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捡拾生活的日子(散文)

精品 【丹枫】捡拾生活的日子(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5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26发表时间:2022-07-12 17:13:16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捡拾生活的日子(散文)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一代人的童年都不尽相同,但不管是谁,总有许多快乐的童年日子,铭刻在他的记忆深处,永久难忘。
   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我,每每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段捡拾生活的日子,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里,宛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
  
   捡拾麦穗
  
   生产队时代的农村,没有人不经历过捡拾麦穗,它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是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每逢三夏大忙、龙口夺食之日,便是我们这些小学生放假之时。
   那时,我们叫忙假。就是以所属生产队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捡拾收割完麦子后遗落在地里的麦穗。
   早上,天刚蒙蒙亮,老师就吹着哨子开始喊人,等一圈吹完、喊完,我们这些提着裤子、揉着眼睛的小学生便齐刷刷地站成两行,等待老师的点名。尽管有的学生仍处在睡眼惺忪、无精打采之状,但老师的几句鼓励之后,一个个就像充了电的发动机,立马来了精神,争取在半个月的忙假中,捡拾更多的麦穗。
   那时,队里的孩子真多,家家都是五六个,除了大一点的帮助社员收割麦子外,至少还有一两个跟老师捡拾麦穗。因此,对我们这个不超过三十户人家的村子来说,捡拾麦穗的小学生多达四十余人。
   每次出发,我们排成的三列纵队就像行军打仗的战士一样,一边唱着嘹亮的歌曲,一边甩开膀子大踏步前进。条件好一点的家庭,除了挎个篮子外,还戴顶草帽,背个水壶;条件不好的家庭,一个竹篮就是最好的武器。
   我家兄妹多,生活清贫,连竹篮也是少边破底的,稍不注意,便会划破胳膊。因此,提着它需格外小心,好在大部分家庭皆是如此,也就不怕同学笑话。
   来到地头,先是一字排开,相互间隔一米左右,步调一致,行动统一,齐刷刷如长龙一样猫着腰蹲下。
   只见老师站在前面,拖着长音喊道:“预——备”,接着一声口哨吹响,同学们像弯腰前行的运动员,一手拎着竹篮,一手如小鸡啄米般边捡拾麦穗边快速向前推进。动作敏捷点的,不大一会工夫,篮子里就装满了麦穗,而且始终处在队伍的最前面;动作慢一点的,不但篮子里没装多少,手指头也被麦茬划出一道道血印,有的小男孩竟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每到这个时候,老师就赶紧跑过去,一边安慰他不要着急,慢慢捡拾,一边大声对同学们喊:“大家可一定小心划破手指啊。”
   此时的我,个子虽不算太高,年龄也只有七八岁,可遥遥领先在最前面。听老师这么一喊,急忙抬手一看,果见指头被划出一道道血印,有的竟从指甲缝里往出渗血。我赶紧顺手捏一点“面面土”撒在上面。这是老人们常说的土秘方,以前都是这样止血的,非常管用。看着流血的手指缝好了许多,我便又开始捡拾起来。
   中午回家的时候,老师看我除了装得满满一篮子麦穗外,另一只胳膊还抱了一捆,吃力地走在队伍里,赶紧指派年龄大一点的同学帮我提篮子,这才给我减轻了一点负担,顺利地回到了生产队的麦场里。
   那一次,我是四十多名学生中捡拾麦穗最多的一个。不但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也迎来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这让我忘记了手心手背以及每个手指头的疼痛,忘记了炎炎烈日下的满头大汗,忘记了口干舌燥时的头晕目眩,捡拾麦穗的劲头更足了,每次集合,都是第一个达到指定地点,第一个站在队伍的最前面。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劲头,难道仅仅是为了老师的几句表扬?是,也不是。
   我家人口多,兄妹六七个,从小就争胜好强,干什么都想挣个第一。更重要的是在放忙假的动员会上,老师曾明确说过,对表现好,成绩突出的学生,要给与奖励。虽然我知道奖品不外乎就是一个文具盒和几根铅笔。但对我来说,这已经是最珍贵的奖品了。因为在我的书包里最缺的就是文具盒和铅笔。而我日常所用的,都是几个哥哥淘汰下来的,从没有一样是自个新买的。
   为此,从老师动员会结束的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上学后的第一个忙假里,争得第一名,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珍贵奖品。
   忙假总结大会上,当老师把那崭新的文具盒和两根带有橡皮的红铅笔寄到我手里的时候,我的心情甭提有多高兴了。
   我终于有了靠自己劳动获得的学习用具。
  
