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书香.泉】领导与团队(散文)

编辑推荐 【书香.泉】领导与团队(散文) ——夜读《水浒》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16发表时间:2022-05-29 13:32:18

杨志是我不太喜欢的水浒好汉中的一个,尽管杨志确实是一个人才。武功上,他和林冲不相上下;见识方面,在《水浒传》的语境中,甚至可以说他能和吴用相提并论。书中最能体现他见识也是他性格特点的章节,在我看来是梁中书准备让他护送生辰纲时,他和梁中书之间的对话。
   当梁中书发愁派谁才能胜任护送给老丈人蔡京的生辰纲时,他老婆提醒了他,刚刚被他提拔起来并且也被他看重,认为是个人才的杨志应该是个人选。梁中书听了恍然大悟,很高兴,书中说是“大喜”。按现在的情况推想,大体应该是他拍了自己的脑袋,然后很不好意思地说:“还是夫人聪明,我怎么就忘了。”在夫人得意地转过屏风后,他立即唤杨志上厅,告诉了想让他护送生辰纲的意思。
   杨志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
   这回答简洁有力,是一个做事人特有的方式。首先表明态度:承担下来给他的任务;接着便询问要怎么去做,啥时去做?
   梁中书是官,在官的世界里,总觉得世界上没有官做不了的事。他摆起来官架子,说的话也很有气派:“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
   杨志听到这些话,立刻说自己办不成这件事。这也是做事人的态度,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知道现有做事的环境以及自己要做成事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要是超过了那个界限,也就是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以至于自己不能做成事时,要敢于向领导说不。这是勇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梁中书当然奇怪,开始询问原因。书中杨志的回答很专业,抄录如下后,我们来做一个分析:
   杨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便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他知道是金银宝物,如何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
   前因是去年就被强盗抢了去,到现在都没能抓拿归案。外部环境是今年的盗贼更多,并且路过的几个主要的地方,都已经被强盗占据了。还那么高调,不但事情做不成,还白白地送了自家性命。梁中书应该也知道当时的情况确实和杨志说的相符,他第一感觉觉得是杨志嫌人少,于是说多派士兵护送怎么样?杨志是军官出身,对当时的士兵很了解。他说:“恩相便差一万人去也不济事。这厮们一声听得强人来时,都是先走了的。”这尽管是小说家言,但也应该是当时宋朝士兵的真实写照。只有这样的士兵,才会有后来的“靖康之变”。梁中书毕竟是官僚出身,听到连多派士兵护送都不能办成,那这事在他的认知范围内看来是办不成了。但杨志却在他为难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杨志的方案很低调:“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馀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
   以前,我们总觉得封建社会,只要是官僚一定就是草包,书本上总说饥荒年间饿死了人,官僚们还奇怪他们怎么不降低一下标准,饿了就吃肉糊糊什么的。但其实无论哪个时代,只要不是世袭的,能做到一个程度的官员们,除了家族势力、运气之类的因素外,个人的能力也一定有超过常人的地方。梁中书当然也不例外,杨志的话一说完,他就知道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当然,由于他老婆是蔡京的闺女,老婆的势力是他为官的基础,所以有些事要老婆说了算。他老婆想让自己带过来的老督管,带两个虞侯,将一担礼物单独送与府中宝眷,随同杨志一起去。这段内容后,金圣叹评论说梁中书并不十分相信杨志。我的看法有些不同,就如同老婆提醒了梁中书杨志能护送生辰纲,也应该是老婆提醒了他,杨志是不是可靠。而这种考虑其实也在杨志的思考范围之内,他在前面的对话中已经说过了,要“一个人”和他一起去,那个人当然如同那时军队里的“监军”一样,是一个负责监督他的人。但梁中书为了免去监督的嫌疑而另增加一担行李,多加了两个人,而最重要的是这多加的人中有一个是资格很老的督管,这就使杨志立刻表态自己做不成这件事。梁中书很奇怪,问是什么原因。
   杨志禀道:“此十担礼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众人都由杨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杨志提调。如今又叫老都管并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公。倘或路上与小人别拗起来,杨志如何敢和他争执得?若误了大事时,杨志那其间如何分说?”
