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生活】创卫(小说)

精品 【柳岸·生活】创卫(小说) ——创建卫生城的故事


作者:济宁王连河 布衣,219.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89发表时间:2022-09-11 10:59:50
摘要:中篇小说《创卫》记载了一个小人物——环卫管理员常成宽的心路历程;讲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环卫工们的喜怒哀乐;面对社会变革和新的环卫理念的冲击,普通人的众生百态。 小说褒扬了环卫工们的职业操守。从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到沧蓝县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再到疫情蔓延期间的环卫保洁工作,环卫工们的敬业精神跃然纸上。 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依然自尊、自立、自强,爱党、爱国、爱家,热爱祥和安定的生活。


   北方的初春,乍暖还寒,呼呼的北风吹起纸屑和塑料袋之类的漂浮物,打着旋儿飞向空中。
   大风刮得午后的天空有点昏黄,出行的人们眯着眼睛,缩着脖子,任由狂风肆虐,撕扯着他们的衣衫。路旁的水沟边还有泛着亮光的点点冰凌,仿佛在告诉人们冬天还未离去。
   坐在车里的老常无心观赏窗外的风景。此时的他,面对新的岗位,心中有点忐忑。上任伊始,对将要从事的环卫工作总有一种摸不着门的感觉。
   从工厂里退休以后,整天待在家里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这样的日子,对忙碌了大半辈子的老常来讲很不适应。父亲早逝,母亲善终,独生儿子也在南方安家落户娶妻生子,而且明确表示不用爷爷奶奶带孙子。老常现在的生活状态,拿当前一句时髦的话讲,就是“完成任务”了。老伴王香卉也退休在家。也闲着没事干,无聊极了!两个老家伙蜗在家里,像养在网箱里的两条鲶鱼,虽然衣食无忧,但也百无聊赖。每天三个饱两个倒的。其余时间,在楼房的格子间里游来游去。
   于是,老常本着出来找点事干的念头走马上任了,去干什么城乡环卫一体化物业保洁公司的管理员。“环卫”不就是搞搞环境卫生吗,真要是管不住人,自己亲自带头干就是了,反正咱以前在厂子里就是个干活的,扫地的活也没少干了······老常常常这样想。
   到了,街道环卫办的文主任说。把老常从纷乱的思绪中唤醒,拽到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考核现场。是到了,到秦楼村了,今天抽查的就是秦楼村。这个秦楼村是沧蓝县土山街道北管区所辖的一个村,有两千五百多口人,是坐落在县城北环路以北的一个村,是个城郊村。
   车子在大街小巷转了个遍。最后停在了村小学的大门口,见校门口西侧的一组垃圾桶旁有十余个纸片样的漂浮物,在那里散落着,未被捡拾到垃圾桶里。县环卫局的副局长老杨拿着手机在拍照,文主任、郎立农、老常三个人拿着本子准备随时记录考核验收的结果。
   老常,你们就是这样迎接月度考核验收的吗?杨局严厉地质问老常。
   刚开始干,刚开始干,请领导多批评,多支持,多指导,多理解。老常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连忙掏出手机来,呼喊保洁员赶快来打扫一下,结果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谁管这一片。只好躲到一边,装作打电话。
   老秦,你怎么弄的,罚款了,赶快到学校门口来,快点。这个按规定罚款二百。杨局话音未落,项目经理郎立农不由自主地“啊?”出声来,狠狠地缩了一下脖子。本来整个人看上去肩膀宽脖子短,这一下好像脖子要缩到肩膀里去了。他说,杨局,我们刚开始接手这项工作,还没摸着门道,不得要领,请领导多体谅,多指导,少罚点。杨局说,那就少罚点,罚一百总可以吧,下不为例啊。
   郎立农说,谢谢杨局的理解和支持,谢谢了。
   一行人缓缓地来到学校对过的文化广场,见广场打扫得干干净净。杨局倒背着手快步向广场南面的坑塘走去。这个大坑占地足有四五亩,最深处有三四米,坑里没水,一望见底,坑底只是有点树叶和枯草在那里躺着睡觉。在大坑的西南角,靠近坑沿的地方,有一片约两平米见方的生活垃圾,里面有塑料袋、空牛奶盒、方便面袋之类的东西。
   杨局说这片垃圾罚款伍佰元。
   朗力立农说,杨局、杨局……结结巴巴地还未说完,杨局就大步流星地来到大坑东沿。见坑沿边有一条一柞来宽的小沟浅浅地卧在坑沿上,小沟汨汨地向坑里淌着污水。寻着小沟向东望去,有一户人家的墙外,有一平米见方的生活垃圾在那里堆放着,污水就是经过墙下的狗洞又透过垃圾的缝隙流出来的。虽然气温很低,垃圾和污水混合在一起还是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还没等杨局发话,朗立农就迈开长腿三步并作两步噔噔噔闯进那户人家的院子里,大声喊着,有人吗?有人吗?从屋里出来一个约七十岁左右的老头,敞着怀,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他说,你咋呼啥哩?
