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一群嫌隙人的嫌隙事(随笔)

精品 【晓荷】一群嫌隙人的嫌隙事(随笔)


作者:秋水翁 秀才,1753.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8发表时间:2022-09-24 20:05:44
摘要:此为《红楼梦》七十一回笔记。


   贾母八十大寿的生日之际,这对一个皇亲国戚的贵族家庭来说,本是非常隆重的一件大事,如不看这一回的内容,我们大可闭眼想一想,作者一定颇费心思,大力铺写这样的场景吧。然而作者却只是把贾母生日的隆重过程作为引子,转笔过来写贾府里一群嫌隙人之间的私怨和斗争。这样的写法很值得借鉴和学习,一方面,写大场面之中,必然有人趁乱生事的行为;另一方面从小事着笔,却又从大处着眼,这样写正暗示了贾府里的某种危机。
   那些嫌隙人的私怨在贾府的主子看来,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小人物却把这些小事一层一层地放大,最后把矛盾居然集中在了在当家人王熙凤的身上——这不是偶然,是家族内部斗争的必然。——历来的掌权者,都是斗争的焦点。
   小说里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揭示了贾府的内部斗争,一方面指出了贾府未来衰败的内部因素,表面看贾母生日宴组织得紧紧有条,然而却有许多的漏洞和疏忽;另一方面,贾府内部已经形成了许多的小集体,这些小人物之间的明争暗斗,正是小集体之间矛盾的对立。
  
