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丁香】乡里乡外(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乡里乡外(小说)


作者:白治双 白丁,2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27发表时间:2022-03-27 23:45:38

【丁香】乡里乡外(小说) 2019年末,眼看着新年将近,一场突如期来的变故,将那些已经提前做好行程的人不得不重新规划,而对于那些往常对年充满期待的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如同遇到阴霾一般;在这个节骨眼上,谁还有心思想着过年,只是期盼疫情早点过去。从疫情爆发的那一刻,那些平日里想联系却联系不上的人,这个时候居然主动和农村里的人盘拉起亲戚来,如果说成盘拉,似乎显得很不和谐,他们本来就是亲戚,只是所处的地方不同,让原本还带有一点亲戚关系的人,关系变得很微妙。
   而这个时候待在家里的张俊已经有两个月,两个月来可以说他受尽了冷嘲热讽,一些看似对他关心的话里却带着刺,让本来就病怏怏的他,还不得不装出一副凄惨的笑容来感激他们对自己的关心。相对于很早前,农村人还没有这种高尚的说教,只是随着时代的脚步,他们越来越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弄,由于都是农民的缘故,所以听起来没有那么委婉,都是以长辈的名义带着关心的戏份,或许这关心出于好心,可对于一个病人来说,真不是时候;他们这个时候不但要经受病痛上的折磨,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现在这个社会别说年轻的人不愿待在农村,就连那些在农村劳动了半辈子的人,只要有机会在城里居住,他们都会带着不舍将陪伴自己半辈子的土地给抛弃。
   人的思想很奇妙,作为农民出身的张俊更是深有体会,拿很早以前来说,土地就是农民的资本,家里有几块好田,足够炫耀一阵子;而现在条件好了,居住在城市是每个人心中的目标,而进城的人,不管在城里有没有买房,当他们再次回到农村,村里没进城的人,都会用一把巴结的语气,把自身给贬低,仿佛自己待在农村就低人一等似的。
   作为进城子女的父母,子女要是在城里混得还不错,就会有意无意跟人聊天时,把自己的子女拿出来夸上一夸,深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子女要比其他人优秀一样;当听话的人,想到自己的子女时,眼神中明显闪过一丝不悦的忧伤,而僵硬的脸庞上不得不装出陪笑的面孔,急忙将炫耀子女的人把话题给转移。
   这样的氛围每天都会发生在农村某家某户里,久而久之,这样的尴尬的场景把原本还有的亲戚关系,搞得就如同鱼刺卡到了喉咙上,让人心中很不是滋味。
   这样不和谐的现象刺痛着每个人的心,可他们又不想去纠正这样的错误,嘴上虽然夸着谁家的子女,可心里却是另一种想法,他们的这种矛盾心理,连他们自己本身都无法克制,本来人家过得好,那是人家的本事,可他们就是巴不得人家比自己过的好,人家的子女比自家的子女优秀。他们心里就会不舒服,不为别的,就因为好子女家的大人,喜欢在他们面前炫耀,让他们面子上过不去。
   张俊虽然没有经历过父辈们受过的罪,可也听过不少关于那个年代的事,那个年代为了生活,每个人看起来和和气气,就算没有血缘关系,遇到困难也会互帮互助,可反观现在,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亲戚之前可能就会反目成仇,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如果父亲没有将照顾奶奶的担子背负到自己身上,如果爷爷的死不是因为意外,如果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那目前的现状将又会是怎样一副场景,摆在自己面前,可惜世间没有如果,就跟没有后悔药一样,这是一样的道理,为此张俊陷入了回忆。
   (1)
   四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人民的生活很景气,为了生存,一些人不得不四处奔波,而张俊的老爷赫然也在此列队伍中,他们的奔波是没有目标和方向的,他们不看这个地方未来是不是有前景,而是看重这个地方够不够安全,只要够安全,他们就落脚安居下来,至于未来能不能发展起来,以他们的眼见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因此张俊的老爷他们经过穿山过沟后,来到了现在居住的地方,张家峁,这地方山高沟深,人烟稀少,如果真有什么动乱,也不会有人到此落草为寇,这对于一心寻求安生的老百姓来说,无意于是个好地方。
