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曲终人散是豪宴的最终结局(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曲终人散是豪宴的最终结局(随笔)


作者:秋水翁 秀才,1758.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0发表时间:2022-07-11 09:12:26


   此为《红楼梦》五十四回笔记。
   贾府里元宵盛宴,在敬酒的热闹中开启,在戏曲的咿呀声里渐入佳境,又从游乐的谈笑中进入高潮,最后在烟花的散去里落幕。翻开这一回,仿佛从纸页中透着佳肴美酒的香气;戏曲中悠扬的声音;满堂的欢声笑语;那烟花轰然炸响后的五光十色,一片繁华与热闹,充斥着人的眼、耳、鼻息之间……
   在这一场用财富和权力堆砌起来的盛宴里,谁能看到家族和个人的最终结局呢?也许身处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在那时候都没有想到盛极而衰的道理。然而当作者经历过那场繁华后,在感受到人间疾贫与痛苦之后,突然领悟了:原来曲终人散,才是生命经历的最终选择。
  
   二
   这一回以贾母命人给小戏子们撒钱为开端。于是只听戏台满是钱响,贾母大悦。我想那一阵响声里,戏子乐了,贾母乐了,众人也跟着乐了,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而乐。也许在贾母的心里,是最明白这一举动的真实内涵的——
   那时候戏子算是生活在底层人的代表,贾府里的贵夫人、小姐们、大丫头们每天生活在繁花似锦的宁荣二府之中,出入皆车水马龙,执事排班站队、鸣锣开道,她们哪里又会亲历过那些底层人的生活呢?只有贾母知道,在富贵繁荣之外,还有更多的人需要照顾。贾家是贵族,拥有不计其数的财富和强大的权力,又有诗书的传承,所以贾母命人打赏戏子,一方面是行善祈福,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稳定起到重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当权者和贵族所拥有的财富都是靠盘剥底层人民得来的,如果富贵者和掌权者没有对底层人的关怀和悲悯,一味采取强压的态度,那么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就不会长治久安。所以贾府里的撒钱声里,听的正是一种社会的警醒之音。
   然而,众人听见的也许是一场戏曲的落幕,所以当那一出《西楼会》唱完之后,贾府的子侄们开始给贾母及各位夫人、小姐敬酒。敬酒在传统的宴席里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尊敬,更体现一种孝道。回忆一下前情:众人给凤姐过生日时,那种敬酒的场面,凤姐很是享受的。而贾母不一样,她看着跪在地下的子侄们,立即劝退了。贾母与凤姐的行为,是两种人生境界的不同:一个出世,一个入世。
   贾母看到人生更广阔更深刻的一面,所以当她问及袭人怎么没来,而王夫人解释说袭人守丧之事时,贾母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王夫人忙起身笑说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点头,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要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这些竟成了例了。”
   在这里,可以看出贾母有一种责备。因为袭人是贾府里买来的丫头,首先应该保证主人的权益不受到影响,二是贾府里是诗书之家,对于这样的大节下,不忌讳守孝不守孝的事,这可以看出贾母对礼教的规矩有一种豁达,也有一种对生命的开放。所以王夫人听了贾母的话,自然就有些尴尬。
   此时凤姐听出了贾母话里的不悦来,也看出了王夫人的尴尬,于是便主动出来打圆场:
   凤姐儿忙过来笑回道:“今晚便没孝,那园子里头也须得看着灯烛花爆,最是担险的。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谁不来偷瞧瞧,他还细心,各处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全,便各色都不便宜,自然我叫他不用来。老祖宗要叫他来,我就叫他就是了。”
   王熙凤的话讲得非常漂亮:一是从管理家庭的角度上看,这大节之下,众人都会因为喜庆活动而忽略安全的管理,所以有隐患存在。袭人做事周到而细心,所以把大观园交给袭人看守,是非常放心的。二是王熙凤知道贾母非常疼爱贾宝玉,所以借照顾贾宝玉之事而安贾母之心,让贾母对袭人未出场这事变得合情合理。
   从管理的角度上看,王熙凤的话要比王夫人说得更有道理,也更能令人信服。从组织上看,贾母相当于企业的董事长,王夫人相当于总经理,而王熙凤相当于主管,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听了主管这样的汇报,心里一定是赞许的,也一定是放心的。所以,读到这里,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说,怎样让自己的上司放心,不妨学一学凤姐。
  
