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家园】天若有情天亦老(赏析)

编辑推荐 【家园】天若有情天亦老(赏析) ——李贺诗欣赏


作者:风之丐 秀才,135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26发表时间:2022-07-22 11:28:03

杜牧在他的命题作文《李贺集序》里说,李贺的诗歌“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表达得很美,听起来他对李贺也特别推崇,但就如夸一个女人“你有倾城倾国貌,西施不如你,飞燕更甭提”,只有傻女人才觉得夸奖是真实的。杜牧序文中的说法,南宋刘辰翁就说他并不知李贺歌诗的妙处,是迫于情面的泛泛而论。这当然也正常,是请名人作序难免的事情。杜牧尽管比李贺小十几岁,但也可算是同代人,并且写这序文时,他应该是名满天下了。让他真心去称道这样一位他其实并不怎么看重的作家,他又能怎么说呢?只能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罢了。倒是比杜牧更小一些,也确实非常喜欢李贺的李商隐,在他的《李贺小传》里,像一个超级粉丝一样,记录下了一些我们今天还津津乐道的李贺的轶闻趣事。比如他“细瘦,通眉,长指爪”,带个小书童,骑驴,“背一古破锦囊”,路上想到什么好句子就记下,放到囊中。回家后,他妈看其中装的多,就会说:“这孩子是要把心都呕出来才算完啊!”读李贺诗,我总想起这个故事,也相信这是真的。李贺歌诗中,有很多整首诗其实很一般,但其中的个别句子实在精彩,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等等。到家后,李贺会把这些句子取出来,要是能做成一首歌诗,就放到另一个囊中;要是暂时不能用,当然也会保留。要是有朋友来讨要,他也很大方,会送给他们,并且不另抄录一份。当然也应该有许多他看过多次后觉得不好随手扔了的;还有一些是成诗了,但他在编辑自己集子时觉得不好,没有收录在内的。还说道,李贺临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说是玉帝要召见他。李贺不认识上面的字,急忙下榻磕头说:“我妈老了并且有病,我不想去。”绯衣人笑着说:“玉帝刚建成白玉楼,要让你去做篇记。天上的差事很不错,不受罪。”李贺独自哭泣,他边上的人都看到了。李商隐的说法是“边人尽见之”,他前面叙述了天使和李贺的对话,后面说了句“长吉独泣”,然后这么说。给人的感觉是整个过程他身边的人都看到了。这就是李商隐作为李贺超级粉丝的表现。他夸李贺就好像夸一个美女说:“你的眼睛很迷人,能说话。”朴素但这才是真心在夸。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在这首“歌”的前面,有一段序言,很有李贺特色的序言。原文如下: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曹叡,是曹丕之子,曹操的孙子。“青龙元年”,旧本写成是“九年”,但《三国志》记载,魏青龙五年(237年)旧历三月改元为景初元年,所以青龙这个年号就不可能有九年。曹叡取长安铜人承露盘这事发生在景初元年,也就是青龙五年。李贺这里应该是记错了年份。“捧露盘仙人”,《三辅黄图》里有这样的记载:“神明台,武帝造,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也就是接露水的一个盘子,举这盘子的是一个铜铸的仙人造型。“潸然泪下”,同样是《三国志》的魏《明帝纪》中,裴松之在注释中引用了《汉晋春秋》的记载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于霸城。”这里李贺把这段记载演绎成“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也是这黯然神伤的落泪,让唐诸王孙的年轻诗人李贺,有感于安史之乱中好多长安的器物被安禄山拆除后运走的事实,写下了这首“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歌通篇都是从金铜仙人的角度来写。
   首句,“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刘郎”,指汉武帝,从仙人的角度,人的生命都是很年轻的;“秋风客”,汉武帝曾作《秋风辞》,做过《秋风辞》的客人。“夜闻马嘶”,偶尔会在夜里听到他战马的嘶鸣;“晓无迹”,天亮后却什么也看不到。
   “画栏桂树悬秋香”,画栏外桂树的花正艳。这首农历八月的景象,桂花香也是秋天最典型的香。“三十六宫”,张衡在《西京赋》中说:“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土花”,苔藓。这里的桂花是这三十六宫内的桂花,它仍旧在开;而这三十六宫却一点一点地衰败了,现在墙上的苔藓已经绿油油地一片了。
   “魏官牵车指千里”,“魏官”,魏宫官,负责搬运的官员;目的地在千里之外。“东关酸风射眸子”,车出长安东门;“酸风”,令人心酸落泪之风。
   “空将汉月出宫门”,“将”,带着。我走,月亮也走,我带着月亮走的感觉。“忆君清泪如铅水”,“君”,通常理解说是汉武帝,这就属于执着于词。这里应该是一直生活的地方。铜人,所以泪水也只能是“铅水”。在古人,金属没有那么多的分类。
   “衰兰送客咸阳道”,“衰兰”,已经开败的兰花。“客”,铜人自指。“咸阳”,汉朝时改称为渭城,在长安西面,魏都应该在长安东面,不在一个方向上。这里和后面的渭城都是代指长安。“天若有情天亦老”,一般地解释是:天要是有人这么多的悲伤,也会变老。反过来当然是说当时那氛围的悲伤。