   来到张家峁后,张俊的老爷便跟附近的人互相打起招呼来,把手里的纸烟递给附近抽烟的人,而自己则是熟练的将一锅旱烟点燃,用到嘴边深深地吸上一口,有的人不习惯抽纸烟,也就拿出自己的旱烟袋,将张向前递来的纸烟,揉碎,跟旱烟搅拌起来,挖一锅抽,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抽起来才带劲。时间一长,张向前也就跟附近的农人变得熟络起来,没过多久,张向前便着手开始为自己凿起窑洞来,刚来这,是住的小学学校,可人家这里是用来给孩子教书的,他们一家一直住下去也不像话,虽然村里人明面上说着让自己继续住,可背地里难免会有闲话,再说了,这人无论走到那里,有了自己的家,才叫个家。
   于是张向前在一个焦泥畔作为自己凿窑面,将村里面有苦的人叫来,一起帮自己凿窑,叫来的人自然很乐意帮这个忙,当然他们出力,也不是白出,一是自己一天的饭有了着落,二是以后自己家里要是有什么出力的活,也可以大大方方的开口,让他们来帮忙。在农村这叫变工,意思就是相互帮助,在那个年代农村人不愿意用钱来请别人帮忙,而是更愿意用变工,如果说不愿意,那倒不如说钱对他们来说,真得太贵重了。如果换作现在,人们倒是更用意用钱来找人帮忙,这样就不会欠下人情,也不必整日想着如何把这个情给还了。
   在当时凿窑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一是工具比较简陋,只有铁锨和老镢头加上一把镐头,还有就是没有什么安全保障,要是凿到一半出现黄土,这就要注意安全,万一搞不好,就会有塌陷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土窑洞都是凿在泥土比较硬的地方,而不是看中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凿窑洞。在农村现在也可以看到那些凿到一半的窑洞,洞口看起来还完好无损,可往里一瞅,你就可以看到窑顶上面开了一条深深的缝隙,不断的有土从上面掉落下来。
   由于张向前来的时候只有一家四口人,两个儿子加上自己的媳妇连同自己,凿一口窑也就成了,等孩子再大上几年,给他们娶媳妇的时候再凿,如今这一口窑洞也用了不少的开销,虽然人工不用钱,可吃饭总得花点钱吧!而且那时候的人特别能吃,吃得直瞪眼,可要是盆里还有剩余的,他们依然会往自己碗里舀,时不时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看起来憨态可掬,不过很少有人会笑话,因为他们也是做着相同的举动;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年代的人力把要比现在的人大,这自然跟长年劳动脱不了干系。
   在靠劳力吃饭的年代,尤其是在农村,在一个看不到外面世界变化的农村,没有苦力,又没有精明的头脑,那这个人家里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而现在也是这个理,不过现在的人赚钱更喜欢用头脑,这种有头脑的人,我们都叫他为精明人,但有头脑的人又能有多少?虽然现在实施义务教育,只要不是半脑壳,都读过几年书,书读成没读成都还识几个字,出了社会学个手艺,倒也够养家糊口,可依旧还是靠苦力吃这碗饭,不信你看看那些在世界各地的匠人及工人,那个不是在烈日当空下累得跟狗一样,可还不得不流露出苦涩的笑容,对生活充满憧憬。
   也只有这样,劳动才有价值和意义,如果一个劳动人对未来失去了憧憬,那这个劳动人将失去对生活的动力,最后沦落街头,有的甚至选择了轻生。
   (2)
   时间对农民来说,过得快和慢也许在最忙的时候感慨最多,当清晨还朦胧,他们便扛着锄头出了山,当太阳从东方的大地上升起,他们会感慨,到了中午,太阳当空照的时候他们会感慨,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也会感慨,每一次感慨,都怀着不一样的心情。
   张向前的一孔新窑,经过六七天的辛劳,总算落成,如今就差安上门窗,再在里面把坑一铺,灶火一垒,就可以住人了,不过为了解少新窑的泥土气,他们会在安上门窗后,先烧上几天火,等窑里觉得舒适了,才搬进去。
   张向前有了自己的窑后,变得更加勤快了,每天早早的出山,把那些不起眼,还未被开垦的荒田,用老镢头一镢头一镢头的掏着,有了家,仿佛给了他新的动力,看着这野草长得都快要到大腿上的荒草,他的心情没有沮丧,反而很高昂地的卖着力。每天回到家里,他的手颤抖着,拿碗筷都显得不利索,可当再次把镢头扛到自己的肩上,来到被自己开垦过的土地上,他就有了精神,手上的疼痛也随之消失,看着这土地,他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一双眼里满噙着泪水,这是生活的希望呀!
