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丹枫】迟到的惩罚(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迟到的惩罚(小说)


作者:陈其祥 举人,3011.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36发表时间:2022-09-04 19:04:31
摘要:独创首发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一
   这几天何钊正在为一桩失踪案大伤脑筋。本来,一般的失踪案何钊根本不会受理,但这一桩失踪案却实在透着古怪,失踪者一个接着一个,了无踪影,神秘莫测,从而引起了他的兴趣。
   失踪者一共有三人。他们是市教育局的人事干部李勇盛,城关镇的副镇长丁本希,市重点中学江州一中的校长朱振华,都是江州教育界的知名人物。更为巧合的是他们失踪前都收到过一份请柬,请柬内容如下:
   亲爱的老师:
   岁月如梭,往事如云,但你们的教导与培养却永远难忘。今天,我们都已自立于社会,有所建树。为报答你们的恩情,特决定在本月9日晚6时举办一席谢师宴,宴请您与其他几位老师。务请莅临!
   (届时我们会派车前来接您。)
   您的几名学生
  
   据三人的家属说,9日下午5时左右,邀请人果然派了车来接他们。但他们一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何钊是两天以后才接手这个案子的。在这之前,下面的刑侦人员做了不少工作。他们根据失踪人员家属的叙述,确定了接走三人的是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轿车,但那却是一辆被盗的车子,车主在两天前就报了案。车子最后被抛弃在城郊的一个荒僻处。案犯在弃车前对车子作了擦拭清理,没有留下一点印迹。弃车地的附近,有一家废弃的工厂。他们搜遍了废厂的每一个角落,仍然没有寻找到失踪的三人。线索到此为止,侦查工作无法再继续下去了。
   “看来我们不能局限于寻找失踪者,而应该另辟蹊径,去寻找那个作案人。”何钊说。
   “可是,没有一点线索,又怎么去寻找那个作案人呢?”赵忆兰说。
   “当然是从失踪的三个人身上入手。你去把他们的档案调来,看看在尘封着的往昔那些日子里,他们三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是否有共同的仇人。”何钊说。
   “好的,我这就去。”赵忆兰说。
  
   二
   第二天,赵忆兰就拿来了三人的档案资料。
   他们的简历如下:
   李勇盛以前是城关镇嘉园小学的校长,后来被调到市教育局任人事干部。丁本希以前是城关镇教育科的科长,后来提升为副镇长。朱振华以前是城关镇民办中学的校长,后来中民办中学被解散,朱振华被调往江州一中,先后任副校长、校长。
   “丁本希当年曾是城关镇教育系统的一把手,掌握着全镇几百名教师的命运,而李荣盛、朱振华都是他手下的校长。看来,这线索还得从李荣盛和朱振华二人身上去找。你再去把当年嘉园小学与民办中学的老师名单搞一份来,比对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人既在嘉园小学又在民办中学任过教。”何钊分析说。
   “事隔多年,这两份名单恐怕很难找到。”赵忆兰说。
   “努力去找找吧!学校的花名册、通讯录,以及工资表什么的都可以。”何钊说。
   “好的,我再去找找。”赵忆兰说。
   但直到次日下午,赵忆兰才把二份名单放在何钊的桌上,说:“事隔多年,这中间又经历了十年动乱,有许多学校过去的校史、文献,以及人事变动等资料都已经遗失。我费了许多力气,才找到一份嘉园小学当年的工资表。至于民办中学实在是什么资料也没有留下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两位当年在民办中学任教过的老师,请他们回忆出了一份老师名单。好在民办中学只办了四五年,先后在那儿任过教的老师也不多,他们的回忆比较全面准确,绝无遗漏。”
   “好的。辛苦了!”何钊说着就拿起两份名单审视搜查起来。
   “别寻了。我已经查过了:就是这二人,既在嘉园小学教过书,又在民办中学呆过。”赵忆兰指点着名单上的两个名字说,“一个叫程作人,一个叫彭春香。两人原来都是嘉园小学的老师,1963年调入民办中学当工友。”
   “什么?把老师调去当工友?他们犯了什么错误吗?”何钊心中陡起疑云,连忙问道。
   “好像没有。”赵忆兰说。
   “那是为什么?快去查一查,这两个人现在在哪里?”
   “我已经查了。那个彭春香现在在城北小学,是该校的模范教师。至于那个程作人,暂时还没有查到。”
   “立即去城北小学拜访这位彭春香老师。”何钊说道。
  
