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山路,那些荒芜了的走向(散文)

精品 【风恋】山路,那些荒芜了的走向(散文)


作者:山雨潇潇 秀才,111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68发表时间:2022-06-17 03:12:47
摘要:桂西大山,给予人们的是永远无法丈量的高度。于是,生活在山里的人们只能脚步来征服山的高度和路的漫长。一条路和一条路的连接,便形成了一张网,这张网网住了大山,也网住了生存在大山之中的人们……

无数山路是大山的经络,连接着山中日子的漫长。每一条路,都有一个走向,这个走向步履艰辛,承载希望。曾几何时,山路在人们的出行和回归当中,演绎着山中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的反复和轮回。时过境迁,再回首,那些曾经走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山路,渐行渐远,或许,只能在梦里找寻,找寻那层峦叠嶂大山的最后通向。
   桂西大山,给予人们的是永远无法丈量的高度。于是,生活在山里的人们只能脚步来征服山的高度和路的漫长。一条路和一条路的连接,便形成了一张网,这张网网住了大山,也网住了生存在大山之中的人们。
   那条走向水源处的路,应该有着最多的脚步。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是:山里人每天都会担着空桶走向水源,再担着一担净水走回村庄。
   水,对生活在大山之中的人们弥足珍贵,特别是缺水的喀斯特山区。于是,水源处往往聚集着一群取水的人们,无论是早上,还是傍晚。担着一担净水走在村庄那条还算平坦的盘山路上,是幸福的。脚步的迈动总来得轻松些,扁担的“嘎吱——嘎吱——”的声音,显得更有节奏,担水的人们脸上的痛苦自然也要少得多。
   一担净水倒进水缸里,是一种幸福的流淌,也是一种收获的踏实。如果水缸装满了水,这种踏实会延续几天。
   姑娘最担心的是嫁到了一个没有水的村庄。因为没有水,注定的这个姑娘要学会担着水桶,长期行走在那条通往水源处的山路上,这种命运或将伴随她的一生,直到老去。
   担着空桶走到了水源处,不一定马上取到水,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队,如果水源处的出水量极少时,等上半天依然空手而归是正常现象。当然,对于取到了水的人们,他们行走在山路的上步伐一定是轻快的,毕竟,他们的水桶里已装满了水,他们的水缸中将注入一股踏实的声音。
   一条路走的人多了,就显得热闹和熟悉。山里人的问候并非“您好”“谢谢”,他们的问候往往带着一种生存中的必要。比如:“水还有多吗?还够不够一担?还有人在等水吗?”男人们打招呼的方式还时常夹带着见怪不怪的黄段子。一声招呼,会让通往水源处的那条山路多了一股凉风,会让山里人疲惫的步伐略显轻快,会让山中的日子多了些陪伴。
   担水是山里人的生活日常,走在水源处的那条路便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最累的一条路,应该是走向土地的那条山路。
   大山的冬天特别寂静,溪流早已无声,干枯的茅草几经寒风摧残,已然失去生机。垦至半山腰的土地虽然九分石头,但仍然被人们收拾得干干净净,山里人将收拾土地的过程叫作“打渣子”。趁着冬天的干燥,山里人将土地上的杂草割聚成一堆,晒上些时日再点上一把火。“打渣子”的过程就算完就了。
   垦至半山腰的土地静静地等待着来年的耕种。
   春节的气息尚在,农舍中时而传来饮酒的欢乐声。可是,这种欢乐声略显担忧,原因是:人们必须将碳黑的农家肥运送到土地上,这个过程是无比艰辛的。女人们的背篼里压满着像小山一样的农家肥,她们的步履沉重到连走带爬。每个人都情愿多运些农家肥而不是多走一趟路,女人也一样,男人一样。通往半山腰的路实在太难走了,而且在离家最远的那座山上,也有一些土地,也需要运送农家肥。于是,运送农家肥的过程要走无好几处山路,而每一处山路都大同小异,怪石嶙峋。
   三叔已经几次发誓不再耕种最远那座山的土地。然而,春节刚过,那座离家最远的山上,又是三叔第一个运送农家肥。
   有限的土地,让山里人的脚步在通向最远那座山的路上艰辛而无奈,喘气声伴着溪流一样的汗水,重复着山中一年又一年的运送日子,走向土地的那条路本不是路,却硬生生地被踏成一条路。对于在山下有水田的人家来说,是幸福的。香甜的大米饭和玉米糊糊相比,山里人再付出、再艰辛,也要到山上耕种那一亩三分地。
