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宁静·颂】走出大山(小说)

精品 【宁静·颂】走出大山(小说)


作者:未初 童生,90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17发表时间:2022-07-31 16:16:48
摘要:英子和梅子走出大山进入城市生活故事。二人同为一九八五年高考落榜,一起进省城最大国营海阳服装加工厂,接下来却走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一九八五年,英子和梅子高考纷纷落榜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英子和梅子都出生在距县城不远的桃花吐村。这个村子四面环山,方圆五六公里,一条十多米宽的小河由西向东穿村而过,沿着小河向西五十里就是平阳县城。平阳县城是一个小县城,人口约三十万。平阳县没有大的工厂、企业,经济收入以农业、畜牧业为主,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几个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县城之一。
   英子和梅子从小就是一对好朋友,从小学到初中,两个人几乎形影不离。英子消瘦、梅子微胖,英子性格开朗些,梅子性格内向些。从小学到初中,两个人一起上学、一起下地里割草、一起上山打柴、一起咯咯咯地笑。那一年,她们是乡里中学仅有九个考上县里高中学生的其中两个。平阳县城有三个高级中学,一个是省级示范高中,另外两个是普通高中。那一年,只有一个男同学考入了省级示范高中,其余的同学考入的都是普通高中,英子和梅子则是考入了同一所普通高中。虽说普通高中,每年乡里能考上的也是寥寥无几,英子和梅子应是佼佼者了。接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天,两个人都很兴奋。
   “嗨,梅子!到了高中,我们都好好学习,这样我们两个就都能走出大山里了,就不能像大人们那样整天和土坷垃打交道了。”英子眉飞色舞地冲着梅子笑。
   “但愿吧!”梅子忧心忡忡地说,“听说咱们那个高中能考上大学的也没有几个,三百多人中只有排名前五十的才有希望。咱俩的成绩是勉勉强强地进入高中的,底子又薄,怕是很难与别人竞争的。再说,我们家里也不对我抱有多大希望,父亲是没想到我能考上高中的,同意不同意我上高中,还不一定呢!”
   “是呀!我也担心我的父母不同意我上高中的。不过,咱们一定得争取家长的同意,这可是改变咱们命运的关键时刻。”经梅子一提醒,英子说话的语气也沉重了。
   “你家还好些。你看我家,两个妹妹还在上学,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又有那么多的家务活和农活,父亲真需要我帮他一把呀!咱们继续上学就需要住校,帮不上忙,家里怎么办呀?再说,咱们村里就没有出过大学生,念过高中的女学生也没有几个。父亲以前就说过,让女孩子念高中就是赔钱的买卖。”梅子说着说着,眼里噙满了泪水。
   “不行!反正我一定要念高中!”英子甩了甩脖子,捋了捋额前的头发,继续说:“你先做做你妈的工作,她可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看你爸什么事都听你妈的。只要你妈同意了,这事就成了。”
   “我妈是能同意的,可是,你看看我家的这个情况……”梅子叹了一口气,低下了头。
   事情果真如英子和梅子所料,起初双方家里都是不同意两人上高中的。英子的情况好些,家里见英子的决心很大,没有过多的阻拦。梅子则费了一番周折,梅子的母亲是同意的,梅子的父亲经过几次思想纠结,最后勉强同意,条件是:农忙时或节假日、休息日,梅子要尽量回家帮忙。
