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的“人之初”(散文)

精品 【菊韵】我的“人之初”(散文)


作者:瘦马 秀才,1353.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51发表时间:2022-03-29 17:12:41

【菊韵】我的“人之初”(散文)
   母亲怀我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我上面还有五个哥姐,大的未成家,小的未成人。父母起早贪黑,吃辛受苦,还填不饱全家人的肚子。我家就像一条船舷与水面齐平的破旧小船,稍增加一点负重,这叶小舟便会沉没在生活的苦海里。我和母亲的“不期而遇”,让父母惊恐万状。他们几乎想都没想,就决定不让我见“天日”,我若见了天日,家里其他人便“暗无天日”了。
   当年马镇有个老中医很出名,他的出名,除了他医术高超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配制的打胎药非常灵验,吃了他的药,那叫一个百发百中。为此,马镇人把他的打胎药称为“虎狼药”。试想:孕妇腹中那滩无比娇弱的血肉,哪经得起有着虎狼之势药物的摧残。不过,这世上万事万物说到底只有相对,没有绝对,虎狼药遇到我的母亲,它神奇的功效连半点也显现不出来。母亲喝下第一剂药,原以为用不了一天,我这个“不速之客”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哪想到四五天过去,母亲竟毫无反应。万般无奈,母亲又去找老中医。老中医从老花眼镜上框朝母亲投来满是疑惑的目光,嘴里嘀咕道:“这怎么可能呢?简直不可思议!”
   “是不是药量不够啊?这孩子若生下来,我真的没能力养活,麻烦你再加点药量。”母亲几乎用哀求的口吻央求道。
   “要不是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我是决不会开第二剂的,假如还打不下,那就听天由命吧,不然你的命、我的饭碗就保不住了。”
   母亲千恩万谢,捧着中药回家了。在母亲心中,她捧的不是一剂普通的中药,而是拯救这个贫困家庭的救命稻草。为了小心起见,母亲没有让我姐煎药,母亲觉得向来做事仔细认真的我姐,此时,在她眼里是那样的毛手毛脚,这么重大的事岂能草率托付给一个孩子。母亲按照医生的嘱咐,小心翼翼地熬起中药,药熬后,母亲几乎把药渣都吃了。吃完药,母亲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候着“我”的离去。可母亲小腹只疼了一阵,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母亲便恢复了正常。
   时间渐渐地流逝,我在母亲肚里慢慢地生长。我的执拗让母亲心急如焚,她蹦啊跳啊,甚至用擀面杖碾肚子,凡能想到堕胎的招数都用遍了。可我就像一块风吹不倒,雷打不动的磐石,紧紧地吸附在母亲的胎盘里。外面世界对我的摧残丝毫都没有作用。在母亲的长吁短叹中,父亲知道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原本内向的父亲,一天到晚紧锁着眉头,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
  
