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斯人如虹(散文)

精品 【晓荷】斯人如虹(散文)


作者:刘克邦 童生,54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78发表时间:2022-05-01 08:12:20

有一个身影总在眼前晃荡。是谁,令我如此牵肠挂肚,心心念念?
  
   一
   说来话长。上世纪90年代末,我在财政厅某部门领衔,“切割蛋糕”数百亿计,被文山字海裹胁,压力山大。领导开恩,说,给你加一个人,自己去物色。
   太好了!我步履轻盈,哼起了小调,像初春里挂满了嫩芽的柳枝,迎风招展,得意忘形。一定得找杂“叫脑壳”(方言,意为有本事的人),不是吃干饭的,我暗自在想。
   湖南财经学院,位处岳麓山北麓一隅,浓荫遮蔽,幽深僻静,空气清新,是培养财经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在财经界不乏叱咤风云、功成名就之人。
   这里,是我的母校,人生中脱胎换骨的起点,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礼堂、操场,以及穿插其间的大道、小径、橘子园、参天古树再熟悉不过了,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毫无疑问,去此地“掘金”,是不二之选,定能遂心如意,水到渠成。
   学生处李处长是熟人,热情,爽快,可信,好打港(方言,好说话的意思)。找她,应该是坛子里摸乌龟,百分之百地靠得住。说明来意后,她二话不讲,满口应承。
   她搬来一大摞档案,左挑右选,翻出了三个人:一学生干部,组织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一优秀学生,品行好,成绩优,德才兼备;还有一人,文笔不错,痴迷写作,经常在报纸上发“豆腐块”。她补充介绍,前两人身高一米七五以上,长得帅气,一表人才;后一人个头稍矮,言行随意。潜台词下,选前两人之一最佳。
   一时半刻,我拿不定主意,就像平日里在菜市场买菜,多种鲜嫩、水灵的瓜菜摆在面前,竟不知挑哪样为好!
   “回去考虑考虑!”我对李处长说。
   消息传出,前两位先后找上门来,满怀激情,毛遂自荐,表达了他们的强烈愿望,希望得到我的青睐。令人纳闷的是,后一位却像没那回事一样,毫无动静,哪怕是前来与我见上一面。
   应该说,省财政厅是政府的重要部门,分管全省的“米米”,众目睽睽,接触面宽,社会影响大,有利于年轻人施展才华,是众多学子求之不得的就职单位。他怎么会如此无动于衷呢?也许是他自认为才不如人,希望不大,省了那份心;也许是他不太懂人情世故,不知道人与人之间除了真诚与信任之外,还需要沟通与联系。
   我百思不得其解,差点倾斜了心中的天秤!
   有心栽花的花不开,无意插柳的柳却成荫。因了我的“偏好”,一反常态,前两位在我这画了句号,“无动于衷”者却幸运“中彩”,接到了参加择优录取考试的通知。
   是时,统一的公务员招录制度尚未出台,是骡子是马均由各单位自设场地“溜一溜”敲定。各处室从各大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来的60位人选,经过笔试、面试两道环节紧张、激烈地角逐,6位学生脱颖而出,走进了财政办公大楼,成了我后来的同事。那位“无动于衷”者不负我望,也名列其中,印证了我的眼力。
   后来,在一次闲谈中,我问他,你不想到财政厅来?他脱口而出,这么好的单位,谁不想来?奇了,怪了!我追问,那你当时怎么不来找我呢?他一个鬼脸,俏皮地说,我知道,你会选我的。
   真是神了!他与我素昧平生,竟有如此本事,能揣摩到我的心思,知道我对写作的偏好?
  
   二
   新招的干部下基层锻炼去了,单位虚位以待,等他们上岗……
   这下可好了!多了一个得力的助手,我无需再为捉襟见肘完成一大堆文字材料烦心了,我得像师父带徒弟一样贴心地手把手地教他熟悉门户掌握诀窍尽快进入角色,教他如何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瞻前顾后左右逢源应对各种场面和挑战。
   又有谁知道,机关里的这碗饭也不是那么好恰(方言,好吃的意思)的!
   正盘算时,办公室主任来了,开门见山,向我提出,他需要一个写材料的,将肖念涛让给他。“不行!不行!不行!”哪有咯样捡便宜的,我连说了三个不行,把头摇得像货郞鼓似的。他再一说,我把脸拉得老长,转身忙我的事情去了,懒得嗤(方言,不想搭理的意思)他。
   我们同一个级别,平起平坐,他拿我没整,悻悻然走了。
   不一会儿,分管人事的厅领导来了,面带笑容,郑重其事,“克邦,跟你商量件事!”我已明白,是那碰了壁的家伙搬来了“救兵”,在心里面暗暗地骂了一句“这家伙不是个东西”后,灵机一动,诉起苦来,“领导啊,你不知道我有多难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
   “我知道,也理解!”他一个手势,掐断了我的诉苦,“你是中层骨干,不能没有全局观念!”一顶不大不小的帽子扣将下来,我不知所措。
   见我半天不吭一声,他又补上一句,“这样吧,把考试成绩第一名的给你。”软中带硬,算是给出了交换条件。
   官大一级压死人,得罪不起。我知道,事已至此,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无奈之下只能哑巴吃黄连,“缴械投降”了。
   就这样,我瞎忙了一气,煮熟的鸭子飞了……
  
