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泉】心中的精神圣地(散文)

精品 【书香·泉】心中的精神圣地(散文)


作者:归来的少年 童生,84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8发表时间:2022-05-18 22:02:22

【书香·泉】心中的精神圣地(散文) 一.
   想起来,一个人其实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
   小的时候,吃喝一个地方的米粥菜汤,在父祖怀里生长骨肉,出个人样子;大一点,就听、读一些家乡水土生出的前人故事,长出性格、血性。这两样兼相生发,才一点点地在天地间行得、走得。
   我初中的时候,要在讨海人披着星月出海后不久,与东村井脚一棵古榕上的咕咕鸟一起,起床洗漱。早上吃点粥,穿过八九里的荷田,过一座建于明代的抗倭所城,上一个长坡,坐在苦楝树后的瓦屋顶教室里读书。
   教历史的刘姓老师是没有考上大学刚刚来东界中学试教的民办老师。他有些紧张,几乎颤抖着在黑板上写: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整整一节课,我死死地按着课本,用力地盯着插图上的三星旗,并用红笔将冲在最前头的长辫子壮汉手上已经刺出去的三叉子加长加尖,直直地插入对面穿长靴、胡子野长的英国鬼子的狗胸膛里!
   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
   我之后又去乡里的露天影院看了《鸦片战争》,拳头握出水来。再看一部《少林寺》,偷偷到后街地摊上买油印的《少林拳术》,躲在护法老爷庙后的厝角内习练,热血贲张。心里生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仇恨、爱和力量。
   用这种力量,每天中午,我与竖福、福添、培雄一起,不再午休,日日去学校后山的坟地里苦读。
   用这种力量,我初中毕业后,十五岁,得以离开大埕,坐上来广州的大车,到西郊石门的一座学校读书。
   说来是好些奇怪。整一个暑假,亲戚、同学和乡亲不断送来面条、鸡蛋,祝贺我马上就要成为一个公家人。我在留人客请饭时,第一次放开,喝了一些啤酒。盛夏热血,索性光了膀子,贴地卧于潮汕各家都有的红泥砖上。手里反复执着半本没有封面的文学杂志,朦胧看看、睡去。一日,醒来时,竟发现这杂志有一个彩色的封底。上面是一个汽车修理厂的广告。地址竟是:三元里。我就带着这本杂志来读书,暗自想:一定去三元里!
   去看看这个给过我力量的土地,看看那热血染过的水田、山岗,那旗帜,那古庙,那乡亲。
  
   二.
   真正专程拜谒这热土,却在十年之后。
   我确实无数次数念过,也无数次匆匆路过心中的旧地。学生时代,我直穿过三元里村,到白云山的明珠楼。出来工作后,多次出入梓元岗,买一些地摊上的录音带、皮具。雨天,出入在机务段后王圣堂密密的巷道,吃炉火很足的炒粉,与好朋友喝很烈的九江双蒸。也曾去看望租住在新市的表妹,回来很累,在公车上打盹,朦胧中仰望路过的纪念碑。也曾要出差去美国,低价在桂花岗批发市场买了一个拖箱,因为经不住多次机场行李传动带的摔打,轮子散了,一路不断地生这个地方的气。
   那时,我已经结婚生了儿子,要办一些事,却心里的力量不够,无从加持,就又想起三元里。我想,我本来依着这圣地的鼓舞,生出力量,奋力离开家乡,现在这里也一定能够给我力量。
   是的,表面上人们所讲的好生活,似乎我也实现了一些。但在滚滚的红尘中,我有些困惑。社会的思潮好像有些明流、暗流。一是各种高尚的教科书式的思想。这个我接触最多。但遵守这个好像总会在现实中碰壁。一是各种市井式的成功学、权术学。在八九十年代,甚至直接笑话正直善良的人。老实成了无用的别称。坊间好像尤其看不上英雄,认为凡英雄,必是夸张扩大,无影无迹。当然,也还有无所谓的处世态度。以禅啊,佛啊,道啊,气功啊,最为流行。