   三
   当然,读到这里,大家也别忽略了一个细节:
   “当下天有二鼓,戏演的是《八义观灯》八出,正在热闹之际。宝玉因下席往外走。”
   这戏演得正热闹时,贾宝玉离席走了,这并不十分奇怪,因为在他不喜欢的热闹场合中,常常就是这样离开的。像前面宁府春节吃酒唱戏,他在茗烟的陪同下独自去看望袭人;王熙凤生日时,他又在茗烟的陪同下独自去祭祀金钏等等。而这一回,却是在自家的元宵节上,贾母和王夫人均又在场,按理他不应该离席才对。
   原因出在哪里呢?我想他一定对这出戏有所反感。这处戏出自明代戏曲家徐元的《八义》,故事源自于我们今天看过的《赵氏孤儿》。书中说屠岸贾把赵盾一家杀害后,唯余下一个男婴赵武,为了把这个男婴抚养成才,先后有八个人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叫八义。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程婴救孤”。当时为了救下赵武,程婴采用调包计,将自己的亲生儿子交给了屠岸贾,自己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死在面前,而自己却又背负着投奔仇人的骂名,忍辱负重地把赵武抚养成人,最后以雪仇恨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先出自《史记赵世家》。其宣扬的是一种忠君和仗义的思想——为了自己的主人和对朋友的义气,可以抛弃亲情骨肉。站在儒家的思想看,这是舍小义,取大义,是值得赞扬的。然而,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取的,这是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试想一下,一个人连亲情都可以不顾,他还会顾忌什么?再者,后来赵武亲手杀了抚养他、教育他的仇人屠岸贾,是出于正义,还是出于复仇?很难说得明白。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贾宝玉是有慧根的人,当他看到这出戏时,他内心一定会感到这是一种反人性的东西,是对人性自由发展的一种压迫,他从热闹之中感到不安,所以他不由自主地起身离席。
   他离席去了哪里呢?
   贾宝玉在麝月的陪同下回了怡红院。当他们刚进屋里时,听见了袭人和鸳鸯的讲话:
   宝玉只当她两个睡着了,才要进去,忽听鸳鸯嗽了一声,说道:“天下事可知难定。论理你单身在这里,父母在外头,每年他们东去西来,没个定准,想来你是再不能送终的了,偏生今年就死在这里,你倒出去送了终。”
   鸳鸯的话里,有一种辛酸和悲哀。身为丫头,自小与人家为奴,从此与父母两地分开,即使父母去逝,也未必有机会送终,所以她羡慕袭人倒成全了这样的机会。作者的一面写元宵节的热闹,一面又写两位大丫头谈到人的生死,似乎作者在进行一种生命的对比:人生总是热闹与悲凉同时存在着的。所以当我们看到繁华时,也应该看到悲凉和寂寞。
  
   四
   当贾宝玉再次从怡红院回到宴席中时,根据礼仪他应该像贾琏和贾珍他们一样,向贾母、王夫人及众多姐妹敬酒。特别是他向林黛玉敬酒的时候,有一段生动的描写,既温馨又感人:
   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上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风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的字、拉不的弓。”宝玉道:“没有吃冷酒。”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
   这一段描写,很值得玩味,看宝黛二人的举动,在现代人眼里,是那样的温情和自然,——有一种亲密,也有一种甜甜的味道。然而这是在充满礼教的大家族里,在众多的亲戚面前,宝黛二人的举动是失礼的。众长辈看在眼里,一定感到很不适应,所以凤姐马上看到了不好的苗头,故意以“冷酒”之说叉开话题。
   然而这岂能逃脱贾母的眼睛。所以当那说书的女先生讲到《凤求鸾》的书时,贾母发表了一大通的评论:
   贾母笑道:“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这么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乡绅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绝代佳人’,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象个佳人!就是满腹文章,做出这样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一个男人家,满腹的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看他是个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了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堵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子的小姐,又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的,就是告老还家,自然奶妈子丫头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头知道?你们想想,那些人都是管做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了不是?”
   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贾母笑道:“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人,有一等妒人家富贵的,或者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遭塌人家。再有一等人,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邪了,想着得一个佳人才好,所以编出来取乐儿。他何尝知道那世宦读书人家儿的道理!——别说那书上那些大家子,如今眼下拿着咱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那样的事。别叫他诌掉了下巴颏子罢。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连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
   贾母讲这话的时候,虽然面带笑容,然而看这言辞,却是十分辛辣和严厉的。这一处故事,是清代李渔写的剧本,其情节很像《西厢记》里的爱情故事。而贾母的话里,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至少包含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讲这折戏里所宣扬的故事违背了当时正统思想里的婚姻观念,——在旧时社会里,婚姻自古以来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促成的,哪能由着少男少女自由选择的机会?这样的行为应该给予批判,不宜推崇;所以贾母说要杜绝这样的书流入贾府,不准大家听,也不准大家看。其实贾母很有可能直指刚才宝黛二人的饮酒行为违背了某些规矩。虽然宝玉与黛玉从小生活在一起,但现在已经渐知人事,他们表现出这样过于亲密的关系,难免让人不产生疑惑。
   二是,作者似乎借贾母的口讲出了一个文学创作的观点。许多文学创作为了趁热点,千篇一律地写一种故事,一种情节,没有任何的新意和思想。就像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普通女,什么美女总裁爱上低层的小混混,什么穿越,什么玄幻之类的等等,这无非是博取眼球,消遣人们日常生活中无聊的时光而已,所以这样的文字,是浮躁的、短暂的,像一片云,风一吹就飘走了,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
   三是讲创作者的素养。如果一个作者三观不正,没有对社会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或者怀着私愤,那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怎么会有新意?又怎么会有思想性?有深度和广度呢?所以真正好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也许作者告诉我们,文学创作重在个人的创新,就像人的生命一样,追求一种自由的个性,把生命的真谛放飞出去。写作就是生命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刻意地去迎合某些东西,宣扬某种意识形态。
   《红楼梦》这部小说,每一个人读,每一个年龄段的人读,都有不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正是这部书里体现出的人性的真实所造成的。我想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正是遵循了这样的创作思想,所以几百年来,这本小说都充满着无穷的生命力,同时也将继续地流传下去。
  