   捡拾豌豆
  
   豌豆,小时候称之为豆角。是一种和小麦混种在一起的豆类作物,是喂养牲口的最佳饲料。因它和小麦同种同收,难免会有一些颗粒脱夹而出,遗落在地,尤其是成熟后的豌豆,稍微晚收割一两天,遗落在地上的就会更多。由于它太小太过光滑,捡拾麦穗的时候很难发现,也不好捡拾,可它确确实实存在着,而且是最好吃的营养食品。
   想想看,在豆角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为了能偷吃些,过过嘴瘾,我们不知和队里的看管人员斗智斗勇了多少次,有时甚至冒着被逮住的危险,也不一定能吃上个豆角皮皮。
   现在,这些成熟的豌豆掉在了地上,虽然不能捡起来立马生吃,但经过雨水浸泡后的豌豆颗粒,膨胀的如同一颗颗发光发亮的珍珠,静躺在麦茬地里,很容易看到。如果把这些捡回来的膨胀豌豆,用清水洗干净,在锅里用菜油和食盐一炒,那味道真比过年吃大肉还香。
   虽然我不知道这一惊人的发现最早出自于何人之眼,但确实吃过哥哥捡回来的泡豌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盼望着一年一度的捡拾豌豆。
   这不,第一次捡拾麦穗刚刚结束,我们就已经跃跃欲试了。
   但我知道,捡拾豌豆这种活儿不是说捡就能捡,必须要等到下雨天,而且是雨后的第二天,最好是下着雨捡,既能捡得多,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好玩在里面。
   那一次,我们等了十多天后才下的雨,当时正好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我拿着家里的一个大洋瓷缸子,和村里的十几个小伙伴一起向河滩地里走。那时候,生产队里的大部分麦地都已种上了玉米或高粱,只有个别河滩地被闲了下来,以备来年再种麦子。我们捡拾豌豆,只有在这些地里寻找。
   也许家家粮食都非常紧缺,但凡有一点可以找到粮食的机会,谁也不会放过,哪怕是我们这些七八岁的孩子。
   还没走到地里,老远就看见成群结队的大人小孩在弯腰捡拾,星星点点地布满了一地。本以为我们是最早的一批,没想到还是落在了后面。
   遗落的豌豆虽然不是很多,但在雨水的浸泡下很显眼地裸露出来,只要稍微低头细看,就会很容易发现。它们或躺在麦茬跟前,或掩在麦叶下面,有的甚至夹在杂草与麦茬之间,体积比原有的大了一到两倍,嫩嫩地能掐出水来。我们赶紧弯腰捡拾,而且专找人少的地方捡。如果一块地被捡得所剩无几,就急忙转移到另一块闲置的地里,不管这块地是哪个生产队的,只要有豌豆,即使雨下得再大,路再远,我们也欣然前往。
   那时候,很少有人有雨衣雨伞之类的雨具,每个人身上披着的都是从家里随便裁剪的一块塑料纸,也就只能遮个后背,头和裤子全是湿的,好在是夏天,淋淋雨也挺舒服,根本不在乎雨大越小。
   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筋疲力尽的我们端着半缸子泡豌豆回到家里。母亲一看我那落汤鸡的样子,既心疼又生气,赶紧端出放在锅里的午饭,一边数落着嫌回来太晚,一边忙活着捡拾回来的豌豆。等到我吃得差不多饱了,母亲的油炒豌豆也快好了。
   我特意留些肚子,紧盯着母亲翻炒泡豌豆的胳膊,直到一大盘香喷喷的泡豌豆放在饭桌上,我的口水早已流了下来。
   母亲叫我喊父亲和几个哥哥妹妹,说下雨天都走得不远,一起来尝尝鲜。
   不一会,除了父亲外,一家人齐齐地聚在饭桌旁。母亲问父亲咋没来,我说父亲说他刚吃完中午饭,不饿。母亲就停顿了一会,说:“那你们吃吧!”
   早已等不及的弟弟妹妹,一听母亲发话,急忙用勺子每人挖一口放在嘴里,直呼:“好吃,好吃。”我更是没等浓浓醇香沁入心脾,一大勺泡豌豆早已下肚,两个哥哥见此情景,也每人只吃了一小口后离开了。唯独母亲没有吃,他和父亲一样,说是不饿,让我们好好吃。
   我知道父亲和母亲那是舍不得吃,他们啥时候都是这样,永远把最好吃的首先留给我们这些孩子。
  
