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烈日炎炎办丧事(散文)

精品 【丹枫】烈日炎炎办丧事(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5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89发表时间:2022-08-25 22:01:39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烈日炎炎办丧事(散文)
   正是酷暑难耐的八月初,我的舅母去世了,享年79岁。
   我和妻子是当天晚上得到的消息,第二天一大早就动身赶路,两个小时后回到老家。
   按照风俗,午饭后就是入殓时间,作为外甥,我必须提前到场。
   已经有很多人来帮忙了,大都是自家户的男女老少。男的有搭灵棚的,有贴挽联的,有急着出门购买生活用品的,有把一瓶一瓶的矿泉水给冰柜里冷藏的;女的则围着厨房和厨房外的水池旁,或摘菜、洗菜、切菜,或洗肉、切肉、炒肉,或洗盆、洗碗、洗碟,或接水、烧火、做饭……人来人往,叽叽喳喳,加上不时前来吊孝的亲戚的哭声,整个屋里、院落、街道都显得异常吵杂和忙乱。
   天气出奇得热。从七月份到现在,大地就像烧红的铁板,到处都是滚烫的,即使在屋里和树荫下,也闷热难耐,热汗淋漓。
   在大表弟的陪同下,我和妻子径直走到后屋的灵堂前,对着静静躺在冰棺里的舅母上了香、烧了纸、磕了头。
   按照风俗,我是应该哭几声的。可不知怎的,却没有哭出声来。倒不是我不难过或者不悲伤,而是舅母自去年深秋的一天不慎走失一次后,就大病一场,从此失去了走路的能力,整天坐在轮椅上艰难度日。直到今年五一节那天,又突然卧床不起、神志不清,连吃饭也不能自己,尤其是在最后的一周,什么都吃不进去,饱受病痛折磨。因此,舅母的离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和享福。
   这么一想,也就不是那么难过和悲痛了。
   然而,就在我起身退出的时候,灵桌上舅母的遗像却紧紧地吸引了我,眼泪不由得唰地流了下来。
   还是那么慈祥地看着我,就像我常常回家看她时的样子,更像我每次离开时她恋恋不舍的样子。
   也许没有人看出我在流泪,汗水和泪水的混合流淌,掩过了人们目光,但又有谁知道我对舅母的那种深情。
   舅母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最大的是儿子,小我四岁。因舅母距我家只隔一个村子,一顿饭的功夫就可到舅母家,因此,小时候,我几乎天天在舅母家,天天和表弟在一起玩耍,天天吃舅母做的饭菜。
   记得非常清楚,就在舅舅三十三岁那年的深秋时节,因突发一场疾病而撒手人寰,撇下同样年轻的舅母和四个未成年的子女以及七十多岁的老母等待命运的安排。
   但舅母并没有被击倒,一场撕心裂肺的悲痛之后,他终于挺直了腰板,用孱弱的身体孝敬着公婆、抚养着孩子、支撑着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那时,正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实行的初期,虽然没有了集体劳动挣工分的统一指挥,但承包的土地却要由充足的劳动力来经营。舅母就凭着她顽强的毅力,没日没夜地劳作在田野里,有时累得晚上躺在炕上呻吟不止,也流泪不止,但第二天早上一起床,依然精神饱满地走上田野。看到这种情形,村里的本家叔侄,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个来套牛犁犁地,那个来帮着除除草;懂事的四个孩子,只要一放学回家,就赶紧各忙各的,不是在地里拔草锄地,就是在家里喂猪做家务。一个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就是这样在舅母的坚强支撑下,艰难地向前行走着。
   后来,随着生产队的彻底解散,一家六口人近十亩地的经营权完全归个人所有,沉重的家庭负担让舅母难以支撑下去,让年仅十五岁的大儿子和十三岁的大女儿面临辍学,面对如此艰难的境地,舅母终于答应了好心人的撮合,一个同样和舅母年龄相仿的人来到了舅母家,他就是我的继舅父。
   之后的日子,舅母操持家里,继舅父种田耕地,大表弟和大表妹继续着他们的学习,一个即将面临坍塌的家庭,又一次挺立了起来。
   我也和从前一样,只要放学和放假,就三天两头往舅母家跑,帮着干活、玩耍和寻找一个初中生的乐趣。即使后来参加了工作,最先看望的就是舅母,和她说说话,吃她做得最爱吃的饭菜,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光阴荏苒,岁月无情,一晃四十多年过去,如今的我刚刚退休,本想在今后的闲暇日子里,常常去看望舅母,没想到他却离我而去,走完了她平凡而艰难的一生。
  
