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山河】谁为春蚕献身悲(赏析)

编辑推荐 【读名著·传经典】【山河】谁为春蚕献身悲(赏析) ——刘基诗作《春蚕》赏析


作者:悍雨啸风 举人,4164.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60发表时间:2022-03-19 10:08:28


  
   惊蛰过后,春城的花园里,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樱花,处处盛开,一树树粉白粉白的世界;垂柳枝,随风摇摆,柳芽吐绿;榆树探出新叶。孙子也养了一鞋盒子的蚕宝宝,拿在我面前显摆。我看着一条条白色胖蚕虫在嫩绿的桑叶上蠕动,贪婪地吞噬,心态可掬的样子,油然而生爱怜之意。突然,我想起了一首与此景很不相搭的古诗,是刘基先生的《春蚕》,不由出声吟诵起来:“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大约十几年前,我曾简读过刘基先生的这首诗,意欲在此诗中寻觅其典雅的艺术格调,发掘此诗里的优美韵律,探索此诗文字结构上的蜿蜒曲转,以助自己今后的古诗词写作水平得以提升,但并未及深究诗文所要表述的深层含义。今日拿来再欣赏,刘基先生的这首留史之作,却几乎颠覆了我的认知:为人做衣而至死的春蚕,生存价值竟然不如蜘蛛。
   在《春蚕》中,刘基先生认为,春蚕辛苦一生,志在为人做锦衣,却落得被人抽丝剥茧而遭遇焚身,白白丢掉了卿卿性命的结果,其行实为愚蠢不堪。而与春蚕相对照的蜘蛛,也是吐丝,但不似春蚕那么辛劳,和春蚕的结局也不一样。蜘蛛吐出来的丝虽然被认为没什么价值,但蜘蛛网能用来做陷阱,杀飞虫来果己腹。蜘蛛不择地方而任意结网,清净安逸,又是不怕人的侵扰伤害,自主天下。对春蚕一生不为自己,勇于献身的精神,不但不持肯定态度,反而提出有违世人共识的质疑,并进行了批判,究竟意在何为呢?
   公正地说,刘基先生并非不明白春蚕至死丝方尽,方有罗缎暖人身的道理。他是用自身命运的有力有据的现实,结合在了这首诗中,以蜘蛛反衬春蚕盲目的献身精神,从而质疑自己,质疑现实,质疑社会,希望能以此引起人们的思考。
   要弄明白刘基先生这首诗的真正意图,就必须了解他的平生和经历,至少要知道他在写这首诗前发生了什么。
   查阅了一下明清史记,有这么一段记载:洪武八年,刘基先生在一次上朝贺岁时,不慎感染了风寒,回家即卧床了。对文臣言论十分厌憎的朱元璋,对刘基亦不甚信任,便以探望刘基身体不适为由,派朝中与刘基不睦的奸相胡惟庸携御医来到刘基的家中,令刘基服药后,刘基腹中异常疼痛。对诛杀文臣毫不手软的朱元璋又御言其尽管宽心养病,无须思虑朝事。皇帝的意图刘基很清楚,这让他深切地感到自己已经处于危机之中,便借春蚕和蜘蛛,在暗殇自己即将没落的政治前途和命运。
   刘基先生在这首诗的字句之间,将自己比作春蚕,为朝纲鞠躬尽瘁而作茧自缚,最后可能还会像春蚕一样惨死沸水中。何不如做蜘蛛,虽所织丝网无甚价值,但不用瞻前顾后畏人言,且能坐享无忧。刘基先生恨怨自己不该成为春蚕,结果是“成茧、焚身”,下场惨烈。感叹不如做蜘蛛,“网蜚虫、不畏人”,不用为权力和名利担惊受怕,逍遥自在,何所担忧。至少,做蜘蛛没那么复杂,可以自保。显然,这首诗,集中反映了刘基先生的忧愤心理,也让我们明白了刘基先生写春蚕的原意。
   刘基先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开国元勋,元末明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诗文,从风格上来看,充满怆悲沉郁的色彩,但却藏匿着奇崛豪放的特征。这种风格和特征的形成,与他明代朝野大动乱的亲身经历和与他命运攸关的生活现实,有着直接的关系。
   细读《春蚕》之后,不免唏嘘。
   刘基先生是大明朝的功勋,但却遭到奸臣的妄言和皇帝的猜忌,在朝中为帝鞠躬尽瘁十数载,殚精竭力,将至暮年,却难保身家性命,最终死得不明不白,实在是有些冤。
   刘基写《春蚕》时,使用的艺术手法,也是可圈可点的。在这首诗文中,灵活地用了对比和反衬的表现手法,把蚕与蜘蛛同为吐丝的虫子,而结局不同的生物现象和习性,进行对比,进而反衬出春蚕的白白浪费青春,辛苦劳作的奉献精神,最后落个沸水烹煮致死的结局。蜘蛛吐丝虽然无用,却能善终的完美结局。而读者读此诗时,主动嵌入作者写诗的时代背景,结合作者含辛茹苦却不得善终的仕途命运,把这首诗的深度和广度,推向一个无限的高度。
   刘基先生用春蚕和蜘蛛进行对比,仅寥寥几笔而凸显鸟尽弓藏的悲愤之情,淡淡数句,即表兔死狗烹之意。刘基先生当时心中的悲愤和无奈,已然溢于言表,尽现笔端。
   揭开刘基先生盖在《春蚕》上的一层薄纱,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他的诗词写作的艺术价值,还让我们欣赏到诗词的历史价值,更让后人对元末明初的政治与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一直有争议的刘基先生也有了新的认识。
   对刘基先生的这首《春蚕》,我是有我的看法的,可能和许多对刘基先生作品的欣赏者有所不同,有可能相差甚远。
   在初次欣赏刘基先生的《春蚕》前,我脑海里已经刻印的春蚕是具有高尚精神的,谈之即生敬意,对蜘蛛则心怀不屑,单纯而又片面地去解析刘基先生的《春蚕》,对刘基先生的《春蚕》持疑惑和不解。待反复欣赏《春蚕》,并了解刘基先生的情况后,立刻感觉自己的想象浅浮而没有深意,纯属于物种的视觉行为。与刘基先生《春蚕》的扩展意境不能相提并论。刘基先生的诗文是将生活现实融入文字中,让文字具有了灵魂。而我的作品大多缥缈而无意境,更不要说深层次的内涵了,这大概就是我与刘基先生文学功底的最大差别吧。
   虽然在理念上已经认同刘基先生,但总还是有一点点纠结:为何刘基先生不将《春蚕》做另外的解释,抛开自我的狭隘而致力于真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民众呢?这样不更符合刘基先生标榜的爱国忧民之心吗?
   话是这么说,刘基先生之所以借《春蚕》喻己,也是环境局势所迫,这也是最好的讽刺和宣泄。
   刘基先生的诗文,我看的不是很多,也就不足十篇,最记忆犹新的就是这篇《春蚕》了。总体感觉,刘基先生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有些儒学的秉承,他表现在诗文中的典型风格,包含浓郁的复古倾向,那就是沉郁和悲苍,并将那个变化急剧的时代环境溶解于其中。刘基先生亲历了元王朝由治到乱的整个过程,可谓一生坎坷多难。畏惧动乱与安宁的向往、宽阔深厚思想的萌发等因素,注定了他的文学艺术走向,形成了他沉著蕴藉的诗文表现手法。
   抛开历史的因由,刘基先生的《春蚕》以及其他诗文,夸张排比的语言运用的都非常美妙,语句清新典雅,故有许多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都称刘基先生的诗文纵横捭阖,犹如流走如珠,而文不累赘直抒胸臆。就《春蚕》这首诗来说,不但排比铺张,而且想象奇特,看似言辞有些许荒诞迷离,却也一语惊人,用意惊采艳绝,赋予了春蚕和蜘蛛各有不同的人性化。
   古人的心思让现代人来猜,自然是公婆各有理,但不可否认的,古人们的诗文基本镶嵌着时代背景,印痕着历史沉淀,每一部作品都包含深蕴,每一个文字都有活性,是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传统文学艺术,当是现代文字写作人要去学习和借鉴的。
  
