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一碗老汤论江山(随笔)

精品 【八一】一碗老汤论江山(随笔) ——浅析 《菜根谭》之文人修养


作者:墨林 进士,645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4发表时间:2022-03-30 07:51:20

【八一】一碗老汤论江山(随笔)
   《菜根谭》,别名《菜根谈》,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经典格言集。这部文集所收录的处世格言,多以对偶句子的形式存在,其通俗、精辟、深透的处世之道,就像一簇传世的智慧火花,一碗陈年的心灵鸡汤,慢慢含嚼品味,便会品出其所倡导的向善、向真、向美的真滋味。
  
   一、处世之道在于坚守和善底线
   和善友好,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这也是《菜根谭》所倡导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基于做人的底线和良好的道德素质,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和善友好的良好氛围来维护彼此间的联系与交往。
   头顶同一片蓝天,又同在一个江山的屋檐下,文学路上,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通过文章及其留评等多种方式交流互动,更有江山群、社团群和微信群等多种网上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那么,一个很好的文学交流互动平台,彼此间交流的理想氛围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以天气的好坏情况来形容相处氛围的格言:“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意思是说狂风暴雨天气,就连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的鸟兽都感到恐惧;晴朗的好天气,就连无心的草木也会变得欣欣向荣。显然,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气对万物以及人们心情的影响是很大的。
   这也是人们喜欢阳光和正能量的原因所在!
   于江山人而言,心里阳光才能看到和感受到江山的美好。
   因为共同的爱好,大家走到了一起,只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会,和善友好是可以做到的。彼此理解,需要互相尊重,必要时还需要妥协、让步和忍让。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文人更有个性。一个没有自己个性的文人,往往写不出有个性的好文章。相处久了,铁勺没有不碰锅沿儿的,这也是个性与个性的激烈碰撞。特别是那些要强、较真、倔强的个性,还有一些极特别的个性,更容易与他人擦出分歧、争执的火花,有时还会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相争的初衷仅仅是就文谈文,如果无意间或多或少夹杂着个人情绪,这必将导致事态升级。当“尊重”在一些人的眼里变得一文不值的时候,必然会把他人的宽容当作软弱,得寸进尺,甚至变本加厉。忍让是一种修养,但别人的忍让并不是自己刷存在、逞威风的资本。因此,做人做事,心里都得有底线,既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要不把别人当回事。尊重是彼此的,彼此需要尊重的!
   若知此理,又当如何争?参悟《菜根谭》,定能找到合理而争的有效办法——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说到底就是不要过度逞能,不要过于霸道!行至狭窄的道路,要适当留点余地让别人能走。文人的两者相争,决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明知此理,又何必非要来个火星撞地球似的呢?又何必闹得彼此不愉快呢?争来争去,伤的是和气,胜又何妨,败又何妨?不如给彼此一个台阶,争出友情,不打不相识,这才是“争”的快乐!
   江山如同一个小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不是真空的,也不会皆是称心如意的。一般情况下,内心的不满足、不如意,往往是纷争的导火索。当然,也有极个别无厘头的,“争”不需要原因,仅是为了反对而声明。纷争确实影响人的情绪!于江山而言,没有舒心的创作环境,又怎能静心创作呢?纷争,起于文学,又止于文学,这才是理想的文学纷争。
   试想一下,哪个单位没有个别的好斗人士?但是,站在好斗人士的角度上,可否看到众多不愿参与纷争的人?人人向往和平,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和平,就像美国一样。那么,那些好斗人士到底想要什么呢?美国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些好斗人士呢?
   谁都有发脾气的时候,这是可以理解。我们知道,真正爱好文学的,是以文修心养性之人。当事出并触及内心的那团怒火时,又该如何呢?《菜根谭》有段格言如同一盆冷水,可以让人冷静下来:“当怒火欲水正在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其实,很多“怒火”源于“欲水”,这是问题根源所在。找到问题的根源,再多问几个为什么,怒火中烧犯得着吗?冷静过后,不把怒火归责于他人,怒火便会渐渐熄灭。
   以邻为友,与人为善,定能看到和风日丽的江山。
  
