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遥指令公家(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遥指令公家(散文)


作者:碧草青青 布衣,13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67发表时间:2022-09-01 16:13:45

初见许立明老师,是在怀璞画廊。先说经过,我和画廊江总共同的友人,画家潘老师来杭参加艺术研讨会,说是盼得一见。我欣欣然接完电话,当晚便赶去了画廓,许老师和袁老师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到达。跟许老师的见面当然是个巧合,巧合归巧合,从四面赶来的人,就这么围成了一桌,他们聊张大千,聊赵孟頫,聊书画的黄金时代……只有我与艺术隔着万重山水,千里烟波,只得当天书听罢了。
   得知潘老师两日后离杭,为他饯行,我当然是要尽地主之谊的,随即,我把许老师他们一道邀请了,这是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冒昧邀请陌生人?是的,陌生人,除了江总给我们相互介绍时,我记下了老师姓许之外,再无别的交流了。但隐隐,却有一种东西牵引我,是老师身上那种不染纤烟的艺术气息吧!
   时光荏苒,一别就是三年,虽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只是这世界太快我太静,竟没遇见过他,幸好,还有微信,再怎么疏于联系,在朋友圈里总能觅得珠丝马迹。老师放在空间的书法,摄影,哪一件不是艺术品呢!偶而的骑行,穿连起许老师活色生香的日月。我暗暗惊讶于老师的才气和积淀,他就像一块浸透知识的海绵,不,不仅仅是海绵,更像是一个超级容量的移动硬盘。
   每日里尘埃落定,写词或看书,是我多年的习惯。我没有天马行空的高超技能,所以每写一首词都是此情此景。放到空间之前,为文字配图也是习惯,问度娘,或者去许老师那里顺手牵羊。老师的空间不设限,也不上锁,大开的是方便之门,我瞪圆了眸子大大咧咧登堂入室,老师那些镶嵌在季节脉络中的照片,时常与我的词境暗合,把人撞个激灵,怀中荡开一圈一圈涟漪。徐志摩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我不是徐志摩,我只是凡俗的女子,把图片收藏,而后隐退,虽然,也时有偷盗之内疚,但冥冥,我能感觉到老师的大度,故而道德之弦便凭添了许多韧性,当然,也偶尔留下清清浅浅的足迹,送个爱心或竖个大母指。
   有幸白发称弟子,那是几个月前的事情。那晚在老师的空间寻觅良久,收获颇丰。冒昧在对话框敲下几个字:“老师好,为今晚的词配图,我又盗了您的图片。“欢迎盗图。”“你写了那么多诗词,我教你写小楷吧,你自己把它书写下来,那才算真正的作品。”看到这样的回复,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当时喜悦的心情了。缘分这东西,一见如故容易,难得的是来日方长,明明多年不见,遇见了却像是昨天才分别似的。
   梅师姐跟老师学写毛笔字有些时日了,她是某国企的领导,性格外向,出言如珠,与我的寡淡两极,恰好互补,有她在,气氛就轻松多了。老师的工作室,除了笔、墨、纸、砚、贴,多的是大小不一的印章。她笑问老师什么时候给她也刻一枚,说上次答应过的,还问给她刻个大的还是小的,那种索要的语气,我的妈呀,竟然有那么几分理直气壮,老师含笑回答:给你刻个小的,然后看我一眼说,到时给小金也刻一个,原来是见者有份呀,我不由窃喜,老师这收得哪是学生,分明是债主嘛。这是我第一次见梅师姐,也是第一次发现老师爽朗的一面,原来不是他不苟言笑,只是因师长的身份覆盖上了厚厚的青苔,轻松的一面不肯轻易示人罢了。也是那天,知道老师还会篆刻,而且刻得极好。
   老师整理案头,把近期写的作品整理一遍,梅师姐停下手中的笔,她是善“猎”的,老师说,她可以挑几张去,她就跑得比兔子快,我只是一味的“迂”,临贴却临得心不在焉,老师叫我也去挑。我又犯了贪得无厌的毛病,看哪一张都爱不释手,先是那些作品的笔力,刚则铁画,秀若银钩,酣畅浑厚,再是文字字意或妙趣横生或寓意深刻。(老师说,那些都是酒后微熏时写的,酒后易出佳作,酒称金波、狂药、般若汤,清醒时人的思想是受约束的,而酒,是解开约束的钥匙之一,一把钥匙开一层锁,三分酒意即增三分胆气,两分疏狂,一分灵性,古来名家大抵如此)我与师姐附耳:“要不我俩全部瓜分了吧?”师姐一脸讶然,脱口问:“这么多,都分完吗?”老师就在旁边,看一眼两个肆无忌惮的学生笑意更深,原来是引狼入室呀。
