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 走近粟裕(散文)

精品 【东篱】 走近粟裕(散文)


作者:英子 布衣,33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87发表时间:2022-07-29 00:00:22
摘要:湖南省会同县“粟裕大将”故里行,文学采风活动纪事。

【东篱】 走近粟裕(散文) 站在将军粟裕的塑像前,仿佛自己也想成一个佩剑客,他的事迹让多少人都以他为典范,想着持剑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一
   2022年7月15日下午,我们省市县一行60多位作家及文学爱好者,顶着炎炎烈日,走进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枫木树脚村。
   下了大巴车,走过古树参天的林荫路,走下坡石版路,我们穿过“江陵第”的牌匾,走进粟裕的故居。
   故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分东西两院,现存的东院由前厅、正屋、横仓楼三栋两层木制楼房组合成二进式的独立院落。其中,前厅是为“品”字型客厅,而前厅与正屋之间建有“一”字型天井,两者正好构成“一品”。其寓意,就是故居的先人们希望其子孙后代勤奋好学,品行端正,将来能出一品人才。瞻仰完故居就明白“江陵第”牌匾的意思了。粟裕将军不负先人厚望,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卓越的战绩,更是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岂是一个“品”字可以概括得了!他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当然值得我们去“品”,品他的人格力量,品他的军事才华,品他传给后人的精神。
   粟裕故居负责人、粟裕侄孙粟泽树向我们介绍了故居的历史。他说,1907年8月10日,粟裕就诞生在这里,6岁上私塾,后随家迁入县城上小学。据他回忆,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封建地主式的接班人。当时,父亲要他在家管账,并订了亲。为反抗封建习俗,粟裕愤然离家出走到常德,先入平民中学,又考入省立第二师范。在校内,革命与反革命两派学生斗争激烈。受革命思想影响,粟裕于1926年加入共青团。翌年夏,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时,他前往武昌,参对了叶挺的第二十四师,到教导队当战士,同时正式转为共产党员,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粟裕作为共和国的十位大将之首,身经百战,六次负伤,两次头部中弹。毛泽东对他的军事才能十分赞赏,曾称赞他“最会打仗”。作为粟家的后代人,我们会把故居好好管理下去,讲好粟裕大将的事迹,宣传粟裕精神,让粟裕精神永存。
   一生一线,一条革命的直线,这个直线上刻着他果敢的人生选择痕迹,百折无悔,戎马毕生。在那个时代,与其说是人不由己,不如说是命运的选择,这个命运是个人的,也是华夏民族。粟裕的一生,光华璀璨,他的生平,就像一棵大树,枝丫无虫蛀,枝干不旁逸,参天独立,令人垂敬。
  
