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端午节手记(散文)

精品 【流年】端午节手记(散文)


作者:角琼燕 白丁,3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3发表时间:2022-06-09 16:03:29

【流年】端午节手记(散文) 我们是在晌午时到达偏山村的。车子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行驶,路两旁的田地里,有绿绿的玉米,毛豆,还有烤烟。开车的师傅说,今年夏天雨水多,光照不足,原本该到腰杆的玉米,现在才到脚踝。雨再这么下,今年的收成不会好了。
   我想到四月间在地里种下的两亩玉米,看着青绿青绿的,就是不长个子。以往的年份,再过个把月,都可以掰玉米,吃甜甜的煮玉米了。
   收成的话题有些沉重,大家沉默了。车窗外,有零星的房屋出现在视野。房屋大多是砖混结构,有两层的,有三层的,最高还有四层的,造型独特,堪比别墅。现在村子里的房子盖得真好看,家家都是小洋房。同行的同事玉粉看着一幢幢掠过车窗的房屋说。
   的确,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这村子里的房子一家比一家盖的好。开车的师傅笑道,等会到偏山,你们就会看到什么叫新农村,什么是村庄像公园,还有什么是村居文化建设。
   说话间,车子驶进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的一幅壁画,绿色的线条起底,青、蓝、黄、红,勾画出一幅乡村九月丰收图。戴草帽的老翁,一头老牛,碧蓝的天空,金黄色的稻田,让人遐想无限。再往前走,一片小雏菊落入眼眶,在房舍的墙角,迎着风轻轻摇晃着小脑袋,似乎在向来人点头微笑。
   你们总算来了。当车子在村委会院落里停住,村书记迎了过来。这是下午活动的流程图,你们看看,还有没有哪个细节不足?还有,晚饭一定要在这里吃,几家农户听说你们纪委的同志要来与我们一起过端午,早早就准备食材,如果不吃饭,会让他们心里难受。
   饭是不吃的,我们来的人多,别麻烦大家。我们今天带了粽叶、糯米,还有包子,下午文艺活动结束,让群众来跟我们一起包粽子、吃包子。同事路平笑着说。
   那好吧,知道你们有规定,回头我再去几户人家说一声,让他们等会带着家人来广场上看表演,一起包粽子。村书记笑道。黝黑的脸上,绽放出夏日般清凉的笑容,顿时让人生出几分亲切的感觉。
   村委会的院落不大,但内容很丰富,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会议室、调解室,该有的样样都有。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书屋,几排木质书架陈列各类书籍,有文学类的、法学类的、种植学类的,还有心理学类的。我随手拿起一本书翻看,居然是毕飞宇的短篇。真是有趣,昨天我还在网上搜索阅读他写的小说《玉秀》,今天居然第一本就翻到他的书。
   角老师今天来一趟,回去怎么都该写篇文章,才不虚此行嘛。路平见我翻看书,打趣我,脸上的酒窝像是酿了蜜一样。
   那要看看你能不能激发我写作的灵感。我不甘示弱。
   那就随我走,我就不信来这里你还找不到写点。说罢,就风一阵似的拉着我的手刮出书屋。
   出村委会,一阵歌声传来。小学的操场上,一帮小男生握着自制的话筒,高声唱着《孤勇者》,气势拿捏的杠杠的。几个小女生在旁边看着,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小男生唱罢,小女生的歌声又响起来,是《东方红》。小女孩们清透的嗓音仿若黄鹂,穿过耳膜,舒适到心底。还有几个学生,在教学楼前的一块黑板处,用粉笔做板报。不过十岁的样子,写在黑板上的字遒劲有力,赏心悦目。
   村间的凉亭中,五六位老人坐在里面纳凉。有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凉亭外,见我们走过,唤住我们,让我们进去拿西瓜吃。西瓜没好意思吃,我拿出手机,想要给她们拍张照。其中一位老人摆摆手,说她们老了,别拍她们,多去拍拍村子里的花花草草,拍青翠的山、清澈的河。
   我们村的环境好着哩,要多宣传。你们年轻人,懂得多,要宣传出去哩。拄拐杖的老人说。深麦色的手,握着朱红手杖,被岁月深深印刻的脸纹中,挂着淳朴的笑容,我想到了我的外婆,也是这般慈祥。
   凉亭内上方的横杆上,一个大大的“廉”字,旁边写着弘扬正气四个字。凉亭外檐下的宣传牌上,“不以贪为宝”几个字下面,写着春秋时期宋国的典故,阐释“不以贪为宝”的深刻意蕴。在凉亭附近一面墙壁上,挂着十几幅展板,走近一看,有最美教师卞海莲、最美媳妇翟丽娟、最美母亲方粉兰等十多个评上先进的人物事迹。
