大,治病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那是现在留存下来的唯一一瓶,见证着中国治疗血吸虫病的艰难起步。此后药品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吡喹酮,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轻、可口服、疗程短等优点。对成虫有杀灭作用。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治愈率很高,副作用少而轻。
   从来就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血吸虫,这个肆虐千年的小小害虫,终于被勇敢智慧的余江人民,被勤劳伟大的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走出中国血防纪念馆,再次品读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充满自豪和喜悦,心中好不畅快。
   2022.3.15

共 29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叙述生动详实,内容丰富厚重,全面展现中国血防纪念馆,赞美这是一曲战天斗地的凯歌。文中生动详实地通过中国血防纪念馆再现了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斗争和成就,提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优美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32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3-18 21:23:31
  优美厚重的散文,全面展现中国血防纪念馆,赞美这是一曲战天斗地的凯歌。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秋觅        2022-03-24 16:34:46
  祝贺精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