   捡拾玉米
  
   捡拾玉米可以说是我的偶然发现。
   那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豆腐坊,秋收刚结束,豆腐坊就开始运作。只需小半碗玉米,就能换回一大碗水豆腐,可人们还是舍不得玉米,只有家里来客人或哪几天干重体力活,才端一小碗玉米换一点豆腐尝尝鲜,毕竟粮食紧缺,像豆腐这种奢侈品,哪能天天吃得起。
   那几天,村头村尾堆满了刚从地里收回来的玉米秆,密密地斜靠在自家的柴垛四周、房前屋后、大树跟前,这给我们这些放学回家的学生提供了最好的玩耍场所。我们顾不得回家放下书包,顾不得帮家里干些家务,一窝蜂似地聚集在村头,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我们常常五六个人在一起,分成两组,一组为捉方,一组为藏方,相互交换着在玉米秆中捉迷藏。每当我是捉方时,不管他们藏到哪里,藏得有多深,用不了两分钟,就能全部找到,可当我是藏方时,随便哪个玉米秆缝隙一钻,他们就得费好大劲去找,因为我太会隐蔽自己了,只要我给哪里一钻,安静地不会发一点声响,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即使他们在我跟前乱敲乱喊,也无济于事。为此他们都称我是捉迷藏的高手,每次分组,都愿意和我一方。我也在他们中间有着很高的威望。
   一次,我藏在了一溜靠墙堆放的玉米秆中间,左等右等不见人来找我,就有点不耐烦了,随手在玉米秆中间乱摸了一下,谁知这一摸,竟摸出个玉米棒来,而且是那种被忘记收割的大玉米棒,足足有一尺多长。我高兴地顺手又摸了几下,果然又是三四个大玉米棒。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顾不得还在玩捉迷藏游戏,赶紧爬出来,对着外面大声喊道:“都快出来吧,我有事跟大家商量。”仍在四处找我的小伙伴听到喊声急忙跑来,看着我半天不知何故。我就晃着手中的玉米棒,高兴地说:“看,这是啥?”他们并不感到奇怪。“我当是啥事,不就捡了几个玉米棒吗?值得这样大惊小怪?”一同学不以为然地说。
   “就是,这有啥奇怪的,玉米秆里遗落的玉米棒又不是没见过,真是少见多怪。”另一个同学甚至有点埋怨。
   看着他们那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神秘地对他们说:“那你们想不想吃豆腐?”
   “这与吃豆腐有啥关系?”一同学茫然地问。
   “当然有关系了,玉米可以换豆腐吃呀!”我卖着关子说。
   “这有啥稀奇,要吃豆腐,回家端半碗玉米换点不就行了,何必费这劲?”那位同学还是不以为然。
   “那不一样,端自家的玉米,那是不劳而食,端自己捡的玉米,那才是劳动所得,难道不是好事吗?”
   听我这么一说,他们才恍然大悟,顿觉这个办法太好了,既不损失家里的粮食,又可以满足一下胃口。要知道,刚出笼的豆腐,即使生吃,也能香到骨子里去。
   于是,我们开始分头寻找,凡认为可疑的玉米杆,都要认真地摸一遍,即使再小的玉米棒也不放过。果然不到半小时工夫,五六个玉米棒就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虽然有的很小,毫不起眼,但收集起来也有满满一大碗。高兴的我赶紧跑回家,拿了一个小盆子,一起来到了豆腐坊。
   做豆腐的两个大叔一看我们盆里的玉米,还以为是从谁家偷来的,说啥也要问清来龙去脉,不管我们怎样解释,他们就是不信,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哪会有这心眼。正在僵持之中,有个亲眼见我们捡拾玉米的大叔走过来笑着说:“这个我可以佐证,他们确实是捡来的玉米。”这才打消了豆腐坊大叔的疑虑,给我们兑换了好大一块豆腐。
   端着多半盆的水豆腐,我们就像拿到一块煮熟又放凉的大肥肉,急忙躲到捉迷藏的玉米秆背后,顾不得手脏手净,每人掰一小块就吃了起来,那香味真比吃大肉还过瘾。
   此后的十几天内,我们几乎天天这样,只要一放学,就开始捡拾玉米棒,虽然收获有多有少,但总能满足我们的胃口,有时生吃,有时拿回家让母亲炒了再吃。那段日子,我们吃的豆腐,比全家人一年吃得都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五十余年过去了,此后的日子,虽然也曾经历过几年捡拾的生活,但都一个个地忘记了,唯独那第一次的经历,常常让我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有时我想,如果那样的经历,让我的后辈儿孙也经历上一次,那对他们的成长该是多么的有用呀。
   记得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找机会,一定要让我的晚辈们经历过一次捡拾生活的日子。
  