   阳春不待人。当山里人使尽全身力气把农家肥运送到那块垦至半山腰的土地后,又要赶着耕牛走向山下的那片水田。于是,肩上扛着犁耙或担着一担农家肥,前面赶着一头耕牛的景像便在通向山下那片水田的路上辗转上演。这一过程显得古老且从未改变。无比羡慕山下那些水田就在家门的人家,不用担着农家肥下山,不用挑着生稻谷上山。
   翻山越岭、肩挑手拿似乎是山里人的宿命,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脱这个魔咒。所以,山里的孩子一出生,首先要学会的应该就是如何在崎岖的山路上迈开步伐。
   六月雨说下就下,似乎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
   通往山下水田的那条路,六月的脚步是最密集的。新收割的稻谷已装进了蛇皮袋,山里人的心里得到了暂时的踏实。只不过,望着眼前那座需要翻越的大山,稻谷已装进蛇皮袋的踏实还需要鼓足最后的勇气。
   在高耸入云的大山面前,征服的脚步需要无比的勇气。
   扛着、担着、背着,大山上挪动着一串胀鼓的蛇皮袋。如果遇上好天气,脚下是干的,步伐自然要轻松些。然而,收割早稻的六月天,往往是个多雨的季节。一阵没有任何预兆的雨从对面山瞬间下到跟前,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明显感觉到热一阵、凉一阵,热的是汗水,凉的是雨水。
   脚下已经趟水了,黄色的泥水没过脚背,无限的泥浆不断往裤管上爬。突起的山路则溜滑无比,没有人情愿尝试踩向那些突起的路面,脚下打滑会甩掉肩上的担子。于是,人们总用脚去寻找那些安稳的沟道,这种寻找的过程会让回家脚步更加缓慢,会让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
   大山的傍晚是在西边最后的那片霞光中走向回归的。老牛摇着牛梆由远至近,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归巢,晚风吹起,山村在忙碌一天后趋于宁静。
   夏天的夜晚闷热难耐,老人们摇着棕扇在大门口乘凉,一群小孩却无影无踪。
   山村的夜晚漫长而单调,星星早早便闪现,十五的月亮如流水般直泻大地。
   山的另一边,一户人家购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终于,山村告别长夜的沉静,通向黑白电视机的那台盘山小路上,跑满孩子们最轻快的步伐。在那个几近没有任何娱乐节目的遥远山村,电视机的诱惑让夜晚的山路无比勇敢。鬼神的阴影让山村的夜晚是可怕的,哪怕是大人,夜间赶路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勇气。山里人将白天留给自己,将夜晚留给鬼神。于是,白天和夜晚的分别是山路上的白天走满行人,夜间走满鬼神。
   通往电视机的那条山路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变得漆黑一片,密密匝匝的油茶林遮住天空中的最后一点反光,山路变得幽深可怕。只是,对娱乐节目的向往还是让脚步选择了迈动,哪怕是鬼神的面目无比狰狞,哪怕是脚下踩空摔了个鼻青脸肿。一次,两次,通往电视机的那条盘山路变得越来越熟悉,熟悉到夜间行走也如履平地。于是,夜行的故事也越来越多,比如相互间的鼓励和搀扶。
   担水的脚步是熟悉的,走向土地的脚步是固定的,看电视的脚步是勇敢的……然而,山中还有很多无名的路,这些路鲜有脚步,充满未知。沿着一条满是枫叶的路,我不断地走着、走着,却始终见不到尽头。这条路是平坦的,空行的脚步无比轻松,终于可以饱览枫叶的红,也感受到枫叶飘落时刻的浪漫。这条路中,没有等待取水的焦虑,没有担着生稻谷的沉重,也没有抢看电视的恐惧。
   我不知道前方将会走到何处,我希望前方有一条清清的河水,有一片开阔的稻田,这片稻田属于山里人,稻田边依山而建的房屋居住着山里的人们。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和生态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山里人等来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时机,纷纷响应政府号召,搬出大山,实现一代代山里人的梦想。再也不用跋山涉水,再也不用肩挑手拿。搬出大山的人们,不再把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于那片贫瘠的土地,他们走进工地、走进工厂,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性格过上了充实的生活;已经长大的孩子们通过读书走进城市,有的成了人民教师、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工程师。清清的河水和开阔的稻田由梦想变成了现实。
