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何为己用(随笔)
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怎样借鉴既有的经验呢?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又落到自己的发展上为最要紧。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贾府要为新建亭子起名。有人直接套用古人,有人顺从主人的意图,只宝玉从具体情景出发,取了个“泌芳”,得到了一致的赞许。这个故事引申到我们的读书学习也有意义。比如,韦东奕的数学好,我们如果人人都不顾天赋和学习条件,专攻数学难题,结果不一定好;如何为考高分,使大力气参加校外各种高价的辅导班,一时可能好,长远也未必;只有从自己学习的能力和条件,一步步加强基础,考出自己水平,去与自己的理想、禀赋、条件相适应的大学学习,才是最好。
至于一件事,也是这样。比如高铁,刚开始,有人主张学习日本,认识日本新干线技术成熟,运行多年;有人主张上磁悬浮,认识主创,速度高。我们后来的做法是,在一样城市试验性地发展了磁悬浮,做全国高铁采取了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目前,我们的速度高于日本,建设和运营的里程世界第一,车辆、线路等多项技术都是自主知识产权并世界领跑,成就为人民和世界各国公认。高铁发展用不长的时间领先全球,关键是既吸取既有的技术和经验,又不为上高铁而上高铁,而是从技术、装备、国力、与外国不同的地理人口条件出发,探索出适合我国实际的实现方法和途径。
又比如校外辅导。适度的提高型、补充型的,我们是需要的。但当高价、高难度、高强度的辅导全社会盛行,致使不参加辅导的学生就吃亏、参加辅导又受不了时,就不好了。不管辅导的方法是多先进,是多么符合大家提高成绩和升学的愿望,终究长远对我们成长不利,全面看对于国家教育资源的公平、人才的培养,也都不利。所以,国家进行整治,实行双减,我们都很高兴。
我们参加高考,很快就要选择大学、专业和上学的城市。深入思考,要专业第一、学校第二、城市第三。其中道理:一是我个人有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学什么,以后才能干什么。学习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学科,再好的大学和城市都无用。二是好的大学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好的大学像一个人一样有长时间的积累,国家和老师也有好的投入,学习就有一个好的条件、环境和氛围。我自己还可以得到专业之外的综合成长。有个如意的专业,学校不好也白搭。三是好的城市对于接触社会和就业十分重要。但如果我学好专业、在好的学校全面发展,以后也可能去适合自己的理想城市。
实际上,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借鉴、选择、决定的实践过程。一个人如果不能把握自己,不坚定目标和奋斗方向,那越努力就越于事无益。看过一些报道,有不少神童式的少年大学生,由于小时候有的只考虑不停地考出好成绩好学校,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本末倒置,到头来生活不幸福,对国家也无贡献;有的只顾考试学习,不兼顾身体和社会能力的全面提高,到头来也并未比其他同学好。
现在,国家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和环境。我们虽然经济总量上大发展,但在芯片、生物制药、国际金融等方面还压力很大。我们作为青年一代,更应奋斗,更应从外部和自己的条件出发,冷静、踏实地成长、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