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生活】艺甲一方(随笔)

精品 【柳岸·生活】艺甲一方(随笔)


作者:精卫 秀才,1593.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37发表时间:2022-09-03 18:37:18

慕名拜访周至石刻非遗传承人、“镌华斋”民间艺人武元海先生,参观过他的庭院石刻碑林,认真拜读完先生《从艺五十年回眸》书画集后,在惊叹、崇敬、感喟之余,不禁想起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名句“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称先生是艺痴之人,并非谀词妄语,而是深有感触。
   初见先生,身着中国红唐装短袖的他,显得精神、气韵不俗。观先生言谈举止,却蔼然谦卑如老农,热忱爽快如故友。先生见我对店内的牌匾、书法、绘画、碑刻饶有兴致,就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当起了讲解员,为我讲述每幅作品的构图背景。当我看到摄影师为先生拍摄的题名为《工匠》的作品吋,我凝眸良久:身着灰蓝色工装的先生正弓背坐在垫子上,染尘的双手持刻刀正在雕刻一块碑文,石碑上亮着一盏台灯,白炽灯光映衬着先生专注而沧桑的面容,那满头灰白杂乱的发丝,似乎扑满石头的粉尘。再看那石碑上的刻字,布白匀称,疏密错落有致,字态端庄敦厚中见灵动俊逸之风。再看看在石碑上精雕细刻的花鸟人物、游龙瑞兽,我不知先生这双在石头上“绣花”的手,有着怎样日积月累的内功,只记住了他作为工匠的专注和兀兀穷年的修为。
   当我在先生罗列有序、参差映衬的庭院碑林中徜徉时,我忽然明白了“镌华斋”的内涵,近百幅古朴典雅的碑刻书画,给人石头在说话、石头在开花、石头在呈现儒、道、释经典文化的神奇。据先生讲,这些精工细琢的石书、石画,有他从收集的诸多碑石书画拓本中遴选后镌刻复制而成的,有先生立意构图的原创书画作品。孔子、老子、观世音、毛泽东等雕像,无不体现出人物的神韵、风釆;花木、飞禽、瑞兽,无不刻画出呼之欲出的立体感和鲜活样。为了让石雕工艺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先生曾多次去各地觅名碑写生,对其书法、刀法、章法潜心揣摩,多次和书画界同道切磋,向民间石雕艺人求教,在反复研习后终有所悟,首创用“阴阳”结合法雕刻,这种黑白配工艺,呈现出简约、古朴、灿烈的风格,可谓巧夺天工独树一帜。
   先生艺痴之技,不只体现在雕刻中,在书画文学艺术中的造诣,更是不同凡响。先生自幼天资聪颖,幼时即喜涂鸦、写字,上集赶会,只要看见“画本”和笔,就因眼馋而忘了嘴馋,用省下吃零嘴的钱不是买书就是买笔。他以写字、画画、读书为乐,常在夜雨寒灯饭后睡前,手摹心划口念不止。成年后,他自觉才疏学浅,四处搜寻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置于床头晨昏诵读。即使去地里劳动,也要把诗抄在手腕上,边劳作边记诵;出门做工时,喜欢兜里揣上纸和笔。遇到好景致就画几笔,碰上楹联佳句就抄录下来,走路时心头有了画画的创意、写诗的灵感,就趁机记下来,忘带记事本,就撕下纸烟盒作记录,真是达到了读书常觉夜半早,弄墨不问辰几时的痴迷状态。
   先生声称自己在书画上的创作,深受毛泽东“延安文艺坐谈会”讲话精神的影响:一个艺术家,必须扎根生活,明白为谁创作。譬如在宁西林场工作写生时,他把隐在大山褶皱中局机关莱子坪全景画了下来,领导看到画后,兴奋地夸他是个人才,并让把他的画作悬挂在会议大厅,让全场职工感受林区新城的美好。随后,先生又被请去为剧团画布景,为电影队制作幻灯,还多次被安排去西安美院跟名师学习、深造。八十年代先生画的《计划生育报》特别出名,有户县农民画的气息;先生给伟人邓小平和自己父母画的像,俨然相机拍摄的写真集,从人物的每根发丝和每个笑纹中,能体会到作者用笔的深情。