   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关键,有些人能当面说出来,像杨志;有些人不当面说出来。当面说出来容易得罪人,所以杨志一直不得志。但杨志的这些话却真的打动了梁中书。官场上混到他那个程度的人,这道理他当然很清楚。于是他高兴地夸杨志“有见识”。当然,这夸奖不是随口一说,他叫来那三个人,当着杨志的面,告诉他们路上一切行动都必须听杨志的。
   这样这个“快递团队”就组建成功。
   就这些对话而言,我是佩服杨志的,也会像梁中书一样夸他一句“真有见识”。在现实中,我也常碰到像杨志这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识,听他们谈论这些见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可看到他们的行事方式,我也会不自觉地想到杨志。
   这个快递团队里,杨志是保镖,老都管是客人,两个虞候是伴当,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任何一个团队都有一个公认的领导,这个团队公认的领导应该是老都管。按照资历,两个虞侯应该是副手,最主要的是他们三人已经在很长时间内得到了梁中书夫妻的认可,也在相互间得到了认可。杨志只是管理十一个士兵的头目。可由于梁中书的干预,这个团队的领导变成了杨志。老督管老于世故,至少在表面上不会有太多意见。可两个虞侯却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所以这个团队表面上没问题,但其实在组建之初就天然地有了矛盾。而这些矛盾也是杨志提前想到的,所以他要求领导授予自己权力。只是他有些天真地以为,领导那口头上赋予的权力应该会被当事人承认。可恰恰是这种思想,让他最终成为了一个“失败者”。
   刚开始的路程,由于没什么特殊的,所以大家相安无事。而到了特殊路段,杨志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天凉时歇息,天热时赶路。让这个团队的矛盾开始出现。最先起矛盾的当然是最直接的受害者,那十一个厢禁军。他们挑着沉重的担子,还要在炎热的天气里赶路。而他们想要歇息时,杨志“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再下来便是那两个虞候,他们虽然只背些包裹行李,但由于本来心里就别扭,对于杨志的权力不舒服,总想找个机会让他难堪;再加上平时很少亲自干活,在大热天行路气喘得跟不上。杨志还很不留情面地斥责他们:“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要处!”而在虞候分辨时,杨志更是直接骂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这样的言行当然更加惹怒了两个虞候。
   其实,这个团队走到这里,离他们的失败已经不远了。试想一下,一个团队,领导一个人在努力做事,直接做事的人不理解这么做的原因,还被领导不停地斥责;所谓的中层领导其实是资历更老的人,他们本来比现任领导地位更高,但现在却也被这个现任领导斥责,他们的敌对心理当然再正常不过。并且这个团队真正的领导,它的董事长其实也不理解现任领导(权且称为总经理吧)的意图。这样一种情况下,这个团队还怎么运作?
   有资格挑战杨志,又受了杨志气的两个虞候,开始找最有资格终结杨志权力的老都管,一起告“刁状”。书中的叙述非常符合这两个虞候的身份,他们告诉老督管:“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初开始,老都管还很有涵养,对他们进行了安抚,但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一切杨志没有任何理会,当然他应该是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本来就该那么做的。接下来那十一个厢禁军向老都管的抱怨,也非常符合他们的身份。他们都叹气吹嘘,其中会说话的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只是做好人,却没有从正面疏导他们,所以这也说明那时的他自身确实对杨志也有了怨气。次日,士兵们想乘凉赶路,杨志阻止了他们,士兵们分辨时,杨志没有解释,而是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并且“拿了藤条要打”。这样就使士兵们“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心内也自恼他”。结果是“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
   到了黄泥岗,“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杨志的催促终于换来了老都管的埋怨:“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在杨志用藤条赶打士兵时,老都管终于忍耐不住,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心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这种话非常适合倚老卖老人的特色,杨志当然知道这个人是自己得罪不起的,所以他忙分辨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
   这话当然不是倚老卖老的人喜欢听的,所以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
   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
   督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