   就这样一连数日下来,张向前就有了自己的田地,这地本来就没人要,而且处在崖畔畔上,将那些荒草一把火点着,等火熄灭,再将这些草灰往土里一埋,完了再将粪往地上一扬,就可以将就着种点东西了,收成好不好,谁心里都没底,主要还看老天给不给你吃,再说了新开垦的土地都是生土,只要保住子墒就行了。
   那时候虽然吃得都是粗粮淡饭,可人的力气却大的很,如果把那个年代的人放到现在,个个都可以称为大力士,在张家峁就有那么几座推磨台,而张向前来到这,没过多久,在自己新窑的外面也有了一座磨台,他这是为了方便自己,同样也是为了方便别人。这磨石是自己一个人从沟里的石头山上凿下来,然后又靠蛮力将这沉重的石头扛到自己门前,最后请匠人把石头凿平和加工后,一座小型的磨台就成型了,用来磨豆腐,最好不过了。
   前面我们说过张向前来到张家峁是四个人,这四个人除了他的爱人,以及两个儿子,在张家峁他们家里人口算是少得了,人少吃饭自然也就少,可以把余粮拿到街市换点其它生活用品,或者换成钱,等日后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可以用这钱来置办。当然这余粮也是省吃俭用下来的,有时候年成好了,还不必太过精打细算,可万一年成不好,他们要为来年做好打算,甚至把打算做得更长。在农村每一笔钱都会提前预算好,该怎么花心里都有个底。
   如今张向前的两个儿子,一个八岁,一个六岁,过个五六年就要给他们找个媳妇,不像我们现在二十几成家都算早的了。为此在这几年期间他必须攒下点家底,等到给儿子成就时,不用显得太交迫,还有儿子结婚,他还得再弄一孔窑洞,张向前盘算着,至于让孩子上学,他从来没将这事放在心上,这读书有什么用,还能当饭吃不成?所以看到其他村的娃娃跟自己孩子一样大小的,背着一个缝补的书包,来到他刚来之前居住的学校,在里面读书,他也没当一回事;这也不怪他没有见识,在张家峁本村里,每家每户的孩子真没有几个去学校过日子,个个都是拿着小镢头跟在自己父母身后,为了生活,出着自己微小的力量。
   村内的教书先生,叫王顺,也没读过几年书,可好歹也上过学,识得字也多,于是就在大队队长的提议下,在张家峁修了二孔窑洞,让他担任教师,来给孩子们教点东西;他也没什么可教得,给孩子教得,也就是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文字和一些算术,孩子们虽然脑袋精得像个小精灵一样,可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而是来到他这里,跟其他孩子们一起玩耍,也许这两三年的时光就是他们最好的童年回忆。
   然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如他们这样,童年里还有过教书的画面,例如张向前家的两个娃娃,平日里砍羊草路过学校时,听到里面孩子们读着书,他们在外面听得一脸蒙,于是张亮笑着对弟弟张顺说,他们这是在念经,还没有我们快乐,一天出山给羊砍一筐草回去,就是他们的快乐。
   (3)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四年,四年后,张亮便被自己的父亲张向前张罗着他人给找个婆姨,张亮虽然现在只有十二岁,还是个娃娃,可脸上已经退去了娃娃应有的幼稚,长得也跟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一样,个子不高,可做起事来,相当精干,村里人也都看好张向前的这两个小后生,虽然两个后生都还小,可谁家女子要是跟了他们,日后也不会受多少罪。
   于是在邻里邻居的盘拉下,没过多久,就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子给张亮,这是东村的一户人家,家里面的娃娃多,有五个,两个小子,三个女子,如今大女子已经在前年给人了,如今二女子也有十三了,听到张家峁的张向前要给自己的儿子找婆姨,就应了下来。
   那时候的婚姻全由大人来操办,娃娃们还在懵懂之中,就算心里不情愿,可也不会表现出来,他们并不认为父母有什么错,跟谁不都是一样过,而且在农村到了这个年龄,也不该继续待在家里再给家里添加负担,早早的结婚,也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用不了多久他们或许就会成为一名父亲和一名母亲。
