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人皮面具-35、36(小说节选)
第三十五章:处处是吾家
“纪大队,按照领导您的指示,我已经把冯粒粒弄到潜龙湖管片去了。”贾东来站在所长办公室窗前,望着牧马人越野车驶出大兴派出所大门,一脸谦恭,宛如他正面对面给刑警大队大队长纪大龙汇报工作呢,“还有一件事,纪大队记得帮忙,兄弟这里先说声谢谢了。”“好说。好说。不就是调回局里嘛,哪天合适了,我在老板面前提提。像你这样的人才,待在大兴这样的穷乡僻壤简直就是浪费,也是分局的重大损失嘛。老贾,那今天就这样,电话联系。”“谢谢领导!再见。”贾东来挂掉电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再看冯粒粒那辆牧马人,已经去得远了,几乎变成了一个红点。
红色牧马人越野车在潜龙山的盘山公路上飞驰,远远望去,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
没有人的踪迹。空气清新而冷冽。沿途的柏油路上,落下不少枯枝败叶,车轮过处,噼啪作响。
公路两旁满是参天大树,有的古树上长满青苔,有的大树一眼望不到树巅,有的树身需要多人牵着手方才抱得下,还有的大树朽掉了,倒在地上,长满了白色的菌类。密林深处,偶尔传来山鸟的啾啾长鸣,却是看不到一只鸟儿的影子。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从密林上空投射下金灿灿的阳光,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满是金黄色落叶的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冯粒粒惊叹于眼前寂寥的美丽,不由得减缓车速,放眼饱览原始森林的美丽。
微风徐来。随着树叶哗啦啦作响,光影晃动。冯粒粒随着林小琴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条咖啡色的蛇从树枝上溜下来,蜿蜒爬在树上,触目惊心。她捂住嘴巴,免得惊呼出声。
过了清水湾,柏油路被崎岖不平的山道所取代,说是路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用乱石略微整理出来的小道。两人已经到了潜龙山的深处。汽车越往西去,路面渐窄,仅容得下一辆汽车,道路也愈加的险峻。树木越来越是茂密,也越来越幽静。
就在冯粒粒以为即将陷入绝境时,道路的尽头忽然豁然开朗,出现一块平地,间或几米就有一棵高大消瘦的柳树,柔软的柳条随风摇曳。平地的边缘有一排平房,颇有赵敏的《绿柳山庄》的味道。最外头的平房的大门外挂着一块长方形的木牌,上面写着几个正楷的蓝色大字“潜龙湖警务室”。平地前方的旗杆上飘扬着一面褪色的五星红旗。
“就是这里了。”坐在副驾驶室里的林小琴嘟囔了一声。冯粒粒会意,把车停在一棵柳树下,熄灭引擎。两人一前一后跳下车。冯粒粒打开后备箱,拿了旅行包。
林小琴走到警务室门口,冯粒粒跟在她身后。旋即,林小琴从包里拿出一把黯淡无光的钥匙,插入锁孔,来回转动了好几下,才打开房门。林小琴推开门的一瞬间,一股子霉味儿扑鼻而来。冯粒粒不禁眉头一皱,抬起右手,用食指一侧堵住鼻孔。“太久没人来了,又紧靠湖边,湿气难免重了点。”林小琴歉意地笑了笑。
冯粒粒走进警务室,举目四望。
