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传统手艺(散文.外一篇)

编辑推荐 【家园】传统手艺(散文.外一篇)


作者:谷泉叮咚 童生,573.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85发表时间:2022-04-24 02:02:18

传统手艺
  
   在商都县旧城建设街一间30平米的临街平房里,一阵轻脆地抽竹片声打破了棚户区里的宁静,这里就是商都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笼箩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刘富的手工作坊。
   记者见到刘富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用手机开展他的“副业”线上销售干果。刘富今年42岁,祖籍山西省阳高县,小学毕业后他就跟随父亲学做笼箩,如今他已经在这个行业干了32年。
   在刘富的手工作坊里,记者看到墙面非常破旧,墙上面挂满了大小各异的竹笼屉和刚刚做好的箩子;地上堆着做笼箩的原材料和工具。
   据刘富介绍,他的手艺是家传的,家里从他爷爷那一辈就开始做笼箩,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制作竹制蒸笼看似简单,实则繁杂,要使蒸笼美观耐用,要经过十余道工序,其中包括裁、劈、剖、削、撕、匀、刮等。不仅如此,还要根据原材料的粗细,制作笼的技法也有所不同。以制作一只直径50公分的蒸笼为例,要先后经过盘制腰箍、编织底座、绑接竹蔑、钻孔刨平等30道工序,1天的时间里只能做1只上好的蒸笼。
   刘富说:“现在人们用手工笼屉的越来越少,因为传统蒸笼的技术成本比较高,相比铝和不锈钢等材质的笼屉价钱更贵,小笼销售价格是55元,大笼销售价格是100元。笼价格的一半是成本,其中包括原材料和人工费用。”
   竹质笼屉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销售量特别大,是老百姓家家户户厨房里必备的工具。手工蒸笼不仅制作材料绿色环保,蒸出的食品也味道鲜美,口感好糯滑,原汁原味。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厨具应有尽有。手工蒸笼逐渐被新兴的厨具所替代,笼箩制作行业也日渐萧条。眼看着自己坚守的行业逐渐走向衰落,刘富也想过要转行,可是心里总是放不下这份坚守了32年的手艺。
   刘富说:“我这个临街房已经规划到棚户区改造的项目里,估计再有几年就要拆迁了。最近我没事的时候就教我儿子和侄儿做笼,虽然这门手艺不会成为孩子将来的工作,但是我希望他们可以学会这门手艺,不要让这个手艺在我这辈儿失传。虽然买卖不景气,但是手艺不能断。最近买笼的人不多,为了生活我在网上卖干果,媳妇也外出打工了。我想等过段时间疫情稳定了,我就在县里开个培训班,可以招一些残疾人、贫困家庭的人都来学这门手艺。”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笼箩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刘富对笼箩制件技艺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他不想让自己的手艺“生锈”,更不想让手艺失传。
   刘富告诉记者:“时代变化太快,很多老一辈人的手艺都随着老人的离去而失传。如今有些孩子连笼是什么都不知道,不管未来的路多难走,我都会坚持做下去,一直做到我走不动,干不了。
  