   二
   吃完中午饭,入殓的时间就要到了。
   入殓,就是将去世的人装进棺材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是庄重的,正规的,也是悲痛的,必须有直系亲属参加:子女、女婿、媳妇自不必说,外甥、外甥女、外甥媳妇、外甥女婿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逝者的娘家人,是整个仪式的贵客,户小的来十几人,户大的可来三四十人。
   娘家人的到来,除了见逝者最后一面外,主要是来听取整个丧事的具体安排,提一些要求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按理说,入殓时间一到,娘家人要守在棺材前,在孝子孝眷们的嚎啕大哭声中,看着逝者的遗体被慢慢装进棺材。可是今天,入殓仪式非常简单,只在理事的主持下,烧几张纸、磕三个头就结束了。原因是舅母的遗体在冰棺里放着,只有等到下葬那天早上,才导进棺材。
   下个环节更加重要,就是分配任务。比如说:箍墓由谁家完成,买纸钱由谁家完成,请乐队由谁家完成,请剧团唱戏由谁家完成,必须一一落到实处。
   这一点,参加入殓的亲戚都懂得怎么去做,一个个按照亲疏远近自报领取。
   舅母的外甥一共有四人,不好分工,我们就商量着给一笔钱最好,让表弟看着缺什么买什么。
   等这一套程序做完,院里院外的人,早已大汗淋漓,衣衫湿透。
   临走的时候,我专门对大表弟说:“这几天我就在家,需要安排啥活就打电话。”
   看我满脸的汗水和脊背湿透的衣衫,大表弟赶紧说:“前几天也没啥事,本户的人都在,你好好休息吧!真要有事,打电话给你。”
   表弟说的是实话,现在的农村,什么事都在进步,红白喜事更是如此。
   就拿丧事来说,比如冰棺,过去哪有这东西。老人去世,适逢冬天,放的时间就长一些,七八天很正常。若是夏天,最长只放四天,还必须采取冰块降温和密封棺材之类的措施保护遗体。可自从有了租赁冰棺这一行业后,安葬时间就不分春夏秋冬了,既方便又省事。
   比如箍墓,过去只要有人去世,村里就赶紧派人动手挖墓和箍墓,而且时间的长短,决定着逝者安葬的早晚。哪像现在,根本不用人工去挖,一台挖掘机,用不了半天时间就挖好墓坑。箍墓就更省事了,镇上有专门箍好的整体水泥墓穴,只要打声招呼,人家就会用大卡车拉到墓地,用挖掘机小心翼翼地吊起放进墓坑,再填满泥土,露出墓穴。至于墓穴的四壁和地面,全用光滑的瓷片、瓷砖砌成,如豪华的宫殿,气派地叫人咂舌。
   比如置办酒席。过去只要有人去世,家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本户的人淘麦子、磨面粉,买黑豆、做豆腐,买黄豆、泡豆芽;找木料、搭灵棚,折柏枝、砍孝棍,买白布、做孝衫,请先生、写挽联,挨家挨户借桌凳及锅碗瓢盆,并按照早早请来的大厨要求,一趟一趟上街购买鸡鸭鱼肉和各种新鲜蔬菜,一捆一捆劈好柴禾堆放整体,前后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人忙得不亦乐乎。现在就不用这么繁琐,只要给超市打个电话,米面油及各种生活用品就会及时送到家门口,只要派人打声招呼,置办酒席的服务队就会准时赶到,一套整体统一的桌子板凳、锅碗瓢盆、大厨小厨、服务人员立马让整个丧事提高档次。
   如此以来,舅母下葬前的这八九天里,确实没有多少事要做。
  