警务室可谓家徒四壁,三面墙除了刷上有些泛黄的白色的乳胶漆,别无他物,甚至没有挂上公开栏。进门左侧靠墙放着一张长条的黑色沙发,对面两张单人的沙发,都起了灰色的霉斑。两张沙发中间放了一张小巧的咖啡色的茶几,茶几上的陶瓷茶杯里没有倒掉的茶水黑乎乎的,已经发霉了。靠窗位置有一张咖啡色的双人的办公桌,满是灰尘。桌前歪歪斜斜地各放了两张凳子。铺了小方砖的地上亦是积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窗框上、门框上满是一层又一层的蛛网。
“大半年没人来了,到处都太脏了。也不知道所领导怎么想的,把你孤零零地扔到这个鬼地方。”林小琴一面说着,一面来到靠窗的办公桌,拉开一个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串钥匙,钥匙锈迹斑斑,“我到卫生间去拿抹布,立即开展大扫除。”
“我和你一起去。”冯粒粒故作轻松地把旅行包扔在长条沙发上。
两人清扫完警务室、厨房、寝室,又开始收拾卫生间,不知不觉间已是日暮时分。
中途,林小琴到厨房烧了开水,两人就着寡淡的白开水,干掉了带来的两盒奥利奥饼干,一大袋徐记沙琪玛,以及冯粒粒早晨出门时从好利来蛋糕店买的一袋的糕点。劳动辛苦。太饿了,也顾不上淑女范的斯文了,两人吃得狼吞虎咽,黑色的巧克力沾得满嘴、满手都是,宛如一年半载没吃过糖果的孩子。
两人直累得腰酸背痛,各倚在警务室外的一棵柳树上,双手举在空中,几乎异口同声地大呼道:“今天好累人呀!”
“姐,你带枪了?”
“嘘,小点声,隔墙有耳,别让人听见。这是不能说的秘密。”
冯粒粒双手举到半空中时,衬衫下摆下面插入快枪套的六四式手枪露了出来,被林小琴无意间瞧见了。冯粒粒赶紧把右手食指竖在唇边,轻声提醒,同时在即将暗下去的暮色中四处查看,双目炯炯有神。
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来。随后,一声水鸟的啾啾长鸣随风幽幽地传来,打破了周遭的寂静。
“以后有合适的机会,我会告诉你为什么带着枪。这件事你一定得替我保密。还有,请放宽心,我领枪是经过了严格的审批手续的。”
“姐姐,你有危险吗?”
“有备无患嘛。”
“走吧,陪姐姐去看看夜色中的潜龙湖。”
“好呢。”
两人一面小声碎碎念,一面顺着一条碎石路往潜龙湖走去。趁着夜色,两人来到潜龙湖畔,四周静悄悄的。
一轮圆月爬上山头,潜龙湖静谧在银色的月光里,四周的山岭隐约可见,使得古老的湖泊愈加神秘莫测。
第三十六章:围湖踏勘
翌日清晨,微风拂面。蔚蓝的天边虽然才出现朝阳的轮廓,倒也不怎么暗淡,反倒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味道。
林小琴驾驶牧马人越野车回镇上采购生活必需品后,冯粒粒打算独自一人围湖踏勘一圈。
出发前,冯粒粒给林小琴留了张字条,压在警务室的办公桌上。她担心进了围湖一圈的密林深处,手机信号弱,林小琴回来看不到人,又电话联系不上时担心。虽然认识林小琴不到二十四小时,她却有一种多年老友的感觉,既满怀感激,又十分信赖。
冯粒粒同时清醒地知道一点,看似平静的潜龙湖其实暗藏杀机,潜龙湖根本没有所谓的盗鱼贼,有的只有她即将面对的生死较量。她担心这份危险会血溅到这位热情、善良的姑娘身上。她在思考是否和小姑娘谈谈,但一时半会儿下不定决心。当然,她希望自己只是庸人自扰,整天的胡思乱想,虽然她已经闻到了死亡的气息正在步步的逼近。
