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难忘的乡村教师(赏析) ——李永康小小说《生命是美丽的》艺术赏析
李永康在20年前以贫困山区的情结,以凝重无华的风格创作了小小说《生命是美丽的》。这篇作品创造了小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一家党报副刊公开发表后,迅速被30家报刊转载或发表,有的甚至多次转载,还被选入129种书籍。20年来被多地选作中小学语文试题。这篇小小说语言优秀,文笔流畅,角色入目,情节生动,故事感人,读后令人难忘。
作品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乡村优秀教师,是小小说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是广大乡村教师的缩影。可以说,许多乡村教师都可以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不仅为小小说中的主人公“我”而感动,还会为自己身处困境努力奉献的精神而感动。
小说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具体描写,用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由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小小说由于篇幅限制,艺术时空没有长篇小说那么阔大。小小说的构思常常要通过重建新的艺术时空来机智地反映生活、表达主题。
《生命是美丽的》为了以有限的篇幅生动、鲜活地刻画乡村教师形象,选择和提炼了一些高质量的写人细节进行重构,使读者可以根据师生的互动行为,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我”来到的这个地方,不仅贫困,而且闭塞。孩子们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对外界一无所知,听不懂新鲜词汇。为表现老师的敬业精神,作者设计了一个情节: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为了讲好一堂自然课,让那些“没走出过大山见到过鱼”的孩子们了解鲫鱼和鲤鱼的区别,“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
接下来,作品叙述了身为老师的“我”,了解到那位学生上课迟到是因为他家太远,离学校有二三十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5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反而不来上学了。“我”去家访,发现他家徒四壁,极度贫困。于是,“我”改变对他的要求,只要他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可没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我”再次家访,了解到“他小时候经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说,想。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他抹着眼泪点点头。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在这里,为了突现乡村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作者运用正面延宕的写人技巧,选择和提炼了老师两次家访的细节,用这两个同质异形的材料去反复描述,收到了强烈渲染人物的艺术效果。叙述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故事讲到这里,“我”的处境触动着读者的心灵,“我”的爱岗敬业精神已有展现。为了进一步塑造艺术真实的乡村教师形象,展示乡村教师的人格魅力,作者描述了一个细节:“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地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我”是一个优秀教师,也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我”在尽责任,凭良知的同时,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这是“我”的真实心理再现。
紧接着,作者又叙述了净化“我”心灵的一件事。“我”在一次课外活动课上,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诗篇,告诉他们——“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又上活动课,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自己之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那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作品篇幅虽短,容量却很大,它仅用千多字反映贫困山区的教育状况,浓缩丰富深刻的内涵,激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从而“借一斑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体现了优秀小小说“精、奇、妙”的特点。作品因写活了人物,写透了事件,故事便按照生活的逻辑发展,有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最后,小小说用了一句精炼的话:“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独特的结尾。逆转的情节,既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借助巧妙的构思,偶合的情节,采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贫困山区老师教书育人的成果。读来令人捧腹,思之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