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家园】君子如兰(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家园】君子如兰(微型小说)


作者:王伯明 白丁,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69发表时间:2022-08-20 19:38:57
摘要:本文记录了一位90高龄的知性老太,以先生留下的君子兰为伴,精心伺弄浇灌培育,寄托思念老伴的故事。

一头银发的陈老师,端详着窗台上俊隽挺拔的君子兰,脑海又一次萦绕起“君子如兰”的诗句。
   葶顶伞花绿叶秀,端庄姿容质不凡。
   陈老师今年已九十高龄,五十年代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从事过翻译和科教工作。陈老师细端着这棵君子兰,眼前浮现着它的主人,追思着与老伴相濡相呴六十多载的如金岁月……
   陈老师的老伴也姓陈。老伴八十岁那年,打了门球回家的他,在路旁看着在卖的一盆君子兰葱盈可爱,便买回了家。陈老师看到老伴在捣腾花卉,又增加了忙活,有点不悦。但看到他从心底喜欢,也就随他去忙乎了。
   人们对君子兰赞美有加。因其高雅的姿态,富贵的花容,娇莹的气息,坚毅的品格,质朴纯真,寓之于情,大家也就把君子兰作为甜蜜富有和幸福的象征,得到了无数人的喜欢和钟爱。
   陈老师曾在北京、苏州等地,为当年援华的苏联、东欧国家专家当翻译,随地方领导陪同李先念、陈毅、许世友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参加涉外活动。环境的感染,她对花卉草木也自然独具笃爱。
   心仪而置,傾心以投。老伴买来了花卉书籍,带起了老花眼镜,边研究边养护。他给这棵买来的君子兰倒了盆、换了土、施了肥,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君子兰叶子很快冒出了新的片芽,吐柔茹刚,成长茁壮。
   一地相思随月洒,半山风景待君吟。人最痛的,是永别后的回忆。老伴八十七岁那年,因病逝世。相濡以沫几十载,这天,君子兰更成了陈老师知音的“伙伴”。陈老师久久地伫立阳台,凝视着隽蔚生长着的君子兰。斯人已去兰还在,此兰以后怎么办?陈老师决心接过老伴的喜爱,开始继续养植老伴这棵曾经的宝贝。
   陈老师开始翻阅老伴留下的书籍,观看手机视频,学习君子兰的养护管理方法。她悉心观察,发现君子兰刚长出来的是浅绿色的嫩叶,过几天就变成深绿色的了。长大了的叶子又长又宽又有光泽,清晰的叶脉像打上了一层蜡似的,茎的颜色和叶的颜色一样墨绿,是那么骄莹雅致。
   陈老师依俙记得,一天,老伴在找院子盆里贮存的水,还自言自语地问:“我晒的水哪里去了?”陈老师回答:“我倒掉了”。老伴不快地说,“这些水晒三天了,我准备浇君子兰的,你怎么倒了呢”?“噢,我不知道,对不起。”对此,陈老师还幽默地对老伴道了歉。
   陈老师还记得,老伴告诉她,君子兰浇水浇的次数不宜多,只是一次要浇透,盆底不能有积水。浇水时间最好是早上或傍晚,千万不要大水漫灌。花心不能浇水,否则株心容易溃烂和烂根。当年,生活中相互传递的这类小常识,让陈老师觉得生活是那么温馨,与老伴的生活增添了那么多共同爱好和乐趣。
   数十年,一家人从滚绣坊搬到长洲洲路,又从长洲路搬到木杏新村,从风华正茂到白发鹤年,陈老师和老伴始终没有离开过滚绣坊社区。老人只是显得更加善目慈眉、和蔼可亲了。
   孩子是孝敬的,他们尽力腾出时间与妈妈一起,劝导妈妈、陪伴妈妈,希望妈妈早日从痛苦中走出来。老人也科学安排,上网、阅读、玩微信、打俄罗斯方块游戏。给自己起了个“怡然自乐”的微信名,还结交了一批微信好朋友。
   在国外工作的孩子已经回去。在国内工作的孩子要正常上班。退休了的孩子,劝妈妈到乡下住些日子。陈老师总是谢绝,说是要“陪陪你们爸爸。”
   转眼四年过去。几经劝慰,女儿发现了妈妈内心的秘密。原来,陈老师舍不得这棵日夜相伴的君子兰。女儿告诉母亲,到乡下时可以把君子兰带上。就此,陈老师终于答应,带上老伴心爱的君子兰,两相继续相伴。
   女儿为母亲准备了温暖、明亮、舒适,带有阳台的房间,还搬来了其它几棵花卉,与君子兰一起放置在阳台上。陈老师按照她的经验,适时为其施肥、松土、浇水,乐在其中。
