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一路传奇(散文)

精品 【东篱】一路传奇(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349.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49发表时间:2022-03-28 05:18:18
摘要:赤山,是一处充满禅意的佛教圣地,不为人知的那段蜿蜒而至主峰的路,写着精彩的求法传奇,赤山因此而显得越发生动与深厚。配图取赤山“经书石”图。

【东篱】一路传奇(散文)
   有“大东胜境”美誉的赤山深处有一段路,确切地说,是登山的曲径,不足一公里,却留下了千年传奇。
   从被大山拥抱的法华院出发,向北,蜿蜒而上700余米,就是赤山的主峰,主峰是一具巨石,名“红门石”,红门石中有红门洞,据说,就是赤山明神的所居之穴。这段山路本没有路,松柏蔽日,杂草遍野,怪石嶙峋,峰尖可望而不可即。公元839年,也就是唐开成四年,某日夜半,渡洋求法而暂居赤山法华院的觉慈法师(即圆仁和尚)忽闻“北方有雷声,掣云鸣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此时,“并梦神人相告,红门已开,可升天”,“即起,朦胧间夹着经书,披着缁服,急奔红门”。(《赤山法华院史话》)这段神奇的求法经历,没有专门的记载,但那段山径上留下了觉慈法师一路攀爬的“遗物”,成为千年来的精彩传奇,登临的游者络绎不绝,睹物思昔,收获着禅意之外的东西。
  
   二
   扑入眼中的是一只硕大的僧靴石。小径是躲着赤色的山石而蜿蜒向上的,闪过一石,草窠间一石探出,若笔筒,石侧是好几株橡树,张扬的枝杈将那块石头和小径一下子遮住了,四围是荒蔓的杂草和山藤,拨开去看,石头若靴,静卧绿色之间。原来高出的部分是靴腰,其下则是靴面,很想将脚伸进这只靴子里,可又怕污染了这只靴子。据传说,那日夜半,法师圆仁和尚匆促登山,小径泥泞,脚下打滑,将一只靴子掉落于此,他唯恐山巅红门神人等得急切,便没有再蹬靴。它的遗落,与“仓皇”无关,即使认为是仓皇而往,也是一种充满褒扬色彩的描述。可以想象,距山巅路远,碎石铺径,赤脚不惧,这是怎样的虔诚,更是果敢和断然,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年了,这只靴子,依然在给登山者以精神的启迪。当然还有一问,为何那只靴子不一并脱掉?有人说,两只靴子是不一样的。那只在脚上穿着的靴子才是法师不能丢掉的。也有人说他脱下另一只怀抱而去。这应当是一种持戒的修佛状态吧?僧靴有六洞,取低头看得破之意,即看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看破死声香味触法六尘,参破六道轮回……一只靴子,让我们重温一章佛经,知晓了些许禅意,可见靴子已经成为修心得禅的象征了。还有人对此做这样的解释,圆仁和尚是将脚上的靴子作为一次求法的纪念,不必文字作注,不必留住记忆,看到靴子,就想到求法之艰。诗人常建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那是描摹出一种幽邃闲适的禅院生活状态,而圆仁法师的经历告诉我们,修禅求法的境界在于高远,于是,我心中把那句诗改成了“曲径通高处”,红门洞穴深。我记得一位叫“头智”的法师吟过这样一句诗:“此生莫负一袈裟。”(《山寺随感》)此生不负一只靴,也是如出一辙。作为不入佛的俗人,我觉得一只石靴闪耀着一种唯美主义的色彩,缺失和残破,并不可以否定全部。面对这处千年遗留的充满佛意的石头,我巧得人生意趣,我也想抱靴而归了。
   一任风吹僧帽落,不改登高求法心。沿着曲径斜行,拐弯处,一石正面映入目中,压在曲径的一角上,这块巨石叫“僧帽石”。狂风劲雨,掉落僧靴,又吹走僧帽,这是何等的“落魄”,但有了一颗虔诚的禅心,胸中装满了禅意,这些都算不了什么。这是面对这顶僧帽,我的最初感受。僧帽如元宝状,周边菱角分明,顶部两端稍圆,中间略凹。石根处有山藤长出,攀爬于僧帽上,就像给这顶俗朴的布帽绣上了暗花,藤蔓如线,走针飞花,这花是否适合于僧帽?僧与花是否不能沾边?未必。莲花是僧佛最具象的表达。那些走针于僧帽石上的山藤,是为了以防山风再吹走?还是因为这么多年,风吹日晒,怕僧帽残破而做了飞针走线的缝补?能够让人缅怀和联想,已经是一块石头的灵性了,何况还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想,会有太多的人,走到这里,也会脱帽行礼了。我有一个理由是,佛意也最是诗意。
  
   三
   谁会想到在如天梯上攀爬的圆仁法师身上还背负着一叠经书,他背不动了,侧身放下,原来千年已过,化作了经书石。
