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摆渡】端午节,想起屈原和诸葛亮(随笔)

编辑推荐 【摆渡】端午节,想起屈原和诸葛亮(随笔)


作者:寂寞看风 秀才,116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22发表时间:2022-06-03 15:06:03

【摆渡】端午节,想起屈原和诸葛亮(随笔) 端午节,又一个满足口腹之欲的节日。粽叶飘香,人们或亲自动手,或商场选购,口味丰富,其乐融融。
   端午节真实的来历,源远流长,端午节里包蕴的历史传说,在吃粽子时口口相传,人尽皆知,但给人的启发却很沉重。
   战国时楚国青年贵族屈原,满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理想和抱负,初任左徒时,颇得信任,起草了许多革新社会的宪令,严重地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特权,也因此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对和嫉恨。后来为了扭转逐渐衰弱的国势,重整楚国昔日雄风,尽心竭力,但无奈楚怀王及后来的顷襄王已经被阿谀小人左右,他们对于权势和财货贪婪无度,精于钻营,根本不察民心,不顾国家利益,多次接受“虎狼之国”的贿赂而出卖国家利益。更重要的是,屈原得不到最高领导的信任支持。他在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的坎坷艰辛的道路上顽强跋涉,却找不到信任自己的圣君,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知己。在一再受到陷害和放逐之后,仍然无怨无悔,著《离骚》明志,书《天问》以抒怀。但“事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尽管满腔愤激,却无人理解,孤寂飘零,只能以死明志。
   “身既死兮诚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作为一名贵族,他的“家国情怀”不一定有什么崇高理想做支撑,为了“东家”的万世基业奔走呼号,也许“东家”并不领情,他的牺牲精神,到底在当年有没有惊醒统治者,看后来楚国的结局就知道了。但民间大众却记住了他的精神,原本用来祭祀神灵的粽子,有了更为具体的意义和精神指向:人们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屈原的人生经历,成为千年的嗟叹。
   思想之余,不免想起另一位古代著名人物:此人“躬耕南阳”,隐居隆中,本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作为自己人生信条,但却感动于三顾茅庐而毅然出山,南征北战,功高盖世。“先帝中道崩殂”之后依然率领群臣“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但此时的后主耽于享乐,对他的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他却仍然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后主不思进取,诸葛亮心急如焚,两度上书《出师表》,千叮咛万嘱咐,如同对待自家儿郎,在战斗一线鞠躬尽瘁,以身殉国。后主刘禅有没有听他的教诲,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历史同样给出了答案。诸葛亮同样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可供纪念的“食物”。南方的少数民族头领孟获发动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过河士兵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挺进,原来是因为江中冤魂太多,需要人头祭奠。诸葛亮不忍再乱杀无辜,就用面粉捏成人头形状来祭奠江水中的冤魂,后来这种食物被人们称之为馒头。传说不一定为实,但从另一方面说明诸葛亮能够做到随机应变,能够活学活用常规经验,制作替代品,不像屈原那样自己惩罚自己。
   屈原和诸葛亮,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一样处在群雄割据时代,一样为巩固别人的天下满腔抱负,一样有经天纬地之才,一样壮志未酬。但屈原明显属于弱势群体的悲剧人物,诸葛亮看似风光无限,但最终也是失败的英雄。但与屈原不同的是,诸葛亮在毫无理想的刘禅面前,尽管同样不被重视,同样有小人在背后蠢蠢欲动,但由于自身影响力非同寻常,无人敢于和他正面叫板,尽管同样由于由于领导不争气而内心苦闷,但没有自我彷徨,拥有引军出征的主动权,远离是非之地,为后世留下多方演绎的英雄故事,证明“忠臣”如果不想做受气包,必须努力拥有让自己足够强大的底气。
   屈原和诸葛亮,两种食品因他们而起。粽子,是为了保护屈原的尸身完整;馒头,是为了告慰战争制造的冤魂,事后的弘扬先进事迹只是为了平息社会舆论。屈原的粽子作为一种纪念,只在某一时期才被人想起,可供解馋之用,短时期内身价倍增,多吃不易消化,很快就是明日黄花。诸葛亮的馒头,早日已深入百姓生活,身价不高,但却是因为能够解决温饱而不可或缺。它们的故事,都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人心险恶的封建职场,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人人期待“赢得生前身后名”,但面对不提气的“君王”,能够战战兢兢维持到“可怜白发生”的境界实属不易。屈原和诸葛亮,一个以身殉国,一个鞠躬尽瘁,想来,都是为了冒号们的基业,而如果那位冒号把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甚至并不领情,葬送自己徒劳无益。
   我赞赏诸葛亮,毕竟,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军事指挥、处世智慧。但我更景仰屈原,他那种以身殉国的壮举,不仅仅砸破了战国楚时的汨罗江水,更在蜿蜒的历史长河中激起永不消逝的浪花,他用生命诠释爱国的真谛,更具有民族精神的属性。
   那些江面漂浮的馒头,只是君王时代个人建功立业意愿的产物。士为知己者死,在报答知遇之恩中获得成就感,也许是诸葛亮们的初衷,能够青史留名,对他们来说只是无心插柳。而那些沉江的粽子,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敬意和爱戴,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一个伟大生命的遥远缅怀,以身殉国,以死报国成为仁人志士最终极的报国情怀,激励着后世人们为祖国和民族而勇敢献身。
   其实,从屈原捐躯报国,孔明智慧报主,都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种生命教诲和道德启迪。激励我们不再悲怆,不再遗憾,努力为民族和祖国的强盛贡献智慧和力量,创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充满阳光的传说。
  
