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颂】送你一匹马(散文)
置身空荡荡的教室,我心里也是空荡荡的。三年了,仿佛一下子把他们全“嫁”了出去。
电扇在头顶上嗡嗡地响着,黑板上还残留着学生们风格各异的字迹,桌子有些七歪八斜。我抚摸着课桌,感受着他们留存的气息。
身后有轻微的响动。我以为是错觉,回头,一个男学生在整理着课桌。
我愣了下,问:“你怎么还没回家?”
他沉默了片刻,继而喃喃地说:“老师,我想对你说声谢谢。”
我又一愣:“谢我,为什么?”
他垂下眼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淘气好动,从小到大不知挨了多少打。我爸还拿皮鞭抽过我,可我改不了。爸妈见到我就骂,老师同学也嫌弃我。老师,只有你不嫌弃我。可是,我,还是让你失望了。”
我望着他笑了笑,说:“老师一直相信,你是一匹黑马。”
他眼睛闪着光芒,坚定地说:“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老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你等着看吧。”
说完,他默默地对我鞠了个躬,飞快地跑出教室。
望着他的背影,我既欣慰,又酸涩。这孩子长大了,虽然比我期望的晚了些时日。
三年前,他分到我的班。黑黑瘦瘦,浑身上下带着阳光和泥土的气息。
那时,我绝没想到,正是这个精瘦的小男孩,身体里却蕴含着无穷的能量。他随时能掀起一场风雨,将班级置于骚动之中。
他又像一条泥鳅,没有他到不了的地方,也没有他不能碰的东西。在他面前,我如同一个毫无经验的船长,费尽心力地掌着舵,想把船儿平安送往彼岸,而他却调皮顽劣地在船上左摇右晃。别人心惊胆战埋怨不已的时候,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我清楚地记得开学第一天。
我站在讲台上,对我的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我们相识的第一天。接下来,我们要在这里一起共度初中三年。我希望你们能在一个洁净的环境中,以一副全新的面貌投入学习。现在,我需要几个学生打扫教室卫生。”
话音未落,他便把手举得老高。一边还叫着:“我,老师,我来打扫!”
望着他迫不及待的样子,我问:“你叫程知行,对吧?”
他一愣,不好意思地抓抓后脑勺:“咦,老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我笑笑没回答。在举手的学生中随意挑了几个,对程知行说:“班级卫生就交给你了。”
“没问题,老师,十五分钟完成。”他回答得干脆利落。
他利落地分工后,带头洒水、拖地、擦窗台、擦黑板和讲台。又吩咐同学们把各自的课桌连同抽屉都清理一遍,然后安排人手将垃圾桶倒空。不到十五分钟,教室干净明亮,一个暑假积淀下的气息都消失无痕。
望着他风风火火的样子,我觉得他是个能吃苦不娇惯的孩子,应该是个很好的帮手。班级里许多事,不待老师吩咐,他都能主动去承担。比如,电脑的管理,上课时,他主动到我这儿来拿钥匙,开机,又从授课老师那里拿来U盘插上,把课前准备得利利索索,就等着老师上课了。
久而久之,许多授课老师都以为他是班长,对我说:“你班上那个小班长不错,什么事都会干。”
我默默地笑着,不否认。
他的毛手毛脚和浮躁好动,是不适合管理班级的。我得慢慢地去观察他,去收束他的心性,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
初中第一年,几乎每天都有学生来告状,他不是把这个的书本弄掉了,就是把那个的桌椅撞翻了。更烦的是,他喜欢乱插话,几乎每节课都是,这里面自然少不了那些粗俗的俚语,口头禅,还有网络用语。当他成功地激起学生们的哄堂大笑和老师的愤怒时,才意识到自己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很是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发,低下头。有时也能当场跟老师道歉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
最严重的一次,把英语老师U盘里所有的文件都删掉了。英语老师怒不可遏,当时很急,因为上课要用。这咋办?幸好,他脑子活,立刻跑到另一个班级复制了一份。我听着英语老师唠叨,知道他只是想给电脑杀毒。老师们总是抱怨电脑太慢、有病毒,对于他来说,感觉给电脑杀毒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立马启动杀毒程序,不知哪个环节操作失误,使电脑格式化了,包括老师的U盘。
我没有责备他。对于一个一心一意想给班级办好事的孩子,我怎么忍心去批评他呢?