   陈老师观察着眼前的花卉, 详察着叶子上许多像血管一样的大叶脉和用来吸收输送养分的密密麻麻的小叶脉。墨绿色的叶子又长又宽,向左右两旁分开舒展的叶子,好像排列好的整齐的队伍。
   君子为兰,惟为慰心。陈老师闲来,自然会想起她的老伴。新中国成立不久,已在北京当俄语翻译的她,为了夫妻团圆,来到了苏州,开始了工作和照顾家庭的全新生活。
   老伴先后经历了派出所、法院、工会等岗位的工作。陈老师为照顾三个孩子,也从市外办的外事翻译调整到了工厂担任职工教育工作,一边忙业务,一边照顾家庭,与老伴比翼双飞。两人勤俭持家,把三个孩子们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并组成了三个令人羡慕的家庭。
   室外春寒料峭,室内温暖如春。温暖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射在君子兰上。陈老师端量着墨绿宽厚的君子兰叶中间,自叶腋中抽出的茎葶,骄傲地顶着橙红色的伞状花朵,花朵间吐着橘黄花蕊,漂亮极了!
   过了些时间,因城里家中有事,陈老师和女儿需要回城,她为君子兰浇了水,摆放到了窗台的一侧。
   石火光阴,约半个多月回来,陈老师急不可待地来看她的君子兰。可呈现在她眼前的一幕让她有些心痛。君子兰有的叶子已经枯萎,有的枯斑成点成块,搭拉了下来,更利害的是根部开始糜烂。
   陈老师很是心痛,仔细分析,好像是前期浇水过多,加上门窗紧闭不透气,君子兰可能受涝受寒了。她让女儿帮助把盆底的积水倒掉,索性剪掉了枯萎和有枯斑的叶子,搬到有阳光、空气流通的地方,确保君子兰土壤适爽。
   陈老师像珍爱孩子一样呵护着老伴留下的这棵君子兰。每当歇息或散步回来,总要看一眼她的君子兰。她发现,叶子枯萎和根系糜烂的问题慢慢地得到扼住。经过适度喷雾去尘,保持了君子兰的嫩绿生长。
   人们赞美君子兰蕙性儒雅,澄心皓质,契合若金,隐逸疏朗。
   陈老师又想起与老伴相识、结合,直至年老的艰辛与幸福的岁月。年轻时的他,挺拔帅气,举止儒雅,德才兼备,坚韧无私,说话总以商量的口气,是那么斯文可范。
   陈老师想起在国家自然灾害时,她们带着三个孩子,他总是俭用省吃,让妻儿吃饱。文革时坚持真理,不卑不亢。在下放农村时,克服困难,勤奋劳作,把艰苦卓绝的环境过成欢乐日子。
   陈老师想起与老伴的相濡生活和与家族亲戚、朋友的相处,一直真心相待,尊重为怀,严于律己,做谦谦君子。人们常常把君子兰作为甜蜜、富有和幸福的象征,自己深深感受到了这个甜蜜、富有和幸福。
   陈老师悉心呵护,像宝贝一样爱护着它她和他的君子兰。它像看出了她的心思,从叶子的中间长出一根茎葶,茎葶慢慢长高,长了很多花苞,花苞也慢慢从浅粉色变成橘红色,在绿叶衬托下,花朵热烈奔放,恢复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看了使人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爽。
   陈老师喜欢君子兰,品兰闻香,诉说衷肠。她眼睛里观赏着君子兰的高雅、隽永、厚重, 脑海里回味着与老伴六十多年相敬如宾的点点滴滴。
   君子兰挺拔翠绿,一年四季赋予生命的真色,特别是隆冬之时,百花凋零,唯独君子兰的花蕾站立在一层层的兰叶间傲然挺立。快到春节,君子兰好像知道时间一样按时开花。它露出了花蕾,橘红色的花瓣,橙黄色的花蕊,非常美丽。它使人们居冬知春,于严寒中感受着春天的色彩。家庭聚会,大家都争先恐后跟它拍照,好个热烈和喜庆。
   温文似玉幽芳送,亲厚精深书页翻。 君子兰静谧幽雅的风度,代表着崇高的美德。它牵衣惹袖,给人慰藉,使人依恋,引您热爱生活。面对眼前花株端庄,花姿优美的君子兰,九十大寿的陈老师,观赏着、护养着,脸上露着康健、欣慰的笑容!
   四月清风芳菲,聆听你如兰的颤音。

共 29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微型小说,优美的文笔,生动的叙述,感人的人物故事,一位90高龄的知性老太,以先生留下的君子兰为伴,精心伺弄浇灌培育,寄托思念老伴的故事。精彩感人的小说,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8-20 19:40:21
  精彩的微型小说,优美的文笔,生动的叙述,感人的人物故事。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