   二
   小说开端讲到贾政回家。不像往日那样,贾宝玉听见自己父亲回来,并没感受一阵焦雷,却是又喜又愁。贾政见了宝玉也是一阵欢喜,一阵伤感。我曾在贾宝玉挨打那一回讲过贾政,说这个父亲是缺位的,然而当他历经岁月,年近渐老,多时在外做官,感受到长年骨肉分离后,心中必然有一种不舍和对人生的领悟。一个好的男人,不是当多大的官,挣多少钱,而是具有对家庭的责任和善良,所以贾政此次回家,应该带着很深的感慨。
   特别是他面见贾母后,贾母叫他回房好好歇息,他“又略站着说了几句话,才退出来。”似乎有许多话要与自己的母亲说,却又被贾母劝走,心里总有一种不情愿的感觉,这可以看出贾政对亲人的牵挂和留恋。
   作者在这里写贾政,正道出了中年后的人对生命的某些领悟:上有老,下有小,那种肩膀上的责任感,那种事重身衰,长年离家的孤独感,往往使中年有更多的焦虑和惆怅。
   所以正因为贾政有这样的感叹,才会对贾母的生日非常上心:“又因亲友全来,恐筵宴排设不开,便早同贾赦及贾琏等商议,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宁荣两处齐开筵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等几处大地方来做退居。二十八日,请皇亲、驸马、王公、诸王、郡主、王姑、公主、国君、太君、夫人等,二十九日,便是阁府督镇及诰命等;三十日,便是诸官长及诰命并远近亲友及堂客。初一日,是贾赦的家宴;初二日,是贾政;初三日,是贾珍、贾琏;初四日,是贾府中合族长幼大小共凑家宴;初五日,是赖大林之孝等家下管事人等共凑一日。”
   贾母生日的宴饮之乐,要举办七八天的时间。这七天请客的步骤都有严格的秩序,从这一段话我们不难看出,与贾府里往来的主要人物都有哪些——首先是皇亲贵族,其次是部长级的大员,再次是更低一等级的官员,最后才是亲人和家下佣人。不用我们仔细计算,这一段时间,贾府里来来往往的人,肯定应接不暇。从人财物方面来看,人很多,贾府里管事的人一定很累,所以除了王熙凤,包括尤氏,都会担当大任;贾府所花销的费用,一定十分惊人,像这样大的排场,一般的富贵人家,哪敢奢望?在收受礼品上,一定会有许多奇珍异宝,堆积如山,所以贾府开了两府,征用了大观园。其实整体来看,贾府应该忙忙碌碌,人乏心累。
   不仅凤姐和尤氏受累,想想贾母,已经八十岁高龄了,还要按品大妆迎接客人,多么地不容易!当然贾母迎接的客人,都是高规格的人,如其中的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之类。
   南安太妃因问宝玉。贾母笑道:“今日几处庙里念‘保安延寿经’,他跪经去了。”又问众小姐们。贾母笑道:“他们姊妹们病的病,弱的弱,见人腼腆,所以叫他们给我看屋子去了。有的是小戏子传了一班,在那边厅上,陪着他姨娘家姊妹们也看戏呢。”南安太妃笑道:“既这样,叫人请来。”贾母回头命了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四位姑娘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
   想起小时候乡下人走亲戚,在未开席前或散席后,一群老妇人,老姐妹就会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无非叨絮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当然更多的会问到儿孙之间的事,——也许在生命的某些阶段,关注后代比关注自身更重要。
   当然贾母生日宴后,这一群王妃诰命夫人在一起,表面上也似闲聊,其实大有文章可寻:
   南安太妃因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问:“十几岁了?”又连声夸赞,因又松了他两个,又拉着黛玉宝琴,也着实细看,极夸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不知叫我夸那一个的是!”
   你看那南安太妃一会拉这个,一会看那个,还问及年龄,她一定在留心每一个女孩子的外貌、神形、气质。像这些贵族之家的来往,并不像我们平常人家那样只是简简单单地拉拉家常、叙叙旧情,这里面有更多的政治联姻、裙带关系,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见面。
   当然贾母也有自己的心思,她吩咐王熙凤只叫了四个女孩子来:探春、史、薛、林,却没有叫迎春和惜春。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
   换作一般人而言,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但要知道,这些女孩子见的可是南安太妃,那不仅有礼品可得,而且也是很大的荣誉,说不清太妃看上哪个女孩子,与贾母一商议,那女孩子的命运就可以得到改变。
   也许贾母认为迎春有点木讷,惜春又太小,在贵客面前,总得把最好的东西展示给人家看。然而迎春和惜春却是贾赦那边的孩子,这在邢夫人看来,未免陡生嫌隙,——内心一定怀疑王熙凤搞鬼,只叫了这四个人。
   所以本回的嫌隙根源,便可以从这里追溯。但是要把这一回的嫌隙之事讲明白,首先得说清楚牵扯在里面的人物关系。
   引起事端的尤氏自不必说,这是众所周知的:宁府的当家人,贾珍的老婆,一个温柔和宽容的女人。
   其次便是二门上分菜果的两位老婆子,贾府每天大宴,自然会有些残羹剩饭值得她们收拾。
   再次是周瑞家的,王夫人的陪房,寻巧卖乖的一个人。
   再后来是林之孝家的,贾府内务管事。
   林之孝家的又遇到了赵姨娘,中间再一挑唆,后来就到了费婆子那里,那费婆子是邢夫人的陪房,自然又有一番计较。
   看这些小人物之间,盘根错节,窜三掇四,添油加醋地直把一件小事给闹得收不了场。
   先讲讲陪房是什么。古代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时从娘家带过去的奴才,即活的嫁妆。如果是单身的丫头则叫陪房丫头,如果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全家跟着小姐到夫家的奴才则叫陪房。从这个意思我们可看出两点:一是,陪房是附属物,算奴婢。二是陪房一定是出嫁小姐的心腹,而且靠小姐的脸面撑着。
   尤氏忙了一天,客人已经散去,自己已经很累了,准备到王熙凤那里找点吃的,然而凤姐还没有下班,暂时还不开饭。所以她只能到大观园里找李纨。
   尤氏一径来至园中,只见园中正门和各处角门仍未关好,犹吊着各色彩灯,因回头命小丫头叫该班的女人。……到了这里,只有两个婆子分果菜吃。因问:“那一位管事的奶奶在这里?东府里的奶奶立等一位奶奶,有话吩咐。”这两个婆子只顾分菜果,又听见是东府里的奶奶,不大在心上,因就回说:“管家奶奶们才散了。”小丫头道:“既散了,你们家里传他去。”婆子道:“我们只管看屋子,不管传人;姑娘要传人,再派传人的去。”小丫头听了道:“嗳哟!这可反了!怎么你们不传去?你哄新来的,怎么哄起我来了?素日你们不传,谁传去?这会子打听了体己信儿,或是赏了那位管家奶奶的东西,你们争着狗颠屁股儿的传去,不知谁是谁呢!琏二奶奶要传,你们也敢这么回吗?”
   这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着弊病,便羞恼成怒了,因回口道:“扯你的臊!我们的事传不传,不与你相干。你未从揭挑我们,你想想你那老子娘,在那边管家爷们跟前,比我们还更会溜呢。各门各户的,你有本事排揎你们那边的人去!我们这边,你离着还远些呢!”丫头听了,气白了脸,因说道:“好,好!这话说得好!”一面转身进来回话。
   这两段话,是众人嫌隙的起因。尤氏因为也算贾府的当家人,看见门没有关,灯还亮着,为了安全考虑,所以才叫自己的丫头吩咐荣府管事的把门和灯关掉。从管理的角度考虑,尤氏的做法并没有错,这也算尽职。然而此时管事林之孝家的已经下班回家,找不到人,只有两个老婆子在忙着分宴席剩下的菜果,她们对尤氏丫头的话置之不理。
   我们来分析一下尤氏在这里为什么没有受到两个老婆子的尊重。
   首先可以看出,这两老婆子是比较势利的,在利益面前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职责和对人的尊重,——此时,那些剩下的饭菜与果品就是眼下的一切。不仅如此,有时候像这样的小人物,在物质利益面前连道德都会丢掉的。有好几次我在新闻中看到,某高速路大货车翻车了,车上货物掉在路边,被附近的村民哄抢一空。看后令人非常气愤,不知道在那群村民的心里有没有想过,那是不义的财物,——货车司机本来已经遭受到了困难,而这群村民却置人家的痛苦不顾。这里两个老婆子只是急着分一些残食,可气!而哄抢货物的村民就是土匪、强盗的行为,更可恨!所以有时候人在利益的诱惑下,能保持一点道德的底线,是多么的难!
   特别是面对公家的利益方面,小人物是小盗,大人物是大盗。在中国,自古以来,莫不如是。费孝通先生在他的《差序格局》里讲到一段话,很能说明中国人的这种现象:
   “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小到两三家合住的院子,公共的走廊上照例是尘灰堆积,满院生了荒草,谁也不想去拔拔清楚,更难以插足的自然是厕所。没有一家愿意去管“闲事”,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半声谢意都得不到。于是象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
   想想中国那么多假冒伪劣商品,那么多不诚信的经营,诚然也是这种人性之私的结果。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每个人的公德心去维护。
   其次,站在尤氏的立场上考虑,造成尤氏在荣府不受待见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尤氏的性格柔弱,宽待下人。这本不算什么缺点,相反,这样性格的人对社会和谐是有一定作用的。然而人的奴性告诉贾府里的下人,——他们一日不被人压迫,不被人用鞭子抽着,他们是不知道自己头上还有人管着——奴性的思想多么悲哀!二是王熙凤因为尤二的事,在宁府大吵大闹,一点都没有给尤氏的面子,这让贾府所有的下人似乎看清了一个事实:王熙凤根本没把尤氏放在眼里。甚至许多下人还认为,也许王熙凤与尤氏有很深的积怨。既然荣府的当家人是这样的态度,所以那两个分菜果的老婆子才说:“各门各户的,你有本事排揎你们那边的人去!我们这边,你离着还远些呢!”好家伙!贾府还没有闹着分家,底下的佣人倒已经有了这样的心思。试想,若不是王熙凤的那出好戏,哪有这样的结局。——表面看王熙凤挣回了面子,实则暗中离散了人心,此影响可谓之深远!
  