   朗立农说,罚款了,罚款了!
   啥罚款了?老头迷瞪着眼睛不解地问。
   因为你家乱扔垃圾,环卫局罚款了。
   我家没乱扔垃圾,没乱扔!
   那墙外边的垃圾是谁扔的?
   你看见我扔了吗?
   我……
   两个人好像在吵架。别吵了,别吵了。杨局领头走进院子。见污水就是从院子中间的污水坑里流出来的。坑的上方悬着一个水龙头,水龙头的下方堆着卫生纸,菜叶子,隐约还看到粪便之类的东西在水里飘着······这就是农村院落里人们以前常看到的“粪坑”,如今已基本绝迹,不曾想,在秦楼村的一个老汉家里看到了。
   杨局说,国家现在非常重视环卫工作。任何人都要讲究卫生,要改掉以前所有不讲卫生的生活习惯,院子里绝不允许留“粪坑”,污水更不能外流。老头说庄上没有下水道,你让我把泔水往哪里倒?一句话把杨局噎得说不出话来。他有些恼怒,大声吼道,反正“粪坑”是绝对不能留的!
   从老头家出来,一行人走在大街上。原来,秦楼村的大街上真的没有下水道。路面是几年前硬化的,有点坑洼不平,硬化的路面并未直达墙根,而是留有一米多宽的“过渡地带”,在“过渡地带”上铺着煤矸石样的黑乎乎的石头,有的如鹅蛋,有的如鸭蛋,有的如鸡蛋,大小不一,挤在一起,在路边躺着。毫无疑问,煤矸石下面是没有下水道的。难怪秦楼村被县里划作“三类”村。
   杨局还有点余怒未消。他说,污水外溢暂不罚款,乱扔垃圾罚款二百。朗立农看到杨局不怒自威的样子,吓得没敢吭声,默默地在本子上又写上罚款200元。杨局又说,小文,你回去后,关于秦楼村路面需要全面硬化的问题,向土山街道办主要领导汇报,我也向县里汇报。文主任点点头,一定,一定。
   一行人回到车上,杨局说,咱开个会。当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环境卫生工作。今后,城乡环境卫生的整治保洁管理工作,县环卫局和各乡镇、街道不再直接管理,而是改为监督管理,国家财政拨出专款来开展这项工作,环卫工作进行公司化经营,城乡环卫施行一体化统一管理。今天的考核,是邦科物业公司招标接手后的首次月度考核验收,我们这个组负责土山街道四个管区的验收工作,秦楼村是第一站,也是北管区抽查的村。文主任接着说,我再重申一下,郎立农、常成宽作为街道办推荐的管理人员,参加邦科物业公司的环卫管理工作,工资由邦科公司发放。郎立农担任邦科公司土山街道城乡环卫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全街道辖区内的环卫保洁管理工作,常成宽担任土山街道北管区管理员,负责北管区三个城中村,秦庄、袁庄、杨寨和两个城郊村秦楼和马楼村的环卫保洁管理工作。你俩要尽快进入角色,迅速开展工作。郎立农和常成宽异口同声地说,一定,一定,干就干好。
   杨局长接着讲,这次考核验收的罚款将从邦科公司服务费里扣除,验收完毕后,考核组将根据罚款的情况进行评分,根据考评得分列出各乡镇、街道元月份环卫工作成绩排名。今后,环卫工作的成绩优劣将作为考评各乡镇、街道工作的一项内容,与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政绩挂钩……
   来,签字吧。杨局长、文主任、郎立农、常成宽依次在罚款单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老常透过老花镜片看到上面赫然写着罚款,800元。杨局长随手撕下罚款单,递给郎立农。郎经理,你把这个交给邦科公司财务部存档,然后参加公司元月份的考核结果讲评会。郎立农很不情愿地接过罚款单,嘴里嘟囔着,一个管区就罚八百,四个管区不知道要罚多少呢。杨局长好像没听见,大声说,小文,开车,去下一站……
  
   二
   眼看就要过年了。可是,城中村里大街上的垃圾却堆得像小山似的。被风一刮,纸屑飞舞,扬尘漫天。
   街道办的座机,快被告状的电话打爆了。身穿工装的邦科公司管理人员,进村巡查时,不敢轻易下车走动,怕躲避不及,招来谩骂。街道环卫办的文主任也挨批了。腊月二十八的早晨,冷风嗖嗖。文主任召集项目部的人到街道办开会,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邦科公司的黄总也来了,还有土山街道东片区管理员焦如宏和南片区管理员刘二妮,大家七嘴八舌。郎立农说,现在县城在进行棚户区改造,租房子的太多,家家都烧土暖气,炉灰太多。西管区的管理员于得水说,接近年关了。户户都在进行卫生大扫除,这几天,垃圾太多。常成宽说,街上投放的垃圾桶太少,应该再放些桶……
   文主任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一加一等于二的道理连三岁的孩子都懂,我看是车的问题。会场上立刻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黄总说,我看不是车的问题,原来一个片区一辆车,现在也是一辆车,而且载重量是一样的,怎么可能是车的问题呢?黄总两手一摊,非常洒脱的样子。文主任说,我看不是,那这样吧,咱们去现场吧,去开现场会。