   五
   贾母讲到这里,王熙凤可能已经听出了贾母的意思,为了防止场面的尴尬,她又出来圆场了。有时候我读到这些文字,一方面感叹凤姐察言观色的水平,另一方面,更佩服她处处能找到话题的能力,我们乡下人评价那种社交能力很强的人说:“十处打锣,九处有他。”不仅我们读者有这样的感受,小说里的其它人都有这样的认识:
   两个女先儿也笑个不住,都说:“奶奶好刚口,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都没了。”薛姨妈笑道:“你少兴头些,外头有人,比不得往常。”
   而凤姐此时,正担当了这样一个说书的角色。她的语言,也把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到了另一个方向。薛姨妈在这里说凤姐讲话太过自由和张扬,只顾着逗贾母开心,不顾外面还有男人,这样传出去不好。然而凤姐却说那些男人不能像《二十四孝》上面的“斑衣戏彩”逗老人开心,自己这里只是代男人尽孝,让贾母开心而已。
   “斑衣戏彩”的故事出自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虽无儿,效老莱,班衣戏采。”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童戏以使亲人高兴。此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这表面说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似乎也指生命的一种荒凉和悲戚之感。
   大家一阵谈笑,已至三更,贾母建议搬走大桌子,并两三张小桌子,大家围坐一起,于是这个热闹的圈子就变小了,自然亲切又温暖了些。
   此时有人呈上戏单,请贾母再次点戏。而贾母却建议听听梨香院里自家小戏子们唱的清音,会更有味道。

共 714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经典的价值在于能跨越时空,对个人观照,对认识现实社会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正如作者在第四节所言:“《红楼梦》这部小说,每一个人读,每一个年龄段的人读,都有不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正是这部书里体现出的人性的真实所造成的。”本回以贾府元宵盛宴为切入点,从众生在繁华热闹处的生命形态,言行举止背后隐藏的个人修养和阶级烙印,联系当今社会现象逐一深度剖析,对比、隐喻穿插其间,古代、现代无缝切换,将以贾母和凤姐为代表的,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于一体的生命形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看到贾母所具有的高超领导艺术和美学艺术修养;看到凤姐犀利强悍、八面来风的处世风格和高段位的语言艺术;以及戏子、丫头等底层人物不能主宰自己人生的悲剧命运。豪宴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血汗和泪水,以剥削得来的荣华富贵岂能长久。作者揭示了世间万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细读此篇赏析,以人为镜明得失,以史为镜知兴替的真正涵义会瞬间让你豁然开朗。【编辑:亭上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7-11 10:57:46
  非常认同老师的这一段话:“文学创作重在个人的创新,就像人的生命一样,追求一种自由的个性,把生命的真谛放飞出去。写作就是生命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刻意地去迎合某些东西,宣扬某种意识形态。”保持个性,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本身就是一种内心的强大。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2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7-11 11:04:04
  我们为什么要读名著传经典?当你经历了别人的人生,领略了不同人的行为方式、处世风格、命运轨迹,我相信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以人为镜明得失,以史为镜知兴替,正是此意。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