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痕】小城奇闻:夫妻老婆报(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痕】小城奇闻:夫妻老婆报(征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6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4发表时间:2022-04-26 13:48:44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顾名思义,这一天是号召大家读书的。我素喜读书,尤喜读地方史志杂书野史。读到一些奇葩事,就想着与书友们分享,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桩新闻奇事。
   我办公的地方,正在小城的市中心。很多城市都将最繁华的街道命名为中山路,我所在的小城亦不能免俗,不同的是,辛亥革命的时候,孙中山先生真的在这里做过演讲。当时全城空巷,人山人海,中山路遂有名焉。
   中山路的东边,有座城中公园,民国时叫做公花园,在城中心。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共园林之一。为什么要将公花园放在这里呢?因为这里有历史、有故事。这里曾是战国时春申君黄歇的行宫;这里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右军涤砚池”;这里还有从东晋到明末一大堆江南历史文化名人的诗碑。顾恺之、李绅、李刚、倪瓒、王绂、邵宝、徐霞客、顾宪成、高攀龙……在江南文化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放在今天,那都是如假包换的网红。
   我居住的这座江南小城,近代开风气之先,在西风渐进、欧风美雨里,成长为继上海、广州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工业城市,当地士绅比较开明,有钱之后,清光绪年间,就在这里集资开辟了公花园,供市民们免费娱乐休闲。小城濒临太湖,太湖石之美举世闻名。《水浒传》里梁山好汉们智劫花石纲,那个石头,就是太湖石。这里堆石成山,遍植花木。掘土为池,巧设亭台楼阁,端的是个好地方。园中的绣衣峰、龙岗、多寿楼、归云坞、同庚厅、池上草堂,都值得一游。我有时办公累了,就到公园里转转。
   九老阁位于园门入口处,重檐两层,琉璃宝顶,据说是1933年由本邑乡绅杨筱荔等九位耆者出资建造。九老阁匾额由民国元老吴稚晖所书。此兄乃小城一个怪人,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多有功勋,但却始终不曾在政府中做官,当了一辈子教书匠。临死留下遗嘱,要女儿将骨灰放入抽水马桶冲了,并发狠说,不如此做,就是不孝顺。国民党召开中常会,大白天他打了盏灯笼,进入会场。老蒋见状问道:老兄此是何意?此兄并不理睬,而是嘴中念念有词,摇晃而去。老蒋细细听得,乃是:暗无天日呀,暗无天日。老蒋直气得发呆。
   改革开放后,中山路成了小城最繁华的商业街,道路两旁,既有大东方百货、三阳百盛、恒隆大厦这样进去就转向的大型商场,也有崇安寺商城这样的小商品集散地,更多的是临街的小型门店。每天熙熙攘攘,好不热闹。霓虹闪耀,一夜不灭。
   其实,早在民国时,这条街上就车水马龙,店铺相挨。不过那时小城很小,马路也没有现在这么宽。马路两边开的大多数是烟酒店、杂货店、五金店、豆腐店、零布店、鞋子店、裁缝铺、皮匠铺、典当铺等等小店铺,这些店铺又大多是夫妻老婆店,有老两口的,有小两口的,也有中年夫妇的,反正是拖家带口,起早摸黑,为了糊口,混个生活。这在每个城市都有大量个体户存在的当下,也算不上什么新闻,更不是奇葩事。
   让人惊掉下巴颏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小城,竟然出了一个大新闻:政府居然批准成立了一张夫妻老婆报。而且报社的社长、法定代表人还是个女人。这个女人没有来头,却大有故事。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可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九十年前办报纸,可不是个简单事,报纸本身还是个新鲜事物呢。
  
   二
