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家乡的池塘(散文)

精品 【星月】家乡的池塘(散文)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7115.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24发表时间:2022-04-24 11:27:59
摘要:原创首发

我家位于豫西山区,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可是在我的老家毛连洞村,却出现过三个池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村里安装自来水后,三个池塘相继被废弃,可是对池塘的回忆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它们承载着我的童年,也承载着我儿时的欢乐。
   第一个池塘位于村子的正中央,小土地庙的正前面,与其说它是池塘,不如说它是个水坑。因为土地庙前有一条路,路的南边用石头筑起了高高的石墙,所以造成路下面地势低洼,每年一到夏秋雨季,村里大街小巷里涌出的水就顺势而下,流进了庙前的水坑里,形成一个小池塘。
   由于是雨水汇集成的一个死水坑,时间一长里面的水就会发臭,可对于极度缺水的村民来说,这点臭算不了什么。雨后,村里的妇女们偶尔会来小池塘边洗衣服。她们端着洗脸盆,拿着棒槌,随便在池边找一个合适的青石板,就开始洗衣服,那时没有洗衣粉和洗衣液,人们用的都是那种“黄河”牌的长方形肥皂,或者是在小作坊买的“黑胰子”,更有甚者,家里实在困难的会去村中央的皂荚树上摘几根皂荚,砸碎了放在衣服上,然后拿起棒槌“啪啪”地在衣服上捶打。因此,如果有几个女人在池塘边洗衣服那是很热闹的,棒槌敲打声此起彼伏,伴随着女人们的聊天和说笑声,场景很是壮观。
   一到冬天,池塘里会结出一层厚厚的冰。此时,小池塘没法洗衣服了,变成了我们孩子的“滑冰场”。我们那时上的数学课叫“算术”,一到三年级就要学算盘。放学后,我们结伴来到池塘边,先拿起一块石头,狠劲儿往冰面上砸下去,一看冰层厚的一石头砸不动了,就开始在池塘上玩滑冰游戏:把算盘放到池塘一边,一个人坐上去,另一个人在后面使劲儿一推,哗的一声,这个人就乘着算盘滑到了池塘的另一边。上小学那几年我们“用”坏了几把算盘?又挨了父母多少顿打?现在已然记不清了,留在脑海里的只有那无尽的快乐。
   如果池塘结的冰太薄,我们是不敢玩滑冰的。我们会从池塘里捞起一块块冰玩“冰冰上墙”的游戏:把一块冰贴在池塘向阳的那面石头墙壁上,一边贴一边唱着好听的歌谣:“冰冰、冰冰你上墙,给你娶个花新娘……”后面还有好几句,我早已忘记了。使劲儿按一会儿然后松开手,谁的冰冰贴在了墙上,谁就算是赢了,掉下来的就算输了,需要再重新贴……
   一到缺雨的年份,村里的小池塘就会干涸。后来,有几个村民在它上面开垦出了一块块小菜地,村中央那散发着臭味的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的小池塘,就永远消失了,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第二个池塘在村子的最西边,我们都叫它“西池”,因为我家住在村子东边,所以很少去西池玩。西池是椭圆形的,有几十米深,也是用石头垒成的池壁。在西池的西边有一个渠道,和村西边山坡上的工农渠连着。
   工农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鹤壁市水利局为了解决鹤壁市城区用水问题花了八年时间修建的,源头在林州市黄花营村,总长90.53公里,是鹤壁市的命脉工程,至今还是山城区,鹤山区,淇滨区的主要供水水源。那个年代,勤劳朴实的鹤壁儿女改天换地,开山引河,其艰苦程度丝毫不亚于林州人兴建红旗渠,是鹤壁人们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体现。
   西池的水就是从工农渠引流过来的,它担负着毛连洞村全村人民的吃水重任,所以村民们对这个池塘保护得非常好,全村人除了去池内挑水,一律不准去池内洗衣、游泳、玩耍,放牲口的也是从池内把水挑到池塘上面,倒进离池塘较远的专用石槽内让牲畜们喝水。因为池水很深,村里的大人们也一再叮嘱自己的孩子们不要去西池边玩。就这,西池还发生过几次人员溺水事故,还好救助及时,无人伤亡,但是这种行为让村民们很是不齿,人掉进水里了,再吃池塘里的水心里总有些膈应。所以只要出现一次溺水事故,村里就想办法把西池水抽干,重新再放一池水,村民们才会再次去西池挑水吃。
   后来村里铺设了管道,安装了水管,又在村北的北坡上建了一个封闭式的蓄水池,西池才正式退出供水的历史舞台,现在不再往池塘内放水了,全靠雨季自然蓄水。偶尔有村民去池里挑水浇地浇菜,再就是放羊放牛的用水饮牲口了。我不时回忆起自己十几岁时挑着两个大水桶去西池挑水的场景,担子压得肩头火辣辣的疼,走几步就得歇一歇,一上午最多也就挑两担水,那场景跟豫剧《朝阳沟》里的银环挑水是一模一样的,非常搞笑。