   二
   我的顽强,终于让母亲屈服了。有一天,母亲跟父亲闲聊:与其让他生下来遭罪,还不如临盘时,就把他翻个身,反正这孩子高低不能要。讲者无心,听者有意,父母闲聊的话,凑巧给姐姐听到了。从此,为我的降生,家里又多了一个提心吊胆的人。传闻,在那艰难的岁月里,真有这样无奈的母亲,做过如此狠心的事。母亲生我时,姐姐寸步不离地伴在母亲身边,生怕母亲对我下“毒手”。我刚呱呱坠地,姐姐就连忙抱过我,有些讨好地对母亲说:“一个漂亮的小弟弟,这下我们家里又热闹了。”
   母亲是个心细的人,姐姐的心思,她一眼便看穿了,“你弟弟是我身上掉下的肉,虎毒尚不食子,难道在你眼中,我比老虎还凶残吗?我需要你照顾,明天你忙你的,家里又多了一张嘴,以后得更加用心做事了。”姐姐讪讪地朝母亲笑笑,把我放到母亲怀中。母亲的话,让悬在姐姐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下了。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农村妇女缺乏最基本的避孕常识,加之,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农村,一对夫妻生五六个小孩是司空见惯的,生个小孩跟从地里摘个瓜一样平常。
   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人世,见到了天日。我的出生,在村里没有引起丝毫的反应,母亲没有听到一句“喜得贵子”祝贺,我也没有得到“满月酒”的庆生。那时,平安健康地活着,便是一种造化。
   母亲中年得子,家里吃上顿还不知下顿在哪里,产后的母亲由于严重缺乏营养,一点奶水也没有。我就靠米汤维持生命,我瘦得就像一只脱了形的大青蛙。做母亲对“生活”最朴素的理解,那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健健康康地活下去。看着饿哭的我,母亲心如刀绞。母亲也知道牛奶好,但牛奶对这个贫困交加的家庭来说是连想都不敢往上面想的奢侈品。万般无奈的母亲,只好抱着我,到哺乳妇女家给我讨奶吃。女人一旦成为了母亲,沉睡心中的伟大母爱就会被唤醒了。见到挨饿的我,“乳娘”们都会大大方方地给我奶水喝,即便母亲不在家,姐姐抱着我去讨奶喝,那些“乳母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放下自己的孩子,给我一顿“续命奶”。那是一个生活极其艰难的年代,那家日子都过得不宽裕,各家都是干稀搭配着吃,有几个母亲的乳汁充沛的?给我多吃一个口,她们的孩子是就少吃一口。村里的乳娘们,大多都没上过学,她们说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也不会因为做点好事到处宣扬自己。她们认为亲帮亲,邻帮邻,给我奶吃,也是她们分内的事。能给予别人一点帮助,对她们来说一件很幸福的事。她们从没想要得到什么回报,也没想过,给我奶吃是为自己襁褓中的孩子积德。不论我到谁家,也不论谁抱我去的,家家都热情是接纳我,从来没有因为我抢了他们家孩子的“口粮”,而给我们摔脸色。
  