   再次回到山村,那些曾经走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山路长满各种杂草,通往垦至半山腰土地的些怪石小道已然走不通,那条走向山下水田的山路再也找不到方向。
   三叔说,“路荒了好,不然又挨挑粪。”

共 31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条理分明,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丰实的内容丰富的情感相得益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响应和积极号召,是向脱贫攻坚和生态扶贫的隆重献礼。无论是现实意义还是精神层面作者都是不吝笔墨,出笔成章。在深情的书写和切身的体验以及对大山的遥望中,在作家笔下,一条路有其幸福指向艰辛回忆希望暗示。山径的荒芜与幸福的走向,一条路势必承载很多内容。(一)忆往昔:作者写了三条路,走向水源的路,走向土地的路,走向夜晚的路。吃水的艰难和热闹,垦田的辛苦和收获,赶夜的恐惧和快乐,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物有两面,单纯书写路的曲奇坎坷,难免让人读了眉目干涩,作者深谙其道,便追加了些快活的内容,一条路便有了生动的迹象和鲜活的灵感。挑水中的相互招呼,稻谷入蛇皮带的踏实,看电视的诱惑,这些都与其后的书写铺陈呼应。三条路绕来转去是一条路,一条艰辛而有待改变的路。作者为此下笔浓重,从而体现幸福的来之不易和人们改天换地的分量。(二)看今朝:作者写了两条路,走向开垦希望的路,改天换地的路,是思路也是出路。走出大山,读书考学,进厂谋职等等。这条路作者写法虚实相间,笔墨从简却力度不减,从辛苦到幸福,从希望到收获,从梦想到现实。虚实相生,明暗交织,本色书写与诗情画意相印相融,一条路既有现实意义又有象征暗喻。而文末一句,是主题的回应,走向的指引。四两拨千斤,力拔山兮,意深蕴厚。无论多少坎坷的路,车到山前必有路;无论多么艰辛的路,都绕不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条路;无论多么渺茫的路,都要唱一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脱贫攻坚,为时代发声,为幸福颂歌,用深情饱满的文字记录生活,感谢山山雨老师妙文佳作,拜读美篇,推荐欣赏。【编辑:梁学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61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雨潇潇        2022-06-17 12:01:14
  感谢梁老师的精彩点评,受益匪浅。
2 楼        文友:梁学伟        2022-06-17 19:02:28
  拜读山雨老师佳作,祝创作丰收。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2-06-20 20:44:03
  恭喜祝贺山雨老师散文佳作获得精品!期待山雨老师更多佳作呈现!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关照支持!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丁烯        2022-07-05 11:39:48
  担水的脚步是熟悉的,走向土地的脚步是固定的,看电视的脚步是勇敢的......无论哪一种步履都显得那么坚韧而执着,也正是这种坚韧而执着的步履引导着我们以及我们的民族从一个起点走向另一个起点......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