   第三个池塘位于我们村的最东边,是三个池塘里最年轻的池塘,甚至我都记得它修建的过程。
   我们那儿非常缺水,特别是冬春季节,干旱异常,在我的记忆里,发生过好几次因为干旱颗粒无收的年景。我们村的东边有很多良田,为了解决田地的灌溉问题,村委会在村东头地势较高的地方挖出了一个几百平米的大坑,然后用石头垒砌,建成了我们村最大的蓄水池,我们村都习惯叫它“东坑”。东坑的西边建有一条渠道,穿过村子与村西山坡上的工农渠相连,不定时地向东坑放水。
   因为东坑的水用于灌溉,所以管理就不那么严格了。只有放水时有人看管,提醒村民们看好自己家的孩子不要去坑内游泳,以免出现溺亡事故。村民们可以去东坑里洗衣服,挑水浇菜……一开始东坑里还养过鱼,有人偶尔往坑内到大粪,说是喂鱼的,后来就没有鱼了,倒是经常看到很多蝌蚪游来游去,夏季的夜晚,星光之下,“听取蛙声一片”,很有意趣。
   每当往东坑放水时又是一番热闹场景。坑西边的渠道头际,有人挑着担子从渠道里汲水,因为这个渠道是封闭的,所以水流到这儿还是干净的可以饮用;还有好几个女人们趁着放水在洗衣服,孩子们在渠道边玩水,欢声笑语,跟过节一样。直到水池放满,这儿才会再次陷入原来的沉寂中。
   东坑面积很大,每当水蓄满之后,坑内的水碧绿清澈,微风一刮,倒也是波光粼粼,显露出一派湖光美色。我记忆中最深的一件事,是我上初中时,分下来不少师范师专毕业生来学校任教,他们年轻气盛,朝气蓬勃,每到夏天的傍晚,几个年轻老师在东坑的东岸上,穿着泳裤,一头扎进池水里尽情畅游,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数学老师傅西岗。我们这些情窦初开的小女生,只是在东坑的最西边远远地观望着,欣赏着,心里扑通扑通直跳,又喜欢又羞涩。
   当然,我们几个大胆的女生也尝试过去东坑游泳。我们趁着夏天的月圆之夜三五人结伴来到东坑,脱下衣服,手里抓着岸边的石阶,两条腿在水里扑通一会儿,过过游泳的瘾——现在想想,那充其量算是戏水罢了,跟游泳是不沾边的。
   随着责任田分配到各家各户,大集体的劳作方式再也不存在了,东坑的灌溉功能也渐渐消失。人们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自己想办法浇灌田地,慢慢的,村里也不再向东坑放水,坑西边的供水渠道也遭到了某些村民的破坏,不是被垃圾堵塞,就是渠道两边的石头被搬走据为己有。东坑彻底干涸了,好像一个巨大的墓坑,空旷地仰视着天空。除了几块村民在坑底开辟的小菜地展现出几片葱茏,里面大部分都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前段时间,我回老家看到东坑边上被围了起来,可能要重新修建吧。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虽然家乡的三个池塘在完成它们使命后悄然消失,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随着地下水的开掘,新蓄水池的新建,更有各村用水工程的改造,人们的吃水问题并没有受到影响,相反村民们用水越来越方便了,家家有水管,再也不用去西池挑水吃了;洗衣有洗衣机,洗衣粉,洗衣液,再也不必去池塘边,拿着棒槌“咣咣咣”地捶打衣物了。
   家乡的池塘,已经成为一种遥远的岁月印记,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共 29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家乡位于豫西山村,那里干旱缺水,因此人们为了储存水源,就人工修建了一些池塘。本文作者讲述了自己的老家毛连洞村的三个池塘。第一个池塘在村子的正中央,因为地势低洼,一下雨四面八方的雨水汇集而成一个小水坑,尽管小水坑很小,在有水的时候,也是村妇洗衣的好去处,孩子们冬天溜冰的天然场地。第二个池塘在村子的西边,是专门修建储存饮用水的,因此村民都会自觉爱惜这池塘里面的水源。第三个池塘在村子东边,是为了灌溉农田修建的,因为是用于灌溉,对水质的要求和管理相对比较宽松,人们去那里洗衣服、养鱼、游泳都可以,最热闹的是工农渠往里面放水的情景,大人忙着接水,小孩忙着戏水,好一番热闹繁忙的景象,简直堪比过节。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进步和改善。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曾经的池塘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池塘留给人们的记忆却是鲜活持久的。一篇怀旧文字,深深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好文,推荐阅读。【编辑:彩蝶飞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50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2-04-24 11:33:07