   “携盘独出月荒凉”,荒凉是一种心情,是陌生环境里、悲伤情况下的一种心情。“渭城已远波声小”,故土渐渐地远了。第一次离开故土,会有兴奋;但要不是主动离开,而是被迫离开。那么离开得越远,心情就越加凄凉。
   这首歌的名句当然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司马光在他的《温公续诗话》里说:“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人以为劲敌。”“曼卿”,石曼卿,北宋诗人。就这对,吴北江给出的评论是:“‘天若有情’句,古今兴亡之感,写来特别痛切,‘月如无恨’句,义蕴甚浅,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也。”两者确实相差很大。前者是原创,原创一般都符合他设定的情景;而后者是发挥,发挥要好,必须另创新意。这句没有创出新意,当然工稳确实工稳,意思也确实很有些意思。
   元和九年(814年),李贺辞去了奉礼郎之职,回到老家昌谷。但不久他就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在友人荐举下,在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处做了3年的幕僚。应该是在这段时间内,他写了《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应该说是歌),历来争议比较大。赞美的一方,像王谠就在《唐语林》里说,李贺曾以歌诗拜谒韩愈,韩愈当时在国子博士司,刚刚送客归来,已经很累了。门人把李贺的歌诗卷递给他,他边脱礼服边读,刚好读到《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马上重新穿好衣服,叫门人把李贺迎接进来。这故事很吸引人,细节都编得很好,感觉很真实。但只要知道历史上韩愈和李贺的关系,马上就知道这故事是假的,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说明《雁门太守行》是多么好的一首歌。而贬低的一方,像王得臣在他的《麈史》中,记载了王安石就“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射日金鳞开”这两句的评论:“是儿言不相副也。方黑云如此,安待向日之甲光乎?”想想似乎也对,黑云正压城,哪里来的日光?再后来的人评论这首歌,也因此评论这两个故事,像《三国演义》卷首诗的作者杨慎,就在他的《升庵诗话》中评论道:“宋老头巾(指王安石)不知诗,凡兵围城,必有怪云变气,昔人赋鸿门有‘东龙白日西龙雨’之句,解此意矣。予在滇,值安凤之变,居围城中,见日晕两重,黑云如蚊在其侧,始信贺之诗善状物也。”似乎有见解,并且也举了例证,但这其实并没有说明他看懂了李贺,只是借此表明了他具有其他明清文人一样有的毛病:为了说明一件事,编造事实。他和明清其它文人一样,都是理学的好弟子,话说得很大,本事没有。
   那么这首歌到底表达了什么呢?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比如《英雄》,那些场景,你可以说它们不真实,但它们都美。能明白这点,再来读李贺这首歌,不追求完整的意思,把每一句都当成是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幅追求极致美的画面。这些画面是相互独立的,把它们串起来的不是时间,而是精神。作者要借这些画面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精神。而这种表达方式,连王安石都看不懂,那群明清文人又怎么可能看懂呢?编选过从古到他的时代的歌诗的沈德潜,在他编选的《唐诗别裁》中也只能说出:“阴云蔽天,忽露赤日,实有此景(‘黑云压城’二句下)”,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雁门”,雁门郡,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及内蒙古东南。战国时,赵武灵王击破楼烦、林胡后,在此设郡。秦汉治所在善无县(今山西省右玉县南),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等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自治区黄旗海、岱海以南。东汉移治阴馆县(今山西省朔州市东南),三国魏移治广武县(今代县西)。隋朝开皇初年,废雁门郡。大业初,改代州为雁门郡,治所在雁门县(即今代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为代州,天宝(唐玄宗)初又改为雁门郡,乾元(唐肃宗)初又改为代州。由于是边境地带,所以常有战事。李贺在这里应该是用它来指边境城堡。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战争前紧张气氛的极致表现。“甲光向日金鳞开”,是军队整齐雄壮的阵势。“角声满天秋色里”,辛弃疾“吹角连营”是对这句的致敬。“塞上燕脂凝夜紫”,是李贺极致想象中战场特有的景色。“半卷红旗临易水”,李贺借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对出征者的送别。“霜重鼓寒声不起”,是极端气候的渲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记载,燕昭王为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玉龙”,指宝剑。为了报效君王,愿意以死报国的决心。