   十几本经书,码放得整整齐齐,书脊与书脊间的缝隙,已经布满了杂草,因为书是沃土?是的,莎士比亚也说,书是营养品。泛黄的书页,似有被翻动的痕迹,书与书的空隙并不规则,仿佛还从中散发着读书人的温度。几脉山藤缠绕着,莫非是怕风吹而散落?或者是要讨好地打捆,等待它的主人归来背起就走?或者它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而已,只是一种特别的巧合,但这样充满佛性意象,着实让人惊叹,或者就是为了郑重地记下这一段求法的传奇经历。其实,圆仁和尚是想把经书暂时放在这里,尽快赶到红门洞,等见到神人说明原委再回来背负。我们尽管去做猜测,无论怎样妙想,都有一根主题的线索牵制着我们。如果我们无法找到法师攀登的脚步,会一直认为法师还在山巅的红门洞里,怪不得名为“智斌”的法师曾感慨“流连胜景忘归人”(《桃园踏青》),圆仁法师也是一个因修心求法而忘归的人?我站在经书石前,举目山巅,看不到什么,只有云朵轻吻着山上的赤石,然后悠悠地踱步而去,我想再等他一段时间,或许会有一种巧合……
   在我的心中,这处经书石,是可以和《西游记》里那一段“晒经石”的故事相媲美的。玄奘和尚取回的经书被水浸湿,铺展日晒,结果几部经书都少了尾章,文字全被晒进了巨石中,据说,斑驳的经文,如刻如印,渗透进石头的脉络,至今还隐约可见。赤山的这处经书石更含蓄些,不见一字,藏字其间,面对着,真的有一种冲动,想随手取过一本,展卷精读,渴求之心,难以言状。
   在这条曲径上,并不见法师留下的脚印,哪怕是后来人根据传说而人工斧凿的脚印,哦,那样的标记,或许是太肤浅吧,他的脚印已经化作了石头,这些石头便成了传奇。在很短的路上,也可以留下传奇,长短,并非是传奇的标准。就像唐代文学家王勃,他的人生一段路也太短,只有26个年头,但留下的《滕王阁序》足以成为文学的传奇。是的,只要是追梦的路上做过努力,踏过足印,都是可以留下传奇的。圆仁法师求法的路是坎坷的,丢下了很多,但他的格局无限放大了,因为他的目标是求取佛理,不会因细节而妨碍他的脚步。他在求法之先,也是一个普通的僧者,但有了这段经历,他实现了华丽转身。是啊,生命需要一场逆转,由俗及佛,由知客到主持,到大师,需要的是资格,一个有资格的人,才可能谱写人生的传奇。这个资格,不是写在纸上的简历,而是刻在修道路上的脚步。最有意义的道场不是在禅房,而是在路上。圆仁求法走过的一段路,于是就变得更有了启迪后来人的意义了。此后,圆仁和尚并未停止他求法的探索之路,他拿到地方官吏出具的文牒之后,便于公元841年前往五台山,并继续西进长安,佛学也是无止境,他不能停顿自己的脚步。赤山人总想挽住他的脚步,于是山不负人愿,以石留存传奇。真正的法师,是敢于接受恐怖的烈火,敢于直面无情的神兽,更不想用一个普通人的方式活着……
  
   四
   他在千年前就走了,但还是留下了一尊雕塑,在主峰的红门洞一侧,永远矗立着一尊“坐禅石”,那是圆仁法师的化身。有一首《坐禅诗》描写得很真切:“明月在天天似水,似余一片坐禅心。”明月为烛,星辰伴读,何等澄明境界!流云拂面,往来的风,淌过的雨,飘过的雪,闪过的雷,都无动他的修禅之心,哦,原来天地间这部大书,是足够世人代代传读的。受过剃度无发的圆仁法师,面向红门洞方向,盘膝打坐,后背微陀,双手合十,他在讨教神人,永远是一种恭谦的样子。
   关于登山求法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他获得了“功德圆满”的评价。那段求法的传奇故事的高潮是,圆仁和尚赶到红门洞时,从洞内射出的一抹红光戛然消失,洞门缓缓关闭,他双手合十,虔诚地再三呼唤,一再解释自己来迟的缘由,都无济于事了。一心向佛,求索禅理之心不息,他决定打坐于洞门前,以诚感动神人,期待那扇红门再度打开。日月经天,风雨洗礼,他的肉身最终变成了一尊雕塑。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并不影响我们对修行者求法精神的尊重和笃信,那尊“坐禅石”也成为了修佛者的坐标。“息心修道者,铁脊坐禅人”(顾逢《赠四明月岩永昌上人》),是送给那些修行者的赞词,赠与圆仁和尚也是很恰切的,只不过那是“石身坐禅人”,一样有着铁脊风骨。
   自山巅俯瞰曲径,赤山人已经用赤石砌成了台阶,荒草野藤,退居上坡,让出一条清晰可见的通佛小路。相叠的经书,飘落的僧帽,遗落的僧靴,已不仅仅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线,而是这条曲径上最有意义的风景特写。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还是一处励志教育的景点,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再踏这条“通佛”之路,观石思义,缘形求真,坚定追寻的脚步,感受攀登的决心。
