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赵家沟的初秋(散文)

精品 【风恋】赵家沟的初秋(散文) ——赵家沟的慢生活之十三


作者:贤者无忧 秀才,1953.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20发表时间:2022-09-14 12:14:06
摘要:回乡下躲避疫情的翠翠,给大家做了丰盛的午餐。午餐桌上,一群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光着膀子,袒胸露怀,大口吃肉,大杯喝酒,高谈阔论,谈天说地。面对干旱与不能外出的疫情,大家没有忧愁,没有抱怨,总是说现在日子好多了啊! 赵家沟的儿时伙伴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辛劳作,节俭生活。他们任凭时光匆匆而过,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霜雪盖顶,脊背低垂,门牙掉落,总是笑呵呵地享受着赵家沟的慢生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都过半辈子了,第一次因为疫情居家十几天。哎,真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啊!待在家里的十来天里,每天只能在小区活动,平时信马由缰,飘零半生养成的生活习惯,被这突如其来的静默搞得心烦意乱。想做的事情无法做,想见的人见不到,想去的地方去不了,人的生活范围一下子就变得只剩下狭小的小区了。
   静默期间,清晨一睁开眼关心的是小区是否解封。熬过了枯燥的开初几天,又过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中秋,依然没有解封的消息,那我就安心地睡吧。就在我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今晨一睁开眼,看到的消息就是居住的县城可以出小区了,但是只能在县内活动。
   这样的消息也让我兴奋不已。我驾着自己的“荣宝”,直奔乡下的竹韵书院。渴望与大自然相拥的情绪,就像火山一样被释放出来。初秋的阳光特别的温暖,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一样的路,一样的行道树,让我这颗与外界相隔十来天的心,感到特别亲切。
   回到赵家沟,推开厚重的竹韵书院大门,扑鼻的桂花香灌入我的心扉。差一点醉倒我这个久违的主人。宅在小区不出门,原来桂花已开放。这颗沉闷的心一下子就融入了家的怀抱,仿佛听到母亲在说:“半罐水哎,你怎么才回来啊!”
   带着湿润的眼眶,继续往院里深入,“噗噗噗”几只鸟儿从开满金色的桂花树上腾空而起,留下空空的鸟巢。金黄的花瓣,就像黄金雨一样被鸟儿弹落,依依不舍,悠悠扬扬地洒落一地,给书院铺展上了一层黄金地毯。鸟儿啊,对不起,是我惊扰了你们的秋梦。桂花啊,我不该让你们过早地飘落。
   在楼顶花园里,秋阳下灿烂的向日葵,向阳而开,妖艳地盛放着,几只蜜蜂将尖嘴埋入花蕊,贪婪地享受着甜蜜,完全不顾主人的回归。
   俯瞰桂花树顶,发现还有一个鸟巢,一只斑鸠静静地在巢中孵化着新的生命。我用手机对准她,拍照,她淡定安详的情景让我感受到鸟儿也有伟大的母爱。我赶紧走远,并将附近拉上隔离带,警示人们不要惊动那正在孵化的鸟儿。
   环视四周包裹书院的竹林,翠竹森森,竹竿摇曳,绿叶飘动。被今年新鲜稻谷灌饱了肚子的一群谷麻雀,在竹林中叽叽喳喳地嬉闹着。好像在说:我们不走了,赵家沟的谷子好吃,在书院的竹林等到明年。
   远看括哥家附近的竹林,竟然是一片枯叶,生长几十年的竹子没有扛过六十年不遇的高温干旱,全部被烤枯死了。可见今年的高温有多么的猛烈啊。
   远望那就像一个官印的寨子梁子,青色的柏树与枯黄色的玉米秆、丝茅草融绘成一幅图画,勾起了我想上去看看的欲望。季节已过白露,秋天已经来临,也想探寻一下赵家沟的秋天。
   约上乡村诗人明和先生,我们从寨子梁子的半山腰往上攀登。
   岁月的流淌,那曾经让我踏光的小路已经不在了,我们估摸着路线,牵着身边的杂树枝条,高一脚,矮一脚,一步一步艰难地攀登。
   好不容易来到一块斜坡土里,那褐红色的土地已经板结,爆裂的地面张开着手指大小的口子,渴望着雨水的浇灌。那干死的玉米秆还孤立在土里,农人也懒得收拾。挂着红红果子的橘子树,半卷着绿色的叶子,夭折的果子散落在树下的土地里。果树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好像在哭求一场大雨,以保住果树身上那些没有跌落的果实和来年开花结果的树干。
   一身运动装显得年轻的明和先生,弯下腰来,捡起一个焉粑粑的果子递到我面前,心痛地说:“兵哥啊,你看今年的干旱,把这些将要成熟的果子干掉了,农民少卖好多钱啊!我家里的五亩夏橙,天天都要灌水,还是顶不住干旱,很多树都枯死了,农民真不容易啊!”年近花甲的明和,像个小伙子一样使劲将焉粑粑的果子摔向山下,嘴里大吼“狗日的干旱!”
