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忘】龙渠纪事(散文)

精品 【柳岸·忘】龙渠纪事(散文)


作者:劳神 秀才,2017.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37发表时间:2022-04-26 22:57:36
摘要:在“倒流三千八百里”的郁江源头,有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那就是久负盛名的忠路。

天下流水皆向东,唯有郁江向西流。全长170多公里的郁江俗称“倒流三千八百里”。
   郁江发源于湖北利川的佛宝山,有一明一暗两个源头流向忠路小盆地。流经盆地前面的河流叫前江,从盆地后面“洞脑壳”涌出来的伏流叫后江。双江之水将小盆地围成一个葫芦形状,然后在葫芦出口汇合,犹如一条桀骜不驯的蛟龙,穿越崇山峻岭,在重庆彭水县汇入乌江。
   这双江环绕的小盆地,自古就拥有一个因水而富神韵的名字——龙渠。
  
   一、一座遥远的古城
   南宋时期设立龙渠县,龙渠古镇成了一座县城。元、明时期,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以夷制夷”的土司制,龙渠县改为忠路安抚司,县城摇身一变成了土司王城。
   当年的龙渠为何更名为忠路?当地人的解释是,因为龙渠古城坐落在川鄂湘千里古盐道上,改名忠路是为了表明土司忠于朝廷之意。
   历朝历代的土司司主不仅是领地最高的行政长官,也是最高的军事长官,执掌着百姓的生杀大权,俨然一方“土皇帝”,土司的治所亦被称为“土司王城”。
   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将忠路纳入利川县管辖,结束了忠路长达历400多年,沿袭16世的土司统治,忠路土司王城变成了忠路镇。
   日月星辰看惯了郁江的潮起潮落,奔流不息的郁江见证了古城的兴衰成败与爱恨情仇。有史可查和民间流传较多的是土司治下的龙渠古城风云。
   龙渠古城原先是向氏土司治地,明朝初年,覃土司为争夺这方风水宝地,与向氏土司频繁争战,难分胜负。后来覃土司巧用疑兵计,深夜在羊群角上挂灯笼,浩浩荡荡向忠路进发。向土司见满山灯火向山下流动,疑是覃土司搬来了援兵,慌忙弃城而逃。覃土司便轻而易举夺区了忠路土司王城。古城西南边的“百战坡”,据说就是当年的古战场。
   明洪武初年,朝廷对土司实施高压政策,激起了各地土司不满。洪武23年,忠路土司与施南土司结寨反明。朝廷调兵剿杀并废除了土司。直到明朝永乐年间,忠路土司才得以恢复。从此忠路土司对朝廷再也不敢有二心,甘愿俯首称臣。
   忠路土司十二世司主覃进孝在明末崇祯年间,奉都督阁部杨嗣昌调遣,率领土家军队在湖北房山、竹山、襄阳和施州等地追剿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率领的各路农民起义军屡立战功,被朝廷授予总兵官职,晋爵忠义侯,加封太子太保,袭忠路宣抚司之职。
   在忠路土司这段最鼎盛的时期,覃土司将土司王城从旧司坝迁往双江环抱的“金钱吊葫芦”风水之地,倚重前江后江龙渠天堑,作为城池的护卫屏障。
   覃土司在风水宝地大兴土木重建土司王城。短短几年就在新址上自东向西建起了两条街道,并在街上建起两衙(文、武官衙)、三寺(福田寺、处凡寺、回龙寺)、四宫(禹王宫、南华宫、万寿宫、川黔宫)、五庙(城隍庙、关帝庙、文庙、火神庙、川主庙),还建有双江书院、豪门厅楼、士绅宅院,西北街头建有演武校场、跑马道,西南街头建有炮楼、烽火台等等。比原来旧司坝的土司王城更加气派,功能也更加完备了。
   覃土司利用川鄂湘古盐道的交通便利,在土司王城的两条大街上开设了布、油、盐、桐、漆、茶、杂货店和商旅客栈,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鞭炮加工作坊和销售鞭炮的铺子。川鄂湘古盐道上的商贸往来,推动了忠路土司王朝的中兴。
   在旧司坝土司王城遗址,现存两座很大的石狮子,它们曾经威风八面地镇守着土司衙门。触摸这对面目被毁的遗物,好像触摸到了龙渠古城那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
   在土司王城遗址,还有一块直径约1米的圆形石板,上面刻有太极图。听一些老年人说,这是土司衙门里的“罚跪石”。土司审案时,如犯人身长超过石板上的太极图,就会当场被乱棒打死。旧司坝土司皇城遗址有块田叫“牢门丘”,上世纪60年代初,当地群众在此开荒造田,挖出了白骨累累的土司地牢,见证了土司对属民的血腥统治。
  