   四
   当尤氏的丫头带着满脸的气愤来回话后,尤氏心里当然很有些不悦,当着众人的面,要叫两老婆子来询问个究底,幸好经袭人一群人劝住,才使尤氏平复了心情。
   也许在尤氏心里,只是当下一时之气,然而当周瑞家的听到这个消息后,那情况就非同小可了。
   周瑞家的出去,便把方才之事回了凤姐,凤姐便命:“将那两个的名字记上,等过了这几日,捆了送到那府里,凭大奶奶开发。或是打,或是开恩,随他就完了。什么大事!”周瑞家的听了,巴不得一声,——素日因与这几个人不睦——出来了,便命一个小厮到林之孝家去传凤姐的话,立刻叫林之孝家的进来见大奶奶;一面又传人立刻捆起这两个婆子来,交到马圈里,派人看守。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由周瑞家的引荐去的,我初读到小说那一处时,对周瑞家的颇有好感。直至读到这一回,方才觉得这周瑞家的也一个心性乖滑,专爱以公事泄私愤之人。首先她与分菜果的两个老婆子有私怨,自然时时想着怎么寻些事来报复一下人家。其次她又是王夫人的陪房,在贾府下人的地位中,自我感觉高人一等,所以她叫林之孝家的处理这两个老婆子,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作为当家人王熙凤的本意并不如此。我们看王熙凤的处理意见,很有大局观念,也处理得合情合理。——眼下是贾母的八十大寿,贾府上下一片热闹,此时如果大张旗鼓地处理下人,未免让客人看着难堪;待事后把两婆子交给尤氏处理,也给尤氏长长脸、消消气。其实明眼人一看王熙凤做了一件好事,然而这件好事却硬生生地因为周瑞家的私怨给搞成了坏事。
   试想一下,当林之孝家的半夜被呼来捆两个下人,而且这两个下人还是她的手下,她怎么想呢?再加上她出门时,遇见了赵姨娘,这事就有看头了。

共 64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嫌隙”的本意:因彼此猜疑和不满而产生的隔阂与怨恨。红楼梦人物众多,不同的品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身份、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织成了一张“嫌隙”的大网。说实话,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把编者看得眼花缭乱,若非笔者把原著重复看了个N遍,理顺这些关系也破费时间。本回写贾母过生日,原著只简练地以富贵人家的气势排场为引子,从侧面写贾府的内部斗争,起因是尤氏发现荣府大观园深夜还未关门,便引来了重重矛盾:“从两个下人之间的嫌隙,引出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作者用明暗两线,串起这些故事,揭示出贾府里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下人与下人之间,下人与主子之间,妯娌之间,婆媳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私怨纠葛。”有人的地方就有都斗争,这是人性使然,笔者以上帝视角俯瞰全局,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将迂回曲折的各色嫌隙人背后的起因动念讲得清楚明白,展现出敏锐的人性洞察和缜密逻辑思维。一篇教科书式的人际关系、人物心理解读。假如你是网中人,你会怎样做?给人思考与启迪的笔记,推荐赏阅。【编辑:亭上秋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929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9-24 21:19:49
  《红楼梦》中每个人都是“嫌隙人”,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以贾母为首的,她认为迎春木讷软弱,就算嫁入豪门,也没有能力为贾府带来利益,争得荣光。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2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9-24 21:20:13
  创作辛苦了,祝好。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3 楼        文友:陌小雨        2022-09-30 18:17:42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