   听父亲说过,这里有块我家的自留地,就是从来没有来看过。来到我家的自留地,东看看,西瞧瞧,这块地是父亲用挖得雪亮的锄头,将这片无主山坡开垦出来的。后来划分包产地,顺理成章就成了我家的地。父亲从山下担粪水浇灌,母亲背着种子上山栽种,确保了一大家人的生计和上交的公粮。
   如今,父亲离开了我们,母亲也做不动了。队上的青壮年也离开土地打工去了,没有人稀罕这块土地了。这块曾经洒满父亲汗水的肥沃土地,如今已经被疯长的丝茅草、芭茅草和刺芭侵占。可惜,根深叶茂的丝茅草和芭茅草也没有抵挡住干旱,冬季才枯黄的叶子,在初秋就已经枯死了,黄亮的丝茅草与枯黄的芭茅草汇成了一片金黄色,显示着至死都要美的顽强。
   再往上走,就来到“印把子”的脚下,陡峭的岩石挡住我们的去路。小时候攀岩走壁,捡拾山草和柴火的劲头,已经被两鬓的白发侵蚀,只有心叹。
   低下头来,还可以看到残缺的瓦砾和那被泥土掩埋一半残缺的墙脚基石,可以看出这山顶上曾经有建筑。用于防御的峭壁,已经风化,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壑口。仰望峭壁之上,那曾经繁华的建筑在激烈抗蒙战斗中被付之一炬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这座寨子因此叫做“火烧寨”。
   回过头来遥望赵家沟大地。对面的红花梁子就像一个侧卧的母亲,竹韵书院就位于母亲的怀抱。宽阔的沟陇田野里一片金黄,那是稻谷收割后留下的稻桩和谷草。待农民深耕后,种上油菜和小麦。远看呈深褐色的田地是勤劳的人家已经将田翻挖了出来。左侧就是九龙湖,护坝的菱形线条,将雄伟高大的大坝分割成一块块绿色地毯,很规整地铺展在坝上;坝顶有车辆缓慢通过,优哉游哉,依依不舍;湖面碧波荡漾,野鸭戏水;十几米高的白色湖边腰线,就是今年九龙湖水灌溉干旱的九龙大地的标志。
   铺展在赵家沟大地上的道路,就像血管一样,有主动脉龙兴大道和赵家沟道,还有环湖公路,还有纵横交错的机耕道和蜿蜒曲折的农耕小道。条条道路互联互通,都可以通到“罗马”。赵家沟里的一代代年轻人就是从故乡的小道走向远方。
   站在赵家沟最高的梁子上,秋日的风,扑面而来;秋日的丰收景象盈满双眼;稻谷与桂花的芳香混杂成赵家沟的香味。四十年了,再攀寨子梁子,感慨万千啊。赵家沟的田地变宽了,路变得更加通畅了,曾经高不可攀的梁子,变矮了。水电气通了,生活更方便了。村变社区了,祖祖辈辈的农村人也变成了城镇居民了。西字辈的老年人基本都归隐了赵家沟的土地,元字辈的人也变老了,年轻人变得陌生了。赵家沟真的变了,变了啊!
   回到书院,一身的大汗,昭示着赵家沟的初秋依然酷热。建明拿来新米,要给我煮一顿白米干饭,尝尝鲜;老队长来了,将旗杆重新焊接,书院楼顶飘扬的国旗让赵家沟与祖国的心紧紧相连;喜欢小说的括哥钻进书屋就不出来了,翻阅着读书时梦寐以求的《小说月报》;二弟像个花工,一颗一颗精心地修剪着院里的花草。小小的书院成了乡亲们的乐园。
   回乡下躲避疫情的翠翠,给大家做了丰盛的午餐。午餐桌上,一群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光着膀子,袒胸露怀,大口吃肉,大杯喝酒,高谈阔论,谈天说地。面对干旱与不能外出的疫情,大家没有忧愁,没有抱怨,总是说现在日子好多了啊!