   二
   我们瞻仰完粟裕故居,去粟裕纪念馆,在途中同行会同县文联张主席告诉我们:粟裕纪念馆和粟裕故居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慕名前来。每天接待五百人至一千多人。会同县在规划景点集群布局,形成红色旅游大格局和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并在红色教育中让粟裕大将一生为国奋斗的精神得到传承,培育和弘扬优良的民族精神,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让大家聆听这片土地上流传至今的红色故事。
   很快到了纪念馆,纪念馆位于怀化市会同县城西南边沙梨界粟裕公园内,209国道旁。建成于1987年4月,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纪念馆的建筑结合了地型特点,采用富有地方色彩的马头墙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青灰瓦盖的屋顶,立面挂灰白陶板,把现代建筑与传统民间建筑以及绘画手法融为一体。整个建筑物线条明快,富于想象。馆前花岗石碑坊上带圆的三角形象征日月,表示永恒。整体上看,纪念馆风格朴实自然又不失浩然之气,与粟裕将军的气质和胸怀相吻合。
   走进粟裕将军纪念馆,粟裕铜像庄严矗立。展厅里,静静陈列着粟裕将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绩。纪念馆讲解员为我们娓娓道来:会同粟裕同志纪念馆的馆名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题写。是全国唯一的系统展示、宣传粟裕大将生平业绩的专题性纪念馆,有着“最佳红色旅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等诸多荣誉。纪念馆展厅陈列的内容共五部分。第一部分:“侗家少年,投身革命”;第二部分:“投笔从戎,初露将才”;第三部分:“名震江淮,敌后抗日”;第四部分:“华东主将,决策决胜”;第五部分:“呕血沥血,致力国防”。我边聆听讲解边拍照,生怕漏下点滴。
   纪念馆有17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很多照片系湖南粟裕研究室工作人员到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收集),及粟裕大将的战友和夫人楚青给湖南粟裕研究室的信及手迹,海外读者来信捐献的第三野战军首席代表粟裕照片,解放战争时期发表苏中七战七捷指挥者粟裕的通讯报纸复印件,全国各地各族粟裕研究专家读者来信,粟裕著作,粟裕研究著作,粟裕研究刊物等第很多资料的展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粟裕有着非常完备的史籍资料,正在近现代名人中是罕见的,有很多资料都是粟裕家族的后人经过艰辛收集得以保存下来的。
   1927年8月1日古老的南昌城一夜枪声,为中国革命开创了崭新的纪元,粟裕也开始了他崭新的人生。通过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摞摞资料、一块块图表、一幅幅字画、一部部文献、一场场视频、以及孟良崮战役等场景复原资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粟裕同志光荣战斗的一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他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与革命文物,每一件遗迹或文物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或多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一段史料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凝视它们、阅读它们、感知它们,这些静静地陈列在纪念馆中的老物件,似乎从来没有失去温度,它们有影有声,有形有魂!一下子,这位只在影视剧中出现的将军,突然那么鲜活地走进了我的眼里。粟裕是我国当代伟大的军事家,他身经百战,功参天地,克己让贤,佳话广传,沧海一粟,粟裕将军永远的活在人民心中。
   在纪念馆里,最是我难忘和感动的是,“留在粟裕头颅中长达54年之久的三块弹片”的那张照片。粟裕一生先后6次负伤,其中在武平和水南作战中,头部两次负伤;在硝石与敌作战以及在浙西遂安向皖赣边的转战中,手臂两次负伤;1929年攻占宁都时,他臀部负伤;1936年在云合开展游击战中,他脚踝负伤。残存在他头颅中的三块弹片,就是在水南作战中留下的。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弹片。2003年,军事科学院筹建院史馆,粟裕大将夫人楚青亲自把其中一枚弹片赠送军事科学院院史馆陈列,把另两枚交给大儿子粟戎生保管。粟裕将军戎马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懦弱惟有坚强,无私无畏勇敢担当。
   作为爱好诗歌的我,我最喜欢粟裕大将写的《七律·抒怀》。“诗文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我们后人想了解他,首先让我们高声朗读一下粟裕大将写的《七律·抒怀》:
   七律·抒怀
   粟裕
   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
   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
   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
   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这首诗有对自己的回忆,一生四处征战,无数次的枪林弹雨、腥风血雨、的创业艰难,突出了将军不怕牺牲、舍生报国、意志顽强、性格坚韧的高尚品质。有描绘自己激战沙场,从容面对、谈笑而过,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乐观自信,历经艰险之后云淡风轻。这首诗的灵魂是:“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苍翠的松树敢于直插云天,向天空的云彩一争高下,毫不畏惧,劲草又怎么会畏惧刺骨的寒风?粟裕将军通过这句诗表明了自己的政治节操和道德品格,不论环境如何险恶、不论面对怎样的困难,自己都将沉着应对,决不变色、永不妥协、决不改变坚定的信仰,不论是惊涛骇浪、还是刀光剑影、自己都将勇敢面对,决不动摇自己坚定的革命信仰。表现了将军坦荡、坚韧、从容镇定、毫不畏惧的革命精神。最后“乐将宏愿付青山”,营造出一个壮美、雄伟的意境,自己要把那革命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交给那巍峨的青山来听,这是用青山来烘托自己的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屈的意志,是他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坚贞不渝的真实写照,展现出了粟裕将军在人生处于逆境时的云水襟怀、豁达心胸。
   读他的诗,在每个字词里面,重温了这位老革命家的光辉历史,感悟当时代赋予他们的初心使命。他的诗歌,记录了他一生的戎马征程,也记录了新四军波澜壮阔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战役和重要事件。这首诗是他所有诗的提炼和浓缩,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这就是他的人生,这就是他的精神,这一首诗歌增强了我们的红色记忆,它在传递一种红色精神!
  
   三
   今天,我们瞻仰粟裕将军红色记忆中的生动故事,这些文物史料背后的故事,我们要感悟它的丰富内涵,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激励。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鲜活的教材,我们仿佛触摸着历史的脉搏、感受着粟裕将军的呼吸。粟裕纪念馆就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作为一个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从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段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我们应该将粟裕将军等老一辈革命人不忘初心、勇于牺牲、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革命斗争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谱写出属于自己三尺讲台的不悔乐章。
   在七月流火的阳光下,我们踏着粟裕纪念馆的激昂音乐旋律,脑海沁入崇敬的情愫,在民族复兴美曲里奔放,飞歌唱响华夏。我们相信张主席说的,随着一条高速路开通,催开了会同的“三色花”。借助高速公路带来的客流,会同县依托粟裕同志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鹰嘴界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绿色生态资源、高椅古村等中国传统古村落,打造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旅游。周末休闲时光,你可以驰骋在怀化高速公路上,两旁青山的碧浪翻腾,行驶到粟裕将军故居和纪念馆去享受“红色”的会同;你也可以从鹰嘴界国家自然保护区边上经过的公路,浓荫遮天蔽日,曲径通幽,到此你会放慢车速,摇下车窗,感受习习凉风,满眼苍翠、溪水潺潺,享受“绿色”的会同。当你吸饱了森林负氧离子,便来到了高椅古村。在这里享受一下“古色”的会同:明清时期的古村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找到一份心的宁静。
   历史的尘埃漫过多少古迹往事,而粟裕大将的风采,永远出尘跃俗,成为一座丰碑,成为中国革命的一道鲜红的印记。走近他,让我们重温那段岁月,感受一位伟人的精彩人生吧。
  