   转眼开学了。英子和梅子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这一天,她俩收拾好简单的行礼,坐上村里通往城里的大巴车,感觉是两只飞出鸟窝的小鸟。高中考试的那一天,是她俩第一次进平阳城,这是第二次。第一次进城,来不及到处逛逛,只是对县城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羡慕,宽阔的没有灰尘的柏油马路、整整齐齐的水泥高楼、穿着干净整洁时尚的男男女女……英子和梅子报到了。这次俩人没有分到同一个班级,却分到一个宿舍。这是一个集体宿舍,一间红砖的平房,里面上上下下一共三十多个床位,英子和梅子的床位分到东西两个角落。
   入学手续办理妥当,英子和梅子相约来到了学校附近的天鹅商场购买基本生活用品。宽敞明亮的厨窗、琳瑯满目的商品、整齐干净的大理石地面,都令英子和梅子赏心悦目、目不暇接。两个人逛完了整个商场,开始购买用品。俩人买的用品几乎一样,洗脸盒、毛巾、牙刷、香皂等。英子和梅子以前在家时洗脸都用的是肥皂,也都从没有刷过牙,买的香皂和牙膏也不分什么牌子,只买了价钱最低的那种。
   高中的学习生活异常紧张,英子和梅子丝毫不敢懈怠。每天早晨,六点三十分起床,跑步早操、食堂吃饭、晨读早自习,接着是上午的四节课。中午匆匆吃过午饭,舍不得休息,又赶回教室学习。下年依旧是四节课,依旧是匆匆吃过晚饭,又赶回教室自习,直至教学楼晚十点熄灯。回到宿舍,简单洗漱后,两个人才有机会简单说几句话。十点半宿舍也熄灯了,偌大个宿舍里,静悄悄地,都很快入睡。
   尽管英子和梅子十分勤奋,怎奈相比其他同学还是底子太薄,其他的同学也都非常努力,一年后,她俩的学习成绩仍然是排在后面。这一年中,英子和梅子每个周六的下午都要做平阳县至桃花吐的最后一班车赶回村子。回到家里,俩人顾不得歇息,晚上帮忙料理家务,白天上山下地帮着干农活。第二天下午,俩人再坐桃花吐至平阳县的最后一班车返回城里。
   这一年中,英子和梅子没有逛过一次街,除了基本生活费用,俩人没有额外的零花钱。学习资料,除老师规定外,俩人都不另外购买;这一年中,英子和梅子互相仍是最好的同学朋友,她俩除了互相之外都几乎不和其他的同学说话、来往。英子和梅子已经顾不得在意别人的目光,在其他女同学穿着漂亮花裙的夏季里,依然是长衣长裤;这一年中,英子和梅子没有买过一次零食,吃的都是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或一毛钱的白菜或一角五分钱的土豆。
   就这样,又一年过去了,英子和梅子的学习成绩依然没有进步,并且,应该说更糟糕了。英子更瘦了,仿佛来一阵轻风,就会把她刮走;梅子也有些体弱了,一年之内感冒好几次。
   “梅子,要不咱们退学回家吧!”有一天中午,英子把梅子叫出教室,躲在校园里的一棵大柳树下,神情沮丧地说,“凭咱俩现在的情况,考大学是没有希望了,再念下去,也白白地浪费功夫,还不如早点回去帮家里干一些活儿。”
   听了英子的话,梅子也心情沉重,思索了一会儿,说:“我也这样想过。可是我们已经挺过两年了,再熬一年就毕业,眼看到手的高中毕业证不能就这么放弃了。我们有了高中毕业证,回到村里也能干点啥。你看,咱村的那几个民办教师不是还有初中毕业的吗?”
   英子点了点头,说:“我看咱们也不用那么拼命学了,糊弄能毕业就行了。”
   “还是尽量多学点吧,知识多了会有好处的。”
   英子和梅子说完话,回到教室,两人的心情好像舒缓了很多。
   光阴荏苒,三年的时间就像一场黄粱之梦,飞速流去。
   英子和梅子高考纷纷落榜,各拿了一张高中毕业证回到了桃花吐村庄。
  
   二
   九月的微风清凉。这天上午,梅子正在自家的大豆地里干活,一抬头,看见英子一边摇着手臂一边向自己这边飞跑过来。
   “梅子,梅子,好消息!”英子走到了梅子跟前,口里还喘着粗气,“省城一家服装厂来咱们村招工了,据说是扶贫支农。你看,这是招工启事,咱俩报名吧!”
   梅子接过招工启事仔细看看,真不错,工资待遇都挺好。她犹豫了半天,皱着眉头说:“是挺好!可是我们走了,家里怎么办呢?”
