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抽象”生活(随笔)
选择介乎现状,现状错进余生。人在现实的世界中成长,求助于此,但又躲进虚无之中,想在全知全能中臆想,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局外人。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边向前,一边迷失。迷失在自己的幻想中,忘记了身边的人和事。迷失在自己的思想中,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现实的,可以任意感受的世界。所以我们常常感到孤独,常常怀疑自己,其实,我们与其错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倒不如跳出所谓的孤独与怀疑之中,真实地去感受世界的酸甜苦辣。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封闭起来,计较着自己曾经选择的得失,不愿意看到的是这样的选择是曾经的那个没有看到未来的失落,新鲜的事物也会因为一丝不苟的比较而成为自己世界外的不可接触之物,而这样的人往往会很累,他们内心深处有着自以为的国王般的骄傲,伴随着的是国王般封建与孤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于人的定义,而现实中常常抱怨着自己“当初如果”的人是否真的在努力经营着自己面前的社会关系,或许只有时间才能解决他们心中的答案。但不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明白,人生并不只是一场游戏,而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这场冒险不会有存档重来,不会有回路可走,也不会有彩蛋可寻。它甚至会来不及回顾,便已过完。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白这场冒险不会马上带来现实的成效,你甚至不知道自己会被带到何方。正像恩格斯所说,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人民的合力,是所有人的意志相作用的共同结果。正因如此,它的结果往往与单个意志相冲突。我们踏上不知终点的旅途,书写着不知结局的剧本,故遵循着结果,或许所能看到的是无序人生的痛苦。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也许你的生命就此终结,也许你的人生将迎来新的开始。那种一昧地以结果为导向的人生无疑是失落而又痛苦的。我们应该学会在生命的旅途中寻找过程的美好,而不是为了结果而活着。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频频将其挂在嘴边,但在社会中的人们,真的切实地知晓到了吗?止在一眼望到底的结果,又或是止在毫无时间的结果,在过程之中的才能体会到结果愈进与来临。当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否真的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做?是否真的有一个方向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且不管结果的方向是否为合理的,我们应当知道世界的一切都有着起承转合,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们应当学会接受现实,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自己的梦想,更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忘记初心。
就像郑健,张建敏在《再朝前走一步》中所说“不要幻想成功之神会被你微不足道的努力所感动,主动跑过来和你拥抱亲吻;也不要幻想胜利之果会装在盘子里,端到你的餐桌前尽你开怀享用。”精神的世界终究是基于现实的,我们在存在中挣扎,自以为受尽人间疾苦,所以往往会下意识地就会打开幻想世界的大门,但不论怎样去认识,如何去认识,它都只是对于客观实在的复写与映射,我们所能切实地感受的也只有客观实在。治愈现实的良药,也早在罗曼·罗兰的笔下写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