共 40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粟裕大将是我们国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他一生戎马生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去瞻仰他的故居,对于我们而言,无疑是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非凡。故居与纪念馆保存完好,一代元勋有此功德,足见国家与人民的重视程度。红色旅游项目,一直也是各地方依靠自身优势,所打造出的一个品牌。文章非常的详尽,把粟裕故居以及粟裕纪念馆的景观都描写的面面俱到,而粟裕将军的本人经历,也如数家珍般地完善得十分到位。粟裕将军的一生更是中国军事的编年史。文字朴实而真诚,无限深情地歌颂与弘扬社会的正能量,对于我们而言,具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感谢赐稿东篱,谨祝文丰笔健,精彩不断【东篱编辑:枫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80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桦        2022-07-29 00:04:52
  粟裕将军戎马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一生。这篇游记非常详实地记录了参观粟裕故居以及纪念馆的全过程,文字详尽,不失精彩!推荐阅读!
回复1 楼        文友:英子        2022-08-06 22:13:42
  谢谢枫桦老师的阅读和推荐!远握。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7-29 05:56:10
  走进美丽村庄,感受粟裕大将的革命生涯,“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粟裕大将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不移信念与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他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的真实写照。一篇正能量满满的游记文,让更多的人认识历史,了解革命历程,讴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很好的作用。好文章,学习点赞!祝福老师!
回复2 楼        文友:英子        2022-08-06 22:15:37
  谢谢红花草 老师的阅读,粟裕大将是我们 怀化人的骄傲和自豪!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07-29 08:11:56
  有幸随作者瞻仰了粟裕将军故居和纪念馆,重温了将军豪迈的《抒怀》,自己深受教育和鼓舞。文章结构清晰,文风朴实,感情充沛,思想深远。学习,欣赏,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英子        2022-08-06 22:18:21
  谢谢韩格拉图 粟裕将军的《抒怀》,今天我们读来,深受影响,满满的正能量!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7-29 09:52:42
  走近粟裕,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了解他的文人生平,记住中国革命的亮点。作者以精彩的文笔,领我们走进纪念馆,与革命家近距离对话,这是多么美好的教育。怀才抱器拜读,问候作者夏祺,期待你加入东篱,收获更多的快乐。QQ号见论坛。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英子        2022-08-06 22:25:54
  谢谢怀才抱器 老师 ,第一次瞻仰粟裕纪念馆和故居,我们就是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一次红色文化的熏陶。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7-29 11:24:32
  走近粟裕写得好!文章内容翔实丰富,语言朴实无华,却情味深长。这是一种超水平的显现和优美的表达。好文,点赞!遥握问候老师,谨祝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5 楼        文友:英子        2022-08-06 22:27:00
  谢谢李湘莉老师精彩的点评,紧紧握手!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07-29 13:17:12
  粟裕将军的人生,是一个传奇,以其超凡的军事才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将军戎马一生,不怕牺牲,舍身报国,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战功赫赫。那每一件遗物的背后,都有着动人心魄的故事,也是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时光虽然远去,但将军的浩然正气永存,他的红色精神将会世代相传,粟裕将军为后人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文章内容丰厚,资料翔实,结构清晰,详细而生动地讲诉了参观粟裕将军的故居和纪念馆的整个过程,场景描写细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尤其对将军所写的诗词的深邃解读,讴歌了粟裕将军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坚贞不渝的崇高品质,满满的正能量。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老师,遥祝夏琪!
回复6 楼        文友:英子        2022-08-06 22:28:34
  谢谢琳达如菊老师,鼓舞人心的精彩评语,一定更加努力写好每一篇文章!
7 楼        文友:英子        2022-08-06 22:12:16
  谢谢老师们推荐,作为精品文.
杨付英 笔名英子,瑶族,高级历史教师, 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协会会员, 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中方县作协副主席,兼任《报告文学》特约记者。喜欢摄影,出版有诗文集《蓝草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