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回归】蛙事二三(随笔)

精品 【回归】蛙事二三(随笔)


作者:心静天好蓝 秀才,2696.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16发表时间:2022-06-05 08:13:28
摘要:“适可而止,善刀而藏!”青蛙们自然不知道这个道理,值得思索的是,我们人类是否也犯着类似的错误?如是,我们又该怎么对待?

【回归】蛙事二三(随笔) 老家处在川东北山区,那里山水纵横,稻田交错,每年春夏,那里便成了青蛙们的乐园,尤其是夜间,数不清的青蛙“咕咕咕、呱呱呱”地叫个不停,真正好比音乐会上的大合唱。
   实话说,乡下生活是简单枯燥的,孩子的天性并不喜静,而这声音正好填补了我生活的空白,乏味变得有趣,我便毫不犹豫地爱上了这样的“天籁”了。
   小学的老师姓郭,记得在一次上课时,他还曾对我们讲,青蛙是益虫,是水稻的保护神,大家一定要爱护它。那时乡下还很贫穷,水稻的丰收与否决定着一个家庭日子的好坏,郭老师的话让我对青蛙更多了一份敬重——路过田野时,听到它的叫声,我便蹑手蹑脚,生怕打扰了它捉虫子,甚至,当我看见有人残害蝌蚪或青蛙时,还会提醒他们不要这样做。
   喜欢青蛙的其它理由还来自书本上——据说云南哈尼族人把青蛙当作创世神灵,是它创造了我们人类,因此不少用具上都画着青蛙,以表示对它的膜拜;汉族人的传说中把女娲当作自己的祖先,而女娲意即崇拜青蛙的氏族女人。
   除了这些传说,还有一些诗歌也让我对青蛙充满了好感,比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等等。最是毛主席的咏蛙诗别具一格,充满霸气:“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茵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然而,发生在郭老师身上的另一件关于青蛙的事影响了我对青蛙的态度。郭老师家住另一个村,回家的路很遥远,翻山越岭很是辛苦,除了节假日,他只得一个人呆在学校里,有村民便戏称学校是庙子,而郭老师就成了唯一守庙的和尚。那时郭老师的民办教师身份还是千方百计才弄到的,后来几次“民转公”考试他的成绩都没上线,最后一次成绩是达标了,但不知什么原因又被人顶替了。郭老师放学后常常一个人在村小附近低头转悠,或在一块石头上闷坐,那愁眉苦脸的样子与课堂上完全判若两人。
   夏夜乡下多的是捕蛙捕鱼之人。有一天夜里郭老师还坐在村边那块石头上,看见一个捕蛙的村民路过那里,两人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郭老师突然心中发狠地说,要是村民们能将田野间的青蛙全部抓住就好了。那人笑问郭老师为何会产生这种想法?只听郭老师答道:“夜里吵得人睡不着觉,烦死了。”随后还吟了一首打油诗:“稻田青蛙不识趣,夸夸其谈学公绪。一朝被人擒在手,小命不保悔莫及!”
   其时我正和父母在院子里纳凉,老远听见郭老师的话,心中不禁大吃一惊,心想堂堂郭老师怎么出尔反尔呢?孩子时的我并不明白郭老师的苦闷,直到后来经历了一些世事后,我才若有所悟。
   这事于我本已成了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城市忙碌的生活让我早将它抛诸脑后了。谁知乔迁新居后,小区中央池塘里又响起了蛙声。池塘边不乏楼榭亭台、小桥流水、通幽曲径,加之垂柳、刺桐、莲藕以及各种不知名的植物繁多,风景可谓妖娆迷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蛙声就融入了我的血液里,我对这声音有着天然的接受能力,听着那熟悉的蛙声,我不免兴趣重生,不时一个人到那里静坐欣赏。当然小区里并不只有我一个人这样,也有其他大人陪着孩子在那里捉蝌蚪,捞鱼虾,玩得不亦乐乎。毋庸讳言,池塘里的蛙声带给了我们别样的生活情趣。
   可是对于池塘里的蛙声,妻的态度却与我大相径庭。一日我在家与她聊到了这个话题,我赞美的语言刚出口,她的抱怨声却随之而来,言语和郭老师的话如出一辙:“好什么好?吵死了。”
   “你怎么会这样评价蛙声呢?”
   “蛙鸣蝉噪!”妻子说完这个成语,又接二连三地又说了好几个贬低蛙声的成语,最后还补充道:“这些成语可不是我发明的。”我一时语塞,再也无力反驳妻子的话语。
   交谈到此为止,我把这件事当作了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再没放在心上。谁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引起了我对青蛙的关注。
   有一天我在电梯间里听见了两个邻居的对话,一个邻居恶狠狠地说:“池塘里的蛙声太讨厌了,怎么才能将它们全部消灭呢?”
   “你可以往池塘里放毒,看能不能将青蛙毒死?”
   这话让我全身起了鸡皮疙瘩。我惊诧地看着他们,他们自知失言,各自难为情地回了我一个讪讪的表情。
   值得庆幸的是邻居不过是说说气话而已,池塘的水质和生物并没发生什么变化,蛙声依旧。
   可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一个周末的上午,我看见另一个邻居将一只身形巨大的乌龟放进了池塘里,一边放一边对随行的人说:“我不信拿青蛙没办法。”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其同伴附和道。
   这以后,池塘里的蛙声终于慢慢变得稀落了,偶尔有几声传来,声音似乎都显得有些战栗,我知道这一切要“归功”于那只乌龟,青蛙们都成了它的“美餐”了。与此同时妻子也开始庆祝蛙声的减弱和消失。事到如此,我除了接受这样的结果,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生活一如既往地进行着,我已不奢望那池塘里还能有什么变化,谁知今年春天,池塘里突然又“呱”地一声传出了蛙鸣,那声音时断时续,给人一种孤独、寂寞和无助的感觉,不仅没给这静夜增添一份喜悦,反倒给这静夜增添了一份哀愁。我猜想,或许它是一只寻找生存地的过客,偶然发现了这片池塘?或许它是别处青蛙产下的一只卵,在下雨天被雨水冲进了这片池塘里?或许它是孩子们玩耍时放进去的一只蝌蚪,幸运地变成了一只青蛙?或许是有心人的放生?……
   那只青蛙的来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二天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就热闹了:
   “池塘里又有了蛙声,那只乌龟跑哪里去了呢?”一个人说。
   “早被人捞走卖钱了。”另一人说。
   “再去放一只乌龟吧!”又一人说。
   “就一只青蛙,何必管它?”第四个人说。
   “有其一就难免有其二。”第五个人说。
   ……
   没有一个业主真正动手,倒是物管没有闲着。其时正值业主委员会与物管官司胶着之际,物管为了取悦于业主们,立即派人入池“搜山检海”捉走了那只青蛙。
   青蛙最终没能在小区立足。感慨之余,一个疑问在我的脑海里开始萌生起来:作为人类的朋友,青蛙怎么会遭到如此对待?
   “适可而止,善刀而藏!”青蛙们自然不知道这个道理,值得思索的是,我们人类是否也犯着类似的错误?如是,我们又该怎么对待?
  
