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情】河“二”边的沙滩(散文)

精品 【书香·情】河“二”边的沙滩(散文)


作者:张晓钟 布衣,34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23发表时间:2022-09-19 20:23:47
摘要:在老家农村河西,自古以来,就是一大沙丘。沙滩,是学生练习家庭作业的好地方。一九五八年——一九七九年,上游修建了大二型水库,水害变水利了。沙滩不见了,变成了绿洲。

河“二”(方言:那)边的沙滩,河,就是宿松母亲河二郎河上游的广河段。河东为黄崖寨、独山寨山脉,河西为磨石寨山脉。两大山脉相隔数里之遥,绵延数十里,中间构成一方峡谷盆地。广河由西北向东南穿境而过,流向雷池的龙湖。广福老街依广河而建在河东山脉脚下,老街对面没有河岸,沿河是一片较大的沙滩,更远去是磨盘寨山脉脚下的几户人家。沙滩上起“张果老”挑石头,下至广河闸拦水坝,近两公里长短,方圆半平方公里。沙滩是由上游的三溪,汇百余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及溪水,冲积而成。因大多数居民在河东居住,人们习惯将河那边称为河“二”边。
   一九五八年前,还未建上游的钓鱼台水库,这块盆地只是一片沙滩。是排户佬们扎竹簰,存放山村装御河运物品的地方。雨水季节,三溪洪水暴发,这里是一片汪洋。排户佬们将晴天扎好的节节竹簰,装好将要运出大山的货物,乘雨水季节三溪暴发洪水时,撑杆起锚,扬帆远航,通江达海。这时,只见排户佬们个个头戴粘帽,身披蓑衣,手持带钉勾的撑杆,两腿叉开,一人站在排头,一人站守排尾,开排远行。水面上竹簰一节接一节,像是一列列水上的列车,在波澜壮阔的河浪里驰骋前行,真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这簰运不但是山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是山区的重要运输工具。
   洪水退去后,沙堆一簇簇、一团团,平平整整。人们三三两两,赶来捉拾水退去时,留沙丘窟窿里,来不及随水而去的小鱼小虾,这是街民们最喜欢的美食。雨过天晴后,沙滩上冲出一些五颜六色的鹅卵石,街民们捡拾送到城里,可换来油盐钱,成为人们副业收入的小钱袋;村妇们则在沙滩上拾柴火、掏埋在沙里竹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为第一,家庭主妇难为无米之炊,更难为无柴之火,有柴有米,才是人间期望的日子,才是温馨的人间烟火。但孩子们不操这份“闲心”,忙着在沙滩上挖“战壕”、堆城堡,拿树枝当枪,竹竿夹在胯下,飞马举枪冲锋陷阵。打沙仗,堆沙人,烧沙窑,滚沙身,乐而忘返,这里是孩童们的乐园。
   一九五八年——九七九年,举全县之力,修建了上游的大二型钓鱼台水库。水库具有调节洪水,防止泛滥的功能,把水害变成了水利。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农村是很贫穷的,山区人严重缺乏口粮,很多时候靠政府供应粮指标,每月到粮站定量购买。无钱买粮的人家,食不果腹,衣服补丁加补丁,衣衫褴褛。
   穷则思变,这里的人们陆续在河西边的山脚下、沙滩较高一点的地方,垒坝,垦田。因缺水不能种水稻,就种花生、玉米、芝麻、红芋等农作物。记得小时后的每年秋收刚完,人们都到地里掏花生、掏红芋(重翻一遍地里的沙土,捡漏)来弥补一点家里缺粮的状况。但较低洼处或河边,还是沙滩、沙丘,有的地方长出水草或芦苇。
   那个时代,很多人家适龄的孩子无钱上学,即使能上学了,也无钱买学习用具。农村晚上点油灯照明,有的人家为了省钱,不让孩子夜读或夜里做家庭作业,太黑以后即催孩子上床睡觉。我母亲是旧社会过来的人,目不识丁,新中国后进了几次“扫盲班”,稍识几个字。记得家母常常说:“只有挑箩粜米,没有挑箩粜字”(意思是读书不能解决有饭吃的问题,只有把地种好了,才能解决饭吃的问题)。那年,我读初中,大弟和大妹读小学,三个孩子读书,仅母亲一个女劳力的家庭(父亲在外地工作),经济是很拮据的。如果我们三人,晚上点灯夜读或做作业,往往遭到母亲的反对。甚至,母亲把灯吹灭,或把灯拿走,把我们狠狠数落一顿,逼着上床睡觉才行。为这,我们和母亲常常顶嘴。我们淘气,让母亲淘力,烦得母亲常常不乐。
   为了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挨老师批评,又不让本来就为一家人生活很累的母亲生气。我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既能完成作业,又不用点灯废油。那就是放学后,在放牛,或扯猪菜,或捡猪粪的过程中,到河二边的沙滩上去,在沙滩上做作业。先用手把沙子摸平,再用一小树枝当笔,在沙滩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语文、数学、英语,作文都可以,数学、几何也行。计算,可在沙滩上摆竖式子,边上打草稿;几何,可在沙滩上画出图型作线条;作文,可将腹稿写在沙滩上,自读自改,一挥而就,好不惬意。这样不但能节省点灯油,还能省去笔和纸,更能熟记公式,真是一举多得。