   三
   年轻干部锻炼回来后,肖念涛去了办公室,分配到文秘科工作,这一干就是14个年头。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脑尚未普及,起草文稿都是用笔在印有方格子的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人称“爬格子”。在机关里,提起“爬格子”,很多人都摇脑壳。什么规划呀,总结呀,报告呀,领导讲话呀,连篇累牍,接二连三,没完没了,那些“格子”就像直通云霄的天梯,怎么爬也没有个尽头。“爬格子”的人一天到晚、一年到头绞尽脑汁、耗费心力在文字堆里摸爬滚打,苦苦挣扎。那种苦啊,累啊,与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里最辛苦的“双抢”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虽然不是专门“爬格子”的人,但工作中也少不了与“格子”打交道,历经辛酸与苦楚,有切身的体会,曾经写过一篇随笔,叫《写材料的苦与乐》,道尽了“爬格子”的艰辛与不易。
   春来冬去,时光如驹。与他同进机关的人,有的到了业务处室,有的被提拔重用,而他,始终在原地踏步,没有妒嫉,没有攀比,也没有牢骚怨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夜以继日继续趴在“格子”上,与枯燥的文字窃窃私语、长歌曼舞……
   渐渐地,他的黑发丛中抽出白线,一根一根地往下掉。人未过四十,头顶上竟光溜溜的一片。不知情的,还以为他快到退休年龄了。
   “肖念涛聪明绝顶啰!”闲暇时,同事冲他打趣。
   “哪来的聪明,都是被那些麻皮文字撸光的!”他答话粗俗,自嘲中隐含着心酸,令人哭不是,笑也不是。
   过去,年轻人参加工作,或多或少会接受一种教育,就是“革命工作不分好坏,都是为人民服务”。话是那么说,实际上却是另一回事。不管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心里都清楚:业务部门“唱主角”,综合部门“打边鼓”,虽然都重要,也都“光荣”,但无论如何后者没有前者来劲,少了点爽快和成就感。财政厅也无例外,因职能特殊尤显突出:部门预算处管“米米”,来“烧香拜佛”的多,受人待见;综合处室在后台服务,与外界“隔绝”,只有当“无名英雄”的份。
   肖念涛擅长文字,又是一个“很听话的人”,不知道“挑肥拣瘦”和“讨价还价”,加上领导想的是人尽其才,能者多劳,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了,所以,他与“无名英雄”结下了不解之缘,长时期厮守在文字堆里。
   在此期间,我转悠几个岗位后,跻身于领导班子,多多少少有了些话语权,但与他不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虽然想帮他一下,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在心里面惦记。
   一次决策会,讨论“棋子挪动”问题,某部门预算处副职有一空缺,人事部门拿的方案是一入职时间不长的年轻人。当然,这位年轻人也确实不错,从培养年轻干部出发也理所当然,但是,论资历,论贡献,他与肖念涛相比,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差距。讨论“棋子挪动”的这出戏,人事部门负责人只是一个报幕人,他报的单子实际上是“执行导演”拟定的,当然,也征得了“导演”的同意。大家心知肚明,只要过得去,都不会唱反调,又不是原则问题,谁愿意无谓地挑起是非,与“执行导演”过不去呢?
   我犹豫了半天,在说与不说之间徘徊……
   机会来了,“执行导演”出去方便去了。我瞅准时机,仗言直陈,肖念涛写材料十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能再“亏待”他了,这个缺还是由他来补较为恰当。大家一听,言之有理,齐声呼和,应该,应该!还好,“执行导演”姿态高,回转之后,见大家异口同声,也就顺水推舟改张易调了。
   终于,他“浴火重生”,从文字的“苦海”中跳出……
  