  七八十年代的人,小时候的记忆里都有池塘的存在,感谢碧柳老师带来这篇怀旧文字,勾起了我们心底遥远的回忆。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2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2-04-24 11:34:25
  语言朴实精炼,佳作一篇。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2-04-24 11:36:06
  池塘虽然废弃了,但是池塘曾经带给我们的欢乐和便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4-24 21:53:23
  感谢彩蝶妹妹的精彩编辑和精准按语,妹妹辛苦了,奉茶问安!
4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22-04-24 11:53:41
  苦涩的生活,回忆起来时,却有一丝丝的甜蜜,为什么?因为那是自己的家乡,生自己养自己的地方。爱,在心里!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回复4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4-24 21:55:04
  感谢小鹿老师的精彩留评!家乡是游子永远的牵挂,那里有我们的童年,有我们最纯真最美好的记忆!
5 楼        文友:燕飞舞        2022-04-24 12:34:49
  儿时是最纯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家乡是每个人生命里的根,一草一木都值得回忆,一篇引发共情的怀旧文章,欣赏学习!
当认真成为一种态度,生命便不会在虚无中度过。
回复5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4-24 21:57:07
  感谢燕飞舞老师的欣赏和美评!家乡有每个人最温馨的回忆,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6 楼        文友:柏丫        2022-04-24 13:22:20
  一篇颇具乡村生活气息的怀旧文字,承载着乡情和亲情,也引起我的共鸣,我们村子以前有泉也有井,还有大水渠,村子里到处有小水渠,甚至还出产水稻,如今什么都不见了,唯有记忆就在一代人心里。
回复6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4-24 22:00:25
  感谢柏丫老师欣赏留评!现在的农村建设得越来越美丽了,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但是我们还是怀念儿时在老家那充满艰辛的时光,因为那是我们的童年,是我们一生最美好的岁月!
7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2-04-24 16:44:17
  原来我们的村子也是有好多的池塘,在村子的四周都有,后来,就渐渐地都盖上房子了。曾经的,都是记忆啊。
回复7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4-24 22:02:24
  谢谢快乐社长留评支持!我就是看到了战神回忆家乡池塘的文章才想起了家乡的池塘,产生了写作灵感。每个人的家乡都很有特色,也留给我们不同的记忆!
8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2-04-25 05:48:18
  有村落就有池塘或者小河,有池塘就有欢乐的童年往事。我的故乡有一条潺潺东流的河,最多的记忆也是与河相伴。一篇怀旧的散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回复8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4-25 08:26:02
  感谢柳烟欣赏美评支持!有家的地方就有我们难忘的回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游子们的牵挂!
9 楼        文友:杨天杰        2022-04-26 20:07:20
  读了淇水碧柳老师的美好散文,值得学习。语言朴实,修辞精练。为老师的佳作点赞!
回复9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4-26 20:20:36
  感谢杨老师留评支持!祝您身体健康,创作愉快!
10 楼        文友:杨天杰        2022-05-02 05:19:07
  恭喜祺水碧柳老师的精彩散文得精品。祝你写作愉快,佳作连连。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