   年轻就喜欢极致,认为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最好、最美的事物存在,自己只要努力就能达到那个最高的境界。李贺是天才,但他也是一个年轻人。他的这首诗就是要表达那个极致的境界。
   李贺不只能写奇幻的诗,也能写很清新的诗,象他的《马诗二十三首》,比如:
   马诗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前两句写的是外形,马背上有色斑,象钱串在一起。古人称这样的马为连钱骢;四个蹄子是白色的,银蹄;白踏烟,跑起来像飞腾在空中,说明跑得快。后两句是感慨,没有人给它一个好的装饰,谁又能给它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呢?“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韂”,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阻挡泥水的垫子。“锦韂”,高端材料织成的韂。和后面的“金鞭”一样,都是地位的象征。他年轻,他有才华,但谁会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呢?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同样的意思,只不过前两句具体了,想到想象中的边境去建立功名。问题是作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那个机会,“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十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这是致敬项羽的乌骓马,是从马的角度来写的。怀才不遇的心情就更加明显。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刘辰翁的评价是“无一首不好,且无俗料。”确实,这二十三诗,简单,好多表达同样的意思,但角度完全不同。命题作文,能有这么大的发挥空间。做诗对于李贺来说确实太简单了。
   当然,李贺诗中也有一些简单,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比如:
   莫种树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
   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每一句都能明白,但就算能明白不种树的原因(种树四时愁),但为什么种树会四时愁却不太容易理解。结合后面两句,没有树的月亮,年年相同。那么应该是作者觉得种树后,四季的变化会让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岁月的流转。要真是这样,那这首诗应该是感叹时光匆匆而去了?但作为文学作品,作者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当然都很清楚。优秀作者不但表达得巧妙,并且能让读者从他的表达中领会到他要表达的意思。如果表达的让人不知道你要说什么,那就是作者的问题了。看过网络上有些人写了篇东西,然后自己再兴高采烈地写篇文章,一一罗列出精彩的地方。真正明白了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对于文章,作者自己觉得精彩不精彩其实不重要,就如同商品一样,重要的不是生产者觉得好不好,而是消费者能接受,觉得好,愿意出钱买。而自身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思想,要别人去猜,就算是不说它失败,至少也可以说它有问题。这也是李贺这个年轻诗人好多诗的弊端。也说明尽管天才如他,没有岁月的洗礼,仍旧不可能达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境界。
  

共 525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赏析文章,文笔清新,意蕴厚重,作者赏析唐朝诗人李贺的诗,分析有理有据,褒多贬少,有着深刻的感悟。文中开篇引用杜牧的《李贺集序》和李商隐的《李贺小传》,赞同名人对李贺的评价。文中重点赏析了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这是诗人李贺有感于安史之乱的著名诗歌,本文分析了诗中的名句。文中赏析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感悟李贺这首歌,不追求完整的意思,把每一句都当成是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幅追求极致美的画面。文末赏析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认为这是一组清新的诗。文末一句很精辟:尽管天才如他,没有岁月的洗礼,仍旧不可能达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境界。精彩的赏析文章,引领读者欣赏唐朝诗人李贺的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7-22 11:36:14
  精彩的赏析文章,引领读者欣赏唐朝诗人李贺的诗,有着深刻的感悟。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2-07-23 08:27:46
  谢谢点评,辛苦!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