   (原创首发)

共 20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应景寄情的随笔。端午节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可见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菲。粽子飘香的日子,作者首先想到了报国无门,自投汨罗的伟大政治家、文学家屈原,他主张的草宪变法由于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为他的仕途不得志埋下了伏笔。遭到排挤后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就在他流离失所、几经迫害,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天问》令后人怅然于涕下,敬畏之灵魂。最后绝望之余,以身报国,以唤醒沉睡的楚王。另一个同样遭遇不测的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因三顾茅庐而出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感人肺腑的《出师表》,像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令后人感慨万千。他们的遭遇相同,但是对所处境遇所持态度迥然不同,前者是愤懑含冤而去,后者挖掘自身潜力,鞠躬尽瘁,结局虽都以失败而告终,却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千古佳话。再就是引入粽子和馒头的传说,更加生动逼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反映了作者敬仰英雄,缅怀先烈的思想,另一方面暗含发展挖掘自身的力量比得到别人的认可更重要。当然环境造就英雄,英雄创造环境,离不开历史的局限性。揭露了奸佞小人最后还是被历史的唾沫淹没,英雄终会被人民永远铭记。给读者留下深思,传承先辈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浩然正气的精神和美德,后来者居上,更要集智慧阳光正气于一身。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学艺术的感染力。文中多次引经据典,反复对比,增加了说服力,引人入胜,更加了解两位伟大的人物。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在尊重历史与科学的基础上,加以评判,提升了随笔的价值性。不乏一篇很有深度的随笔,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欢迎大家欣赏。【摆渡物语编辑:优雅如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2-06-03 15:14:38
  欣赏寂寞看风社长的随笔。具有很深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多处引经据典,反复对比,情感炽热,令人深思,敬仰先辈,缅怀铭记先烈,传承爱国精神,自主创新,吾辈集阳光智慧正气于一身,担负民族复兴之重任。期待新作,向老师学习,端午安康。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回复1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6-03 15:25:26
  感谢如枫社长放弃假期精彩编辑,深刻留评,期待今后更多批评指正,
2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6-03 15:46:18
  无论屈原还是诸葛亮,都是神一般的人物,粽子和馒头这样大众的美食,却是有这样的传奇故事,实在需要我们珍惜。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回复2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6-03 16:18:34
  多谢老师精彩留言。
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06-03 16:02:33
  首先祝老师端午安康!对老师的文采,才思大加赞赏!学习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6-03 16:18:05
  多谢老师精彩留言。
4 楼        文友:大根        2022-06-03 16:39:48
  老师的文章太优美了,向老师学习!收藏。
回复4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6-06 16:38:46
  多谢老师留评,期待批评指正。
5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2-06-03 18:44:17
  欣赏看风社长精彩随笔,有深度有广度,特别是文章结尾表明主旨,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6 楼        文友:月亮之巅        2022-06-03 19:08:32
  拜读了寂寞看风社长写在端午的随笔,为作者的才情点赞。作者的笔端穿越了千年,引经据典历史上众多典故薰染情操,传承智慧与正义,受益匪浅,令人回味无穷。祝老师端午安康!学习并点赞!
7 楼        文友:海宁        2022-06-04 20:40:14
  欣赏老师精彩随笔,文笔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受教了,拜读学习。
8 楼        文友:田小墨        2022-06-04 23:05:29
  角度非常新颖!借端午引出两种传说,两种食物,两种不一样的选择,却又把两种英雄的选择作了更高程度的归一,最后抛出更为符合现代社会的英雄观。欣赏看风老师作品。
不后悔过去,不揣测未来,活在当下
回复8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6-06 16:37:54
  多谢文友支持肯定。
9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2-06-05 08:36:05
  欣赏看风老师端午随笔。讲述历史故事,发现历史共性,揭示人性善恶,诠释历史人物,有见解,正能量。
回复9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6-06 16:39:36
  向社长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10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2-06-06 19:08:49
  欣赏寂寞看风的随笔,文化底蕴深厚,朴素的文字中蕴含浓烈的情感。
回复10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6-07 14:53:41
  多谢老师驻足留评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