   三
   彭春香老师年近五十,为人热情,和蔼可亲。谈及往事,她摇头叹息了一声,说:“那一段往事如同噩梦一般,实在不愿意去回忆。”接着,她便向何钊叙述了如下一段往事:
   “李荣盛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小人。那一年,在学校评选先进会上,我与程作人提了他的反对意见,使他没有评上先进,他便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第二年,我们嘉园小学被从石源镇划到城关镇,李荣盛便乘机以我们不能胜任教学为由,将我们二人调出嘉园小学。我的教学水平虽不算高,但也在一般人之上。程作人更是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镇里每次进行质量检查,他所任教班级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他的一次公开教学,曾得到全镇老师的好评。像这样的老师,又怎么能说是不能胜任教学呢?当时城关镇教育科的科长丁本希是一个典型的官僚主义,竟偏听偏信,把我们二人调去民办中学当工友。“
   “你们就没有为自已辩解?”何钊说。
   “当然辩解了。我们请他去作一点调查研究,他却说:‘彭老师,别争辩了,有谁会承认自已不能胜任教学?就是我相信你,其他学校的校长也不会接受你。’没有办法,我与程作人只好去民办中学的食堂里当了厨工。”彭老师说。
   “你们就不会去另找其他工作?”赵忆兰说。
   “你以为那时也像现在这样能自由跳糟、另找工作?不,在那个年代,一切都要由组织决定,你不去,就会失业,根本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
   “那么,后来呢?”
   “后来,后来幸亏我是公办教师,只在民办中学干了半年厨工,就设法让市教育局把我调到别的公社去当老师。程作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原本也是公办试用老师,因为没有转正,前一年被转成了民办,就只好继续留在民办中学了。”
   “再后来呢?”
   “再后来,我在离这里很远的地方,对他的的情况就不太了解了。”彭老师说。
   “唔,是这样。”何钊说,心里颇有点失望。
   “对了,当年民办中学食堂里撑厨的是一位名叫尚东武的厨师。记得他就住在南门桥头。你们可以去找一找他。”彭老师又说。
   尚东武五十多岁,老实厚道。他告诉何钊说:“程作人是一个好后生。那时,民办中学有三百多寄宿生,食堂里却只有我们三个厨工。每天清早四五点钟就要起床,一直要忙活到晚上六七点钟才能休息。程作人却一直无怨无悔辛勤地工作着,从未发出过一句怨言。一年以后,好像是镇教育科的丁本希发了话,学校将他提升为食堂管理员。他接管食堂以后,想方设法改善伙食,降低成本,把食堂办得红红火火,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后来呢?”何钊问。
   “后来,”尚东武继续说道,“就在这个时候文化革命爆发了。程作人在文革中参加了造反派,与几个年轻老师一起写了校长朱振华的大字报,批判朱振华执行的资产阶级路线。再后来,工宣队进驻学校,解放了朱振华,又让他当上了校革委会主任。朱振华复出以后,立即疯狂地进行报复,把几十个曾经批判过他的教师和学生打成了‘反革命’,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批斗。”
   “程作人也在其中吧?”
   “当然,程作人是被批斗得最厉害的人之一。有一次,他们轮番对他进行了十多个小时的批斗,直到晚上11点多钟才放他来食堂吃晚饭。还有一次,我看见两个学生押着满脸是血的程作人走进食堂,要他洗干净脸上的血以后,又押着他去批斗。那个朱振华平日满脸笑容的,看上去十分和善,没想到整起人来竟如此狠毒。”
   “再后来呢?“
   “再后来,因为失去经济来源,民办中学办不下去了,被迫解散。在解散的前夕,朱振华以群众专政小组的名义,分别对他们判处了十年、十五年的‘徒刑’,送往农村去劳动改造。记得程作人好像是被送往了武功山……对!就是武功山。当时学校里的不少老师,还有66届67届的一些毕业生,有一大部分都是去了武功山。”尚东武说。
   “后来,你可知程作人去到农村以后的情形吗?”何钊又问。
   “那就不清楚了。只是在过了一两年之后,有一次我偶然听到一个消息:程作人死了。”
   “什么?程作人死了?他是怎么死的?”
   “不知道。总应该是病死的吧?”尚东武回答说。
   从尚东武家出来,赵忆兰对何钊说:“老师,我想明天去一趟武功山,弄清楚程作人去农村以后的情形,还有他是怎么死的。”
   “还是我去吧。你留在城里,查找一下程作人当年的住处,他家里还有一些什么人。”何钊说。
  