   偏山村的村居文化和自然风光打造得非常好,一步一景,人在村中,景在眼中,你绝对不虚此行。路平说完,挽着我的手继续前走。
   往村中深入,随处可见乡味十足的壁画。有夕阳中牧羊归来的放牧图,有扶犁耕地的春耕图,有孩童上学的晨曦图。最妙的是在一处土墙上,挂着六个簸箕,簸箕上面刻画着舂米、磨豆、晒谷等农家日常劳作的场景图。从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上看,足见绘画者的高深技艺。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我感觉内心深处被什么东西不经意撞了一下,呼吸变得柔软。有些想家了。
   在村中,最美丽的还是五颜六色的小雏菊、野蔷薇和三角梅。家家户户的墙角,都开辟出一小方天地,种植着各色花朵,更有甚者,直接把陶罐镶进围墙,成天然的花盆,花盆中种上花朵和绿植,独居一方美丽的韵味。
   现在生活好了,以前门口种蔬菜的小菜园,种上花朵,倒真是漂亮呢。路平感叹道。
   确实,在我们小的时候,墙角院后,往往栽满蔬菜。用来种花,不被人笑死才怪。要知道,饥不果腹的年代,审美是件奢侈的事情。
   正当我们往村边走的时候,路平的电话响起,说单位的人全都到了,活动马上要开始,让我们赶紧去村里的活动广场。
   路平是这次活动的节目主持人,而我有幸要上台献上一首有关端午节诗朗诵。我们二人翻出准备好的资料,小跑着往小广场赶去。
   在小广场上,已经有五六十人,其中大多是来观看节目表演的,就连坐在凉亭里的几位老人都来了,坐在事先准备好的条椅上,等待活动开始。
   领队的广玉大哥说,先一起包粽子,之后再节目表演。随后,就与单位的几个同事一起把粽叶和事先泡好的糯米端到几张方桌上,又招呼前来看节目的村民们一起包粽子。
   起初,谁也不愿意带头先来。但当一个身穿暗紫色连衣裙的大娘带头走上来后,几个身着民族盛装的彝家大姐也走了上来,然后就是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奶奶,最后,只要是会包粽子的人,都围了上来。
   包粽子的过程中,大家话起家长。暗紫色连衣裙的大姐说,她的孩子已经参加工作,是市里一所医院的医生,周末时特地回家,提前给她送粽子,还买了裙子给她。她原本不好意思穿,但今天过节,就穿上了。
   一位彝家大姐笑她,这女人呀,吃要趁牙好,穿要趁样好,等到七老八十,还怎么穿。说话的大姐,手腕处,几根细细的银质手镯,脖颈处,黄金镂空的一朵玫瑰花随着她说话的声音摇摇晃晃,漂亮极了。更重要的,她话语落下时,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牵动了周边人的心情,引起一片欢笑。
   我不会包粽子,一张粽叶在手中,左卷又卷,怎么都卷不出形。
   娃咧,粽叶要这么卷才行。一位老奶奶站在我身后,拿起一片粽叶示意让我看。我起身请老奶奶坐下,在旁边看着她包粽子。只见她先是把粽叶卷成倒角,成圆锥形,然后左手捏住粽叶上端部分,用勺子往里面填米,拇指按压,接着再用粽叶的尾部把圆锥体包裹起来,用绳子捆扎,一个三角形的粽子便包好了。老奶奶一个粽子包好,又示意我包。我学着她包粽子的方式,勉强包出一个不漏米的丑棕。
   再多包几个,你就会了。老奶奶笑着,拿起两片粽叶十字交叉,形成一个窝状,填上糯米后,又取两片粽叶分别加入左右两边,完全把糯米包裹住,再取一片粽叶,将顶部盖住。之后将两边的粽叶,分别向中心折,再将另外两边的叶尖向内折,用手捏住将整个粽子翻过来,用线绳将粽子对角缠好,一个宝塔粽子就成了。
   我惊叹老奶奶的手艺。老奶奶开心的说,年轻的时候,她会包五六种粽子呢,只是现在年纪大了,不记事,只记得这两种方法。
   包粽子的人多,装粽子的大簸箕一会就堆成了小山。粽子形状各式各样,有长条形的,锥形的,四方形的,还有不成形漏着米的,又惹起一阵欢笑。
   粽子包好了,送到就近的农家煮,文艺汇演拉开了序幕。
   舒缓的音乐声响起,路平拿着话筒走到广场中央,宣布文艺活动开始。第一个节目就是我的诗朗诵。在一片掌声中,我走到场中央,在音乐声中朗诵《端午节》。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小插曲,一阵风把我的刘海吹到额头中间,整个朗诵期间都像毛毛虫一样趴在哪里。随后,单位其他同事相继上台,或是朗诵,或是唱歌,或是表演一出小品、话剧,现场观众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节目最后是活动的高潮部分,身着民族盛装的彝族大姐们,在音乐中跳起欢快的舞蹈。《山卡拉的家》《左脚舞》……这是彝族同胞们最富有民族韵味的歌曲,一挥手、一转身、一踢脚间,把全场人的愉悦情感扩大到最大点,在场的人们被这种气氛感染,纷纷加入到跳舞的队伍中。跳舞的队伍从十几个人增加到几十个人,欢声、笑声不绝于耳。