   终于口无遮拦的杨志被老督管抓住了“政治”不正确,再说什么都没用了。故事进行到这里,杨志在初开始最担心的事发生了,这个“快递团队”,他真的也只是那种干活的领导(总经理),而不是真正说了算的领导(董事长)。好在“快递团队”的任务也在这里到头了,晁盖他们八个人早已经设下了陷阱,在那里等着他们。
   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很长,所以流行着很多看上去很好,其实很奇葩的说法。比如带领军队或者是团队,有一个说法叫“慈不带兵”,意思是说仁慈的人是不能带好军队的。可司马迁在吴起的传记中却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个老妇人,听说吴起亲自替她生了背疮的儿子吸脓,哭得很伤心。邻居很奇怪,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吴将军曾给他丈夫吸过,他丈夫毫不犹豫地战死在沙场。现在他又给儿子吸,儿子怕又要战死沙场了。吴起应该没人怀疑他的带兵能力。他给受伤的士兵疗伤等行为算不算“慈”呢?当然,呆子一样的儒家之徒认为这不能算。有时我觉得“慈不带兵”,就是他们把“慈”理解成“无原则的爱”。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所谓的“慈”含有“杀”的意思,“慈母”在保护孩子时会变成“母老虎”。但在这群人那里,“母老虎”没有了,只剩下“慈爱”。这样就有了所谓的“慈不带兵”,也就有了杨志以及现在我见过的好多杨志一样带领团队的人。他们确实有能力做事,也确实能做成事,却不尊重下级,不把下级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不把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给下级解释清楚。在做某件事时,不说为什么要那么做,只是专横地说:“是我说的,我让你怎么做,你怎么做就行了。”他们信奉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但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但他们恰恰忘了,同样是我们的老祖先,真正有智慧的孙武,在他的经典《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杨志的“快递团队”失败了,现在这样的领导所领导的团队,如果那也算是一个团队的话,也必将注定会失败。
   前些年,曾在一次大会上,见过一个领导,一个厅级领导,骂他下面的一个处长就如同骂自家孩子。那态度的专横,让当时在场的我们这些搞技术的人都觉得难堪。可他在转头和我们说话时,却表现得非常有涵养。
   我不喜欢杨志以及杨志一类的人,是因为这些人眼里只有事,根本就没有人。并且他们要做成那些事也不是由于那些事该做,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是由于做成那些事可以增加他们往上爬的资本。这样,在他们眼里,他团队里的人都是做事的工具,而不是和他一样的人。我憎恶不把人当人的人,无论这种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做成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我知道,老天给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即便怎么努力,他们能达到的高度也是有限的,因为他们的天赋有限。老天却给个别人非常好的天赋,让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别人想象都不能想象的事情出来。但是,老天给他们这样的天赋,不是为了让他们看不起那些天赋不如自己的大多数,而是要他们努力发挥出那些天赋来造福于那些大多数。那种努力发挥出天赋,为他人做事,又不自贪其功的人,我们的先人称他们的行为是立德,称他们为圣人。而那些用老天赋予他的天赋来谋求私利,又不把其他人当人,只想奴役别人的人,我们的先人称他们的行为是谋财,称他们为小人。在我们先人的观念里,无论什么样的小人,尽管他们可以得意一时,但绝对不可能得意一世。
  

共 525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头直接讲:杨志是我不太喜欢的水浒好汉中的一个,尽管杨志确实是一个人才。然后集中到杨志护送生辰纲的概述。再从文本出发,夹入评议。讲一两个情节,分析一下。说得入情入理。既入事理,又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对杨志在这个过程中展开的人物心理、性格,以及形成的领导和团队矛盾的生发、进展、必然性,一点点地进行推进和分析,很有故事性和说服力,又分析得从容,冷静,又站在一定的高度,很有看头。副标题写夜读《水浒》,又显示了作家的雅致和情趣。后两段结合自己的见闻和现实,再一次深进去,讲明:我不喜欢杨志以及杨志一类的人,是因为这些人眼里只有事,根本就没有人。这样写,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又理据充分。好文章。浅入深出。有意思。好笔力。全力推荐。感谢老师对书香的支持。大家一起来学习、转发。【编辑:归来的少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5-29 13:33:20
  有趣,有力,有意义。好文章。好笔力。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05-30 08:11:18
  哈哈,谢谢点评,辛苦!
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05-30 20:01:17
  截取水浒中的一段,认真、细致地剖析了一个人,一种事,一个理。浅入深出,夹叙夹议,客观辩证,好文,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05-31 09:06:24
  谢谢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