   三
   转眼,我断奶了。其实,我的出生,并没给家里带来父母想象中那么大的压力。家里多张嘴,只不过是在锅里多加一瓢水。我压根也不需要母亲带,“老鼠拖冬瓜”,哥哥、姐姐一人一把,就把我从白天带到晚上。我这条小生命总算被父母完完全全地接受了。殊不知,这波浪刚平,那波浪又起。一天晚上,母亲从外面做裁缝回家,母亲前脚刚进家门,隔壁的李婶便跟着母亲的后脚进来了。怕让我懂事的哥哥姐姐听到,父母跟李婶的说话声很小,他们神神秘秘地嘀咕了半宿。
   母亲怀我时,对我该不该来到世上,父母真的没有半点的犹豫。说要在我出生时,翻身把我了了,那也是话赶话赶出来的气话。可李婶到我家说的事,让父母犯难了。李婶说她娘家的一个远房姓赵的表哥,结婚十多年了,也没得一儿半女,想抱养个儿子。两口子为人忠厚,在村里口碑很好。赵家还有一个祖上留下的大宅院,古色古香,那房子可气派了。父母即使这辈子即便不吃不喝,也给不了我这么大的房子,把我留在身边,就等于断送了我的大好前程。可自己的儿子,从此就更名改姓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父母真的舍不得啊。看着被“百家奶”养得粉嘟嘟的我,对要不要将我送人,父母的心里就像缠着一条打满结的麻绳。
   李婶好说歹说,父母总算被说动心。做父母的哪个不指望自己的儿子过上幸福的日子,尽管万般不愿,父母还是跟李婶定好了赵家来接我的日子。那夜,父母通腿坐在床上,一袋接一袋抽着旱烟。父母那间低矮房间里的油灯整整亮了一夜。天刚放亮,母亲就起床了。她从老母鸡的肚子下摸出两个鸡蛋,又拿出藏在衣柜的白糖罐子,给我做了一小碗的糖心鸡蛋。
   我出生时,全村无人问津,我要被送人的消息第二天就在村里传开了。在村人看来,我生在贫寒家中,是来吃苦受罪的,这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送我到殷实的赵家,从此,我就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了,好比麻雀跳上枝头成了凤凰,这么天大的好事自然值得大书特书。
   母亲想着我在她肚子里所遭的罪,觉得对不起我;现在又要将我送人,她觉得自己枉为人母,她是这个世上最失败的娘。约好接我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穿着母亲给我新缝制的衣服,在姐姐怀里傻怔怔地看着家里忽然进来的陌生人。父亲一言不发地坐在板凳上抽着闷烟,见家里来人,罕见地不起身打招呼。母亲流着眼泪,给我做着衣服,见李婶带赵氏夫妇来,站起来说:“你们再等会儿,我再给我儿子做几身衣服,从今晚起,他便不再是我儿子了……”母亲一边说,一边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
   一方把儿子送人,少了我这个累赘,压得全家喘不过气的养家重任就减轻一些;另一方白得了一个儿子,从此就有人养老送终,赵家的这支香火又可以延续。这本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的事。李婶也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在两家人面前也以功臣自居,自觉不自觉间,露出了沾沾自喜之色。何曾想到,交接场面竟会这般尴尬。对此,李婶有些猝不及防,她时不时地掸掸围裙,挠挠头皮。母亲只顾垂泪给我做衣服,压根没理会李婶这些琐碎的动作。此时,李婶在母亲眼中是一个抢夺她亲生儿子的罪魁祸首,若是没有她从中“惹事”,自己怎么会把儿子送人。这样的场面也让赵氏夫妇局促不安。母亲不紧不慢地给我做衣服,也许这是她此生最后给自己的儿子做衣服,故做得格外仔细。此时,家里空气仿佛凝固了,缝纫机的“笃笃”声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赵家汉子终于忍不住说道:“我做梦都想认领一个儿子,你家儿子胖乎乎的,我们两口子是真心喜欢,可你们两口子儿性太重,两家相隔这么近,以后真的不好相处,我看这事就算了。”
   母亲一听赵家不要我了,一把搂着我,“以后哪怕吃糠咽菜,也不提送人的事了。”儿子失而复得,父母抑郁之情一扫而光,说话办事也恢复了常态。他们一个劲地给李婶和赵家夫妇赔不是,觍着脸把他们送出门外。
  
   四
   上高中前,我对自己的出生经历一无所知,也体会不到父母养育我的艰辛。小时候,我异常顽劣,在村里自封为儿童团团长,出入家门身后都有“警卫”,甭提有多神气了。偷果摘瓜、逃学打架,村里小孩做的坏事,几乎样样都有我的份。
   到了高中,我一下子性情陡变,变得少言寡语,学习也异常用功。尽管我学习非常认真,但成绩并不理想。一方面是我基础太差,另一方面自己智力实属一般。我读书的吃力样活像老牛拉破车。我的哥哥、姐姐读书时,成绩都非常好。一次,母亲看着埋头做作业的我,满是自责地说:“都怪当年我吃了两剂该死的‘虎狼’药,若是不吃,你也不会那么笨,读书也不会这样吃力。”母亲的话的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我一再追问下,母亲一五一十地告诉我,我在她肚子里时的那些“陈年旧事”。没想到,我这个“团长”竟然还有那么离奇的经历。我宽慰母亲,“没打掉,证明此药没作用,一个大队一年只有三四人能考上高中,能上高中的都是聪明人,跟聪明人在一起读书,要想出人头地本来就难。”母亲听我说完,叹了口气,又跟我说起了村里那些婶婶、大姐姐给我喂过奶的事。母亲满含深情地说道:“这是天大的恩情,人家不图你报答,现在你也是大人了,出门见到她们要老称老,少称少,一定得有礼貌,人生一世,知恩图报的心一定得有。”
   当我得知自己不寻常的经历后,我很长时间心情都不能平复。见到那些乳娘们,我便连忙躲着走,复杂的心境,让我真的不好意思面对她们。
  