   跳累了,笑累了,热腾腾的包子、粽子端到了场地上。包子、粽子应该先给谁吃?当然是几位慈祥的老爷爷和老奶奶,还有可爱的小孩子们。又是一阵欢快的笑声响起。
   活动结束,我们也要返程。村书记和几位彝族大姐来到车边,再次留饭。广玉大哥笑着婉拒,包子粽子吃得肚皮都撑了,实在装不下晚饭。
   再三谢过村民的热情挽留,我们乘车返回。下午五点的天空有阳光透过云层,为山路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连续阴绵了几个星期的天空突然放晴,整个天际都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舒爽。玉米和烤烟的叶片,一闪一闪的,像是阳光在跳舞。茂密的树林,葱葱郁郁,不时有鸟儿的欢唱,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我的内心又是一阵欢喜,被雨水糟久了的土地,终于可以见到太阳了。

共 37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年年都过端午节,年年过节都有不一样的感悟。此篇散文中的“我”,在端午节这天,因工作的需要,没在家里过节,而是去了偏山村。去时阴雨,在车上与同行者聊的内容也有些沉闷。到村子里,看到村子的全貌、听到村里老人孩子的欢笑、感触到村子的文化及村人的精神风貌时,内心的失落有所回转,同时,也迎来此行的真正目的:与民同过端午节。这是编者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措辞。包粽子包子,文艺汇演……等到粽子包子包好了、跳累了、笑累了,热腾腾的包子粽子也出锅了,一天的行程也到了尾声。《端午节手记》,看似在描述乡村的人文景观,实则是在告诉读者,在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今天,在这样一个小村子里,能读到想读的书,能看到老人孩子及乡民,还有集体过这样一个传统节日,实在难得。结尾与开篇呼应,心中的太阳挂在连续阴绵了几个星期的天空上,心情好了,阴雨了好久的庄稼茁壮成长了,村民们的脸上笑容就更多了。一篇接地气的散文,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读后如身临其境。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614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06-09 16:09:29
  与这样一个村子,这样的一村人同过端午,想想都暖。
   感谢妹妹把这样一篇传递正能量的文分享给我们,文中的场景,在好多地方已经看不到了,读后令人深思呢!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角琼燕        2022-06-09 16:34:39
  感谢听雪的编辑,现在的乡村越来越注重隐性文化的影响力,偏山是个美丽的村子,希望很多的人能来体验乡村的山水美景
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06-09 16:11:30
  编按若有理解不到的地方,妹妹将就着看吧,如有修改的地方,也请留言!
   期待妹妹更多佳作,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2 楼        文友:角琼燕        2022-06-09 16:35:25
  听雪的编者按已经是我心底的声音了,谢谢听雪呀
3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2-06-15 11:37:57
  叙事柔顺妥帖,蓄势待发,文章有了韵味,暖暖的情感触动人心。
   加油啊,再来一篇,琼燕,O(∩_∩)O哈哈~
回复3 楼        文友:角琼燕        2022-06-24 14:41:23
  嗯嗯,十天内再来一篇,哈哈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06-15 21:35:0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角琼燕        2022-06-24 14:41:57
  谢谢雪姐点评,嘿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