   “嗨,那还不好说,家里的农活他们能干多少就是多少呗!我们外出工作,挣钱养家,家里求之不得呢!再说,你的两个妹妹,我的两个弟弟上学,你妈妈看病吃药,我家要买油盐酱醋、种子化肥,哪一样不需要花钱?你看这上面的工资,一个月的工钱顶我们俩种地、种菜忙乎半年的。”
   梅子点了点头,“中午我回去与家里说一声,下午我们一起去报名。”
   “好,就这么定了!”英子跳起来和梅子击了一下手掌,风一般飞远了。
   省城服装厂在平阳县桃花吐村这一次共招了十七名工人,五名男工,十二名女工,包括英子和梅子。除了英子和梅子是高中毕业,其余的都是初中毕业。半个月后,一辆载着包括这十七个人在内的总共四十多人的大巴车,从平阳县城沿着101国道奔驰到省城——海阳市。一路上,坐在一起的英子和梅子无心说话。俩人都默默地看着窗外,欣赏着那些没有看过的风景:蓝天白云下,金黄色的稻田一望无际,阵阵稻香随风飘入车内;一座座村庄、工厂,一片片杨柳、一条条河流,在眼前不断地掠过;不断由高楼排布的城市在远方慢慢向后移动,不断有大大小小的汽车迎面开来……英子和梅子第一感觉到了飞翔的感觉,心中充溢了许久都没有过的喜悦。
   七八个小时后,大巴车减慢了速度,沿着宽阔的街道进入了省城市区。这时,英子和梅子才知道什么叫高楼大厦,什么叫车水马龙,什么叫城里乡下。想想三年前初进平阳城的感觉,俩人才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相比省城,平阳县城真是太小太小了,也太土太土了。
   这样想着,汽车减慢了速度来到了一个厂房大门前,英子和梅子往前一看,一块竖挂的白色大理石牌匾上赫然显现着“海阳服装加工厂”几个黑色大字。
   “到了。”英子小声向梅子嘀咕了一句。
   “嗯。”梅子也轻声回应着。
   英子和梅子当时不知道,海阳服装加工厂是海阳市唯一的一家服装加工厂,也是省内最大的国营服装加工厂。该厂现有职工五千多人,占地面积一百万平方米,大大小小的车间十几座,缝纫机三千多台。厂里百分之八十都是女职工,基本都是本地人,都是全民职工。英子和梅子她们是海阳服装加工厂第一次从外地招工的,也是第一次招的临时工。
   服装厂仅有一栋四层楼的独身职工宿舍,十人一个房间。英子和梅子被分到了不同楼层的宿舍,可是两个人在一个楼里住着,也算没有分开。稍稍安顿下来,英子和梅子各自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投进厂门口的邮筒里,报了个平安。
   经过两个星期的上岗培训,英子和梅子开始正式工作,两个人被分配到了不同车间,英子是裁剪车间,梅子是缝纫车间。英子和梅子的工资都是计件工资,一个月下来,英子和梅子都出全勤,各有几个加班。领到工资的那一天,两个人都高兴得简直要蹦起来,英子挣了三十九块八毛线,梅子挣了四十二块五毛钱。
   “梅子,你的工钱你打算咋花呀?”英子一边数着不知数了多少遍的工钱,一边问梅子。
   “还咋花呀?我得把工钱的一半寄回家里,让家里人高兴高兴。剩下的要添一些用品,留用生活费,如果还能剩下,我要存起来,以备将来好用。以后也是,我用把工钱的一半攒起来,定期寄回家里,剩下的能攒也攒起来,留着自己用。你呢?”梅子高兴地一口气儿把话说完,反问了英子一句。
   “那我也是把一半儿寄回家里,剩下的我要买一件像样的衣服。你看,那些老员工下班后穿着多时髦、多漂亮!”英子说着,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后天是休息日,我们去逛逛街吧!来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出去走走。”
   “城市这么大,我们也不熟悉,很容易迷路。再等等吧!”梅子迟疑地说。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屋的刘姐是本地人,她已经跟我说过多次了,要带我出去走走,正好咱们一起去。”英子满不在乎地说。
   “那样不好吧?”梅子说。
   “有什么不好的,就这么定了。”
   第三天,刘姐带着英子和梅子先去了附近的和平大厦,英子买了一件喜爱的上衣,梅子买了一件毛毯。然后,刘姐又带着他俩坐上公交车去了南湖公园。英子和梅子做梦也想不到,大城市的商场是那样的奢华,大城市的公园里有那么多的从来没有见过的美景,尤其是那些想想都脸红的,那么多的俊男俏女竟然在公园里大模大样手牵手、肩并肩。