   三
   真没想到,冬暖夏凉的农村如此炎热。早知如此,前年装修房子时,说什么也要装上空调。
   回来的第三天,热得实在受不了,就专门到镇上买了台空调装上。
   坐在凉风习习的空调下,又一次想起舅母的丧事,于是,打电话给大表弟询问情况。
   表弟告诉我:“没啥事,一切都安排就绪,就是晚上的闹丧比较麻烦。”
   说起闹丧,虽然我离开农村快四十年了,对这一风俗习惯多少知道一些,只是,如今的闹丧,比过去更高热闹。
   过去闹丧,无非是相好对劲的村里人围着棺材打打牌,说说话,临走时主人家做几个凉菜吃几口就算结束。根本不比现在,跟闹市一样。
   听表弟说,每天晚上,准有一帮人来家里打麻将,有的是本村人,有的是四邻八村人。这些人一来,主人家就得热情招待,好烟使劲抽,好茶随便喝,临走时还要吃顿臊子面。这是礼节,更是人缘,虽然麻烦,但心里高兴。
   听表弟说,闹丧,实际看的是人缘,人缘好的,人人都愿意来,人缘不好的,即使主人家吃得再好,也不一定有人去。舅母本是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农村老太婆,可她一辈子为人谦和,慈眉善目,又肯帮助人,在村里有极好的人缘,所以,闹丧这几天,一晚比一晚人多,不但有本村的人,也有外村的人,正是给表弟给足了面子。
   听表弟说,闹丧最费的就是香烟,五六桌二十几号人,香烟一根接一根地抽,茶水一杯接一杯地喝。天太热,茶水不解渴,就直接买苏打水,外搭啤酒,确实够费钱的,但咱不怕,这份情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表弟的叙述,让我既高兴又陷入沉思。高兴的是,舅母的丧事能有如此好的人缘,真是她在世时修来的好福分;同时又对这种闹丧习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此刻我所能做的,就是期盼着舅母的葬礼早日到来。
  
   四
   按照风俗,葬礼的头一天中午,直系亲属要去吊孝。
   何为吊孝,就是参加入殓仪式的直系亲属,要在中午十二点前赶到逝者灵位前,看一根香,烧几张纸,磕三个头,其目的就是来看看丧事准备何如,还需要哪些完善的事项。
   不到十一点,我就和妻子赶到了舅母家,在两位表弟的陪同下,履行完了手续。出来的时候,又是一身汗,表弟赶紧带我坐在院中的凉棚底下。尽管有三个大风扇使劲地吹着,还是热得难以忍受。帮忙的几个晚辈赶紧拿来几瓶从冰柜里取出的苏打水放在面前。我随手拿起一瓶,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个精光,才稍微有些凉意。再看周围一圈帮忙的人、闲聊说话的人、烧火做饭的人,无一不是手里或者面前放一瓶矿泉水或苏打水。
   我刚想问大表弟有关舅母丧事的事情,突然发现他虚弱得差点要倒下的样子,便赶紧问道:“你身体没事吧?”
   “没事,就是没休息好,手有点浮肿。”说着,他伸出了那双肿得像馒头的手给我看。
   “都这样了还说没事,赶紧回屋里躺着去。”我一边说一边拉他回屋。
   表弟虽然比我小四岁,但身患高血压的他却常常因忘记吃药而晕倒。两个月前,就是因为不太注意,在登高干活时,不小心从梯子上倒栽下来,要不是及时送到医院做开颅手术,后果就不敢想象。
   本来是需要好好调养的,谁知出院还不到一个月,舅母就去世了。这对他来说,又是何等的一种打击和考验。
   看到大表弟靠在沙发上的那种虚弱和憔悴,我忽然担心起他的身体来了,同时,喉咙里像有个东西卡住似的异常难受。
  