   想起一个词语——佛系。大约是表达一种与世无争的状态,形象地说是“躺平”的意思,看了这段传奇,我想,佛系并非完全如此。真正的佛系,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心存高远,念持笃定,以自我的方式,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当年,圆仁和尚苦海泛舟,委身一隅,求法修心,并非为了写下一部传奇,但他留下了传奇,尽管曲径逼仄,不为人知,但传奇不会因写在哪里而决定是否有意义,大师早就作古,不见当年求法人,还闻一路踏石声。传奇的生命比主人公的生命更为长久,有些影像可能因岁月的流失而模糊,但大师的传奇经历已经刻录在赤山的曲径上,山石无损,精神不衰。
   红门洞没有打开,无法用成功来定义这次求法之行;禅师没有返回,但不是抱恨而终,而是以肉身化为石像,成就一尊可以令人仰视的传奇。
  
   2022年3月2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篇章写法实属独特高妙,构思上突破定势,作者巧抓几块石头“僧靴石、僧帽石、经书石、坐禅石”,以暗线串珠法,成就锦绣文章。通往赤山主峰本没有路,峰尖可望不可即,在公元839年,渡洋求法的圆仁和尚在赤山法华院暂居之日,梦神人相告,红门已开,可升天。圆仁和尚朦胧间夹经书,披缁服,急奔红门。据传说,那日夜半,圆仁和尚匆促登山,因小径泥泞打滑,将一靴掉落于此。这块充满佛意的石头——僧靴石,距今已有千年有余,依然给登山者以精神的启迪。站在曲径斜行,拐弯处,有一块“僧帽石”。狂风劲雨,掉落僧靴,又吹走僧帽,这是何等的“落魄”,但圆仁和尚不改登山求法之决心,继续前行。圆仁和尚身上还背负着一叠经书,背不动暂时放在这里,尽快赶到红门洞,等见到神人说明原委再回来背。尽管圆仁和尚急走快赶,等到红门洞时,洞门还是已关,不管如何呼唤,都无济于事。圆仁和尚求索禅理之心不息,打坐于此,以求红门打开。日月经天,风雨洗礼,肉身化作雕塑——坐禅石。通观全篇,文章用词精典,语言练达而有深意,在构思行文上可谓精巧至极,大放异彩,激发人们的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作者思路开阔,想象奇特、大胆、丰富,贴切,更难得的是作者在写景时不是孤立去写景,而是时时注意表现自我体验,收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读来妙趣横生并令人思考。文章内容丰厚,凭借几块石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复苏着一段千年传奇故事,令人读后不仅仅是有身临其境之妙感,更直击心灵,给读者人生以启迪和激励。好文,值得反复品味!力荐品读,感受精典!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32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3-28 05:40:53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散文,写法与表现上新颖别致,令人读罢拍案叫绝!如果没有过人的文化底蕴和过人的文字驾驭能力,是万万不可企及如此锦绣文章!力荐品读,感受精典!遥握问候老师,谨祝写作愉快,一切都好!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09:37:49
  一路精彩,拙笔不能尽绘啊。早就有写这条山径的想法,一直不敢动笔,生怕写不出传奇色彩,但还是努力尝试了。谢谢湘莉老师精彩无比的编按,鼓励之情铺满纸张,谢谢。我是俗人,不懂得佛事,但并不等于不能去看佛性,所以在我的心中,只要是一种文化,必然有着可取处,赤山是佛教圣地,自然佛性丰满,将其变成人文性的东西呈现给更多的人,等于人生也就有了意义,正是这样的想法,成就了此文,希望给读者以精神的濡染。再谢湘莉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枫桦        2022-03-28 06:09:21
  这些形石,绝非简简单单的一个造型,而是禅意的凝聚。天地的造化,钟灵毓秀,一片丹心,因为有禅心于胸,才有这般千古传奇!拜读老师的好文,解读的如此细致,老师也是有一颗禅心的,不然是做不到的!大赞!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09:42:02
  谢谢枫桦老师美评。怀才并非是佛家之人,但对于佛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尽管不深刻,但还是可以感受到佛事的力量,将这些化为我们平常人所需要的东西,是一个俗家人的责任,佛教文化也是人文的一部分,取其精华,仿佛我们的人生,这是写作小文的想法。虽不为佛,但禅心不可没有,写作的过程也是染禅的过程。遥握,问候枫桦老师春好!