   游逛了一天,英子和梅子都累了,很快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几天后,梅子来找英子。“英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梅子把英子拉到一旁小声说,“我们组长李姐告诉我,省电大在咱厂的站点又招生了,只招机械和服装设计两个专业。正式职工,凡是今年高考超过250分的可以免试。对于我们临时工,可以现在报名,明年四月份参加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厂里会给我们开基本工钱,脱产学习。我们俩试一试吧?”
   “没那么容易吧?我们没有学习资料,又没有可以学习的时间、地方。再说,一想想那些早就厌烦的公式、定理,我就头疼。”英子轻轻地摇了摇头。
   “我们组长李姐说,她有去年的学习资料可以借我用,说我们这些刚参加完高考的,有很多优势,只要努力些,是很有希望的。她还说,如果我报名,晚上可以去她的车间办公室和她一起学习。如果考上了,我们就可以转正了。”梅子有些兴奋,说着说着声音有些高了。
   “嗯……”梅子犹豫了,咬了咬嘴唇说,“我还是不想考了。你想想,两年半脱产,得少挣多少钱,转了正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干活吗?如果考不上,又会惹别人闲话了。要考你考吧,我不想再做无用功了。”……
   梅子见劝说英子无用,只好一个人报了名。也从此,英子和梅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工作之余,梅子随着李姐一起复习功课,全力准备电大考试。英子也没闲着,她跟刘姐在一起去文化宫看电影,在宿舍里为弟弟打毛衣,期间还跟刘姐学会了跳交谊舞,拿着刘姐的录音机听了许多的港台歌曲,学会了演唱邓丽君的《夜来香》和《何日君再来》。

共 94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走出大山,是每一个非惟平阳县桃花吐村乃至所有山村水乡青年人的执著美好愿望。小说就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如花女青年英子和梅子走出大山进入城市生活的感人故事。同为一九八五年高考落榜,一起进省城最大国营海阳服装加工厂,接下来却走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梅子如愿考上了电大“服装设计专业”还转了正,安排在厂部的设计科工作;而英子则走进天马歌舞厅当陪舞,还陪一个四十来岁承包建筑工程男人住在了一起,以私人保姆子的名义,结果还坠了胎,最终不得不回到大山嫁给了平阳县城一家杂货铺店主瘸子。人生无常,世事沧桑啊。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同学,一起进城打拼,一对好朋友,相同年景,不同命运,其差别恁那么大的呢。文学是启示人生的,是警人的,是向美的,是指引国民前途的灯火。这是文学的大义,也是文学人义不容辞肩起历史时代使命,宵衣旰食慷慨以赴的思想精神动力和道理所在。【编辑:郭永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807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2-07-31 16:21:10
  祝贺大作发表,感谢赐稿。远握!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2-07-31 16:29:43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2-07-31 16:32:30
  一对好朋友,各自不同的路。作者娓娓讲述一对女孩走出大山,所面临不同的命运,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4 楼        文友:未初        2022-07-31 17:16:28
  感谢郭老辛苦编按!感谢社长、朱老师厚爱!敬茶消暑。
5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3-05-23 10:39:07
  两个好朋友,两条不同的道路,两个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6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3-05-23 10:39:41
  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