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前南峪,太行山最红最绿的地方(散文)

精品 【星月】前南峪,太行山最红最绿的地方(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25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0发表时间:2022-08-22 08:27:19
摘要:原创首发。

【星月】前南峪,太行山最红最绿的地方(散文) 机缘巧合,让我刚刚结束了冀北承德、张家口的旅行,便迅速来到了冀南,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那个“太行山最红最绿的地方”。
   前南峪,一个非常普通的山区小村落的名字,印象里,从邢台市前往山西临汾、吕梁地区,或者更远的西安、兰州,曾不止一次路过瞥见,但并没有产生阻住一位匆匆旅者脚步的力量,就像无数个村庄的标牌一样,一闪而过。这次却不同,我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头扎进了它的腹地,直接在它的五脏六腑里,滚了几个来回。
   从邢汾高速下来,行驶在“抗大路”上,人们就钻进了果木的绿色海洋里。
   “抗大”?对,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为此名,1940年11月,“抗大”东征至邢台浆水川畔的前南峪村,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学员,直接奔赴抗日救亡的第一线,为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创立下不朽的功勋。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还有我们熟知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前南峪村,是“抗大”敌后总校所在地,今天,“抗大陈列馆”就坐落于前南峪村东,北面大河,南靠太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这是前南峪“最红”的一笔。
   “最绿”呢?还没有进入前南峪村,你已经进入了“中国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么多国家级的风景区名号,想必,你已经看到那满眼的绿色了。走在农业观光园回环曲折的山路上,冷不丁从浓密的果木下钻出两位农妇,她们背着荆条筐,筐里是青绿的小山枣,山枣花生米大小,已有小半筐。见我们错愕,一面呵呵笑着让抓把枣子吃,一面打趣说:没有吓着你们吧?我们这里是多见树木少见人啊!呵呵呵~~
   这随口而出的“多见树木少见人”,正是前南峪“最绿”的真实写照。据导游小郭介绍,前南峪村386户人家,1413口人,人均六分田、七亩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4.6%,也就是说,除了农田、房舍、道路,这里已经完全被森林覆盖,倘若从高处俯瞰,满眼皆树木,弥望尽翠色,完全是“只见树木不见人”的。而这树木又以果木为主,占地8300亩,果木又以板栗居多,超过5000亩。
   说起板栗,生活在华北一带的人都知道,传统意义上的“板栗之乡”应该是唐山的迁西,或者承德的宽城,京津冀一带人们吃的栗子,大都来自唐山或承德的山区,前几天去承德滦平金山岭长城的路上,看到了挂满枝头的、袖珍仙人球一样的毛栗子,只可惜急着赶路,没能停车驻足仔细观察,没想到这次来前南峪,5000亩的板栗林地,居然就这样把我们拥入它的怀抱了。对于生活在华北平原大半辈子的人来说,板栗并不新鲜,不说跟冰糖葫芦一样在冬天常见的糖炒栗子,就是每年秋后,老家在唐山、承德的亲戚朋友,也会拎着大包小包,送到家里来让品尝他们家乡的风味特产,而且,大都是刚刚从果园里捡回来的、每一颗头上还顶着一根小辫子那种,新鲜无比。栗子吃过不少,只是长在树上的栗子是何等模样,却第一次见到,而且还是这般近距离的接触。
   像所有的果木一样,板栗树干并不高大,但枝枝叉叉向四外延展,树冠发育异常庞大,枝繁叶茂,每一棵板栗树,都将自己的生长空间挤占到极致,而后密密麻麻,连缀成片,沿着山脊,爬上山顶,或者顺着山坡,探向谷底。板栗树的叶子也很大,类似于柿子、核桃的树叶,有蜡质,老绿色,大手掌一般,将一个个毛球样的“栗蓬”,托在树梢枝头。
   “栗蓬”也是第一次听说吧?那是栗子壳儿外的一层刺苞,透过阳光,碧绿的毛刺根根直竖,像仙人球的毛刺一般,只是个头比仙人球小多了,倒有几分绿色的海胆的样貌,毛茸茸的。这也是人们习惯称它们“毛栗子”的原因。一颗栗蓬包裹着一到四枚栗子,有的可达五六枚,待到栗子成熟的季节,栗蓬会裂开口,从树梢脱落,栗子颗儿就从毛球里面滚出来了。不能从树上脱落的栗蓬,人们就用竹竿子像打枣子那样,将它们打下来。
   栗蓬乍看毛茸茸的,毛球一般很可爱的样子,可当你忍不住伸手去摸,它就会毫不留情地刺痛你,像仙人掌、仙人球的刺一样。这应该是大多数坚果的自我保护功能。核桃外面包着青皮,松籽之上裹着鳞甲,榛子还把自己伪装成植物的叶子模样……相信,这都是为了对付喜鹊、松鼠等贪吃的禽兽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栗子是“干果之王”,淀粉含量极高,又是木本粮食,中医认为栗子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因此栗子又有了“肾之果”的美名。小时候读《红楼梦》,依稀记得贾府给老太太做栗子面窝头,就料知那是精细的食材,后来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栗子》,才发现北京人吃栗子细分好多种,鲜吃、干吃、熟吃都可以,熟吃又包括烤吃、炒吃、煮吃、炖吃等多种方式,且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还远渡日本,让那岛国的居民也爱上了栗子。只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满山的板栗都还在带刺的盔甲里睡大觉,看不到,也吃不着。栗子成熟在每年的九十月份,估计还得个把月的光景。
   不过我们见到了板栗树王,一棵拥有2500年树龄的大板栗树。这棵树树干胸围5米,树高12米,早在1300年前的武则天朝就已经享有“板栗王”的美誉,而今的这棵板栗王依然树大根深,独木成林,枝繁叶茂,浓荫密布,硕果累累,风采依旧。当地人在树下设流觞曲水,置板栗摔碗酒,每年板栗收获季节,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于此,组织“千年板栗王”板栗竞拍活动,品板栗果,喝板栗酒,钟鼓齐鸣,盛况空前。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在前南峪农业生态观光园,百年以上的板栗树俯仰皆是,千年以上的板栗树也有两三千株。没有想到吧,我们在这里吃的小小的栗子,没准还是从这些几百年、上千年的板栗树上结出来的呢,它们算不算得天地之正气、聚日月之精华了呢?任何一颗都可以跟仙丹媲美,吃上几颗你是否会飘飘欲仙呢?“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作岭南人”,当年的苏东坡有些过于豪放,三百颗未免太过奢侈,但在前南峪每天吃上几颗板栗,并不能算是一种奢望。
   前南峪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山路蜿蜒崎岖,但一律是柏油路,平坦规整,路两旁都是一色的红色砂岩砌成的围墙,层层叠叠,秩序井然,当地人叫它“水平梯田”。水平梯田里的果木郁郁葱葱,时不时会有一两枝板栗的长枝伸到山路上来,将带刺的毛球呈给你看。说起水平梯田,前南峪人自然都会想起老书记郭成志,那位从大山里走出的“全国劳动模范”,那个从1963年发大水开始,立志要整治这荒山秃岭,率领大家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带头人。当然,还有“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楷模”河北农大李保国教授,他来到前南峪一干就是35年,坚持小流域治理,推广果木栽培新技术,让前南峪走上了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劳动模范”“时代楷模”,他们既“红”且“专”,正是他们怀着一颗对人民群众赤诚的红心,治山、治水、治穷、致富,坚持走科技兴山、生态富民之路,才将昔日“山高石头多”的前南峪,建成了一个以板栗为主,干鲜果树达23.86万株的果品生产基地,让这里成为“太行生态第一村”“中国绿色村庄”“八百里太行最绿的地方”。
   前南峪村不止有板栗,还有浆水苹果、纸皮核桃等,都是享有盛名的高品质果品。
   临下山时,导游小郭带我们走进一个采摘园,看园子的老人请我们品尝一种鲜果:成串、满架却不是葡萄,青涩、碧绿却不是枣子。还带我们走进低矮的树架下,一嘟噜一嘟噜的果子碰着头,亲手摘下或是从杂草丛中捡拾起、品尝这熟透了的果子,新鲜,甘甜,爽口。它叫软枣猕猴桃,外表青涩像没有成熟的大枣,但软软的,覆一层薄膜的外衣,没有毛刺;内心似猕猴桃般的瓤肉,咬一口,甘甜如醴酪,又远超猕猴桃。据介绍,这是新引进的水果新品种,其VC含量是苹果的100倍,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软化血管、抗肿消炎等,是名副其实的“水果之王”。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去前南峪看看吧!
  