   一行人来到袁庄,袁庄是土山街道最富有的村子,坐落在县城的东北角,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村子被商铺和家俱市场包围着,这些商家全都租用着袁庄的耕地,袁庄村想不富裕都很难。
   袁庄也是土山街道规划最早的一个村子。村民的住房全都是独门独院别墅式二层小楼,红砖,红瓦,红墙,煞是好看。两条南北大街,把整个袁庄分成了三个大方块,二十二条东西小街,又把袁庄分成若干个小方块。人们不论从哪个方向望去,整个村子都排列得整齐美观,令人啧啧称赞。美中不足的是村子里还未施行集中供暖,家家都烧着土暖气,焚烧后的炉灰让垃圾清运不堪重负。
   文主任、黄总带领着大家来到袁庄的大街上。大街两侧崭新的垃圾桶排列得整整齐齐,只是桶旁边的炉灰像一个个灰白的坟头,卧在那里,令大家生出一丝恐怖。一行人都躲躲闪闪,不忍直视。
   辖区的垃圾车正在作业。跟车工挂上一桶,上料架就升到顶,一翻,就倒进车内一桶,一翻,又倒进车内一桶,如此往复,装个五六桶,就要停止装车。垃圾清运车此刻像头壮硕的老牛,呜呜怪叫着,推铲后移,进行压实。
   文主任把黄总叫到一边说,你看你的车效率太低,一辆车,一个跟车工,升降一次,装一桶。街道原来的垃圾车是后压缩的,就是从车后上桶,上料架升一次装两桶,一辆车,两个跟车工,从袁庄到西部垃圾处理场四公里,原来一天能拉六趟,你的车现在拉几趟?
   黄总说,起早贪黑拉四趟,不过我们压得很结实,一车能拉四吨多呢。我看主要还是炉灰太多。
   文主任说,问题在那里明摆着呢,你还要增加投入,要想拉出去,这样的侧翻车,我们土山街道还得增加两辆。
   黄总面露难色,他说我看还是炉灰太多。
   两个人争执不下。文主任说,我看这样吧,西环路口有个地磅,咱们土山街道的四辆清运车辆,去卸车时,都绕个弯,过一下磅。每车拉几吨,每天拉几趟,四辆车每天共拉多少吨。咱们过磅十天,十天后咱们用事实说话行吗?
   黄总嗫嚅着说,我也是刚开始干这个差事,没、没啥经验。
   文主任自顾自地掏出手机打电话,杨局长吗,我有个事跟您汇报一下……黄总见文主任没理他,悻悻地钻进车子开车走了。
   加不加车是领导的事,可眼前的垃圾清运是燃眉之急。村民骂声连天,街道办领导拍桌子瞪眼。怎么办?老常问郎立农,郎立农抄起电话问黄总,黄总火冒三丈,你问我,我问谁,车归你管,你是干什么吃的,垃圾运不出去,你就别干了!郎立农可能与生俱来从未受过这么大的委屈,一上午都耷拉着脸,不说一句话,在城中村里开车载着四位管理员像拉磨的驴样转圈圈。眼看着日头过午,大家谁也没心思下班去吃饭。
   黄总打来电话说,老常哥,有一个事情请你帮帮忙。老常寻思,我一个小管理员能给你公司老总帮什么忙?黄总又说,你告诉郎经理,今天务必要把袁庄的垃圾清运干净。老常脑子里闪出问号,黄总为什么不给郎立农打电话,还在生他的气?为什么先拉袁庄的垃圾?黄总又说,刚才袁庄的村主任,闯进我的办公室,指着我的鼻子大骂,你如果年前不把街上的垃圾清理干净,你就从袁庄搬出去,房子我也不租给你。老常哥多帮忙。通完电话,老常心里五味杂陈。他对郎立农说,黄总要求今天务必要把袁庄村的垃圾清运干净。郎立农长叹一声,我能有什么办法,垃圾车今天就驻在袁庄好啦。
   吃过午饭,老常把袁庄村的四位保洁员召集起来,要求大家跟着垃圾车装车。他们都不愿意干,因为他们以前给街道上干的时候没装过车,垃圾也没积存过。老常说,不把垃圾清理干净,这个节是没法过的。他们说,存了这么多天了,谁能装的了。老常把袄一脱说,我带头装,和跟车工咱们六个人,三个人一组,轮班装,谁要不愿意装,可以走人。话说到这个份上,就没人再扯后腿了。老常说,把后厢盖打开,我们从车后头装。于是,大家就一锨一锨地往车上扔垃圾。等装不下了,就把后厢盖关上。再挂上桶装,桶里空了,再把地上的装到桶里。正干得起劲,秦楼村的保洁员秦得康打来电话说,村里有一个老头乱倒垃圾,不听劝说,还骂人,跟保洁员吵起来了,叫过去处理一下。老常给郎立农打电话让他到袁庄领着大家来装车,自己要到秦楼去。

共 29905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这部中篇小说叙述了一位环卫管理员的人生旅程。老常是一位退休工人,他不安心退休后的安逸生活,又去一家物业保洁公司当了管理员。这个工作看似轻松,却担子重,又繁琐。要时刻接受上级领导的检查和考核,工作稍有疏忽就会被上级批评和处罚。他下要管理保洁员,上要应酬领导,每天如陀螺转着,有工友出了工伤,他要自己出钱垫付医药费,还要按时完成街道所有村庄的垃圾清理工作。因为焚烧垃圾他自责;遇到难缠的人违反规定乱倒垃圾,他配合领导管理的服服帖帖;三轮车出了车祸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修理厂的老板给修好;垃圾桶丢失了,他走进汽修厂和老板娘交涉,开始了一场“寻桶之战”;因为有人往垃圾桶里装树叶他前去制止被人欺负;保洁员张大焕工作不认真要被领导辞退,他善心大发,想起自己的苦难经历,决定对她出手相助,不仅劝说领导收回决定,还资助她钱帮她看病,用诚心感动了这位保洁员;在县里创建卫生城活动中,他敢碰拉路虎,奖勤罚懒,调动保洁员的积极性,带领工友们一举改变了在县里人居环境暗访组的考核中倒数第一的尴尬地位,配合县里通过了省里验收;在疫情来临之际,他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用自家的酒精送给工友消毒用……他用真诚的爱心,勤奋的工作换来了领导奖励他的崇高荣誉,常成宽被评为优秀环卫管理员。