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草书,肆意奔放而蓬勃生长(随笔)

编辑推荐 【春秋】草书,肆意奔放而蓬勃生长(随笔)


作者:蓬蒿老翁 秀才,250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1发表时间:2022-07-11 19:59:30

草,生于野,长于野。草书,亦然。草书,飘逸流畅,自出生以来,就如同一个无拘无束的野小子,在汉字的天地里肆意奔放,时而狂奔咆哮,如大江大河;时而绵绵舒缓,如小涓小溪,若隐若现,时而腾跃,时而飘忽,令人难以琢磨,却回味无穷。
   “汉兴有草书”《说文解字》中如是说。由此可见,草书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始创于汉初,是人们为了书写简便快捷,便于记录而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草书的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因字形太简单,结构简省,去笔减划,字与字之间,彼此容易混淆,故而没有像隶书那样取代篆书,而取代隶书,草书一直没有被作为中国汉字的正体字,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列入,成为一种通行的汉字字体。仅仅作为书法的一种艺术形式,被书画爱好者临摹、学习、欣赏、交流。
   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今草又分为小草和狂草。
   汉代是草书的萌芽发展期,是一种区别“正体”的简易书写。早期草书一般称为隶草,顾名思义就是在隶书基础上的草书,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早期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但随着大量草书书家的出现,草书逐渐由潦草走向规范,确立了独立的审美意识,开启了自形至势的探索、发展与规范,具体体现在点画、用笔、结字、章法等各个方面。草书作为一种书体,战国时期已经萌芽,及至西汉中期正式成为一种书体,以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为开始,进入了章草阶段,史游被称之为“章草之祖”。
   章草是早期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扁,笔带横势。东汉末年,书法家张芝对章草做了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张芝被誉为“草书之祖”。今天我们说的草书就是指张芝的“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自魏晋后盛行不衰。
   其实,草书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乱写,而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草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今草有小草和大草之分。小草是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楷、行的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为自由简略的草书书体。大草脱胎于小草,运笔愈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狂放多奇变,在小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以唐代为圣。“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妙境。”说的就是“狂草”。
   “小草”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即“狂草”,“狂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笔法的横势倾向,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章草与今草的根本区别。有人说今草起于张芝,这是从新体的萌芽看;有人认为今草起于“二王”,是着眼于典型的形成。
   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崔瑗擅长书法,尤善章草,师承杜度,书史上并称“崔杜”,所作的《草书势》是迄今为止的第一篇专论书法艺术的文章。《草书势》的出现,表明书法进入了一个自觉时期,书法脱离了作为学术与文字附庸的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这种自觉是随着草书的成熟而出现的,由于草书的笔画和形态比较自由,较之篆,隶,草书更富于飞动变化的形态美,也更易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主观因素,因而中国书论的开端不在讨论篆,隶,而正是围绕着对草书的评价而展开的。《草书势》对草书有“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绝笔收势,馀綖纠结”、“头没尾垂”、“机微要妙,临时从宜”的描述,可见汉末的草书笔势流畅,已不拘于章法。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对草书如此评价:“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草书与楷书一样,也有四大家之说,四大家分别是张芝、张旭、怀素和王羲之四人,也有说是张芝、张旭、怀素、王铎四人。
   张芝字伯英,今甘肃酒泉人,生年不详,192年汉献帝时离世。东汉著名书法家,有“草圣”、“草书之祖”之称,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其章草代表作有《淳化阁帖》《八月帖》等,又创立了“今草”,被历代书法大家推崇,也是“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两位前辈书家之一,另一个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钟繇。张芝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世称其“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龙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
   张旭是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代表作有《千文断碑》、《古诗四帖》、《肚痛帖》等。张旭在继承前人书法成就并加以创新而使得自身的狂草艺术在盛唐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怀素是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代表作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小草千文》等。他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着“书圣”之称的美誉。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草书的代表作有《十七帖》、《初月帖》、《行穰帖》、《龙保帖》、《上虞帖》、《长风帖》、《贤士帖》等。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用笔细腻,结构多变,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者。如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等书法大家,都对王羲之推崇备至。
   王铎是明末清初书画家,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代表作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雪景竹石图》等。王铎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他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
   说到草书大家,除了上述的五位之外,还有唐代孙过庭、宋代米芾、黄庭坚、宋徽宗,明代祝允明以及中国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和书法家毛泽东。毛泽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中国书法界公认的20世纪的书法大家,其独特的“毛体”书法艺术已为书法界所公认。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时而豪迈,时而苍凉,时而委婉,时而激越,如风雨雷电,如水流花开,如天地肝胆,如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毛泽东晚年的草书臻于炉火纯青,直笔劲书,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线条奔放呈左斜势,动感强烈,已达到了巅峰。有人形容其有“二王”之秀逸,孙过庭之俊美,张旭之狂韵,怀素之放肆,苏黄之雄厚……
   书法是一种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但是,大多数国人对书法艺术并不能说出个一、二来,自认为从小到大,天天见汉字,又天天写汉字,以为规规矩矩的印刷体字就是艺术,从而形成了印刷体的书法审美观。感觉自己见得太多了,就自以为是,也有的练了几笔字,临了几天帖,就信笔乱写了,将潦草或不着边际的一通乱写,作为创新的草书或行书,甚至在一群根本就不懂书法鉴赏的人的吹捧下,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真的是书法名家或书法家,甚至以“书法大师”或“书法大家”自称。
   真正的书法欣赏很多时候同书法创作一样难,需要从古入今,需要文学、哲学、美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更需要书法本身的专业学习和临帖、读帖、探究。
   但愿书法爱好者或书法写家们都能老老实实的,虚心向古人学习,向古帖拜师,一步一个脚印,勤学苦练,须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2013年5月3日于邵阳市
   2022年6月27日修订于长沙市

共 34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将草书的历史发展和如今的形态,都做了叙述。文章见识精到,值得书法爱好者用心细读。草书,形体优美,奔放,很受欢迎。但是草书必须要遵守规范,不能草得离了本形;草书虽然被书法界欢迎,却不能成为一个时期的规范字。因为,他的形体很难“一目了然”,所以草书只是书法的种类,艺术的表现。建议朋友们都读一读这篇文章。【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