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阿姐的抉择
“卖冰棍了,卖冰棍了……”
女孩清脆的叫卖声,在乡村的泥泞小道间、在村学校门口、在镇上的柏油路上响彻着。
这卖力呼叫声,正是我的阿姐发出的,那年阿姐13岁。
我的阿姐在家里排行老五,前面有四个哥哥,后面有三个弟弟,而我就是家里最小的,也是阿姐的口中的“七弟”。
我家在农村,爸妈是地道的农民。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在我们那相对封闭而落后的农村,执行的还不是那么彻底,村里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是5个娃及以上,所以我家也算是标准生娃“模范”家庭。
娃多,吃饭的嘴也就多了。即使父母一年365天,都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辛苦劳作,家里那几亩薄田,养活一大家子已属不易。
小时候不知道,仅凭家里一头牛几亩薄田和父母的双手,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但我清楚的记得,家里七兄弟一个姐,每个人到上学年纪,父母都会想尽办法把我们送进校园。
父亲时常对我们说最多的一句话:“知识能改变命运”。
199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这是一个抉择我们兄弟姐妹命运的晚上。全家人围坐院子里,父亲抽着旱烟,母亲低着头,手里还忙着准备喂猪的食材。
这个夏天,家里的情况,三哥考上大学,四哥考上县第一中学高中部,阿姐准备升初一,五哥和六哥升小学四年,我已经七岁,也准备上学。(大哥和二哥前两年考高落榜,看家里父母负担太重,主动放弃不再复读。)
父亲沉默了好久,开口说话了:“首先祝贺老三高中!”
“爹,我就选择报读省内师范类院校,有国家补助,减轻家里的负担,给弟弟妹妹们省出学费”三哥说话了。
听着三哥的答话,父亲没有作声。
“爹,我也不上学了,我是女孩,留机会给哥哥弟弟们,我一个女孩子不读那么多书也行,但哥哥弟弟们必须继续读书,才有机会走出去,咱家以后才有希望。”阿姐说话了。
此刻,只见泪珠在父亲眼眶里打转,低下头,泪珠一串串夺眶而出,滴落在地上……
父亲,您已经尽力了。
母亲低声抽泣着,刺痛着每个人的心。
阿姐为了我们能继续读书,辍学了。不是逃避的辍学,是成就我们而辍学。
阿姐的学业,就在小学毕业戛然而止。
此后每年夏天,阿姐瘦小的身板背起了简易的保温箱子,在毒辣的日光照晒下,走街串巷卖冰棍,一分一毛在阿姐小手里,被汗水浸泡着。
“卖冰棍了,卖冰棍了……”
阿姐喊卖一天下来,喉咙应该火烧般的干痛吧,但阿姐从来不舍自己吃一根冰棍,阿姐说过:“卖一根能赚4分钱,自己吃一根,就少赚4分钱呢。”
我亲爱的阿姐啊,你瘦小的肩膀背起的不仅仅是装冰棍的箱子,是家庭的重担,是未来的希望!
除了卖冰棍补贴家用,在水田里插秧、割秧,播种子、收花生,样样农活都有阿姐流汗的付出。
“阿姐,累吗?”我们问。
“肯定很累!”我们齐声回答。
“阿姐,辛苦吗?”我们问。
“肯定很辛苦!”我们齐声回答。
多年后,我们没有辜负阿姐当年的抉择,我们都没有虚度光阴,通过努力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家的状况。
是阿姐的抉择,舍弃自己的未来,成就了我们的未来。这份恩情,烙刻在我们兄弟每个人的心底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