   二、一片红色的老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忠路是利川武装斗争的主要阵地。贺龙率领红军十进十出利川,有6次在忠路开展武装斗争。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见证了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
   1928年至1934年,贺龙、关向应、廖汉生、周念民、傅忠海等红军领导人在忠路改编神兵,建立地方游击队,壮大红军力量。
   1928年冬天,贺龙率领仅剩92人、72条枪的红四军从鹤峰首次进入利川,在忠路张爷庙与神兵首领杨维藩会面。杨维藩当时的秘密身份是中共施鹤临时特委书记。贺龙与杨维藩召开会议,将“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改为“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贺龙任前敌委书记,增补杨维藩、罗统一为前敌委员,将杨维藩的神兵大队改编为红四军特科大队,杨维藩任大队长。这次会议为红军进军湘鄂西奠定了组织基础。
   忠路小河桂花村有个鸡公岭,岭上生长着一棵棵挺拔的水杉,远远望去好像一支支鲜红的火炬直指苍穹。当年贺龙就在这里挫败了蒋介石劝降阴谋。那是1934年1月,贺龙率领红三军开赴小河鸡公岭休整。蒋介石派熊贡卿为官方代表前来劝降贺龙。贺龙将熊贡卿等人软禁起来,在湖南龙山召开公审大会将二人处决。
   民国年间,忠路有六路神兵揭竿而起。家住忠路后江河的篾匠李宽文率领的神兵来自川鄂毗邻地区,有16个大队兵员上万人。1928年8月,李宽文率领神兵攻下四川石柱县城。当场召开民众大会号召民众起来杀尽贪官污吏。会上,这位篾匠还口头任命了一名县长、两名副县长。1929年夏天,李宽文调遣神兵1000余人配合红四军特科大队攻克利川城,打乱了国民党新三旅的防线,还率领神兵驰援中共丰都县委发动的农民暴动。1929年7月,李宽文攻打石柱县黄水区公所不幸阵亡,后来红三军特科大队带领李篾匠的神兵加入了红军。
   说起李篾匠,当地一些老年人至今还在赞叹这位农民英雄。说他的队伍所到之处,缴获的钱粮不计其数,都分给了当地穷苦百姓。李篾匠去世的时候,家无隔夜粮,身无换洗衣,一双草鞋,两袖清风。
   1931年至1933年,周念民受党组织派遣,先后两次回到故乡小河组建游击队,提出“穷人不出款,不完税”的主张,受到家乡穷苦百姓的拥护,游击队很快发展到300多人。先后成功袭击了理智坳团防、马前税卡和龙塘铺税卡,配合红三军打赢了寒坡岭伏击战,袭击了利川县城。
   小河游击队成了国民党地方政府的心腹之患。1933年8月17日,国民党恩施专员纠集重兵围剿游击队。5名游击队员被敌人押到石膏洞前杀头祭洞,周念民带领突围出来的100多名游击队员加入了红三军新兵独立团。1935年2月,时任红三军九师参谋长的周念民被左倾路线的执行者杀害于湖南永顺县年仅30岁。如今,周念民烈士纪念碑和塑像成了利川红色教育基地。
  