   二零二二年七月十日

共 48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正如作者所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一代人的童年都不尽相同,但不管是谁,总有许多快乐的童年日子,铭刻在记忆深处,永久难忘。捡拾生活的日子,就是作者永久难忘的日子。一是捡拾麦穗,是老师带领同学们捡拾麦穗,忙假总结大会上,当老师把那崭新的文具盒和两根带有橡皮的红铅笔寄到他手里的时候,他的心情甭提有多高兴了。二是捡拾豌豆,捡拾豌豆这种活儿不是说捡就能捡,必须要等到下雨天,而且是雨后的第二天,最好是下着雨捡,既能捡得多,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好玩在里面。三是捡拾玉米,捡拾玉米可以说是他的偶然发现。一次捉迷藏,藏在了一溜靠墙堆放的玉米秆中间,左等右等不见人来找他,就有点不耐烦了,随手在玉米秆中间乱摸了一下,谁知这一摸,竟摸出个玉米棒来,而且是那种被忘记收割的大玉米棒,足足有一尺多长。于是,他与小伙伴们凡认为可疑的玉米杆,都要认真地摸一遍,即使再小的玉米棒也不放过。果然不到半小时工夫,五六个玉米棒就已经摆在面前,虽然有的很小,毫不起眼,但收集起来也有满满一大碗。记得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他要找机会,一定要让晚辈们经历过一次捡拾生活的日子。极力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71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07-12 17:16:38
  捡拾生活的日子,就是他永久难忘的日子。问好!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2-07-12 17:37:01
  谢谢老师编辑鼓励。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07-14 20:44:45
  祝贺老师,感谢老师一路支持丹枫!
梦锁孤音
4 楼        文友:安子川        2022-07-15 18:04:07
  应该的,谢谢老师鼓励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10-25 20:54:45
  小时候捡拾麦穗、泡水豌豆和玉米棒,是农家子弟勤劳朴实的表现,劳动最快乐,劳动最幸福。文章很好地诠释了苦中有乐,苦尽甘来的朴素道理。情景交融,生动有趣,语言灵动娴熟,让人感同身受,启迪心灵。好文章拜读学习,祝老师文丰快乐!深秋安暖!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安子川        2022-10-25 21:43:25
  谢谢淡淡的彩云老师的点评。那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最大的乐趣。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