   话说1932年的春天,梧桐树绿了一条街,杜鹃花开得满城香艳。中山路上,小报童一路跑一路招摇:奇迹、奇迹,吾邑新闻,今天诞生一张“夫妻老婆报”!夫妻老婆报开门大吉。报社设址在中山路旁,公花园公园路饭店西侧一条弄堂里,报纸的名字当然不叫夫妻老婆报,而是叫做《明报》。对,你没猜错,就是跟大名鼎鼎的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在香港创办的《明报》同一个名字。只不过1959年金庸创办《明报》,比我们小城的《明报》整整晚了27年,要不是小城的《明报》关闭得早,若能撑到今天,或可告金庸侵权呢。
   小城之有报纸,始于清光绪年间刊行的一种《小附录》,该报附属于设在崇安寺巷口的派报所。派报所逐日派人赴泸领取《申报》《新闻报》等到小城发行。《小附录》则直接摘录申、新等报所载的国事及闲杂事,用旧式的活字盘排印,日出一小张,夹杂在上海大报中。
   到了三十年代初,受上海影响,小城的新闻事业逐渐发达起来。先后有对开的4张报纸发行,分别是《锡报》《新无锡》《国民导报》《人报》,当时对开的报纸,都被称为大报,这四张大报日销两万份,发行当地城乡,也远销沪宁等地。这样的发行量,在百分之九十人口为文盲的当时,也算是不错的成绩。
   大报虽然以新闻为主,内容正经,却并不受一般市民欢迎。受市民欢迎的是流行于街头巷尾,专道家长里短、奇闻异事的小报。这些四开小报,虽然篇幅短小,却是包罗万象,图文并茂,举凡地方传闻、社会素描、文艺小品、男欢女爱、警匪斗法、小说连载、怪人半仙也都予刊载。当时,风行小城的著名小报有:《平报》《镜报》《公报》《发报》《民报》等,这些小报,都是民办,其发行量,就靠两条,一是敢言,敲诈勒索、官场倾轧、贪污盗窃、社会黑暗,有闻必录,都敢上报,予以揭露。二是奇巧,什么鸡鸣狗盗、奸情淫事、坑蒙拐骗、乱力鬼神,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小城人喜欢小报,识字的读给人听,不识字的听人读报,一时竟形成了“小报文化”,大道不行,小道消息满天飞。
   你注意到没有,如今小城早已湮灭的小报名称,在现今的香港正走红呢。可见当时小城新闻事业之盛。
   当时《民报》有位记者叫做杨素吾,此君好酒,笔名酒丐,能文善诗,长得也是一表人才,行事潇洒,风度翩翩。难得的是,他还颇富正义感,主张男女平权。
   这一年,小城乡下石塘湾发生了一件因父母干涉儿女婚姻,险些酿出人命的大祸。有一位叫许振权的少女,是位高中女学生,也就是我们现今所说比较开放进步的新女性。你听她的名字,不带一点花花草草,一猜就知是位女汉子。她与一位富家少爷孙某自由恋爱,到了你情我愿,非嫁不娶的当口,孙少爷的父母却坚决不答应,理由是门不当,户不对,坚决不许准儿媳进门。
   孙少爷也是个痴情种子,他是真爱许小姐,却又拗不过父母,于是在苦闷中产生了轻生之念。这一夜,他偷偷来到梅园旅馆,开了一个房间,在遍访梅花之后,服入大量安神片自杀,好在及时被旅馆人员发现,经紧急抢救,方才离了鬼门关。孙少爷的父母闻讯连夜赶来锡城,许振权也急急奔来梅园探望。这是一件因爱而殉情的大新闻,几乎轰动了半个小城。
   杨素吾听到这个消息,作为小报记者他当然不能放过。于是立马的出城直奔梅园,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采访。杨素吾在采访过程中,不但在报纸上支持婚姻自由,反对封建意识,号召抵制包办婚姻。还在现场帮女孩子许振权说话,要求孙少爷的父母将爱情还给两个相爱的人。虽然经过三天三夜的不懈斗争,孙家父母的榆木脑子就是不开窍,随你千言万语,动情晓理,我自归然不动。没有办法,孙少爷被父母逼着回到了老家石塘湾,一对情侣只得洒泪相别。
  
   三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许小姐与孙少爷惊世骇俗的这出悲喜剧,一时间弄得小城风风雨雨,虽然思想新潮,观念进步,却终究抵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传统。孙少爷寻死觅活地放了几响“娘炮”,声音够响,却轰不倒旧观念的铁壁铜墙。几声轰鸣后,不得不偃旗息鼓,跟了娘亲败回石塘湾老家去了。
   许小姐方面,观念上得不到大众响应,经济上也无力抗争。城里的姑娘,只好与乡下的土财主儿子含泪分手。但她毕竟是位有高中文化的新女性,怎么也不甘于被命运左右。她的见识不仅高于祝英台,也高于林黛玉,爱情观念里,早没了那个从一而终,也绝不会为那个乡下小土豪殉情。
   在杨素吾采访她的过程中,一来二去的渐渐就产生了一段新的感情。两个人从鸿雁传书,到缠绵难分,只消半年光景,居然就喜结良缘,成了一对鸳鸯鸟儿。在小城报界,一时传为佳话,有人调侃说:杨素吾这小子真是好命,访新闻居然访了个老婆回来。