   五
   舅母安葬的日子很快就到了,经过前一天大半个晚上的祭灵、烧纸、唱戏、吹乐、闹丧之后,所有的孝子孝娟们都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但最关键的一天就要到了,就是天再热、人再累,也要要紧牙关扛住。
   天刚一亮,所有的孝子孝眷以及各执其事的帮忙人员,就早早起床,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男士们来到放有舅母的冰棺前,在理事的指挥下,几个青壮小伙伴着孝子孝眷的一阵哭声,将舅母小心翼翼地抬出,又小心翼翼地放入棺材,抚平舅母的衣服,摆正舅母的手脚,之后,盖上棺盖,完成这最后的入殓仪式。
   与此同时,女士们摘菜的摘菜,抱柴的抱柴,烧水的烧水,洗碗的洗碗。虽然太阳刚刚露头,热浪就笼罩了整个村子,所有人又是满脸满身的汗水。
   九点刚过,四面八方的亲戚朋友就开始陆续赶来。
   按照风俗,他们并不直接祭奠,而是站在村口,等候孝子和乐队的迎接。
   披麻戴孝的孝子们就在乐队的陪伴下,拄着孝棍、趿拉着白鞋,吹吹哒哒地来到亲戚面前,由理事引导,三叩六拜地行过大礼,再迎接到舅母灵堂前,一阵祭拜之后,亲戚方才退出,孝子们又迎接下一家亲戚。
   当然,根据亲疏远近,亲戚所带的祭品有轻重之别,近一点的亲戚,大都带非常气派的花圈和纸钱、祭肉和祭馍;远一点的亲戚,只带花圈即可。但不管亲疏远近,基本都要迎接,不怕给迎接钱,要的就是这气氛。尤其是舅母的娘家人,一个个做工精细、栩栩如生的美丽仙女,在一吊一吊色彩艳丽的纸钱簇拥下,长长地摆了一溜,更要通过迎接来显示其庄重和气派。而且这种迎接,并不是一次迎完,得吹吹哒哒地迎接好几次。
   夹在人群中的我,最担心的就是大表弟的身体。这样来回跪拜,不要说他受不了,就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很少能支撑下来。
   好在我瞅了半天,并没见他的人。一问才知道在家休息呢,所有祭拜由小表弟和他们的儿子完成。我这才放心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十二点钟左右,是最吵杂、最人多的时候:宴请宾客。除了亲戚朋友被排在前面外,剩下的就是村里人。二十桌酒席必须不间断地吃上三轮,才能保证不漏掉一个人。
   出殡的时辰终于到了,孝子孝眷们以及亲戚朋友,在一阵哭声和哀乐声中,围着舅母的棺材向墓地走去。
   我和妻子夹在人群中,像行走在传说中的火焰上一样,浑身上下都是滚烫的,尤其是在墓地等待棺材下葬的二十分钟内,简直就是在蒸笼里一般,闷热的差点让人窒息。不仅是妻子,其中的好几个女士都不同程度的呕吐起来。看到这种情景,本还有好几个祭奠活动要组织的理事,只好和小表弟商量,全部免掉,让大家烧纸磕头之后,赶紧离开。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虽然舅母葬礼的最后几个环节没有进行,但在这炎炎烈日的爆照下,舅母的葬礼算是隆重的,也是庄严的,虽不是近几年来全村第一,也是第二。
   可亲可爱的舅母,您就放心的上路吧!您的和蔼可亲,您的仁慈善良,您的坚毅好强,都将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鼓励我走好今后的每一步。
   可亲可爱的舅母,我永远怀念您。
  
   二零二二年九月四日
  
  

共 540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正是酷暑难耐的八月初,作者的舅母去世了,在炎热的天气中,还要热情招待那些前来闹丧的人,他们借助闹丧来家里打麻将、赌博,而且一晚比一晚人多,一次比一次打得大,而且一打就到凌晨两三点,孝子们虽然熬得实在受不了,但也得忍着,好烟好茶伺候着,临走还要吃顿臊子面。住家还要顾及面子,只要人家能来,就不能失礼。当作者看到一堆如小山一样的空啤酒瓶和空水瓶,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村丧葬的过程和亲情!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农村丧葬陋习,引人深思!极力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904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08-25 22:08:19
  农村丧事繁琐,劳民又伤财,真得加快殡葬管理!问好!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2-08-26 08:48:17
  谢谢老师编辑与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