   二、执笔之心在于常存节义情怀
   文人为谁执笔?这是不少文人容易忽视却又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弄清“为了谁”,是执笔行文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个文人,贵在有大胸怀!
   《菜根谭》有警句曰:“节义傲青云,文章白如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节,即气节;义,为正义。气节和正义是隐含在文章之中的风骨,这是文学创作的隐形正能量和社会意义,且能被读者真实感受到的。行文若非如此,诸如充斥“血气之私”,特别是那些愤慨之作,如果缺少“节义”之大前提,往往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的偏面认识。纵使“技能”再娴熟,写得再精彩,也不过是雕虫小技的未入流的文章。由此定性,再论质量。因为文章不仅仅是自我欣赏的,更是给世人看的,把文章纳入社会角度再看,就会知道其大致定位。
   心里格局的大小,决定了文章格调的高低!
   心傲而无傲骨,有小我而无大我,这样的文章难为佳作!
   文人是有文化的社会人,自然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也会因其创作的文学作品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这一点,不容忽视!一个文人究竟该当如何为之呢?“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这句格言,很好地概括了文人的有所为之。也就是说,哪怕是身居高位,也需要接地气,懂得社会底层的人间烟火,这是做人之“本”和文学之“根”;哪怕是凡夫俗子,也当有心系家国的社会责任。
   一篇好文章,当透着此双重气质为宜!
   文如其人,笔风见其风骨。有时候,文学创作也是一个自画像的过程,在大众读者面前的最终形象如何,皆在己心。一位有涵养、有骨气和有气量的文人,手上虽无剑,心中当有剑。此剑,即是心中的气节之剑和正义之剑,广而用之,行文必会毫不犹豫斩断那些“血气之私”。
   心有大义,自以家国为重,必不被“功、名、利”所惑所累!
   何为利?于江山而言,人才及资源皆可称之为利,这也就可以解释江山社团之间为何会有纷争之事。纷争,起因多源于争利。战争是这样的,没有销烟的文学领域也是这样的。“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这句格言,告诉我们要认清是非对错的问题本质,加以区别对待:是非问题不迁就,而利益得失的问题不必太计较,也不能太过分明,有时还需难得糊涂。所以说,争利,最重要的是切莫利令智昏。
   不可否认,社团因优秀作者之利而兴起和发展。由于江山人才与资源还不够充足,争利是难免的。但是,人才与资源是争来的,极少是等来的!
   争利,与谁争?江山一家人,当不与内争,只与外争。
   争利的实质又是什么?在人才与资源尚未为我所用的时候,争的是眼光,争的是态度,争的是服务,争的是常驻或扎根社团之心。如此争利,不失为实现社团崛起和振兴的实策良方。
   也因不合理之争,闹得彼此不愉快,于是也时常听到“做文先做人”这句话。此话,听起来像教育人,实质上更是自醒、自警和自勉。有时受情绪的影响,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有些问题看似说教别人的,但在旁观者看来更像说自己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批评的同时,还要善于自我批评,自我反思。当然,反思往往不是一个独立事件,除了直接责任人的问题,与之关联的人或相应的组织应当反思某些工作做得是否及时、到位、有效?这时候,不必站在道德高地上,只须以事论事,以规则论规则来拷问和反思。
   有句俗语叫做“灯下黑”,意思是看不见身边存在的问题。反思,首先就是要解决好自己“灯下黑”的问题。那么,又该如何反思呢?从心入手。“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这句格言,非常精辟精准!心魔是困囚自我和影响正常判断的最根本原因。若心魔退去,则情绪必定自控到位,心态自然恢复正常。
   今生有缘聚于江山,同行路上还很漫长,仍需且行且珍惜。
  