   有道是,上帝给你新开一扇窗,就得堵上一道门。许小姐性格活泼,泼辣能干,有文化,人漂亮,而且家务也收拾得井井有条,对杨素吾来说,那个感觉岂止“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根本就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两个人性格互补,志趣相同,恩恩爱爱,羡煞一众邻里朋友。正当他们和和美美,一心一意过小日子的时候,杨素吾所在的《民报》却因资金不足停刊了。报纸停刊,就意味着丈夫失业。正当杨素吾一筹莫展之时,许小姐展现出她巾帼不让须眉、女汉子的一面。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钱500元,对杨素吾说:《民报》关了不要紧,倷伲索性自己办张报。杨素吾一双大眼瞪得滴溜圆,真的?许小姐回媚一笑,当然!
   什么叫做夫妻老婆报?那就不仅是夫妻办报,而且是老婆说了算!
   为了确证夫妻老婆报的真实性,我特意查证了小城的《无锡县志》,那上面清楚地记载如下条目:报纸名称:明报。办报日期:1932年1月1日。创办人:许振权。报址:公园饭店隔壁。开本:四开。发行量:600-2500。许小姐不仅办了夫妻老婆报,而且成绩斐然。须知,当时的大报《人报》的发行量也不过才8000份。
   许小姐不愧是个女汉子,说干就干。她把自家的客厅做了编辑部,自任社长兼经理。向地方政府申请登记注册,将报名叫做《明报》。请了梁溪高手做总编,另聘了4名记者,1名校对,而将自己的老公杨素吾任命为副刊主编,剩下的广告、发行都由许小姐一人兼任。
   经过半个多月的筹备,因陋就简,4开小报《明报》创刊了,由协成印刷厂印刷。小城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唯一一张由妇女主办的夫妻老婆报问世了。许振权又一次打破小城的平静,造成轰动效应,沪宁线上的报界同仁亦以为奇事。
   《明报》虽小,却部门齐全,电讯、社论、社会新闻、商业讯息、副刊小品,一样不少。版面编排、插图美术也都像模像样。出版发行后,小城地方上昵称其为小《明报》。深受百姓欢迎。日销量由最初的200份,渐次达到最高峰时的2500份,圈下一众铁粉。
   许小姐办报,其宗旨当然与个人经历有关,她的报纸主张婚姻自由、强调女权。她虽为社长却忙得团团转,为节省报社经营费用,外出跑广告时,还兼访新闻。后来干脆又当了女记者。当时,小城的各家报纸中她是唯一的女记者。用今天的话说,成了小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许小姐还是小城辛亥革命后,第一位女报人。
   遗憾的是,许小姐虽然努力上进,尽心竭力,老公与同仁也都真心相助,但私人办报,终究资金有限,无法长期主持。终于有一天,她筋疲力尽,只能停刊关门。许小姐的夫妻老婆报,终于何时,正史无载,野史无记,渐渐地湮没在淡淡岁月里。

共 42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文,总是别出心裁,像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夫妻老婆报”那般夺人眼球。作者对他所居城市,笔下的“小城”是充满自豪的。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如数家珍,列出了一长串近代的风云人物名单,再引出那位“夫妻老婆报”一一《明报》的创始人,一位不让须眉的女汉子许振权。从许振权的名字,谈到她那场弄得满城风雨的恋爱,再过渡到杨素吾,当时的《名报》记者对她的采访。一来二去他们结成夫妻,在“小城”同样引起轰动。但更让许振权名闻遐迩,令人咂舌的是,她在丈夫失业的情况下,居然提议办成了在当时发行量不算太小的报纸。事实上,作者是想以“夫妻老婆报”开风气之先,说明“小城”是近代继上海、广州的,第三大工业城市,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开风气之先,这样的历史是有传承的。即便是到了当下,“小城”仍有不俗的表现,作出了突出的成就。作者的文层层递进,以他广博的知识旁征博引,令人信服。好文,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42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4-26 13:51:35
  读书日,写这样的文,很应景。文章吸引人,在于很多人闻所未闻,二哥也在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该读怎样的书。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04-26 16:45:05
