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邂逅书香,共话文学(随笔)
平生只要有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悟出什么,总喜欢形成文字写出来,能网上传播就网上传播、能纸媒刊登就纸媒刊登,以这件爱好的乐事赢得自己的快乐,他人也可分享,这岂不是人生两全其美之好事?
“江山文学网”是我选定的最好落脚点,那是在2014年9月我在电脑前误碰误撞发现了它。看中它最大亮点是作者在此网站投稿录用了,编辑有最好的“编者按”,此“编者按”是対作者写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目的的总结,是对读者读文深化点评、分享推荐的引导。后还可以由各个团社挑选该团社最好的作品出来与46个团社集体评选“精品”甚至“绝品”,获“绝品”的那绝对是真正的好作品。
我一开始在“江山”获得过八篇“精品”,主要以剧本为主,有一篇为小说。那时基本上是选定以“荷塘月色”团社为家,自然与其社长、副社长、执行主编等有微信构通。在“江山”我学到了不少的车西。后不知何故荷塘社团退出了平台。后就又在“江山”其它团社发稿,每篇都是团社推荐。我心想:五六年了,每写一篇应该会比上一篇比较顺畅,怎么就一篇与“精品”也无缘呢?特别是我专攻的剧本创作!
虽无“精品”,但对“江山”总不离不弃,没有“精品”照样发。但后一想:一定要安一个固定的“家”。46个团社我找呀找、试也试,一个团社名字叫“书香南北”的吸引了我。是父亲昔日平时总说“我家过去是书香门第喔”而炫耀暗示我要好好读书?是我现在也算个文人而喜欢“书香”二字?反正进入书香南北社团投稿了。一篇剧本《国义佩剑》的编者按很是得体,后又有一篇散文《一次快乐的民俗文化挖掘采访活动》录用,看其社长“雪凌文字”发来飞笺:“老师好!江山规定,精品必须是原创且网络首发,纸质发表过没关系,但网络上只要发表过,就能搜索到,这样是不给精品的。所以您以后尽量首发江山,等江山发表一两天后,再发表其它的网。否则有点可惜。另外还有一点,作品中,尽量不要摘录,否则也会视为非首发(网络检索,会有重复提示)。希望看到更多佳作。另,我们有微信文友群,您有兴趣的话,可以来……”并留有其个人微信号。
啊!这6年来没有一篇评为精品或许与这有点关系吧。后与其加了微信,从语音和文字交流得知,书香“雪凌文字”社长年方四十,非常随和、谦虚,他说他们团社是个小团社,他以前也在大团社做管理,后与几个同好共同开创了书香南北社团,他邀我也进入其编辑队伍。我非常高兴,并把我的“简介”发他。他回复:“老师果然是文学前辈哦,很荣幸呢,很高兴我们的圈子又多了一位高水平的作家……”接着又邀我进入他们的“书香文学作家群”。我说:“谢谢!谢谢!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表诚意,我还把最近创作的情景剧《谁比谁狠》原创首发给他们。不久社长很快编辑出来并发我。我一看编者按,非常满意。随后社长又发来邀请:“另外,想邀请您做书香小说主编,目前是我在兼任。一来,以表示书香对您的欢迎,二来,也是为了书香能多一位真正的实力编辑!不知可以吗?”
我虽未做过编辑,盛情难却,也乐意接受。如我刚刚闯入文学殿堂,写什么体裁的文章为主呢?只有专才能精!文学、在我县,写小说超不过作协主席方长松、绝品高手朱发强、融媒主任刘鹏程等,写散文超不过朱亚夫、吴垠康、唐牧等,写诗歌超不过司舜、江林顺、陈为群等。一次受县志办廖理南先生一篇政府提案文章的启示:我县搞剧本创作的是个空白区,老的己老,新的青黄不接。剧本之路能否可走?管它呢!空白就要闯闯,是文章都是天下文人写的。只要执着、善学、勤奋,就没有走不通的路。后来似乎走通了!再后来与别的文友交流,为他们也曾走过此路而放弃而瞠目结舌,似乎我又走对了!
能否胜任这次特邀?我似乎有底气了!只要相互学习!多多请教!继续加油可总会提高自己的!
非常赞同。我们都一样,喜欢记录生活,分享美好事物。
欢迎来到书香,这里有家的感觉。几位编辑都很敬业,也很优秀,编按写得非常到位,可以说比文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