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父亲有句话(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父亲有句话(散文)


作者:紫雲晴雪 童生,58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5发表时间:2022-04-16 18:46:33
摘要:其实社会上并非人人都善良,人人都知道感恩,还有很多只看顾利益而不记恩情的人,也就是俗话说的“记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人。但我的父亲却是一个“宁叫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的老农民。不管别人怎样对他,他依然保持善良,并把他这句话告诉了我,让我也像他那样去对待他人。

“宁可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负天下人。”父亲的这句话刚好与一代枭雄曹操所言相悖。纵然父亲是那么平凡而普通,他却一直以这句话为恪守,在六十年的岁月风尘中帮助着一个又一个人。
   了解父亲的人曾不止一次地说:“人家给他一根烟,他能为人家跑半天。”说的就是我那热心、不计得失、不在乎名利、不图回报的父亲。
   九十年代,是我们内地经济刚刚起步的时候。虽然有的村中已出现了多个万元户,但在地处偏僻的穷乡小村里,一部分人仍然住着土墙旧瓦房,青砖到顶的出前檐平房正是人们向往的小康之梦。由于父亲勤劳能干,有了积蓄后便想着把我家那土得掉灰的三间瓦房给翻瓦成新式的平房。
   正在计划着采购多少块水泥板、多少顶青砖时,家里的常客、与父亲拜把子之交、一天要来我们家好几趟的邻居大哥,愁眉不展地叹起了气。他已成家立业有了两个孩子,下边的三个弟弟都已长大成人。大弟弟将近而立之年还没有人来说亲。原因是他家弟兄多,没有一个窝儿住。但在农村,一旦过了谈婚娶亲的年龄,就很容易成为“光棍儿”。所以,愁得一家人整日脸上没有过晴天。这不,刚好有人给大弟弟提了一门亲事,但女方要求:必须有房子住。而邻居大哥带着一家四口和众兄弟们挤在一块儿确实非常难堪,为了兄弟,他只好在方了好几年的宅基地上用木棍蓬了个临时的“小窝儿”。遇到坏天气时,不是往屋里灌风就是往屋里漏雨,真个儿让人闹心。
   邻居大哥也有心跟着匠人们上工地挣钱,奈他却从小患小儿麻痹,留下了跛脚的后遗症,平时走路两条腿一拐一拐的,逢坏天气时还会疼痛。而妻子是一村妇,大字不识一个,说句话掉板儿得经常令人啼笑皆非,两个十来岁的孩子还是挨家儿,日子过得格外紧巴,实让人受煎熬。
   当他听说我爸已计划着开始盖新房时,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便多了既渴望又难过的滋味。
   父亲见状,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侄娃子呀,要不恁叔我先不盖哩,把你的五间头给整起来。”这话让母亲当时既惊讶又说不出来的生气,晒白着瞪了他一眼:“人家有爹娘,可轮你来管了?你有几个烧钱儿呀?”
   “啥是拜把子?人家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讲的就是个‘义’字。我和侄娃子也是磕头喝酒发过誓的人,能聚到一块儿就是缘份。梁山好汉不也有酒一起喝,有肉一块儿吃吗?我整日给你讲古人的侠肝义胆,你都没记住一点儿!眼看侄娃子过得真作难,咱赖好还有这三间瓦房不是?眼光要望远处看。”父亲倒成了有理的人,红着脸把母亲说了一顿。一时间母亲哑然,不再理会。
   我们都以为父亲只是说说而已,然而,他的举动不得不让全家人乃至全村人瞠目结舌。
   没过几天,父亲自己开着拖拉机把盖房用的水泥、预制板、青砖、石头拉了一大堆,摆满了邻居大哥的宅基地。这还不算,还亲自找匠人给他家安排事儿。母亲被他气得恶气没处撒,整日打鸡子骂狗的。后来,干脆去娘家伺候我外婆去了。
   父亲的决心如磐石,雷打不动地带着他找来的匠人开始给邻居大哥盖起了房。
   一个多月后,一砖到顶的出前檐平房矗立在了众人眼前。虽然只是毛坯房,但却是父亲一手给他们家盖好的。
   周围的邻居们无不热嘲冷讽地说我父亲是个大善人,真正的热心肠!自己的房子不盖,却花钱把别人的房子盖好,真是了不起的人物!父亲听了,满不在乎地说:“谁叫我们结拜了呢!”
   事实总是不尽人意。