   三、修行之旅在于遵循自然法则
   追求纯真,崇尚自然,是一种道家思想。一篇接地气、真情感和有思想的文学佳作恰恰体现了这种思想。
   《菜根谭》里有句格言:“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有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本然。”这句话比较客观地概括了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好人品。表达出恰到好处的真情实感和思想修为即是好文章,而好的人品则体现在回归自然的纯真的本性。但就文章而言,若有真情在,其本性善情自然流露,勿须刻意雕琢,一切水到渠成。
   此等文学修养,绝非易事。
   以文修心养性本是人生的修行之旅,也是终身修行苦旅,自当潜心修为。其中,文章是文人品行修养的最直接的外在显露。倘若文人行文做事不像文人,即使再有学问,也不过是浅薄之人。“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克,是富贵而贫贱,其行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败!”此句格言以富贵家和聪明人做比喻,其理也适用于文人。文人应当宽厚有涵养,忌讳刻薄,否则文人与庸俗之人又有何区别呢?文人又是有知识的人,当低调做人,忌讳炫耀,莫行愚蠢之举,否则聪明必被聪明误!
   宽厚与刻薄,聪明与愚蠢,多是本性所致,也有的是一念之差。
   这一念之差就在于品行与修养,而江山恰是以文修心养性的绝佳之地。
   那么,如何修心养性呢?每遇困境、低谷、动荡之大事时,往往会有两种选择:“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子。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反己者,是善于自我反思之人;尤人者,是经常怨天尤人之人。二者用力的方向不同,是“修己”还是“修人”的截然不同。凡事,都可能成为反己者警醒自己的良药,也可成为尤人者略带杀气言语攻击的理由。这段格言,告诉我们自我反思是向善向好的途径,而怨天尤人则是通向错误认识的源泉,两者有天壤之别!
   若知此理,反己者将会越来越多,而尤人者,必将越来越少!
   以文修心养性,首先从讲话行文做起。现实中会遇到不少心直口快之人,江山文章之中也会见到一些由心而发的随笔,就像时事快评一样。且慢,可别自我感觉良好!《菜根谭》有曰:“君子宜净试冷眼,慎勿轻动刚肠。”意思是说遇事保持冷静,细心观察,切勿随意表现出自己看似刚直的性格。有时候,话锋相对尖锐,但这不是刚直性格随意伤人的理由。遇事冷静,凡事能忍能容,这本身就是一种文人的修养!
   当然,以文修心养性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一日之功。
   或许,以文修心养性只是一种理想愿望或者追求过程。毕竟,谁也不是得德高人,也不是超凡脱俗之人,也都食人间烟火,也都是有脾气的,而文人更是有个性的,就像我一气之下,也曾潇洒地关闭过社团。那时的心境,正如《菜根谭》的一句格言:“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一无所系,两不相干,还真有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洒脱感。然而,回望初心和来时路,便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这不过是自己跟自己斗气罢了!其实,赌气只是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心还在,终是未了情!
   江山也是一所社会实践的大课堂,让人变得成熟起来。
   所以说,经历过起落沉浮,心态自然就平淡了。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人生都有逆境和顺境的时候,逆境时,不怨天忧人,且当自强;顺境时,戒骄戒躁,更加努力。这句格言,是利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遇对比的方式,通过寻求心理安慰以求振奋精神,其关键在于随遇而安。
   心态如何,外人可以一眼看透,唯当局者迷!
   有句俗语,孩子还是自家的好。文章就像作者自己的孩子,也像社团自己的孩子。出于这种情感,越看自己社团的文章越精彩,咋看别的社团文章不咋地。这种心态,必将影响到对社团文章的客观判断。于是,当难遂精品心愿时,难免心生怨气,甚至通过某种形式发泄情绪。
   怨天忧人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找准问题,才会让文章实现真正突破。假如找不到问题,那就需要提高自身能力了。写文,本来就是一场不断磨练不断提高的修行,又何必在乎一时的得失沉浮。何况,江山精品只代表江山审核的结果和符合江山的精品。现实就是这样的,有些江山非精品,也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这只是渠道和审核的标准不同罢了,但是大多数好文章还是经得起读者和历史检验的。
   关于对江山精品的态度,《菜根谭》有句格言很适合:“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这句话简洁透彻!该抓住时要抓住,该放手时要放手;该重视时要重视,该轻松时要轻松。说透了,就是对身外物不要过于执念到底,要能拿得起,还要放得下!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从历史的角度看,文章留下即好,最终的评判自有后来人!
   所以说,凡事不必强求,一切顺其自然!
   纵观《菜根谭》太多触及心灵的格言警句,如同醍醐灌顶,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但是,“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别人说再多的道理,不如自己感悟明白;外部影响而产生的兴趣和动力,不如由心而发的兴趣和动力更惬意更快乐。说江山,论江山,爱江山,说到底还是一句话——以文人特有的素质和气质由心爱江山!
  