   (原创首发)

共 24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物界最难的事情就是适度相处了。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世界中,决定其他物种生死的理由有时很牵强,有时看起来很必要,或许还充满正义,也很神圣,比如那年的全民打麻雀。作者的这篇文章很有味道,在陈述了相关事实后,最后笔锋一转:“适可而止,善刀而藏!”青蛙们自然不知道这个道理,值得思索的是,我们人类是否也犯着类似的错误?如是,我们又该怎么对待?这句话颇有哲学意味,可以由此引申至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各种事物的价值取舍和包容认知。同样一件事,此一时,彼一时,就会产生对立的观点,这与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关,也与人们的文明程度有关,或许还关联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生物界的丛林法则。读完这篇随笔,读者或许也会陷入沉思,产生不同的生活收获,这也许就是作者的本意,大家可以适度遥想。佳作,特此推荐!【编辑:策马南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605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2-06-05 08:23:07
  我不知道自己居住的小区有蛙鸣声是不是很不舒服,但每逢二八月猫发情期的长嘘短颤就让人很烦,不过还是有点生物界自然的气息吧,这样才正常。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回复1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22-06-05 19:49:25
  谢谢社长精心编辑小文,辛苦您了。祝夏安文祺!祝猫狗鸟不要影响您的休息!
2 楼        文友:紫盏        2022-06-08 17:08:39
  读完心静老师的《蛙事二三》,脑海中跳出来了一行字:理想总完美,现实很骨感。“还有习惯成自然的某种感触。
  
   虽未居住在田园湖畔,却对蛙鸣之事也有感触。通常也会伴着楼下叫不停的蛙声失眠,遇上失眠心情受影响时,也会希望那个青蛙能够从此消失就好,好象几年听下来,也已渐渐有所习惯,也难得受其影响。归根到底,是蛙鸣声没有在适合的地点和对的时间出现。
  
   小小一蛙及蛙鸣之事,被老师写的风声水起,人愿心声,文采飞扬。从诗意畅想的情怀到现实受困的烟火地气,诸多细节叙述生动又引人深思,富有生活哲学。欣赏学习。
在一瞬间捕捉人生的风迹,在一刹那顿悟生命的云影。
回复2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22-06-08 17:47:33
  谢谢紫盏惠顾留评!做一个好人很难,做一个圣人更难,甚至我不相信世界上真有什么圣人,这从自然界中的生灵就可以看得出来。
3 楼        文友:乡野        2022-07-22 15:23:04
  心静天好蓝,理性的名字。声声蛙鸣描出满满的童年记忆。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22-07-30 22:09:05
  谢谢老师圈阅小文并留评!祝在回归开心愉快、笔健文丰!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