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出发吧,自行车(外二篇) ——(二)摔不起 (三)挂起来的记忆
(一)出发吧,自行车
最近,老刘老是感觉右胸刺痛,能忍。
周末,儿子抽空回来看他。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住在老屋,平常清早去附近河边走走锻炼锻炼,与老友下下棋,顺道去菜市场买菜自已做饭,生活平静而规律。
儿子一边给老刘整理房间,一边与老刘聊天说说小孙子的趣事,老刘听着开心,无意中,儿子看到老刘脸上痛苦的表情,赶紧放下手中的事情,看着老刘苍白的面容担心地问:“爸,您怎么啦?”
老刘艰难地咧嘴笑笑,指着右胸说:“没事,就这里突然痛了一下,一会就好了”儿子不相信老刘说的一会就好的说辞,扶着老刘的手臂说“爸,我们去医院吧!”
一系列的检查下来,结果不是很乐观,医生把儿子喊去办公室,老刘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看着形形色色,来来往往,匆匆忙忙的人,想着老伴在病床上一睡三年最后还是丢下他和儿子走了,他可不想躺在病床上等死呢。
他一个人走出医院大门。一行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从他面前一晃而过,充满生命的活力。他心里有了自已的主意。
儿子失魂落魄地走出医生办公室,医生肯定地告诉他,老刘已经是肺癌中晚期,没有多少时间了,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当他整理好表情调理好心情要老刘住院治疗时,才发现老刘不在长椅上等他,他四处找寻终不见老刘踪影。
儿子只好回家。老刘正捣弄着刚刚从收破烂手里花二十元前买回来的自行车车架,八成新,没有车辘轳。儿子生气又担心的对着老刘嚷嚷:”爸,您干什么呀?咋从医院跑回来了呢?跟我去医院住院吧!医生说您需要住院治疗。”
老刘自顾低头捣弄自行车车架,没有理儿子。儿子又气又急,在老刘身旁转悠着劝说着,老刘就是不作声,儿子无奈老刘的固执,只认为老刘是想骑自行车锻炼,他跑出门去健身器市场买一健身自行车回来,说:“爸,别捣弄您那破车架了,试试这个健身自行车,让你蹬个够,”老刘嘿嘿笑了几声,对儿子满怀信心地说:“我打算骑这车环游中国,到各地看一看,转一转”儿子忍不住不屑地笑老刘:“您呀,算了吧,到时候是您骑它还是它骑您呀”老刘没有再理儿子。
老刘打定主意趁着身体硬朗骑着自行车环游祖国各地,一点点痛算得了什么?心里责怪儿子小题大做。儿子回单位上班,与领导请假陪老刘去医院把手术做了,不然他上班不安心。
老刘用健身自行车的车辘轳换了老王轮椅上的车辘轳,穿上他当兵留下来的军装,背上军用水壶,背包,戴上军用头盔,背包里的收音机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踩着脚踏板,愉快地出发了。
儿子安排一切就绪,回家哪还有老刘的影子?
两年后。
老刘满面红光地回来了,带着一些风尘。儿子拉着老刘去医院检查,肺部CT检查结果正常,两年前的肺部阴影居然不见了!儿子抱着老刘哭了,所有的担心和不安都卸下了。
(二)摔不起
小丽还在娘肚子里时,父亲就因公去世了。
小丽妈妈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小丽拉扯大。从小丽牙牙学语,到满地跑,小丽妈妈陪着小丽长大。
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把母女俩相隔两地,留下来的,全是一个妈妈对孩子的思念和期待。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小丽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走路蹒跚的老人,而小丽千里之外工作,小丽曾经多次接妈妈去她那里一起生活,妈妈死活不愿意,说这里有她父亲的魂,她得守着父亲,小丽每次都依依不舍地告别妈妈。