为了散心,更是为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冯粒粒往背包里放了干粮、瓶装矿泉水、毛巾,还有三个压满子弹的弹夹,开始从警务室的碎石路出发,绕湖徒步而行。
如果从空中俯瞰潜龙湖,它宛如架设在山巅上的一口装满深蓝色湖水的大铁锅,四周悬崖峭壁,古木参天,道路陡峭、曲折难行。
空气里弥漫着湖水的潮湿,还有乡野的清新。
冯粒粒背着背包,迎着柔柔凉凉的晨风,裤管擦着野草的朝露,落脚时踩在枯叶上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
垂柳依依,随风摇曳。山花烂漫,清香扑鼻。凸出的岩石,有的像书籍,有的像镂空的窗棂,有的像展翅的飞鸟,有的像蹲在地上思考的老人,有的像搁浅的小船。晨风吹皱一湖碧水。湖水轻拍岸堤,宛如情人的细细低语。湖面升腾起的薄薄的雾气,仿佛仙子披在肩上的轻纱。水面偶尔划过几声低沉的蛙鸣。远处传来潜鸟的幽鸣,似乎在与湖水合奏一曲《离人泪》。
绕湖行并不轻松,那条擦汗的毛巾没多久就湿透了。行走在围湖的密林里,不仅仅树木茂盛,光线暗淡,而且时而出现一条小径,满是落叶、松针。时而小径不见了,时而穿过一个幽暗的狭长山洞,刚出了山洞又是凹槽似的小径,一个陡峭的斜坡出现在眼前。时而几块巨石阻住去路,需要绕开石头继续前行。就这样冯粒粒手脚并用、连滚带爬地爬坡上坎,跌跌撞撞地跑下斜坡,以及走过踩棉花似的铺着柔软落叶的小径,还有攀登悬空的悬崖峭壁,令人胆战心惊。
路途中偶然遇见一条飞溅的溪流,溅作满空飞花,又似轻纱飞舞。冯粒粒不由得拍手叫绝。她心中暗忖,如果没有迫近的危险,这将是多么愉悦的户外之旅啊!
中午时分,她在湖边的一颗大石头旁逗留多时,时而爬上石头俯瞰潜龙湖,时而溜下石头仰望石头前方的斜坡,时而捧起离石不远的堆积的厚厚落叶陷入沉思。她还拿出手机连续拨打了几个电话,发手机定位,还照了不少照片,最后还拨打了林小琴的电话,嘱咐她带一条鱼竿和一包鱼饵回来。就在昨晚她和林小琴初探潜龙湖时,林小琴告诉她,这里有一艘警用水上快艇,刚才石头上眺望浮出水面的一群群的黑背鲫鱼,她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尽管位于潜龙山深处,不过这里建了好几个高耸入云的基站,手机信号还算稳定。
朝阳升,夕阳坠。一天下来,她堪堪绕湖一圈。
冯粒粒迈着疲惫的步伐返回碎石路上,已是炊烟袅袅,厨房里飘出诱人的肉香来。
浓烈的美味刺激了冯粒粒的味蕾,一扫一天的疲累。她脸上挂着笑,小跑进了厨房。林小琴刚好把锅里的腊肉炒莴笋铲进陶瓷盘里,腊肉的浑厚加上莴笋的清香,以及一点点的醋提味,可谓满屋飘香。冯粒粒顾不上手脏,抓起一片腊肉扔进嘴里嚼起来,一面吃一面嘟囔道:“好吃,好好吃!”“冯姐,一定饿坏了吧。快点洗手,桌上好吃的多了去了,看你嘴馋的样儿!”
冯粒粒洗完手,来到桌前坐下,满眼美食。色泽金黄的可乐鸡翅,酸味扑鼻的酸汤牛肉馄饨,生猛石头螃蟹蒸粉条,无不使她口水滴答。“我今日头条上的好友‘加拿大生活的三宝妈妈’,视频传授我的异国风情的手艺。”林小琴取下围裙,满脸笑意,随即拿起筷子,“敞开肚子吃吧,开动。”
就着夏日的黄昏,坐在窗前的小桌旁,两人一面吃着带着异国风味的美食,一面小声地说着话。若以潜龙湖为背景,以满桌的美食为点缀,两人亲切的背影与即将坠入湖面的燃烧的夕阳,勾勒出的必将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
(原创非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