   随着邻居大哥的两个孩子日渐长大,都开始去苏州打起了工。这样以来,他们家里也便有了存款。但他却始终没有提我父亲给他盖房子如何出力、出钱的事儿。相反,一件事儿验证了人心。
   那晚,爱喝酒的父亲多贪了两杯酒,拐在了邻居大哥家,说起了当初盖房子时如何作难,还没有提让他还钱的事儿,而邻居大哥却说我父亲耍酒风去他家找碴儿。于是,联合自己的老婆,连推带扯的把父亲推倒在院中的一堆石子堆上,父亲的脸被磕得鲜血直流。待我找到父亲时,他仍然醉着,趴在石子堆上不知疼地嘟囔着什么。
   冬天的风是那么寒冷,刮得人心早已麻木。邻居大哥和他的老婆冷冷地站在屋门前,不动也不问,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感。
   后来,120车把父亲送到了乡医院。病房里的灯光照着父亲,他的嘴唇肿得像圆鼓鼓的香肠,眼睛成了紫灯炮。望着父亲的脸,我又气又心疼,还又恨!满腔的怒火烧得我浑身发抖,我真想破口大骂那些望恩负义的人,也恨自己的父亲不会识人。
   父亲的嘴缝了三针,头也被纱布缠得严丝合缝的,鼻子青肿青肿,眼睛只能看到被挤剩下的、刚露出头的一绺睫毛。我陪着父亲打完一瓶又一瓶点滴,听着他可能还在醉境中发出的呻吟,心酸得不能自已。
   “爸,你现在看清楚人心了吧?”父亲醒来后,我仍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愤愤不平地说。
   父亲默不作声。
   三天刚过,父亲就急着出院。回到家中,接二连三的人来看望父亲。来的人大都说同样的话:“要不是你,他家的房子会能盖起来?真是人心不估呀!说起来,你们还是拜把子之交呢,这以后可得长记性了。”
   父亲笑笑,仍没有吭声,而在一旁的母亲和我却一直板着脸。
   暮风吹起,挽起了一轮寒月,父亲望望天,看着星星,沉郁地吐了一口气说:“宏儿,咱不跟他家一般见识,人要凭一颗良心。爸有一句话,你给我听好了‘宁可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负天下人!’以后,你也要这样去做。”
   说真的,我很不理解父亲那样做,咋会用那么一句“歪理”定格着自己的一生?心里充满了怨气,但更令我不能接受的是,没过一段时间,那个邻居大哥——父亲所谓的拜把子之交,他的父亲久病不治而身亡,他只仅仅来给我父亲磕了一个头就又请求帮忙,父亲二话不说就又去他家跑前跑后地料理起了后事。
   我总看到,父亲给别人帮忙时心里舒坦得一脸喜悦。
   现在,我不由自主地像极了父亲,也喜欢把别人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不管谁负了我们,却始终保持善良,坦然地接受生活,面对生活。

共 23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描写父亲的一篇感人散文。作者的父亲一生的行为准则恪守着“宁可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负天下人”这句话。文章主要通过三件事来刻画父亲的形象:一、父亲把自家的盖房材料借给邻居大哥,帮请匠人,帮忙盖房,表现了父亲的善良和重义气。即使不被他人理解,父亲毫不在意,可见作者父亲淡定从容的人生姿态。二、被邻居大哥以怨报德,致使受伤,住院,父亲却不恼不恨,从中照见父亲的坚忍性和承受力。三、不记仇,又再次帮助邻居大哥,可见父亲心胸宽广。父亲的好品行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让儿女受用一生。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表意深情真挚,细节描写细致生动,详略得当,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具有一定的精神感召力。向作者的父亲致敬,世间因有您父亲这种人而温暖无限,美好若春。欣赏,荐阅。【编辑:明月梅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2-04-16 18:51:10
  晴雪老师的父亲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心胸宽广,让人敬重。问候紫云老师,春日安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