妈妈则一日复一日地思念小丽,回忆着小丽小时候成长中种种乐趣,听小丽喜欢唱得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总是喜欢时不时站在大门口看着远方,期盼着小丽出现。总是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理着永远理不完的毛线。
在妈妈生日前两天,小丽打电话说会带着女婿外孙来看她,陪她过生日。妈妈高兴极了,一个人为迎接小丽一家人的到来作准备,吃的,用的,住的,生怕大都市的女婿住不惯小平房,吃不惯乡下的农家菜,她得提前筹备着。
生日那天,小丽妈妈早早起来了,穿着小丽买的新衣服,戴上了一直舍不得戴的耳环,手镯,这些都是小丽买的,平常都不舍得戴,特地围上了喜庆的红围巾,突然想起什么事情还没有做,慌里慌张没留意脚下的门槛,一筋头栽在门外。
医生告诉小丽,幸好邻居送过来比较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以后她的生活都需要人来照顾了,小丽不相信地问医生:“这么严重啊?”医生回答说:“六十到八十岁老人就是这样,最怕摔跟头了,有的一摔就有可能永远站不起来了。”
小丽环顾着家里熟悉的家具,桌椅,想起小时候妈妈给她包饺子的情景,每次考试获奖妈妈欣喜的泪,每次告别妈妈那种依依不舍地眼神,都历历在目。打开衣柜,衣柜里整整齐齐地折叠着她各个时段穿的毛衣,都是妈妈一针一针织成的,曾经还嫌弃妈妈织的不如商店卖的好看,妈妈把织好的毛衣就再没有拿给她,叠着放柜子里,小丽看着这些毛衣,眼泪顺颊而下。
(三)挂起来的记忆
老谢与往常一样,起个大早去菜市场买菜,这早市场的菜新鲜,品种多,挑起来不费劲。
急急忙忙提着菜蓝子顺道去超市买一些小零食,糖果,昨晚儿子打电话说周末带小孙子回来看太奶奶,太奶奶九十二岁了,患了阿尔茨海默症,时好时坏,能够记得大孙子和曾孙子,偏偏记不得天天侍候她的儿子,常常喊老谢“同志”。
又急急忙忙赶回家,放下菜蓝,母亲刚刚醒过来,老谢一阵忙碌。终于将母亲抱上轮椅坐着,打开电视,让母亲看看电视,他便围上围裙为母亲准备早餐,母亲嘴叼,不喜欢外面买的豆浆油条稀饭,老谢只能每天起大早买菜回来做,今天蒸一个她喜欢吃的鸡蛋羹吧!
老谢耐心地喂着母亲鸡蛋羹,对母亲说:“妈,这是本地的土鸡蛋,香不香?”母亲满意地点点头,老谢继续说:”您孙子打电话说周末带您曾孙子来看您,您高兴不?”母亲吃着可口的鸡蛋羹,看着老谢,笑眯眯地对老谢说:”高兴,孙子带曾孙子看我,高兴”,老谢一边喂母亲蛋羹,一边对母亲说“您偏心,只记得您孙子曾孙子,记不得成天侍候您的儿子”,母亲对老谢道了一句:“谢谢你同志”老谢默默地将最后一口蛋羹喂母亲嘴里。
老谢刚刚在厨房对付几口馒头,就听见房间里什么东西摔打的声音,他赶紧跑过去,原来是母亲将买回来的小零食糖果打翻在地上,老谢一边捡起糖果一边对母亲说:“妈,刚刚不是才吃过东西吗?不能再吃了,吃多了您胃又不舒服”,他把糖果零食放菜篮里,然后挂在屋梁上,母亲久久地看着挂着的菜篮子,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老谢收拾完厨房,回到房屋。看见母亲从轮椅上站起来,正准备爬上凳子站桌上面拿糖果吃,这情景是那么的熟悉。老谢一下子想起小时候母亲每次都把买回来的糖果小点心放篮子里挂屋梁上,一来防鼠,二来怕老谢偷吃吃多闹肚子痛,可他总调皮偷偷站上桌子拿吃,有一次被母亲看见了,把母亲吓了半死,生怕不小心掉下来摔着,母亲生气地把老谢抱下来,告诉他不可以爬高,万一摔下来怎么办呢?零食吃多了闹肚子痛怎么办?看见哭得稀里哗啦的老谢,心疼地拿出桃酥分一小块给老谢说“吃吧,桃酥”,多少年过去了,母亲记得篮子里面的桃酥。
老谢拿下篮子,取出篮子里面的桃酥,瓣开一半递给母亲,母亲接过桃酥,将桃酥喂到老谢嘴里说:“儿子,吃桃酥,好吃”,老谢嚼着桃酥,眼泪夺眶而出。
挂起来的记忆,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通过妈妈一直不认识儿子,却在挂起来的记忆里,认识了儿子,读来不胜唏嘘!人是多么奇怪的动物啊!总有深情埋藏心底!
三篇归纳到一起,我想如果他们都是健健康康的状态,九十岁尚能骑马拉弓射箭,有那么孝顺的儿女,还是一幅多么其乐融融的画面啊!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