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又是一年毕业季(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又是一年毕业季(随笔)


作者:梁旺俊 白丁,1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432发表时间:2022-06-21 15:39:47

6月,赤日炎炎,矫阳似火,是小麦收割的季节。6月,也是成千上万青少年学生离开母校,迎战中高考,检验阶段性学习成绩的关键时候。
   中考,人生第一考,百分之五十的政策性分流,不仅给孩子,而且给老师和家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对于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来说,算是人生走向的分水岭。
   这所学校,不仅在合阳,在渭南市也算得上一流学校,好几年城关中学中考佳绩连连,合阳人民对此赞不绝口。
   说起城关中学,我的心里,一种自豪感由然而生。在合阳县城西南15公里处,有个村镇叫和家庄,合阳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家庄属于贫困县里的贫困乡,因为贫困,人才辈出,用知识改变命运成了学子们的不二选择。城关中学的两位主要领导,校长王合敏,党支部书记一位年轻的女士,都是和家庄人,算是我的名符其实的乡党,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6月14日和15日,算是毕业生的狂欢节。那个晚上,同学们把课桌挪到教室周边,在一处平台上摆着一个用于祝你生日快乐的蛋糕,依次排列的卡片上分别写着全班同学的名字,老师和同学们神采奕奕,3年来这是最放松的一刻,有唱歌的,有弹琴的,整个校园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我站在学校对面的马路旁边,远望着一排排教室明亮的灯火,和不少家长谈论着今非昔比的学生时代,同时不时打开手机,看看班主任老师发送在班级群里的图片和视频。那一刻,我不再关注俄罗斯摧毁了乌克兰多少个军事目标,也不去思欧洲政要们结伙成群去基辅是继续供火,还是劝泽连思基总统以土地换和平。
   曾经的演艺职业造就了我易于冲动的性格,那一刻,想着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脸,看着他们生活在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新时代,十分激动。很多年前,曾经有这么个口号:要让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梁启超先生有句名言,少年强则中国强。
   我有个爱凑热闹毛病,得知15日下午举行毕业典礼,很早就守候在学校对面,注视着学校里面的动向,看见校园里老师和同学们走来走去,不知道在忙什么,很想一探究竟,但门卫杨师是个极认真的角色,没法进得去。
   太阳西沉的时候,几位学校领导站在校园门口,十多个同学敲打着节奏特别的锣鼓,街道上挤满了学生家长和前来看热闹的人,几个交警在维持秩序,指挥着过往的车辆,不时疏导着被堵塞的交通。过了不大一会儿,学生们则由穿着鲜红旗袍的班主任带领,以班为单位依次从校园里走了出来,场面十分壮观。学校领导与毕业班的同学们在大门口相互挥手告别,师生们脸上都是依依不舍的深情。
   师生情,同学情,战友情是人类情感中最为纯真的情感。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我的班主任老师慰照坤》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看后像是回到了母校,一桩桩一件件往事浮现在眼前,大家热烈地叙述着校长、带课老师和班主任,当年对我们关怀教导的往事。三九严寒,几十名同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大荔县城,与年过八旬的老师相聚,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老师,校长,母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占据着特别的位置,老师,校长还有母校,想起来就像母亲一样,是那么的温和而慈祥,以致每当我们想起的时候,是那么的心潮彭湃。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母校教导我们怎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在年轻时就离开了家乡,一别就是半个世纪。那是2020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在南关市场西侧,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士在向我打招呼,问我是不是xx同学的爷爷,我很诧异,十多年我很少来合阳,疫情后大半年没见过孙子,那一次专程来看娃,她是怎么把我和她的学生对上号的,我为她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她给我介绍了娃的学习情况和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后来得知,她叫田英,是孩子的班主任,城关中学的英语教师。
   儿子在外地工作,孩子跟着他妈在合阳。我是周一来到合阳,住在白云大厦,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学后与孙子在学校门口相见,时间紧迫,也就几分钟,娃就要骑着自行车赶往天怡园去吃饭休息。原打算住两天回西安,却被孙子一再挽留,周五下午放学后,孩子把我送到去火车站的公交车上,车子启动了,他背着沉重的书包,站在那儿望着远去的爷爷久久不肯离开,一幅无家可归无可奈何的模样。
   孙子说他中午没地方吃饭,要我想办法,后来我在学校附近联系了一户人家,分别时,孙子给我定下了下次的时间,每次都是这样,一般间隔3个星期,周一我从西安来,中午放学后在校门口的水泥电杆旁相见。
   2020年的冬天,是合阳几十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冬至前后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22度,而且,最冷的时段都在早上和傍晚的6至8时,这时候,正是上学与放学的时候,严寒冻伤了不少学生手和脚。12月中旬的一个周五下午,正要去车站,孙子说他头晕,我摸了摸额头,温度很高,我领着去了诊所,那一次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长时间滞留在了合阳,从此,成了陪读“专业户”。
   有位女士送来了孩子的衣物,并对娃说:“你妈说让爷爷把你管上。”孙子高兴地在床上翻了个跟头,从那时起,我和孙子在合阳县南大街的白云宾馆住了40天,直到放假,每天房费80元,后来老板同情我,半个月后按60元收取。年后托人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处50平米的小单元,算是有了落脚点,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开始学着做饭,我对孙子说,爷爷做的不好,孙子说只要跟爷爷在一起,吃啥都行。我算是个聪明人,不太长的时间,做饭的技术有了很大的长进。过去的孩子离开妈妈会缺衣少穿,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需要什么便拿起手机点点,三几天后衣服和鞋都来了。还真应了有人给我说的,能用钱解决事都不叫个事儿,问题在于,对于手头不大宽余的老百姓来说,所有的事儿都是事儿。
   这是我在不再上班后接受的一项既光荣又艰巨责任重于泰山的任务。也就是从这时起,我与城关中学的老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
   主任与班主任虽然都是主任,要我选择,我愿去当主任而不想去干班主任。班主任既像连长又像指导员,既要练好军事技术,又要会做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尤其是面对进入叛逆期的学生,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从其他方面管理好学生,面对对半分流的中考,做个初中教师很不容易,小学阶段年龄小比较听话,高中成了大小伙有了学习自觉性,初中学生属于成长过度阶段,稚气未脱,很难管理,所以,当教师难,当初中老师难上加难!
   8年级时孩子的班主任是田老师,9年级的班主任叫李晓春,两年时间,我与两位老师有过多次接触,有时是去开家长会,有时是被单独叫去,老师给我介绍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思想方面的变化,有一次我去学校,正是早餐时节,李老师远远看见我后,放下碗筷,把我领进办公室,那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为了联系方便,李老师和我添加了微信,有事便用微信告知或者提醒我,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有身心健康,老师似乎比家长更加费心。
   很早以前,有人把教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是当之无愧的。在中考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向奋斗在毕业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与感谢,这些走出校园的孩子们,将会永远铭记你们的教导与恩德。做个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尚光荣!
   2022年6月19日

共 28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朴实的文笔,真情的文字,诉说六月的思绪,面对学生升学中考的感怀,回顾孙子的学生生涯,叙述与合阳城关中学师生的情谊。内涵厚重的随笔,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6-21 15:41:34
  内涵厚重的随笔,诉说六月的思绪,面对学生升学中考的感怀。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