   三、一批奇葩的产业
   “雾浮雾洞托彩霞,云归洞口产佳茶。”古时候,郁江源头地瘠民贫,传说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在雾洞坡上栽了三棵茶树,指引贫民种植茶叶谋生。
   雾洞坡就在龙渠古城南边,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山腰石洞清泉长流,山下有口白鹤井。用白鹤井水泡茶,茶尖朝上,形如白鹤翩迁起舞,茶水香气四溢。
   忠路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到了明代,忠路茶叶成为朝廷贡品。明成祖朱棣品茗雾洞茶后亲赐:“此茶生来出雾洞,弟兄结拜在虚空。今夜茗茶同饮后,品居满园辅朝忠”。
   上世纪70年代,茶叶专家杨光兴致力于挖掘雾洞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传统品牌的打造,使“雾洞绿峰”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时任国家领导人王任重、廖汉生先后为雾洞茶题词。正当杨光兴雄心勃勃壮大雾洞茶叶产业的时候,他却突发疾病,壮志未酬身先死!
   后来忠路茶叶因为农残超标,茶叶出口碰壁,迫使茶农向有机茶生产转型。经过“十年磨一剑”的苦心经营,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忠路的雾洞、临江、生耕甘露、生耕农社四大品牌获得国家QS认证,其中生耕甘露品牌还获得了有机茶认证。嘉润茶业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德米特”转换期认证的企业。德米特国际终身荣誉主席托马斯•鲁提访问忠路茶园感叹:“此处,有一种置身天堂的陶醉感”。
   如今,郁江源头已经形成了长达40公里的茶叶绿色观光带。在这条观光带上,忠路茶叶面积达到5.5万亩,年产茶叶150万公斤,产值1.2亿元左右,1.5万茶农依靠茶叶脱贫致富。
   第四纪冰川在郁江源头留存了水杉珍稀孑遗植物。植物学家很早以前就在忠路小河发现了树高40多米、胸径1.6米、树龄达400多年的二号水杉古树和成片的水杉林,其中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700多棵。这里不仅有水杉古树,还有有成片的水杉植物园。农家房前屋后、田园路旁,随处可见参天的水杉。春天一片碧绿,夏天一片绿荫,秋冬一片金黄。水杉自然群落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的兴趣。
   19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古植物学家R•W•钱尼教授来到小河水杉之乡考察,将考察见闻和这张照片发表在美国红杉联盟出版的“纪念水杉发现五十周年”专刊上,又在1949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中国水杉的论文,引起全球植物学界的广泛。
   上世纪70年代,利川林业部门在小河水杉之乡建立了水杉母树管理站和水杉种子园,源源不断地为国内外输送种苗。30年来,从小河水杉之乡走出的种苗遍及国内及亚、非、欧、美等地,水杉种苗培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龙头产业。
   金秋时节,我们乘车行驶在郁江源头的干线公路上,体验水杉之乡“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醉美享受。
   公路两旁,一排排挺拔火红的水杉行道树树直插云天。阳光透过水杉树叶,蓝天白云下的水杉红得鲜艳,美得炫目。车辆行驶在公路上,仿佛进入了一条黄金隧道,眼前的美景让人如痴如醉……
   龙渠古城附近的黄桶岩是一个占地80余亩,平均深度近100米的巨型天坑,古代乡民利用绳梯进入天坑熬硝,制成火药到龙渠古城销售,为古城的鞭炮生产提供原材料。明朝时期,龙渠古城家庭鞭炮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擀凳一响,黄金万两;鞭炮一卖,变成员外”。生动地反映了古城烟花爆竹产业的兴旺。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忠路古镇上有烟花爆竹作坊170多家,附近乡下的农户也成为鞭炮初产品加工车间,烟花爆竹形成了社会化分工的专业化生产,一些贫困户靠加工鞭炮脱了贫。
   烟花爆竹家庭作坊式生产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古镇上多次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火药一噴(peng),人财两空”,就是这种惨状的真实写照。
   2004年以后,忠路烟花爆竹生产从经营体制到生产方式开始转型,由千家万户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向龙头企业现代化、规模化生产。2021年,忠路镇5个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年产值达8千万元,带动就业800余人。
   忠路自古就有春节举行烟火晚会的传统。2022年元宵节,一场盛大的“乡村现代音乐焰火晚会”在忠路古镇龙渠社区上演,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观赏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视觉盛宴。
   工作人员利用电脑编程、无线遥控点火装置,控制整场音乐焰火燃放的节奏。59个不同造型的烟花品种、4680余发各种效应的部件组合,在燃放中充分展现出烟花的声、光、色、形互渗互映的美感。还利用龙渠河堤与水面、山丘的地貌特征,使天幕、水镜、锥山的剪影与多彩的光焰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三维立体画面,呈现出“烟花爆竹小浏阳,五彩缤纷映双江”的龙渠奇观。
  
