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阻力(散文)
改革的不易,是因为困难太多、阻力太大。
干部交流涉及到人事的改革尤其如此,这些阻力有来自被交流干部自身的、家庭的,有来自舆论和说情的,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最大阻力,竟会来自地方的一位负责同志。
沙县公司经理刘多旺,是我头一个考虑要交流的干部。
这是因为他屁股底下有火药桶,且“嗤嗤”冒烟了。青州造纸厂是我省一家大型的国营造纸企业,供应南方十多个省、市报社的新闻纸,它是沙县公司最大、年交保费最多的客户。这是块肥肉,业务范围当时只限于福州的平安保险公司,早垂涎于此,屡屡长途奔袭进犯,竞争激烈。厂方为吸引金融机构入驻,无偿提供地皮,各银行闻风而动。我公司在此设网点乃当务之急,五.二洪水一来,他们便动起了歪脑筋,刘讲自己受领导“想点办法”的暗示,搞了假赔案,弄了点钱放在建行的基建户头,准备用于保险站建设。建宁的案子还没有搞清楚,市人行又派人进沙县公司查假赔案,一查一个准,显然内部有人告状。
我急忙带人去灭火,责成沙县公司立即收回假案赔款,冲减赔款支出,增加公司利润,将投入基建的款项挂帐,待后申请基建指标。沙县公司阳奉阴违,没有完全照我的意思办,谎说已经自纠,我也没派人再去检查就轻信了他们。二十多天后,马副行长突然打电话问我:“陈总,你沙县的账上还有钱,为什么不把赔款全部冲减?有人反映你们真违纪,假自纠。老陈,这问题很严重,金额不小,你们可要认真对待。”
“马行长,我这就去沙县,容我把情况搞清楚再向你汇报。”放下电话,我就带着监察室的林德大去了沙县。我直奔财务室,叫会计搬出账本一看,账上果然留下28万没冲减赔款。此时,刘闻讯也走进财务室,见到他我一肚子的火。“你搞什么名堂,留下这些钱想干什么?”
“我……我想……”他嗫嚅道。
“想去坐牢,是吗?”
“青纸的房子快建好了,我没有钱给人家,所以……”原来他想用一半冲减赔款以应付上面,留下一半等风头过去,再用于基建。
“瞎胡闹,困难归困难。但不能搞假案,更不能阳奉阴违搞假自纠。你一错再错,目无法纪,不怕死啊。”我严厉批评他。
“一分不留,全部冲减赔款,现在就调账。”这一次我亲眼看着财务把账目处理清楚后才离开。
刘多旺同志严重违规违纪,市人行要我们严肃处理。
该怎么处理?沙县的情况与建宁不同,一是可能真有“暗示”,二是没有搞小金库用于员工福利。但公司内部不断有人告经理。但凡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有尾巴,是不会没人踩的。当头的人往往于无形中得罪了下属而不自知,这些人喜欢给领导找茬。从教育、爱护干部考虑,我们决定免除刘的职务,先到机关帮助工作,待后再交流。既安抚了告状的人,也照顾了刘的面子。我找刘谈话,他居然不接受,为自己评功摆好,说自己如何努力工作,深受员工支持,同时大叫家庭困难,不愿离开沙县。就在此时,一封信又告到了省人行,金融检察专员办公室要求严肃追究刘个人责任,我汇报了上述处理意见,省公司认为是恰当的。我再找刘谈话做工作,要他接受处理,他仍然思想很抵触。
我上午找刘谈的话,下午上班时沙县的杨书记带着一位副县长就坐到我办公室为刘说情来了。两位县领导主动承担了美莎制衣厂假赔案的责任,说这是县里要刘这么干的,如果错了可全额退回赔款。言谈中书记还把刘大夸了一通,说他有事业心,处事谨慎稳重,在沙县的科局级干部中是佼佼者。说是县里一直鼓励干部大胆工作,只要个人不装腰包,县里会为干部撑腰。如果我们处理了刘经理,对地方干部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影响,建议我向上汇报,不要给他处分。并说:“如果你们不用这个干部,我们县里要。”我隐然一笑,没有插话,继续恭听书记宏论,待他话毕,我表示了感谢并答应向上汇报。
次日早上刚上班,刘多旺给我打电话说:“昨晚上老婆哭了一夜,做不通工作,她不愿意离开沙县。”
我说:“没有让她离开沙县,免职、离开沙县的是你。”
“是她不同意我离开沙县。”刘被我呛了一句,哑火了一会儿,然后回过神来慌忙对我解释。
“工作上的事,你是听组织的还是听老婆的?”