共 32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前南峪,如果没有作者优美的文字,我们没有机会领阅此处风光。作者构思巧妙,先用前南峪的红和绿开启全篇,引出下文,激发了读者的兴趣。然后着重描写红和绿,红指的是前南峪是因为这里有过“抗大”,也就是“西北抗日红军大学”,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抗日将领,也成为今天典型的红色教育基地。接着又描写绿,这里“多见树木少见人”,基本是绿的海洋,成片成片的板栗林绵延起伏。平时我们只吃板栗,只听说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对于它的来源很少知道,这会跟着作者的文笔真的长了见识。好文推荐赏读!【编辑:红尘一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82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22-08-22 08:29:58
  平时只觉得板栗很神秘,因为是由想像得来的,今天终于对板栗的由来有了全新的认识,真是见多才能识广。
回复1 楼        文友:荷锄叟        2022-08-22 08:49:25
  板栗是河北特产,只是生长在山区,平原的人吃过,没见过它的生长。
2 楼        文友:荷锄叟        2022-08-22 08:47:54
  这么早?辛苦了一莲!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回复2 楼        文友:荷锄叟        2022-08-22 10:48:38
  多谢杨老师,顺祝秋祺!
3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8-22 08:48:18
  一篇优美的游记佳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拜读学习了!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4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2-08-23 17:49:30
  恭喜贾老师。出游得精品。
回复4 楼        文友:荷锄叟        2022-08-23 20:06:39
  多谢社长鼓励!
5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2-08-24 07:06:13
  生态果园,瓜果飘香,欣赏贾老师的精彩散文。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5 楼        文友:荷锄叟        2022-08-24 12:24:04
  谢谢彩蝶,顺祝秋祺!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