   赵家沟儿时的伙伴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辛劳作,节俭生活。他们任凭时光匆匆而过,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霜雪盖顶,脊背低垂,门牙掉落,总是笑呵呵地享受着赵家沟的慢生活。
  
   (二〇二二年九月十二日于赵家沟竹韵书院)
  

共 28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因为疫情,遵照政府“静态管理”的防控规定,被居家十多天。对于平时喜欢外出活动的人,十多天足不出户,简直如坐针毡,心烦意乱。好不容易熬到“解封”的通告,一听解封便如出笼的鸟儿,迫不及待展翅飞翔,“不准跨区活动”的禁令,又限制了活动范围,去赵家沟竹韵书院是最好的选择。赵家沟的山水草木和道路都是那样的熟悉而亲切。书院除了书香还增添了桂花的芳香,最令人动容的莫过那一只潜心孵化新生命的斑鸠,预示书院群贤毕至,将培养出一代代有志的文学后生力量。与诗人明和先生共登寨子梁子的经历与感受,又勾起了对父亲和儿时玩伴的回忆。由于今年遭遇六十一年不遇的超高温天气炙烤,庄稼、果树、藤草树木,都提前枯败在初秋里。那些枯黄的玉米杆、思茅菜、芭茅草构成了秋天绝妙的画面,却又令人喟叹和惋惜。明和先生一句“狗日的干旱”,道出农民受制于天的命运及生活的不易和无奈。作者用温婉生动的笔触,记述与描写了赵家沟的山水草木,有力表现了赵家沟初秋的主题。有酒有肉即生活,丰盛午餐增添了文章的烟火气,使充满泥土芬芳的文字,更令人咀嚼出意味深长的味道,深沉浓郁的乡情流泻于笔端,一副淳朴温馨的生活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佳作拜读!力荐共赏!感谢赐稿风恋碧潭!问好作者!【编辑:碧潭飘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91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2-09-14 14:51:10
  成都作家周孝全点评:拜读元兵老师《赵家沟的初秋》一文,颇有同感的事,同感的言,对于我这祖辈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更觉几段感悟和启示。
   第一,苦这味是多种的,启发人人要居安思危,凡事多预,多案齐手,方为顺手。天灾时时防。年年防天旱,夜夜防强盗。常常水缸满,防灭也重要。从百姓的牢骚话"狗日的干旱"也看出了,仅百姓之力抗灾之无耐。也警示为民服务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用新的思路,扎实投入到乡村振兴中,要有真作为,真成就。多从苦中榨出甘甜,多从苦中压出鲜汁,润泽民生。就业渠道多了,也警醒大凡有一定实力的创业者,成功者,也可以发挥一些力量,为这家乡的乡村振兴出一定的力,献一些策,肥一亩土,润一块田。
   第二,家有老屋,干劲充足。元兵老师依托祖辈的遗产,装修建这竹韵书院就是有力见证,善做善成。过去讲,不能成人了,找到了媳妇忘了娘,指不忘思。现在同样,进了城里莫忘房,这房就是祖辈的老屋。况且,还应因地制宜地办出地域特色,服务于乡亲。元兵老师这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第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有效,点赞中中。其实乡下人,仅守土有责,单从仅有的几亩责任土地上,想发大财,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启发大家思索怎么盘活农民土地?林盘?怎么有就流转?怎么在贫脊的土地上生长出不贫脊的树,这值得层层思索?层层考究?
   再苦再累,日子总得过。更应增强信心,一往无前。深信乡村振兴画卷会在勤劳的乡亲中绘得有声有色,有言有味,热火潮天。
2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2-09-14 15:08:55
  感谢贤者无忧老师又一篇充满泥土气息的新作呈现!问好祝福秋祺文丰,创作愉快!
碧潭飘雪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2-09-14 15:13:09
  文章通过对赵家沟的山水草木的记述与描写,呈现出找机构初秋的时令景象,浓郁的乡情及淳朴温馨的生活图景。充满泥土芬芳的文字,更令读者咀嚼出意味深长的滋味。佳作拜读!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2-09-14 15:14:55
  欢迎贤者老师继续展现精彩,期待更多佳作呈现!因水平有限,对编按理解不到之处,敬请海涵和提出,以便改进。问好祝福平安健康,佳作丰硕!
碧潭飘雪
5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2-09-14 15:16:35
  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6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2-09-14 21:52:22
  恭喜祝贺贤者无忧老师散文佳作获得精品!也祝贺社团!期待贤者老师精彩继续展现!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关照支持!
碧潭飘雪
回复6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2-09-14 21:58:11
  谢谢风恋社团,谢谢赵老师!
7 楼        文友:叶华君        2022-09-15 09:03:48
  厉害,又得红豆了,赞赞赞赞!继续加油创作,展现更多乡土气息的的美文佳作。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