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03-28 06:23:41
  一段山路,留下了千年的传奇,那一块块见证着圆仁法师求法的奇石,书写着千年的传奇。千年前,圆仁法师,夜半去红门洞拜见明神,艰辛攀爬,路滑遗落一只僧靴,风又吹落僧帽,身背着经卷……多年之后,幻化成僧靴石、僧帽石、佛经石,他自己也幻化成了一尊坐禅石。圆仁法师不怕艰难,一心求法,在修行的路上不断进取,这种志存高远坚定不移的信念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构思巧妙,别出心裁,文思奇绝,想象力丰富,文采斐然,文章内容丰厚,精妙绝伦,意蕴深远。也只有文学功底深厚的人,才能成就如此锦绣文章!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春日安怡,吉祥如意!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10:02:30
  沿着这条路走过几遍,僧靴石、僧帽石、佛经石,坐禅石,这些石头几句象形的特点,都和那位法师有了联系,于是,我惊叹——传奇也。怀才是想以此来启发人们,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书写自己的人生传奇。谢谢如菊老师美评,辛苦了,遥握。问候春好!
4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03-28 07:14:35
  禅悟深邃,文笔唯美的好文。一路风景,靴子印、诗书石、还有洞门的塑像,跃出一片虔诚。红门未开,但求佛志远,千年时光依旧,化作了铁骨。求佛永远在路上。怀才大师的解读让这个风景又一次推上了一个高峰,丰碑式的。赤山遇怀才,不输圆仁啊。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09:44:49
  沿着这条路走过几遍,僧靴石、僧帽石、佛经石,坐禅石,这些石头几句象形的特点,都和那位法师有了联系,于是,我惊叹——传奇也。怀才是想以此来启发人们,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书写自己的人生传奇。谢谢如菊老师美评,辛苦了,遥握。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09:52:27
  不敢贸然与圆仁大师作比,他是佛中翘楚,我乃无名之辈,传承佛性,吸纳佛理,感受人文,这是我写作小文的想法。赤山是我的家乡名山,作为赤山的儿子,当然有义务推介这座山,谢谢鸿雁老师美评鼓励。遥握,谨祝春好!
5 楼        文友:岚亮        2022-03-28 08:32:15
  山中本无路,禅心幻为相,缥缈红门洞,一路写传奇。一条并不漫长的山中小径,因为一个高僧,嶙峋的怪石得道成仙了;千年之后,因为一位雅士,一路充满传奇和禅意了。文字修练到了如此的高度,格物达到了如此境界,自是一花一石皆学问,一草一木都文章。读此文,使人想起了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延伸一下:文在思,有魂则灵。一座山,一道水,一处景,如果离开文化的支撑,其外表再怎么华茂,也仅是陡有一副躯壳而已。怀才兄长的赤山系列,在我看来,就是在进行一场造化工程,给赤山铸入文化的灵魂啊!真的很有意义。我想,赤山应该感谢你。红门洞没有打开,但其实已开了;禅师没有返回,但其实已回来了。禅就是这么神奇,就像这篇禅意无限的文字。拜读传奇,为兄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10:06:53
  山中本无路,禅心幻为相,缥缈红门洞,一路写传奇。没有想到,我冗言过千,岚亮老师20个字就概括无遗,佩服得很!正如老师所言,赤山已经成为一种佛教文化的表现符号,值得我们去阅读的东西很多,尤其是被岁月过滤后的人文精神,很需要我们去传承。所以,赤山,在我的心目中已经不仅仅是一道风景线,还是人生百面的大书,读之受益。谢谢岚亮老师精彩的美评,受教了,悦纳。遥握,问候岚亮老师春好,谨祝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10:08:27