   四
   2014年2月,受中国散文学会、湖南省作协的抬爱,我的散文集《自然抵达》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心直口快的吴泰昌老师在发言中岔开话题,说湖南写散文的人不多,印象中只有叶梦、廖静仁两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的看法令我震惊。殊不知,湖南的散文创作大有人在,且不乏精品力作,很多杰作并不在全国名家名篇之下。他为何有此偏见?
   我左思右想,顺着藤儿摸出个瓜:湖南散文无组织机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合力不够,影响不大,墙内开花在墙内香,一块腊肉闷在饭蒂根下面恰。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己所能,促成把这个机构建立起来!
   一天,肖念涛,还有几个小兄弟闯进我的办公室,像一团呼呼燃烧的火焰,激情澎湃,摩拳擦掌,“邦哥,您牵头,我们组建散文学会。”
   “好啊!”我大喜过望,正为没人帮衬发愁。
   说干就干,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我拉上肖念涛,屁颠屁颠就往省作协跑。龚爱林、唐浩明、王跃文等领导十分开明,一点愣痋(方言,迟疑的言行举止)也冒打,齐声说这是桩大好事,完全赞同,全力支持。
   尚方宝剑拿到了,余下的就是攻城作战了。
   出乎我的意料,肖念涛除了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外,在组织能力上也是一把“刷子”。他俨然一阵前指挥,一本正经,气宇轩昂,把大家召集来,你干什么,他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需注意哪些事项,该怎样操作,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吩咐一番。
   在他的带领下,注册登记,确定会员,筹措资金,开设账户,起草章程,打印材料,联系宾馆,安排会场……克服了多种困难,在短时间内将筹备事项一一搞定。
   2015年6月27日,湖南省散文学会宣告成立!
   中国散文学会、省作协的领导来了!省内外文学界的名家来了!省散文学会首批129位会员全来了!大家聚集一堂,共商散文事业发展与兴旺大计,热烈庆贺湖湘散文界这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时刻!
   会场上,肖念涛俨然一副讨媳妇嫁女操办喜事主人的样子,晃着一扇油光闪亮的脑门,搭着几根散乱枯黄的头发,挺着啤酒肚,闪着冬瓜腰,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迎来送往,忙前忙后,生怕有半点纰漏与塌场。看着代表们一个个喜笑颜开陆续走进会场时,他就像获得了一大堆奥特曼、托马斯、乐高宝贝玩具的孩童似的,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巴歪成了一朵花,直差没唱起歌跳起舞来,大步迎上前去,跟这个握手,同那个问好,那个兴奋度,那种高兴劲,像火烧干柴般冲天的旺!
   “来,我们来一张合影!”在会议现场蓉园宾馆三号楼门前,我把肖念涛一伙拉到一起,对着镜头,留下珍贵的一瞬。
   我笑了,他也笑了,大家都笑了,笑得脸上像一轮初升的太阳,霞光荡漾,春风得意!
  
   五
   散文学会开席了,得上一道好菜!
   “邦哥,我们办期纯文学刊物。”肖念涛脑瓜子一转,冲着我,声调脆爽。这是个好主意,当然行。
   在浏阳大瑶采风时,大家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画好了《湖南散文》的样图。他自告奋勇,担纲执行主编,拍着胸脯说,不办则已,一办就要办出个样子来!
   《湖南散文》问世了。他把它看得跟自己的崽一样,捧在手心,揣在胸口,生怕它走路不稳,长得不乖,成歪瓜裂枣咎萝卜皮(方言,形容瓜果的形状很难看),让人嗤笑。
   工作之余,他舍弃一切,包括休息、娱乐、爱好,以及为人之父为人之夫应尽的职责,疯子般一头扎进编审中,在文字的旷原上跋涉、奔跑。
   多少次伏首案前,多少晚挑灯夜战,面对一篇篇文稿、一行行文字,甚至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他一丝不苟,斟字酌句,删繁就简,纠偏改错,在校样上挥洒心血与劳苦,一门心思为他人做嫁衣裳。
   他眼睛里有毒,容不得一粒砂子,粗劣“三俗”(庸俗、低俗、媚俗)产品概莫能从他眼皮子底下溜过;他希望一树的鲜果长在清风里,视“关系稿”“人情稿”如虫害,似闹药,态度坚决,拒之门外;他苛求完美,采稿、编辑、排版、校对、印刷若稍有差池,则脸色难看,言辞难听,一点情面也不讲。
   如此硬扎,我算是佩服了他!
   《湖南散文》创刊以来,在他的操持下,出了18期,1600多个页码,200多万字,虽不能说都是上乘精品,无一瑕疵,但也算是拿得出手,像那么回事,业界中竖大拇指的不少。

共 850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写得特别的朴实无华,可是无声无息里,却有摄人心魄的情感和力量。对于肖念涛而言,作者无疑是发现和举荐他的伯乐,而作者的眼光的确是非常犀利的,肖念涛无疑在人品上和工作上都低调,踏实,吃苦耐劳,是真正鞠躬尽瘁的将才。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特别是后来两个人在创办湖南散文学会和《湖南散文》杂志的过程中,肖念涛和作者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和并肩战斗,两个人在共同的文学道路上真正体现了肝胆相照。作者叙述虽然平淡如话,却从众多事例中巧妙运用特写和细节,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人物深深嵌入了读者脑海中,作品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可是在刘老师朴实无华的文字里,让人读懂了对兄弟般战友的深情缅怀和追忆,令人泪目。芸芸众生人世间,难得真心一知几。文章深情描述了一个湖南文学界铁人似默默奉献的英雄人物形象,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对人才的爱惜,对朋友同事的坦诚,对英年早逝的肖念涛的无线悲痛和深情追忆。感人肺腑的真情散文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50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2-05-01 08:21:49
  在《湖南文学》杂志2022第5期看到这篇文章,我就联系刘老师想拜读这篇文章,马上留言联系刘老师,刘老师欣然答应。这个清晨,在手机上编发这篇散文也是我阅读,感受心灵洗礼的一个过程。斯人已逝,刘老师节哀顺变。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2-05-07 12:36:27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