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书香】黄锦和友人二首(随笔)

编辑推荐 【书香】黄锦和友人二首(随笔)


作者:归来的少年 童生,86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21发表时间:2022-07-27 21:00:17

【书香】黄锦和友人二首(随笔) 黄锦留存的诗文中,与友人往来的诗比较多。这些诗,可以让我们了解诗人的生活、交往、足迹、人生观、情趣;对于评价锦公的文学成就、思想成就、政治成就,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是我们今天学习作诗、学习与大自然相处、学会交友、学会处世、学习生活哲学的津梁。今天,摘录和友人两首,望可管见锦公的才情和智慧。
  
   和友人其一
   谈经依壁水,握鉴倚珠渊。道岂雕虫著,玄应罔象传。
   多材逢匠石,神马识方甄。岭外文风转,应知星斗悬。
   壁水有多解。一作星宿。形如墙壁,是家园的屏障,故壁宿多吉。也有一义,作读书讲学的地方解,多指太学。也有指形如圆璧的砚台。珠渊,如果前句壁水作瀑布解,这珠渊作瀑布下的水潭则正好。但是,谈经、握鉴,之后,所及话题又很严肃,不似出外游读于山水间。所以,作在翰林院太学内一个小景致,最有可能。壁水,也是名砚的别称,砚中有池,池作渊解,也很有意思。我喜欢这个解法。岭外,有作岭南。但此处作关外可能更合适。明末启七年(1627年),陕北起义已经爆发。天启六年,黄锦因不支持魏忠贤在国学馆建造生祠,愤而辞去翰林院检讨(史官名,职掌修国史)职位。天启七年八月,明熹宗(即天启)去世,熹宗的弟弟立信王思宗继位,改号崇祯;十一月魏忠贤畏罪自缢,黄锦重回翰林院,先后任待讲、分校、礼闱等职。期间,参与修校经学史籍《十三经》、《二十一史》。
   黄锦这个时候三十多岁,学业成功,事业稳定上升,在中央机关工作,离中央领导人比较近。这时候虽然魏忠贤与皇帝的乳母客氏勾结、专权、作流氓式的政治把戏,但皇帝对于做学问的人应该是非常宽松的。因为皇帝几乎没有读过书,据说还经常做些木匠活。况且,同事中还有同科进士、老家只隔几十里路、操同样语言的好友黄道周(黄道周少年时还曾经游学广东。)。所以,这个时期,黄锦工作上还是可以使上劲的,是学术精进、事业上升、感情充沛、触觉敏感、诗兴勃发的时期。
   罔象,是用典。《庄子•天地》载,黄帝游赤水时丢了玄珠,使知、离朱、喫诟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由罔象找到了。“罔象”也作“象罔”,“象”指形迹,“罔”就忘、无。罔象就是没有形迹,无心。匠石,指古代加工名石的巧匠。
   全诗解为:
   依着这上好的砚台来谈论经学,又靠近这个墨池,手执历史书册。道这个大学问不是用文字的方式来记录的,高妙的道理是应该在功夫下足了之后自然而然所得的。拥有的材料多了,总会遇到加工名石的高匠,有好的马就会见到能鉴定的方家。关外的风声已经变了,我们做史官的应该知道气象的悬妙啊。
   这诗反映了黄锦对于修校经和史的慎重,表明了他重视积累、重视实践和考证的严谨态度,也可以看出他身处内阁却心中担心关外局势的情形。
  
   和友人其二
   名德倾兰省,高文压艺林。东人瞻北斗,海国式南金。
   起草当年事,传经百代心。悬知施化雨,朴棫满江岑。
   兰省,是指秘书省。秘书省是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始于东汉后期的秘书监,南北朝时设秘书省,金元时期降为秘书监,明初撤销,改设翰林院。南金,本义是指南方出产的铜,后引申为贵重之物,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东人和海国不知所指,可能只是对仗,并无具体所指,也不大可能指日本。
   全诗试译为:
   高尚的品德,名倾兰省。文章高明,比艺林里的都强。是东人都瞻望的北斗星,是海国都作为模范的南方的人才。我起草这当年的历史文章,是要将这指导人们的经书一样的道理传递百世。他能够预知什么时候下了滋润万物的好雨,那时间,茂盛的朴树、棫树,连江边的小山岭都长满了。
   这可能是锦公在书写历史材料时对于前人的歌颂,并书赠友人。
   只不知友人何人。可是,有什么关系呢?
  

共 15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选故乡古名人黄锦公的两首和友人诗,加以赏析、详解,探讨其生平、人生及时代、社会。通过这些诗,我们可以了解诗人的生活、交往、足迹、人生观、情趣;对于评价锦公的文学成就、思想成就、政治成就,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是我们今天学习作诗、学习与大自然相处、学会交友、学会处世、学习生活哲学的津梁。其一,这诗反映了黄锦对于修校经和史的慎重,表明了他重视积累、重视实践和考证的严谨态度,也可以看出他身处内阁却心中担心关外局势的情形。其二,这可能是锦公在书写历史材料时对于前人的歌颂,并书赠友人。至于何人,不再重要,重要的此友人“名德倾兰省,高文压艺林。”赏析两首诗,了解其思想、历史、人生及意义。落笔朴实,态度严谨,尊重历史,抒发心得。很有意义的文章,推荐大家阅读。【编辑:北方天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07-27 21:05:40
  又得以欣赏两首黄公的诗,通过文章更得以细解。
回复1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7-27 21:13:26
  感谢天马老师鼓励,指点。
2 楼        文友:梦姑        2022-07-28 12:17:57
  又一篇大作。让我们见识了不一样的地域特色。编按精美。
回复2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7-28 13:07:27
  感谢老师。我想通读后再来综述。可能要一两个月才读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