  一座山,一道水,一处景,如果离开文化的支撑,其外表再怎么华茂,也仅是陡有一副躯壳而已。非常欣赏岚亮老师这段话,风景必须有灵魂,灵魂就是文化就是人文。可奉为写作的原则。谢谢指点,问安。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03-28 10:58:24
  此文高深莫测,可见怀才老师修行已是渐入佳境。这条山路太不寻常,留下了佛的脚印深深,留下了千古传奇故事,那些石头已通了灵性,有了禅意,变成一种精神、思想、佛意的象征。圆仁和尚极度虔诚,寻佛求佛问道之心惊天地泣鬼神,当他赶到山洞前,那扇红门已然紧闭,任他千呼万唤,门不曾打开,于是他长坐于洞门前,日月经天,风雨洗礼,矢志不渝,直至肉身化为一尊雕塑,其心思信仰如此坚定执着,自得造化,脱胎换骨,涅槃成佛。“坐禅石”由此得名,实在是感人至深,引人入胜,同时教人启迪,顶礼膜拜。该文作者用生花妙笔,将一路所见之辽远,思索之深广,感悟之细腻,铺展于读者眼前,令人叹为观止。传奇般的圆仁大师,传奇般的石头,传奇般的画面,禅意、诗意、深意兼容并蓄,濡染心灵,文字清新脱俗,表达含蓄温婉,又不失厚重深邃。深度美文,涤荡灵魂,感佩文思、情怀,问好怀才老师,遥握,谨祝春暖体健!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11:05:12
  谢谢罗老师美评。那尊坐禅石,真的巧夺天工,且具有深意,坐禅于山巅,日晒风吹,历经霜雪,让人想到那些修行者以一生的时光,只为修得禅意佛理,这是怎样的境界。推而广之,我们治学,干事业,不也需要这种精神境界么?所以我觉得赤山法华院通往红门洞这条山径,已经不是简单的风景线了,而是一路的传奇启示,这些启示就写在这些象形的山头上,尽管是天成,但人文色彩已经很浓厚了,无法切断这些石头的意象和蕴含了。每读罗老师的点评,都为之振奋,也深疚,罗老师辛苦了。遥握。
7 楼        文友:陈必宽        2022-03-28 12:57:28
  一路一传奇,禅心禅意熙。精华神笔飒,浓淡总相宜。品读回味,感受精彩,遥祝怀才老师开心创作!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13:57:20
  陈老师好诗兴!一路传奇,给我们一些人文的启示。谢谢陈老师美评。遥握。
8 楼        文友:白玄        2022-03-28 14:16:04
  离赤山主峰不足一公里的蜿蜒小径,竟然点缀着僧靴石、僧帽石、经书石、坐禅石等传奇故事,趣味横生,旁征博引,诗意诠释,将石头、草木、历史人物等倾注深厚的感情,让他们鲜活生动起来,从而摇曳生姿,出彩靓丽。文章构思巧妙新颖,语言凝练生动,感情深厚饱满,哲思深刻富有禅意,内容厚实丰赡。想象丰富,联想自然,暗线串珠,一气呵成,气韵流畅,神笔生辉,莫不是也得到神人的指点?问候作者,拜读欣赏。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15:22:41
  白玄老师对怀才抱小文的解读相当精辟,提升了小文的境界,谢谢。路的长短,与是否成为传奇,真的没有正比例的关系,风景,如果我们用心解读,就会得出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仅是宜于观赏,更会对思想感情产生砥砺和濡染的作用。谢谢白玄老师对小文的热情鼓励。遥握。
9 楼        文友:刘春        2022-03-28 17:25:31
  又一个好地方,被怀才写出,富于哲理,还有禅语,如此美景,如此胜地,引人向往!
老兵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18:14:56
  刘春老师好,怀才邀请你来胶东半岛,我带你游览赤山去!期待……
10 楼        文友:刘春        2022-03-28 17:27:06
  又一个好地方,被怀才老师妙笔写来。引人向往。游记文富于哲理,还有几分禅语,不胜赞叹,
老兵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3-28 18:16:42
  谢谢刘春老师美评鼓励。本来赤山的佛教圣地,读出禅意,理解佛理,自然的事,从佛禅中得哲理,也是人生的需要。小文想从这些方面做些努力,功夫不足,见笑了。问候刘春老师春好!遥握。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