   四、一个魂牵梦绕的文化符号
   昔日龙渠古城的铅华已被奔流不息的双江淘净,忠路人对先辈们创建的龙渠古城依然魂牵梦绕,依然感到自豪,因而十分看重龙渠这个古老的文化符号。
   忠路烟花爆竹企业以龙渠命名,当地政府也将忠路古镇所在地的综合村改名为龙渠社区,古镇综合建设项目被命名为“龙渠印象”,在两江四岸的现代园林街景里蕴含着龙渠古韵。就连忠路的客运车辆也喷上了“龙渠古镇”字样,一路播放着《龙渠颂》的电视音乐片,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传播龙渠文化符号。

共 47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龙渠古镇传奇的故事。文章共分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一片红色的革命老区;五彩缤纷的龙头产业;魂牵梦绕的文化符号四个部分。分别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讲述了古镇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巨变。在历史上,龙渠古镇因郁江而兴,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成为风水宝地,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镇经历了少数民族土司的统治期,经历了战火的硝烟,在战火中涅槃重生,使得古镇有了城市规模,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从笔者描述的一些遗留的古迹和文献资料还有民间传说中,也见证了土司对属民的血腥统治。从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中,唤起人们对革命战争年代那些血雨腥风岁月的记忆:贺龙曾经带领红军多次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双庙子是利川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地,忠路老屋基是中共地下党支部和地下党利川县委领导活动处;这里诞生了农民英雄篾匠李宽文,贺龙等红军领导人建立地方游击队;周念民先后两次回到故乡小河组建游击队,农民李景凯组建了双庙子游击队,这些民族英雄和红军将领们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力量,谱写了民族解放运动壮丽凯歌。如今的龙曲古镇,茶叶成了这里的主导产业,郁江源头形成了长达40公里的茶叶绿色观光带,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与茶叶绿色观光带媲美的是水杉之乡的四季景色,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同时,被称为“湖北浏阳”的龙渠古镇,烟花爆竹生产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为了消除鞭炮业带来的安全隐患,当地又开始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革鞭炮业,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今天的古镇已经呈现出蒸蒸日上,繁荣昌盛的可喜局面。散文通过叙述龙渠古镇悠久历史和今天的巨变,反映出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文化,对古镇有了深刻的了解,令人眼界开阔,增长见识,心生向往,产生共鸣!【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50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4-26 22:58:07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春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4-26 22:58:45
  美丽的龙渠古镇,令人向往!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4-26 22:59:15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劳神        2022-04-27 02:48:33
  诚谢刘社长深夜编发并赐予精彩编按,夙夜操劳,太辛苦了!遥祝编安春,春日快乐!
5 楼        文友:劳神        2022-04-27 02:50:26
  诚谢刘社长深夜编发并赐予精彩编按,夙夜操劳,太辛苦了!遥祝编安春,春日快乐!
6 楼        文友:劳神        2022-04-27 03:04:24
  鄂西南地区的士司制度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卾西南的历史大都与土司有关。我退休后在踏访川盐古道的同时,还对利川五大士司领地分别进行了寻访。除了这篇写忠路士司的散文,还有小说《祸起初夜权》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