   四
   何钊很快就打听到程作人当年下放的地点,是在武功山一个名叫边山村的贫穷小村。
   边山村当年的村支部书记告诉何钊说:“当年,我们村是分来了几个学生娃,还有一个年轻教师。那教师就是程作人。因为程作人是戴着‘反革命’的帽子放下来劳动改造的,所以我们把他单独安排在一间破房子里。又因为是‘反革命’,我们又对他进行了几次批斗,并常要他与四类分子一起进行一些义务劳动。
   “那一年冬天,公社把全社的四类分子都集中在一起,替他们造屋。他们要这些人每天一清早就赶到工地,直到傍晚才收工放他们回家,这中间还不管饭,要自带午餐。可怜程作人每天一大早就要起来做好两餐饭,吃一餐带一餐,直到傍晚回家,还要摸着黑做晚饭。
   “那一天他收工回家,发现灶房里的柴不够烧了。尽管当时天色已晚,他也只好拿了一把柴刀去后山砍柴。谁知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直到第二天,我们才在山里发现他的尸体。估计是过于劳累,力气不支,或是天黑路滑,从山上摔了下来。看地上的血迹,他摔下来后并没有立即死去……可怜的人,他是拼命挣扎着爬了十几丈远,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才死去的呀。”
   村支部书记说。
   第二天,何钊就返回了城里。
   他心情极坏地回到局里,问赵忆兰说:“程作人的家庭情况调查清楚了吗?”
   “调查清楚了。”赵忆兰回答说,“当年,程作人家中有母亲、妻子和一个五岁的儿子。程作人死后不久,他的妻子就改嫁了,把五岁的儿子留给了他的母亲。他母亲是一位半拉子裁缝,靠着一架破缝纫机替人改制缝补衣服为生。他儿子读高二那一年,老人不幸去世。他儿子失去了依靠,就中途辍学去了广州。”
   “他儿子的名字?”
   “程海涛。”
   “你认为这个程海涛现在还在广州吗?”何钊问。
   “难说。”赵忆兰回答说。
   “立即打电话到全市的大小旅馆,查一下他们的旅客中有没有这个人?”何钊说。
   “你是说这一绑架案就是他所为?是他返回江州来为父亲复仇,惩罚李荣盛、丁本希、朱振华这三个人?”赵忆兰说。
   “就是这样。”何钊回答说。
   检查很快就有了结果,有一家名叫如家的小旅馆回电话说:“喂,是公安局吗?你们要找的那个名叫程海涛的人,在我们旅馆住过。”
   “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吗?”何钊问。
   “就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不过他已经退房离开了。”
   “什么时候退的房?”
   “就在一个多小时以前。”对方说。
   “好的。谢谢了!”何钊说。
   “此人肯定还没有出江州。是不是要派人去火车站与长途汽车站布控拦截?”赵忆兰说。
   何钊犹豫了一下,说:“算了吧。我们没有见过此人,也没有他的照片,就是当面碰到也认不出来。”
   “那怎么办?”
   “等几天吧!估计程海涛还不致于会杀害他们三人,囚禁几天就会放了。”何钊说。
   几天之后,何钊果然接到了一封寄自广州的信。信的内容如下:
   何钊老师:
   您一定查清楚我之所以要绑架囚禁李荣盛、丁本希、朱振华三人的缘由了吧?
   他们三人貌似善良,实质阴险歹毒,手段残忍。是他们一步一步地把我的父亲逼上了绝路,害死了我父亲。
   感谢您没有出手阻拦我,让我完成了我的惩罚计划。
   现在他们已经被囚禁了一个星期,也尝试到了被人迫害囚禁的滋味。如果他们还有一点良知的话,也应该会反躬自省,以后不再害人了吧?
   他们就囚禁在武功山边山村,当年我父亲曾经住过的那一间破房子的地窖里……

共 47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一篇让人读后落泪的文章,一个心地善良在哪都会发光的程作人,硬是被心胸狭隘的人算计,最后在贫困的山区殒命,留下年幼的孩子程海涛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去世后,程海涛辍学去了广州。这次的三人失踪案,就是程海涛设计惩罚的,并知道逃不过神探何钊老师的眼睛。在回到广州之后,给何川寄了一封信,告诉了何川自己的目的与三人的囚禁,只希望三人尝试到了被人迫害囚禁的滋味,以后不在害人!全篇文章精炼,语言流畅,案情一波三折,朴素迷离,最后真相大白!极力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09-04 19:11:33
  惩恶扬善,大快人心!点赞!
梦锁孤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