   听到有人愿意把女子给自己的儿子,张向前先是带着自己的大儿子张亮到女方家走了一回,并且给拿了一些米面,等见到未来亲家的光景,微微一惊,只见他们院落破烂不说,而且那孔窑洞看起来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坍塌的风险,进了窑里,两个大人就坐在那邋遢的炕上,拉起话来,而赵军的二女子听说今天张家的人要过来看自己,就害羞的拿着筐子偷偷出山去了。
   赵军看着自己未来的女婿,心中很是满意,果然跟他人说的一样,这后生看起来很精干,自己的二女子嫁给他,自己也放心,他看着张亮眼中难免喜欢的神色,可再看看自己两个儿子,又露出一副担忧的神情。

共 16742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2019年末,一场突如期来的疫情,两个月来让张俊可以说他受尽了冷嘲热讽,一些看似对他关心的话里带刺,让本来就病怏怏的他,还要装出一副笑容来感激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小说以张家峁为背景,以张向前家族史为脉络,描写了乡里乡外的冷暖故事。张家峁,这地方山高沟深,人烟稀少,对于平求安的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个是个好地方。过去土地就是农民的资本,家里有几块好田,足够炫耀一阵子;现在居住在城市是心中的目标,而进城不管有没有买房能生存下来,生活好像才更光鲜。张向前有了自己的窑后,开垦的荒田,用老镢头一镢头一镢头的掏着,有了土地,他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激动,这是生活的希望呀!没过多久,张向前自己新窑的外面也有了一座磨台,磨石是从沟里的石头山上凿下来,然后又靠蛮力将这沉重的石头扛到自己门前,最后请匠人把石头凿平和加工,变成一座小型的磨台,用来磨豆腐,居家过日子离不开的最好物件。张亮家就一个独苗,张衡也没上两年学。可张顺家就不同了,他跟妻子常晴生了足足有八个,窝窝头也只能一个礼拜吃上一回,而且每个孩子只能吃一个,多吃了就要挨打。张俊的父亲叫张雄,靠一个白馒头,他总算保住了自己的命。张顺家八个孩子,张仁是家中老大,张虎是老二,老三是张诚,老四张雄,老五是张翠,老六张梅,老七张译,老八也是最小的一个叫张苗。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土地又回到了农民自己手里,人们开始上山认真劳动起来,也解决了温饱。张仁当上了村里的主任,兄弟几个都找下了婆姨,张家兄弟五个人也都有了各自的孩子。张俊因为调皮没少挨过父亲张雄的打,因为上学更是挨过不少打,可他就是一个不爱上学的娃娃。2009年张俊进入了一家工厂,他秉承了父亲的老实,工厂里的人际关系让张俊很不适应。可现在老实人被当成了傻子,只有在不为吃喝而犯愁的年代,丑态才会显露;张俊辞职后,就回到了老家,待在家里,又要接受人的冷眼,又走出家门寻求一片安静。2019年末,疫情肆无忌惮,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他们在祈祷着,一种东西比金钱和权力更值得人去珍惜,那就是平安。病痛折磨着张俊,可他却不愿躺在炕上,怕冷嘲热讽,是一个啃老者。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堕落。当站在别人仰望的地步,不能用看蝼蚁一样的眼光看待别人,可如果真的是这样,选择过一个平凡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老实人,身体不好,婚姻不幸,经历了乡里乡外两个世界,良心未泯,秉性善良,永葆做人本色。小说有厚重的历史感,语言朴实亲切,耐读耐品。佳作,推荐阅读。【丁香编辑:秦雨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雨阳        2022-03-27 23:48:55
  一个历史年代的故事,感人。那个时代,我们每个家庭都有着极强的相似性,编者也感同身受。感谢老师赐稿丁香!问好。
文学是讲实话道实情的学问,用最美文字表达心声。
2 楼        文友:白治双        2022-03-28 08:20:50
  感谢老师编辑,沉淀和收集还不够,后期会以长篇来写
文学的没落,来自于一帮自以为是,不敢直视现实,溜须拍马,乌合之众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