   我时常会接到这样的批评:你怎连喝酒、唱歌都不会?我也时常因为在饭桌上不能像别人那样兴奋、能斗酒、能讲半咸半淡的段子而不安。我为此专门去买了些地摊书,甚至禁书来恶补。但终于没什么用,反添加了深夜的烦乱。几经折磨,就想,我到底与别人不一样的,我自有我的启示和力量的来源。
   我坦白,我那一次专门坐车到三元里,动机有些自我、不纯洁。因为,那时,流行一种说法:去一个地方会有助于事业、前程。比如,要升官就去井岗山,要考学就去黄大仙,要治病就去药师佛庙。
   在私心的促成下,我出了地铁,径自往村里走。过牌坊,横着拐进一条深深的窄巷。一种潮潮湿湿的气息让我心静了些,沿街有不少颜色鲜艳的各式吃食,不时有单车和外地的行人急急贴着身过。
   在一个开阔地方,我看到一座祠堂。门额上写:碧山李公祠。檐下是八仙过海彩画。门联:灵钟鹅髻,秀毓羊蹄。进门一座红木四扇透顶屏风。主厅敦叙堂开阔而奇高。留了天井,一改村里巷道的昏暗,亮堂得有玉的质地。回廊好宽阔,红砖麻石,细感似有回流。端坐在八仙桌边的老人热情地要我饮茶。我索性坐下来。这位红脸修身的长者很善意地说:“先祖是宋代避战乱而衣冠南渡。至今有九百多年了。我们的子孙开枝散叶在广州、佛山、番禺、中山、南洋、美国,与附近的一百多个乡一直保持联系,年节祭拜、舞狮、赛龙舟都常互相拜会、交流。”当我请教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壮举时,老人有些激动:“我开山祖(李长卿),原本就是南宋水军的教头,在新会崖门与元军激战数个昼夜,全军覆没,至死不屈。我们每年在乡里舞狮游行,出哂名的。中国是头雄狮。从来就是!红毛鬼唔识世界!”接着一声市骂,还专门给我看了一段舞南狮的视频。铿锵的锣鼓声振动在高大雄伟的古祠堂里。我也激动得红了脸。
   沿巷道又进入俗世,巷道的天更窄更暗了,我顺道拐进更里面的门楼。门楼没有修整过,有些旧。廊道上坐个半白胡子的老者。我笑笑:阿伯,下昼好啊!阿伯忙站起来:好!好!又看看我手里的小本子。我干脆就直接开始请教,好像记者采访一样。老人说:“我小时候在榕树埕是有听我阿爷讲。主要是红毛鬼欺负了乡里的女人了。输人唔输阵!平日里,男人都习武,一身血性,死都要×向上!”我问他,牛栏岗在什么地方?他干脆站起来,向西一指:“响度啊!阿爷讲,旧时都系水田多,树多,山岗多。山岗上一般都有在地的壮丁。当时真是老天有眼,滴鬼佬唔知死啦!做人紧要有人性、有血性!”因为太激动,老人连连咳了起来,惊得天井正中苍藤一样的三角梅上一只小鸟飞上了高高的檐顶。
   天暨黑,往回走。想到当年举旗为号的三元古庙看,却外围都围蔽起来,只见得屋顶灰塑博古脊上的琉璃、鳌鱼和宝珠。访不得入,心里愈生敬畏。顺路去坐地铁,路过纪念园的时候,面对着已经关上的铁门,我面向纪念碑鞠躬。心念:英雄不朽!
   红霞映我归。我忘记了路上的市井气息。心里想:这也是血性、人性的一部份!和光同尘。
   我这样想的时候,身体的力量就增加了不少。
  
   三.
   再访三元里,是在五年前。
   缘起于一场讨论。某君说:“广州没有文化底蕴。”我说:“广州有二千多年历史,是千年商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为什么要只说中原才好,越古越好?为什么不去三元里看看呢?”
   这回,我们直接进入三元古庙,进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我与某君都憋着一股气,不说话,就看。连解说员要解说我们都说等一下先。但是,在展出的怨气歌面前,我们就忍不住了。“一声炮响,义(二)律埋城;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伍紫垣顶上,六百万讲和;七七礼拜,八千斤未烧;久久打下,十路输晒。”某君用不太标准的广州话读了,大声说:了不起!