   杨丽与五谷杂粮的不解之缘
  
   《三字经》曾提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五谷杂粮在人们看来只能做为食物,可是在民间匠人杨丽的眼中,它们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用途。它们可以经过粘、贴、拼、雕等工序,制作成一幅名为“五谷粮食镶嵌画”的精美艺术品。
   历史悠久技法独特
   近日,记者来到民间匠人杨丽家中,听她讲述她与五谷的不解情缘。
   走进杨丽的家,首先看到的就是墙上挂满的画作,有油画,有孩子画的动漫,但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她最喜欢的五谷画。没来杨丽家之前,记者以为五谷粮食镶嵌画就是用粮食拼凑出一些动物的图样,来了之后才发现,远比想象中要美得多。
   据杨丽介绍,五谷粮食镶嵌画艺术起于唐,盛于清,清乾隆时曾是重庆府敬献皇帝之贡品。但五谷粮食镶嵌画历经千年沧桑,几经传承断代,已走进濒危的边缘。五谷粮食镶嵌画是唐大焱家族传承的工艺,但因为历史的原因使部分技艺传承不完整。五谷粮食镶嵌画主要是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利用其它附料粘贴而成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形象的画面,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
   杨丽告诉记者:“我是学室内设计的,因为喜欢美术,自学的油画。偶然有一次我看见蒙古头饰的颜色和粮食的颜色接近,就突发奇想打算用粮食镶嵌在画作上,用粮食本身的颜色去体现最质朴的美,应该会有想不到的效果。”
   首次创作激发动力
   杨丽出生在锡林郭勒盟,从小就喜欢蒙古元素,因此杨丽的作品大多数是围绕蒙古头饰为主题。她告诉记者:“做五谷粮食镶嵌画,首先要描好画的大体轮廓,然后把谷物一点一点的镶嵌在画作上。制作成功后,要在画作上抹一层亮油,这样既能让画作表面看起来更亮更好看,也能保护画上的谷物。”
   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杨丽首次开始大胆创作自己的第一幅作品。第一幅作品就是蒙古头饰,她将制作好的画品作悬挂在工作室的墙上。没想到被一位来内蒙古旅游的日本人看中,不管花多少钱都买走这幅画。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喜欢,这给了杨丽很大的信心,她决定开始继续做五谷粮食镶嵌画,而且要做的更好看,更精致。
   坚守传承不断创新
   杨丽的作品多次在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展览,每次展览总会收到大家的称赞,其中《察哈尔新娘》米贴画在首届乌兰察布民间艺术作品展中获得一等奖。在制作五谷画这件事上,杨丽是认真的,她觉得历史文化需要传承,同时在传承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有所创新。
   杨丽说:“自从我开始做五谷画,看见每一颗米、每一粒种子都格外珍惜,也许在别人眼里那是废品,但在我的眼里,那都是最宝贵的东西。有些人可能觉得创作五谷画的过程会很枯燥,但是对我来说,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常常在创作的过程中忘记吃饭,忘记喝水。虽然我一年最多能做六、七幅画,要快点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想对它们负责,我希望每一幅画都可以成为经典。”
   说到以后的发展方向,杨丽表示保护与传承“五谷艺术”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杨丽说:“最近我是开始研究古代的图腾和古代女子的图案,想把它们和蒙古族元素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多经典的画作。我也希望有喜欢五谷粮食镶嵌画的朋友可以与我联系,我们共同做好传承人,把这门艺术一直流传下去。”
   五谷粮食画是古老的中华绝技,一门传统民间工艺。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五谷粮食画具有了形的质朴、神的生动、意的深邃等特征。而杨丽,就是用这一把把粮食,创造出了属于她自己的五谷传奇。
  
  
  

共 25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两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写了故乡的传统手艺,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更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传统手艺,叙述刘富的手工作坊和手工笼屉的制作。杨丽与五谷杂粮的不解之缘,叙述五谷粮食画是古老的中华绝技,一门传统民间工艺。内涵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4-24 02:05:14
  优美的散文,叙述生童年时代在太行山度过的春天时光。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2-04-24 17:59:14
  秋觅老师您好,我有一种感觉散文越写越难写了,因为一个人的个人经历是有限的,挖掘潜力也是有止境的,唯一的办法是采访,而我们时间有限,精力不足了,写小说可以发挥想象力,也许会好一点,接下来我用谷泉叮咚来写短篇小说吧
2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2-04-24 04:25:43
  感谢秋觅老师的评论和鼓励和鞭策,我会因此而努力读书的,谢谢,敬酒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3 楼        文友:和谐自然        2022-04-25 09:32:28
  谷泉叮咚老师这篇回忆童年的散文,读来感到很亲切,写出了童心童趣。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回复3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2-04-25 17:15:49
  感谢老师留评,我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心中充满着对生活的感恩,谢谢您的理解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