  梅子,谢谢您。按语写得非常好,我想这篇文字你一定是认真读过了。编按所道正是我所架构的思路。我想写的就是一纸不露痕迹的小城传奇。一奇,路以讲演人的名字命名;二奇,清末竟有出于公益的公花园;三奇,老蒋身边竟有敢喊“暗无天日”之士;四奇,九十年前,竟有为自由恋爱殉情之举;五奇,采访婚姻纠纷的记者竟娶了事主之一做老婆;六奇,政府竟然批准一张夫妻老婆报;七奇,夫妻老婆报的创办人,居然是事业记者的老婆。我想通过这七件奇事,展开一幅那个时代的历史画面,让读者从字里行间倾听历史的脚步。历史总留有遗憾,但正是历史的遗憾,推动历史的脚步走到了今天。再次谢谢梅子的美按,非常喜欢。
2 楼        文友:风逝        2022-04-26 16:56:54
  二哥博闻强记,正史野史,雅趣素闻,无不知晓,对小城历史名人如数家珍。夫妻老婆报的故事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位有思想见地不畏世俗的新女性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二哥对第二故乡深挚的热爱之情。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04-27 16:34:02
  谢谢风逝美评。说实在话,我对上世纪这位遭遇爱情挫折,一怒之下办起“夫妻老婆报”的勇敢少妇,充满敬意。九十年前不同于今天,那是需要多么强大的心里素质。而且,我也感叹当时的地方当局,他怎么就能成全了这个小女子的心意?更令我意外的是“夫妻老婆报”不是被淹没在口水里,二是因为自然的经济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但只有小城的宽容环境,才能成就了这样一段传奇。历史是一面镜子,有时在镜子里,我们才能看清当下的自己。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04-27 20:47: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4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04-28 16:17:58
  二哥是无锡的活地图,活历史,对其古往今来的掌故稔熟于心。《夫妻老婆报》确实够新鲜的,许振权是位开风气之先的奇女子。七件奇事,无不凸显无锡作为小上海的名不虚传。文字亦庄亦谐,雅俗共赏。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4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05-01 20:49:07
  春光谢谢美评。我这个人读书不务正业,专门喜欢搜集野史掌故,读正史不载之事,于文人笔记、地方档案中挖掘奇闻异事,以不使他年风云人物,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
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4-30 15:48:38
  许振权的确是奇女子,在那样一个年代,敢开风气之先,杨素吾亦有职业报人的敏锐和素养。这张夫妻老婆报有时代印记,更有城市标签,二哥的书写极富意义。
闲云落雪
回复5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05-01 21:00:18
  写这个个故事,纯属偶然,周日读《无锡县志》发现一张无锡民国报业一览表,发现表中创办人一栏中,只有一位女性叫许振权,颇感兴趣,于是开始翻检“无锡轶事”、“无锡旧闻”等旧书摊上所获的民国旧书,获得一鳞半爪的消息。再入图书馆寻找蒙尘旧报刊,终于寻到许振权婚变始末故事,然后从我办公楼下来,重新走了一遍公花园、崇安寺,寻觅许振权夫妇报馆旧踪迹。总算如愿以偿,可以写个故事新编。哈哈,一时好奇,也能成就一个好故事。谢谢落雪美评。
6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05-01 18:55:04
  层层剥笋,婉婉道来,一份小报,如许世情。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6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05-01 21:07:12
  轻舟老兄,我虽然也一把年纪,但童心未泯,又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像年轻人喜欢猎奇。正如梅子青所言,是个老顽童。我觉得这个故事挺有意思,反映了民国时代的观念、社情、女权,可以一写,因此敷衍成篇。写作中刻意铺陈,主要是想交代时代背景,以及夫妻老婆报得以办成的地方环境条件。谢谢美评。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