   他说:“这里面内涵太丰富了。十个短句,四十六个字,顺序写,用方言写,句句直抵乡亲的心。家国、形势和关键点都点到,切中要害。紧紧地依靠人民。”
   他激动地指着三星旗说:“你看,与这‘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的誓词璧合无隙。今天读起来都热血满胸!萧岗这个叫何玉成的举人一个“柬传”,就把东北郊、南海、番禺、增城103乡的民众联合起来了。人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我们一同走到韦绍光的塑像前,不约而同地微微鞠躬,举起拳头,做了个誓师的动作。当了解到韦英雄不畏红毛鬼手中的枪,一人就打死几个欺负他老婆的恶徒时,我们十分佩服。解说员说:“韦勇士平时自己耕种水田,并在山岗上帮人照管坟墓。他身强力壮,拜师学拳,性格豪爽,酒量好,讲义气,却不赌、不与人打架,就是对吸鸦片烟的人非常憎恨。”听了这,我与某君都做了个举杯的动作,算是敬了英雄一杯酒。
   出门,在写着“三元北约”的民国门楼下得到一位老伯的指点。兜兜转转,钻过一条被皮具批发市场挤压得很窄的夹道,爬上只近十米高的山岗:牛栏岗。我们极目四望,又用手机搜索了历史地图,愈看愈佩服。
   “从这里到观音山的四方炮台还是挺远的。要将英兵引到这里是不容易的。况且天气也不是说下雨就真下雨。这需要勇气、智慧,甚至运气!”某君望着远处,眼里有光。
   我们坐在突出的褐石上,喝着水,就讨论开来:
   “这是近代史上的一声炮响。套毛主席的诗词,真个是:牛栏岗上炮声隆!”
   “对!是:杀喊声隆,鬼哭声咽!”
   那天,我们忘了天黑,很晚才下山。我与某君一致认为: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体现了五种精神。一是爱国与爱乡、爱宗族、爱家庭、爱家人统一起来的强烈感情。二是将民族精神与家族传统血脉相联的族群美德。三是将人性与血性统一起来的英雄主义精神。四是相信乡亲、依靠群众,将知识分子与农民、富农、乡绅团结起来的民间智慧。五是通权达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战之能胜的大无畏精神和大智慧。”
   晚上,我们在大排档吃了三元里地道的广州菜。从来不敢吃水曱甴的某君终于吃了,还喝了一杯高度的广东米酒。
   酒后,他感慨地说:
   “人们对中原地区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讴歌不缀,也理应对近代以来的广东历史,包括鸦片战争,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以更加重视和敬畏的态度来认识、挖掘,从中生发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力量。这不仅仅是广东的力量,而且是中华民族,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四.
   最近一次拜谒三元里,是在我与儿子的一次闹不愉快之后。
   孩子在河南大学学的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但从小喜欢历史,又加中原读书浸淫,竟在考研时提出要报人民大学的历史专业。我劝他,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历史不好就业。一时,前程、事业、爱好,好像矛盾对立起来。他母亲只好从中协调。最终,孩子还是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我一直摸不清孩子是怎么转过弯的。
   最近,在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后,我儿子提出,一起去一趟三元里。
   “这太好了!”儿子在三元里历史文化展馆门前,昂望着高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字标语,欢呼起来:“我复习政治的时候,我就为这句话热血沸腾!”
