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泉】惊蛰之后(外二首 现代诗)
(一)惊蛰之后
雷声用魔法
赶走了夜的饕餮
天亮时
雨滴像虫子
在马路上低低地飞
嫌弃一切根部的水
不断将头从泥泞中拨出
它们不喜欢温度
也不喜欢
被捧在手心里的花束
蚁族
天然地选择与风为伍
它们徒步
穿过热爱生活的成都
素未谋面的江湖
些许的寒意
出现在惊蛰之后
因为无人作主
三月长成
一匹被风扎染的布
(二)赏花季
有那么一截时间
我特别笃定
桃花是美的
包括桃花的颜色
桃花做的食物
记忆
常把我埋在桃林里
让花落的痕迹
绕过我的身体
慢慢变成春天的呼吸
我也会把很多伤逝
当作桃园的秘密
点缀粉红色的小溪
点缀轻轻滑落的雨季
自带亲昵的各种寻觅
相较于天气
我更在意风的经历
当一朵花早起
人们会看到
悬挂在三月的山脊
(三)杂念
微弱的灯火
很容易让人惦记
远方或萤火虫
不像时钟
只想了解
一个人的行踪
午夜朴素的面孔
真实而生动
最让人在意的梦
不是风
不是虹
是无法言喻的蓬松
进入楼洞
住在笔筒里的人
很容易被目光选中
切开屏风
他们的脬肿
挤满五颜六色的天空
【编者按】一、抓住一点,从实处进入的写法既干脆利落,又能入人眼,入人心。《惊蛰之后》,“雷声用魔法|赶走了夜的饕餮|天亮时|雨滴像虫子|在马路上低低地飞”,从雷、夜、雨、路进入。《杂念》,“微弱的灯火|很容易让人惦记|远方或萤火虫|不像时钟|只想了解|一个人的行踪”,从灯火、萤火虫进入。二、融入的自我、他我,形成主观性的表达。如:嫌弃一切根部的水|不断将头从泥泞中拨出|它们不喜欢温度|也不喜欢|被捧在手心里的花束。形似它我,却是自我,主观的表达,正是有感情的写法。记忆|常把我埋在桃林里|让花落的痕迹|绕过我的身体|慢慢变成春天的呼吸。如果把“我”反而看成它我,客观的,则更有意思。三、跳跃式的取舍形成自己的节奏。所以看起来、读起来,就不会像散文诗。挺好的。好诗。推荐。【编辑:归来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