多旺沉默了一会,说:“陈总,你为什么一定要我离开沙县呢?”
“为什么就不能叫你离开沙县呢?”我反问他。“退一步说,你没有违纪之事,在这里干得很出色,市公司给你换个岗位行不行啊?干部交流,不是很正常的事嘛,告状信这么多,说明沙县的员工并不支持你。你不知道自己屁股底下的火药桶在冒烟吗?你非免职、交流出去不可,这是对你的爱护。我告诉你,在一个地方呆久了的老经理都要交流,只是先从你开始。”
“陈总,只要你支持我,我有办法对付那些人。”
“你听清楚,我只会支持你爱护群众,调动员工积极性,不会帮助你来对付群众,打压员工。多旺同志,你要有自知之明,自己做了错事,留着把柄让人家抓,这些告状都是冲你来的,只要你不走、不倒,人家就继续告。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在那里很不受欢迎了,赶紧离开吧。”
“不受欢迎,他们能把我怎么样?”仗着有人撑腰,他盲目自信。
“多旺,你头脑要清醒,不要心存侥幸,你的违规违纪的事实摆在那里,谁也抹不掉,没有人可以保你免于处理。听我的劝告,否则你会后悔的。”刘看是个老实人,平时话不多。但他思想固执,自以为有后台,不把群众放在眼里,连我的话也听不进去,还以为我给他过不去。
“陈总,你还是让我留在沙县吧!”刘央求说。
“也行,留在沙县,就撤职处理,你自己想好。”他听了不再言语。
沙县的杨书记此刻坐在省公司上任不久的谢文华老总的办公室里,正在向他说着找我时大体相同的话,表达了对处理刘多旺问题的殷殷关切。之后,省公司研究了两个方案:一是维持先免职、再交流,二是实在家里有困难,离不开沙县,就降为副职,再派经理去。谢总说“你根据情况,给县里先通个气,或直接寻求市里帮助都行”。一个地方领导如此异乎寻常地关切我司对刘的处理,超乎我的预料,我真的要寻求市里的支持了。
我给刘多旺传达省公司处理意见,他依然拒绝接受,竟狂妄道:“这个事,我自己做不了主,你们跟县委商量去。”还劝我说:“陈总,你事业心强,大家都知道。你在这里最多也就呆两三年,本来很好过,不必对我那么严厉、那么认真,你现在是我的领导,以后咱们可能是朋友,你何必呢?”
我笑笑,说:“多旺,我真诚希望你,一不要以为是我给你过不去。二不要忘记自己端谁的饭碗,你是条条的人,屁股要坐正。三不要以为真有人会死保你,就一直跟组织顶着干,胳膊拧得过大腿吗?我倒要问你一句,依仗块块死命对抗条条,你何必呢?”
刘黏黏糊糊,又来絮叨他对公司的贡献,我当即打断他的话说:“我很忙,没时间再听你说废话了。对你的处理,两种选择,自己想好。两天内不回话,就降职处理,沙县再派个经理去。”刘神情沮丧地离开我的办公室。刘的顽固态度,促使我直接寻求市里帮助,我给分管领导汇报了情况,赢得了支持。
刘多旺没有回话,我派调研员沈发群和人事科长去通知刘,公司党组将不顾其个人意愿下达降职处分决定。没想到这一回,刘态度大变,表示乐意接受异地交流方案。他很后悔,对沈调研员说:“要不是县里有人死保,我也不会抗拒到今天,不会闹得如此纷纷扬扬,还得罪了陈总。”他一再向沈调研员表示,陈总那样处理是好心,很对不起。说自己讲话有不妥的地方,要老沈转告,希望能得到我的原谅。
他的后悔,是我预料中的事。
刘多旺自恃有人支持,对抗组织,劳心费劲,结果回到原点,最终还是选择我最早给出的异地交流的处理方案,这回困难也没有了,老婆也放行了,自己灰溜溜离开了沙县。
他走了,告状信也没了,沙县也平静了。
刘多旺啊,你这个愚顽不化的“家伙”,因为你带了个坏头,在全市的一把手交流工作中,给公司和我增加了多少的工作难度。好在多数干部的组织观念强、能顾全大局,他们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做做工作也就通了。本来刘是第一个要交流的,他负隅顽抗了近两个月,结果他倒成了最后一个到任的交流干部。至此,我搬动了这块顽石,攻克了最后的堡垒,上任后我认真考虑并精心安排的几项改革任务艰难完成,公司的发展开启了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