   五
   我未出世便遭受那么的“苦难”,出生后,我差一点又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一切都是特定时代给予那个年代人的“礼遇”。这在当时,是再寻常不过的事。这不是个人的错,也不是社会的错,而是时代在曲折前进过程中波及到个人的阵痛,是时代留给那代的印迹。苦难中有光明,不幸中有幸福,那个年代虽然物资极其匮乏,但我却收获了丰厚的精神食粮。村里婶婶、大姐姐们毫不吝啬地把自己宝贵的乳汁给我,我吸吮的不是普普通通的乳汁,而是这方水土孕育出来的无私的爱。
   我18岁那年就离开村子了,乳娘们留在我身上的爱,却一直伴我成长,伴我进步,只要我一想乳娘们,我身上就好像有一股使不完的劲。退休后,我在外地安了家,不用上班了,人也清闲了,思念故乡成了我渐渐老去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如我是一方狭小的土地,故乡便是这方土地上春夏秋冬里最能拨动我心弦的风景。四季更替,风景变幻,我眼睛里收获着这方土地上一季又一季的风景。故乡让我怀念的不仅仅是萦绕心中的18年的光阴,还有我这辈子亏欠故乡“乳娘们”的恩情。我知道母亲在怀我时,那些打胎手段,或多或少,对我的发育是有影响的,但营养丰富的“百家乳”弥补了我的先天不足,让我健康得和常人没有任何差别。
   时间就像攥在我手中的一把流沙,一晃,40年过去了。我除了村里铺路时,响应村里的号召,给村里捐过一回款,那也是村里在外工作人人都捐的。除此之外,我没有为故乡做过一丁点的事。对那些哺育我的乳娘们,我甚至连声谢谢也没说过,母亲对我不要忘恩的谆谆教诲,我也在繁忙的工作渐渐淡忘了。如今,我已年近花甲,我的乳娘们都已过世。与我毫无血缘的乳娘们,无论你们魂归何处,也无论你们听不听得到,我都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我把对你们的亏欠和感恩都浓缩在这最平常的字眼里,这声迟到的“谢谢”是我对你们敬重,是我老来空闲时对你们深深的思念。我的乳娘们,是你们让感受到“故乡”这个词,除了美得让我心旌摇曳,悠长得让我有些魂不守舍,缠绵得让我常常夜不能寐……还有“故乡”这字眼里体会到暖心的温度,沉甸甸的重量。故乡那方窄窄的毫不起眼的土地,在我心中是那样的广博,那样的厚重。
   月是故乡明。遥思故乡,看着洒落眼前皎洁而柔和的月光,我好似闻到了乳香的味道,那如水的月光里有我满满的水乳交融的故乡情怀。
  

共 512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老师这篇叙事散文,夹叙夹议饱含深情。把自己对故乡的爱,对无私养育过自己的乳娘的感激之情抒发淋漓尽致十分感人。是的,在那个无比贫穷的特殊年代里,父母欲舍弃儿子的无奈之举完全可以理解、原谅,而乡亲们的救命之恩使作者永生难忘。这人间真情、这伟大的博爱精神对作者人格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济困扶危,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光大,这是本文的精髓。作者以自己出生前后为线索,详细记述了那段曲折而令人心酸的过程,读后令人潛然泪下。叙述朴实无华,深沉而充满感情,娓娓道来,语言平实质朴却感人至深。细节描写采用白描手法,代入感很强。作品的美学意义和社会教化功能不言而喻,是一篇主题健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佳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刘银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33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22-03-29 17:18:52
  邻里互助,无私的乳娘,伟大的博爱精神,作者终生铭记,也是他成长的雨露阳光;感之于怀,书之于文,使读者深受感染。感谢老师赐稿!期待更多大作推出!远握问好!
2 楼        文友:瘦马        2022-03-29 19:22:34
  谢谢老师精心编辑,辛苦了。敬茶!
3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2-04-19 16:25:30
  欣赏佳作!苦难的人之初!苦难之后必是大福之人!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永远红梅
回复3 楼        文友:瘦马        2022-04-20 07:14:34
  谢谢红梅老师,千山万水,远揖祝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