   在沙滩上做作业,只要不下雨,天天都行。沙滩上虽把作业完成,自己会了,就是弄不到作业本子上。在交作业时,本子还是空白,老师这一关也不好过。交作业后,老师要查看作业做的情况,当老师追问我为什么不做作业时?可以回答老师:我会了,所以没做。在老师对我检查是真做了,还是撒谎?就是上黑板检验,在上黑板接受考核时,只要字字正确,道道题全对了就行。我的家庭作业大部分就是这样在沙滩上做完成的,在沙滩上做家庭作业,虽确是个好办法,但要占用扯猪菜、捡猪粪的时间。时间占用长了,猪菜和猪粪就弄得少许多。记得有一次,在沙滩上做作业时间较长,竟然忘了扯猪菜,眼看傍晚将至,夜幕就要降临了,赶紧收起书包,慌慌张张,四下瞭望,寻找野菜猪草,空篮回家,不但不好交代,而且第二天,猪就没有吃的了。还好,一眼就望到不远去的沙坝上有一片“长毛”菜,一蓬蓬,一簇簇,长得很旺盛。我跑过去,跪在沙坝长有“长毛”菜的地方,用双手一个劲地拽、拼命拽,拽呀拽,一直跪着沿长有猪菜的地放前行。不到一会,竹篮满了,只是比平时稍微少点。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上高中去了,把沙滩做作业的办法告诉了读小学的弟妹,弟妹也效此法,行之有效。七十年代中期,正赶上全国一风吹,“农业学大寨”,叫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移山建田。各大队规划移山填窊,削高填低,拱河垒坝,建大寨田,增加人均田地面积。利用改种双季水稻,改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切实解决山区缺少口粮的现状。河二边沙滩建田项目,被列入广福公社农业学大寨重点项目,称为:“百亩张家畈”。公社成立指挥部,广福、三新大队集中几百号劳动力,男女老少、干部群众齐上阵,成立了青年突击队、铁姑娘战斗队、爆破队、摆砌队。沿广河西岸,砌两米高的石坝,挖山填土,并将灯笼寨山脚下的广福初中迁移,拆屋让田。沿山脚建一公里余的水渠,引钓鱼台水库涵洞水,灌溉田地。工地上热火朝天,喇叭声、吆喝声、打夯声,响成一片。人们争分夺秒,起早贪晚,挖的挖,挑的挑,抬的抬,推的推,拉的拉。经两度秋冬的奋战,“百亩张家畈”果真建成。沙滩不见了,目之所极,方块梯田,真的变成了能栽双季稻的稻田,且旱涝保收,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花鲜果实。增加了这两个大队部分居民的田地面积,减少了这两个大队部分居民长期吃粮靠国家供应的缺粮现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是,这样一来就把弟妹做家庭作业的场地给占用了,他们只有另找办法。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作为重点。政府首先解决制约着“老少边贫穷”地区的瓶颈,解决电力、交通、通讯、电信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规划“宿蕲”(安徽宿松县——湖北蕲春县)省道,沿广河西山脉脚下穿境而过,并设计依路在沿西山脉脚下中段,新建陈汉新集镇。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努力,崭新的山区重镇已建成,成为宿松县西北山区重镇。她将引领山区人民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脱贫致富奔小康,广福新街犹如广河中的巨龙腾飞!
   河“二”边的沙滩一部分,如今成为了山区政治、文化中心了,另一部分已是稻田绿州了。黄昏,整齐干净的街道两旁路灯灯火通明;白天,街道上车水马龙;街面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很是热闹。过去为了生计,那些曾经在沙滩上拾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去卖、拾柴火、捡浪渣、掏沙里竹木、掏花生、掏红芋的那些人们,有的已经远去,而那时候曾经在沙滩上打沙仗,堆沙人,烧沙窑,滚沙身的孩子们,已从儿童到青年再到耄耋老人了。
   沙滩变了,而美好的记忆没变……

共 31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河“二”边的沙滩。“二”字是方言,为那的意思。河那边的沙滩,是大自然的造化,是有趣、有味、有故事、有情感的地方。自轰轰烈烈的年代后,这里“沧海”变桑田,尽管失去了趣味,当地人却得到了实惠。文章以朴实的笔触,描写山乡巨变,描写山里人的生活,描写故土情缘。文章感情真挚,叙事诚恳,推荐共读。【编辑:北方天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92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09-19 20:32:11
  题材很好,前面部分也不错,期待继续更加精彩。
2 楼        文友:张晓钟        2022-09-19 20:37:04
  谢谢“天马”老师点评发刊并推荐共读,我会努力的。
3 楼        文友:梦姑        2022-11-28 07:37:56
  回忆过去,是不忘本,品味当下,是时代变迁。好文,赞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