   那一天下课,趁洗笔的空隙,与老师闲聊。绿野堂开占物华,老师讲的当然是他的学生了,孺子可教是小学生,悟性极高是大学生,也有如我这段插科打诨的多半是中年人,说到才气横溢的学生,欢喜溢于言表,目光也灼灼,语气也朗润,当然也有让老师感到怅然的,他们社区有个活动室,活动室开放的时间,那些个退休后的“文艺青年”便聚在一起练习书法,他是友情担任教授一职,心随念走,他的表情这时候恰似另起炉灶:“那里的学生,一是经年的书写习惯,再是年龄的关系,悟性差些,我是真的想把他们教教好,可终究是积习难返,力不从心呀……”我的心颤了一下,这怅惘的背后,是怎样的赤子情怀呀。
   写到这里,又禁不住想起梅师姐不至一次的感慨:“我们老师真的是特有才,他是学无不会,会无不精,他的书法在各大家的基础上,已形成自己的特有的风格,令多少人忘尘呀,摄影也是,总能以独特的视角把美向世人展示,可惜他不入协会,亦不参加各类赛事。”明明手中握着利剑,他还只当是一把铁锹,精心耕几亩砚田,种一方景致。在人人梦想发大财出大名,而且要“多快好省”的当下,依旧保存他是纯粹的文人本色。以我的理解,岁月带来皱纹,白发,骨质疏松,换不走曾经的风马少年。把墨韵就酒,拥松风竹气,谁说不是一庄乐事呢?
   我把自己学习的忧乐放到后面写,是决定把死狗装到底,我是那样喜欢书法,对烧脑又费时的文字游戏也系着万般衷情。除了上班,家务,吃饭,睡觉,供我挥霍的时间所剩无几。一周一节书法课,上课之前,老师表情严肃:“家里有每天练吗?”好熟悉的语气,小时候在老师办公室被罚站的感觉,立马穿越数十年的光阴哐啷一声,砸在面前,经验告诉我,除了低头装哑巴,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反正又不至于请家长。
   “练了”明显中气不足,声音在喉咙里翻了几个跟斗之后,依旧跃不出唇角。“每天抽一点时间还是必要的,写字其实不难,掌握书法要素,多练习,当你对书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你会发现它兼具艺术和文化的双重属性,艺术启迪审美,文化开启心智……”老师皱了皱眉,提笔饱醮浓墨,开始讲解示范,起笔、收笔、按笔、提笔、转折,再是结构与章法,我听得那么认真,也看得那么认真,老师笔锋婉转,墨韵流淌,一笔一画无不精神……我的心头有一种情绪忽然就涌上眉梢,是羞于自己的懒散,或许也不全是懒,练也是练了的,但总是不满意自己提高的速度,心里明明知道该怎么行笔,手上的笔却怎么都不听使唤。越想写好,越对毛笔字仰之弥高,越对自己笔下的横竖撇捺持怀疑的态度,也许是羞于承认自己的笨拙,也许是怕辜负老师的倾囊相授。
   最后,借花献佛,贴一阕周师兄的《卜算子》吧,也是我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心得——感许老师之书论
   锋转力方遒,活腕出于肘。锥笔拨灯龙蛇舞,功在心和手。
   字势顺笔行,书者沉吟久。布局分章列阵云,乖媚不如丑。
   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哎呦喂,我又几天没动笔了,还是先把腿功练练好,想来往后罚站是寻常事了。
  

共 28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跟有才华的人在一起,难免会有一种见贤思齐的想法。作者初次见到许立明老师,只是为许老师身上那种不染纤烟的艺术气息所打动,三年间,虽然再也没有跟许老师见面,但许老师在朋友圈里的书法摄影还是让作者敬佩不已。因为作者喜欢写词,为了给诗词配图,就去许老师空间“借图”,竟意外得到许老师的应允要教自己学书法。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作者不仅见识到了许老师的博学多才,更领会到了老师爽朗的性格,淡泊名利的情操以及对治学态度的严谨,让作者回想起了小时候求学时的场景……作者以细腻的文笔,生动的叙述,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才华横溢对书法艺术一丝不苟的大师形象。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9-01 16:16:21
  从作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一位博学多才对书法艺术要求严格的许立明老师,他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2-09-01 16:17:27
  活到老学到老,能结识许立明这样的老师,是作者的幸运!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2-09-02 07:10:15
  大家能够欢聚一堂,源于对艺术的热爱。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