我只是问他,可知道哪里出错了?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怎么处理?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
他像一只可怜的羔羊,本能低着头,我知道他已经受到英语老师的批评。此刻,听了我的话,眼泪嘘嘘地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我说:“犯错不可怕,关键要让错误有价值,这样才会不断地成长。”
面对着同学们的抱怨、老师们的批评,我只能一次又一次把他叫到办公室来。开始时,尚能跟他讲道理。但是道理这个东西,是说起来谁都懂,做起来谁都不以为然的。
久而久之,一进办公室,他就难过地对我说:“老师,你打我吧。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下次一定改。”或者说:“老师啊,我知道没人愿意跟我坐,你把我调到最后一位去吧,我一个人坐。”
我把他调到讲桌旁,放到老师的眼皮底下。不管怎样,那么多的眼睛盯着,总会有一点约束吧。如果真的放到最后一位,只能是放纵他,而且很快就会因破窗效应而一发不可收拾。
我不想放弃他。
但是,如何去改变他,如何让同学们接受他,我也找不到良策。改变一个人,很难,那我就改变自己吧。我改变自己看他的眼神,跟他说话的语气。我知道,良好的期待和接纳的氛围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不能让他生活在一个排斥他的集体中。
我一直在寻找他的亮点,让同学们改变对他的看法。机会终于来了,那就是初中以来的第一次运动会。
他竟然报了男子一千五和八百米,并且都获得了第一。再加上4×100接力,又使我们班级排行榜上的分数上升几分,整个班级甚至是年级都轰动了。没人知道,这个平时动不动掀起一场风浪的“破坏分子”在赛场上同样能掀起不小的风浪。
运动会期间,我什么都不干,全部交由他全权处理。从报名到比赛,再到接力赛选手的棒次安排,都由他协助体育委员安排。尤其是中长跑的名单,报名的人挺多的,他们竟然还自己去预选一下。
我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心安理得地去接受他们的安排。赛场上向来是凭实力说话的,而他就这样在学生当中树立起了威望。在整个运动会期间,班上的学生们唯他马首是瞻,尤其是男同学们,更是一个个都担起了男子汉的职责。我享受这一群小男子汉们的照顾,幸幸福福的。
此后凡是学校足球篮球等等体育赛事,当别的班主任场内指挥场外调度的时候,我都双手环抱,作壁上观!因为我有言在先,我对于体育比赛类一窍不通,我只负责后勤。如果有什么要求,我可以去解决,资金我都可以赞助,但是比赛得靠你们自己,有什么事,你们自己商量解决,谁擅长就听谁的。很快,这些运动员们就集中到以他为中心的周围。
那次运动会之后,我班虽然没有得到冠军,班级却空前的团结,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学生们肯定也感受到了。
我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那些在运动会上表现出色的同学,同学们都钦佩地望着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也许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被肯定受赞扬的氛围吧,他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后依然故态复萌。我知道,仅仅靠几次表扬就会改变他或者改变同学们对他的态度,是不可能的,我得从正面去引导他。好在,他习惯不好,但是成绩不差,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思路奇快。一个题目,往往别的同学抓耳挠腮不得其解的时候,他已说出了答案。叫他解说,他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常说的一句话是,就是这么做的啊。
开始的时候,我让他当数学课代表,他当得也很卖力。我知道他确实想做个好学生,只是性格使然,屡屡犯错,最后只得换了他的课代表一职。结果自己又很担心会因此而打击他的积极性,他确也为此消沉好长时间。他说他从小就喜欢数学,他最想当数学课代表。
我说,那你就再去竞争吧,把属于你的领地夺回来,让同学们心服口服。我相信你有这个实力。
可是,他依然是那个他。
不过,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习惯了,并逐渐接受了他。知道他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只是性格急躁,毛手毛脚,常常犯错,并不是故意跟大家为难。遇到做不来的题目,都喜欢去问他,跟他讨论。
转眼就到了初中的最后一天,他却表现得格外安静,恍若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面对着他们,我忽然觉得,三年,真的很快,逝者如斯,离别仿佛一个猛子般扎到眼前。
他考上了二中。高一的时候,忽然接到他的电话,我惊喜地问:“是你?怎么啦?”
他说:“班主任啊,我们今天军训。我们的班主任也是女的,我想起初一军训的时候,就想起了你。我好想去看你。”
搁下电话,我竟然有些泪眼潸潸的了。
高二分班的时候,遇到他爷爷,高兴地告诉我,他考上创新班了。
听后,我瞬间泪眼朦胧了,不由自主地说:这孩子进步真是太快了。
从这个孩子的转变,我再次思索教育的意义。他生性顽皮,活泼好动,时常惹事生非,没少给我添麻烦。但我从未放弃对他的期望,寻找着合适的方法因人施教,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赞扬,去唤醒潜伏于他内心深处的潜质。
开学第一课,我曾经对学生说:老师希望送你们每人一匹马,让它带你到达想去的地方。
这匹马,就是期望。良好的期望,可以让孩子自信地远行,并最终成为“千里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