   在书法创作中,先生既师承严、欧、二王及历代名家碑文,又不拘泥于成法而自成一家。在为乡里婚丧嫁娶、门店开业、宗教庆典、老人寿诞、逢年过节所编撰的联语,多得不计其数。先生手书的《老子道德经五千言》,颇受各地书友收藏者喜爱。一次有个转乡收玉米的小贩来到石艺社,在店里转着看了先生的作品后,恳请先生为他母亲的寿辰写幅中堂。先生二话没有,就放下手上正在干的活儿,铺纸挥毫为素不相识的小贩母亲写了寿联,并慷而慨之地赠送了他的画作《鹤寿图》。文朋书友只要开口索字求画,先生亦从不自矜端架子,正是先生为大众草根挥毫泼墨抒发情怀不计得失的厚道,让他成为周户地区深受群众喜欢的民间艺术家,他撰刻的楹联牌匾,在周户两县的机关、学校、门市多处悬挂。正如周至原书协主席李庭武先生所言:先生犹如一片低地,一棵大树,洼则盈,茂则荫。先生之所以被推举为首阳山书画协会首任会长并增益一方,是他苦心孤谐耕墨田,德艺双罄气韵和的人格魅力聚拢了四方人气。
   先生只是小学学历,可他的文墨之深,却令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后辈汗颜不已。数百篇诗词、楹联、碑文、祭文、散碎杂文的撰写,是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晨昏诵读经典累积沉淀的自然呈现,亦是先生一世为人观天地沐风雨寄深情人生的写照。他曾在自勉诗中写道:不甘平庸度残生,恪守淡泊寄痴情。余力不抛事业外,素心常凝艺术中。一个男人,要谋生养家,要学艺守志,如果不是一个有执念的素心人,是不会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俗中有所成就的。尤其是先生为四方宾朋写的数十首藏头诗,堪称一绝。如:“观天见大法自然,海阔胸怀应万变。听风励志傲险阻,涛头浪尖扬旌帆”这首藏头诗,虽是赠朋友的,却彰显了先生的胸襟气魄。他赞家犬以怡情的石刻画,诗画相互映衬,妙趣横生,通灵性的家犬那憨皮可爱的俏模样呼之欲出,再读石刻上的诗句:“小小畜生乖巧机灵,未从师教颇通人情。笃守门户迎熟咬生,随心听命伴吾余生”,先生洞察世情风趣幽默的秉性可见一斑。他的石刻丑牛卡通造型健康码,石刻全运会卡通秦岭四宝,皆生动可爱,让他的石刻艺术有了记录时代“活化石”的内涵。
   艺术家都免不了要炫技。告别先生时,先生当即有墨宝相赠。尽管石艺社内尚有来客,但他一铺开宣纸,一提起毛笔,那股子专注凝神的气场就令身边的人们肃然屏息。令我讶异的是先生竟然用左手在挥毫,而右手却成了配角。莫非先生是左撇子?究其因是先生几十年伏于石壁刻字,致使右臂风湿患疾,写字作画不再灵便。为了不荒废手艺,先生就尝试用左手写字,经过刻苦训练,先生左手写的字亦是功力不凡,没有滴水穿石般的面壁苦修,是绝难达到书法高度的。先生知我是教师,就写了“温故知新”几个大字,还即兴用小楷写了勉励我的诗句,真是令我感动到无语。
   仁可以养性,艺可以养心。已近耄耋之年的先生,除了有点耳背,依旧才思敏捷气韵中和。看着先生在青石上尚为完工的画作,我想起周至籍文化名人赵越先年对先生的评价:“丹青翰墨称双绝。金石镂雕妙九州”。一生钟爱书画石头的先生,书画石头终将让先生的才艺流芳后世。

共 26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笔带着崇敬之情将周至石刻非遗传承人、“镌华斋”民间艺人武元海先生的人生事迹诉诸笔端。从了解先生为石刻付出无悔的一生,终以书画石头为热爱,深谙:仁可以养性,艺可以养心。所谓“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是他苦心孤谐耕墨田,德艺双罄气韵和的人格魅力聚拢了四方人气。同时奠基了其艺术的造诣。先生学历不高,却有数百篇诗词、楹联、碑文、祭文、散碎杂文的撰写,是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晨昏诵读经典累积沉淀的自然呈现,亦是先生一世为人观天地沐风雨寄深情人生的写照。一个谋生养家,学艺守志的人,是一个有执念的素心人,方能在浮躁喧嚣的世俗中取得成就。作者以诚恳之词赞誉先生的品格与成就,见君一面,受益良多。文笔老练独到,字字珠玑,才藻富赡,是一篇值得学习借鉴的好文章。【编辑:素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91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魅        2022-09-03 18:38:18
  随笔文笔老练独到,字字珠玑,才藻富赡,是一篇值得学习借鉴的好文章。欣赏,问候作者,遥祝秋安!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