沧蓝县也通过了“全国卫生县城”的国家级验收;面对荣誉,他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老常倘佯在幸福的遐想中。小说通过一位环卫管理员工作中的辛酸苦辣,塑造出一位爱岗敬业,有爱心的管理员光辉形象。小说语言朴实,循序渐进,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活血肉,情节生动,故事感人,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91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9-11 11:00:38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中秋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9-11 11:01:33
  感谢赐稿柳岸社团,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方便交流!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9-11 11:02:02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济宁王连河        2022-09-11 12:36:03
  编辑老师和文友们好:
   首先感谢编辑老师给于拙作这么中肯的评论。这篇稿子从构思到动手写用了一年的时间。我原来想写的题目是“环卫节长镜头”,我是一名环卫管理员,在工作中发现环卫工人不但辛苦,而且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写中篇我怕驾驭不了,想着学习作家刘心武的【五一九长镜头】那个中篇的结构。结果那片佳作没有找到。所以,就改写自己的工作。这篇稿子有些直白。写完以后心里没底。谢谢老师对这篇文章的肯定。写作源于喜爱,上高中时就喜欢。我打字很慢,所以大家现在才看到。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5 楼        文友:济宁王连河        2022-09-11 17:08:42
  编辑老师和文友们好:
   小说‘创卫’的写作,旨在呼吁全社会对环卫工作的关注,对环卫工人疾苦的关心,对环卫工作的支持;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要与时俱进,更新环卫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尊重环卫保洁人员的工作。
   这是我写作这篇小说的初衷。不当之处,还望编辑老师和文友批评指正。
6 楼        文友:济宁王连河        2022-09-13 16:31:40
  感谢这么多热心读者惠读我的作品。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关注环卫工人,关注底层劳动者,把更多原汁原味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7 楼        文友:济宁王连河        2022-09-13 16:36:19
  没有想到编辑老师给于‘创卫’这么中肯的评论。
   这本身对我就是莫大的鼓励。
8 楼        文友:济宁王连河        2022-09-13 17:28:08
  我们的祖国美如花冠。
   这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无私奉献,更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真正的‘城市美容师’。各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我与工友们的相处中,时常告诫他们,不要牢骚满腹。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正是祖国的强大,我们才活得有点尊严···也许,你认为爱国跟你没关系···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遵纪守法,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