  
  
  

共 27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春蚕》赏析,是悍雨啸风老师写的【读名著•传经典】江山征文。他把刘基的古诗《春蚕》细细把玩,把诗词的意思,写作深意,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探讨,并挖掘出刘基使用对比和反衬的艺术手法,把春蚕与蜘蛛同为吐丝的虫子,而结局不同的生物现象和习性,进行对比,进而反衬出春蚕的白白浪费青春,辛苦劳作的奉献精神,最后落个沸水烹煮致死的结局。并讲述了刘基做这首诗时的政治环境和待遇,让读者主动嵌入作者写诗的时代背景,结合作者含辛茹苦却不得善终的仕途命运,把这首诗的深度和广度,推向一个无限的高度。这篇赏析,抽丝剥茧,层层递进,主旨明确,哀梨并翦!力荐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2-03-19 10:10:56
  感谢悍雨啸风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您的这篇赏析,抽丝剥茧,层层递进,主旨明确,哀梨并翦!拜谢您!╰(*´︶`*)╯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o(* ̄︶ ̄*)o
极冰
2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22-03-19 10:35:59
  谢谢社长精美编按和点评,为读名著征文开了个头,再来收个底吧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3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2-03-23 15:53:34
  悍雨啸风老师真是高质高产,发自内心的佩服!
   拜读学习了,问好顺祝春祺!
爱在秋水淋漓的日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