   这一次参观,我反像个跟班的。小伙子走得飞快,我正要怪他这样是走马观花呢,他却很专注地在“宁卖祖宗田,莫丢祖宗声”的展板前驻足凝神沉思,拍照,低声说:好!还抿起嘴,握紧拳头。我正想让他细看三元里的乡贤和方言,他却反带我直奔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急急进门,像翻书一样,问解说员:请问斗争背景在哪里?解说员很热情地指了指进门左侧的展板第一部分:鸦片流毒,并要介绍。我孩子却表示要自己看。我正想批评他不礼貌,他却自言自语:“那时,我们的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还多,比美国今天占世界的份量还大。为什么富、大而还要被打?”我听了一惊。
   没有孩子需要的更加深入的资料,他又走马灯似的,快步浏览。忽又拉着我出了门,去牌坊后的老街,对外来人口服务中心、红色书店、随手拍上传城市卫生照片的监督赞扬不迭。到商业区去时,孩子不时地搜索数据、图片、资料、文章,集中参观了凯德广场、万达广场、皮具世贸中心、兴发广场。在黑胶唱片中心、原创手工街和广东画院基地反复地细看、观摩,兴趣很浓。
   我走累了,就在五号停机坪找了家咖啡店坐了下来。孩子这时却十分兴奋,高声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鸦片战争本质上是一次资本的战争。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帝国主义在世界性殖民掠夺后,白银大量通过贸易流入中国,以英国为主导的帝国主义由此发起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反转。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美国也以当年的思维对待我们。今天控制芯片、生物制药、技术进入中国,正在加剧。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本质上是世界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本精神的统一。三元里人民抗英精神放今天、放世界的哪一个国家,甚至放在未来、宇宙,也是成立的。打现在的经济战,何曾不是一场人民战争。这里,到现在,也是一个战场!人民的战场,广州的战场,战略和智慧、身体的战场。我们年轻人的战场!
   过去我们年轻人对这里没有深刻印象,感觉这里人来人往,庞杂。但发展中的问题今天不断得到解决。三元里首善之区的战略和历史文化建设,真的很棒。新型的自主创新的经济模式,最终要用实践、奋斗,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来解决!
   我读电子也好,读历史也好,本质上,都是为了参与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这里的领导说要让人在三元里留下记忆,记住乡愁。我一个学子,会因为出生在英雄的城市而自豪,而更有力量!”
   我听了,欣慰极了。
   三元里,我们一家的精神圣地!

共 513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故事,全国大凡上过学的人,都学过这篇课文。作者也同我们一样,从课本上知道了“三元里”这处民族精神圣地。机缘巧合,他初中毕业后,升学来到广州,地域之便,专程去拜谒心中的圣地。圣地,造就英雄的地方,有人性和血性的英雄,给人一种力量,使后人产生无限敬意。五年前再访三元里,缘起于一场“广州有没有文化底蕴”的讨论。这回,他们直接进入三元古庙,进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听罢解说员的讲解,忆起《三元里民歌》,字字铿锵,热血贲张。总结出“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体现了五种精神。一是爱国与爱乡、爱宗族、爱家庭、爱家人统一起来的强烈感情。二是将民族精神与家族传统血脉相联的族群美德。三是将人性与血性统一起来的英雄主义精神。四是相信乡亲、依靠群众,将知识分子与农民、富农、乡绅团结起来的民间智慧。五是通权达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战之能胜的大无畏精神和大智慧。”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广东的力量,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最近,因儿子提出,作者第三次拜谒三元里,这一次孩子是主角,作者反成了陪游,父子匆匆游览一遍后,儿子发表自己的感受:鸦片战争本质上是一次资本的战争。新型的自主创新的经济模式,最终要用实践、奋斗,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来解决!文章通过三次游览,各有不同感受,两代人的理解,各有启发,各获得力量,三元里,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圣地,也是他们一家的精神圣地!一篇讴歌民族正气、充满正能量的佳作,特别推荐共赏。【编辑:北方天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52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05-18 22:07:22
  上学时学过三元里抗英的故事,今读老师文,更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历史。
回复1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5-18 22:10:02
  感谢天马老师。刚刚编了范老师的文章,也非常好。
2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5-18 22:08:22
  感谢天马老师编辑、指正、鼓励。
3 楼        文友:范虞人        2022-05-19 06:03:29
  一人心中的精神圣地,又是父子俩的精神圣地,也应当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圣地!文章立意高,写得好,拜读受教!
回复3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5-19 09:42:28
  感谢范老师鼓励。
回复3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5-19 09:43:11
  这是参加一个征文活动的文章。
4 楼        文友:山音        2022-05-20 22:32:15
  三元里,是你的精神圣地,也是我们每一个爱国者的精神圣地。中学读书时,学到三元里人民抗英的课本,就为那里人们的勇敢精神和爱国情怀感动。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拜谒,读了老师的文章,也是一次有意义的神游吧!谢谢少年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4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5-21 10:59:16
  感谢龙老师鼓励。这是参加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的一次采风和征文活动写的,只得个入围奖。细碎了一点。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