共 538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煌煌斯文,读之如饮甘醪,思之如闻箴言。字字引经据典,句句切中要害。《菜根谭》本就是我喜欢的一篇美文,墨林兄说此文是处世格言,智慧火花,窃以为,然!墨林兄算是把《菜根谭》读了个通透,若非如此,怎能总结出坚守和善,常存节义,顺其自然呢?虽然他一再强调,文人应该如此。但我却认为,人人都该如此才对!做人必须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和善。佛说:众善奉行,诸恶勿做,就是这个意思。若想常存节义,需要有大胸怀。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便是此理。然而,坚守和善与常存节义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是递进关系的。非和善之人,也做不到常存节义。若想常存节义,必是和善之人。古人都知道,忠臣良相选自忠孝之家的道理,何况我们这些现代人呢,其中道理不必细说。做到了坚守和善,常存节义之后,才能顺其自然。前二者是基础,是累积,是量变。只有前二者做好了,才能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这道理,说得多么透彻。可见读书的重要,读好书的重要。读书要读好书,什么是好书?《菜根谭》这样的就是。读书不能读死书,怎样才算不读死书,墨林兄这样的就是。一篇赏析振聋发聩,着实令我等既感且佩。【编辑:燕山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331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客        2022-03-30 07:53:51
  守善,节义,自然,至理也!
燕山客
2 楼        文友:墨林        2022-03-30 09:01:41
  感谢燕山的精彩编按,辛苦了,敬茶,祝快乐!
墨林
3 楼        文友:乡笛        2022-03-30 09:50:38
  读后老社长此文,方知江山之内涵所在,更知江山人应有的胸襟。受益匪浅,豁然开朗。精彩之作,百读不厌。谢老社长佳文分享。真诚敬茶。
回复3 楼        文友:墨林        2022-03-31 13:59:13
  感谢乡笛老师留评,祝创作愉快,佳作连连!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03-30 10:29:11
  赏经典,理论联系实际,切中肯綮。自然绵密,条缕清晰,层层递进,水到渠成。感悟深透,如醍醐灌顶,余音袅袅,回味悠长。坚守和善,常存节义,修身养性,自会豁然开朗。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墨林老师带来的精彩赏析文,祝春安吉祥!万事如意!
淡淡的云彩
回复4 楼        文友:墨林        2022-03-31 14:00:15
  感谢云彩留评,祝创作愉快,捷报频传!
5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2-03-30 10:44:32
  文章以《菜根谭》辨证思维思想,选取原著精髓,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透视和思考,阐述为人修身处世之道在于坚守和善底线。作者一语中的,秉承名言警句,执笔之心在于常存节义情。“节义傲青云,文章白如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以文修心养性,方为文人真品性。倘若为人失了气节义情,为人为文必无德无骨。其赏析内涵厚重,思想深邃,论点鲜明,语言质朴却拙中藏智。沧桑世间,似在等待着善于思索与反思的灵魂去倾听为人处世哲理。亦有“象”背后那种难以语言言说之物,更有尖叫声隐其间而使文有形有棱,且具气节义情。佳作点赞,祝老师春日快乐。
小小莲儿
回复5 楼        文友:墨林        2022-03-31 14:01:39
  感谢莲儿留言,期待你出手不凡,佳作出炉!
6 楼        文友:陶桃        2022-03-30 19:13:01
  洋洋洒洒五千多言,说不完的嘱咐话,道不完的江山情,让我受益颇多,明白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和善、节义与修行,真是拨云见日、醍醐灌顶,谢谢墨林老师!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陶桃致敬!
回复6 楼        文友:墨林        2022-03-31 14:03:11
  感谢陶桃老师留评,祝创作愉快,繁盛似锦,佳作连连!
7 楼        文友:华为        2022-03-31 12:02:59
  读名著,传经典,提素养,学做人。墨老精准分析,旁征博引,感悟多多,让人受益匪浅!好文,拜读欣赏,祝健康快乐,创作愉快!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7 楼        文友:墨林        2022-03-31 14:06:05
  感谢华为老师留评,祝创作愉快,江山路上笔耕不辍,精彩继续!
8 楼        文友:阿巧        2022-04-01 07:55:11
  文章构思巧妙,立意新颖,脉络清晰,语言畅达通透,深入浅出,触人灵魂。感谢墨林老师带来的具有厚重感的赏析文!祝愿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9 楼        文友:乌有先生        2022-04-03 20:40:09
  拜读老社长佳作,逻辑严谨,道理通透,文如其人,有容乃大,重在修养。学习!共勉!
用文字修行,携手日月。
10 楼        文友:铁禾        2022-04-06 14:30:21
  《菜根谭》是本旷世奇书!
铁禾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