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情】记忆中故乡的牛屋(散文)

精品 【书香·情】记忆中故乡的牛屋(散文)


作者:北方天马 举人,3451.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14发表时间:2022-09-30 22:09:59
摘要:记得上世纪实行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建制时的年代,农村生产队的牛屋,无论条件、环境还是卫生,以今天的标准看来,绝对难以恭维,也许城里自命清高的雅士们不屑一顾,可农民们喜欢,晚饭后闲来牛屋聚会,直到冰轮西坠,讲一些新闻、老闻,说一些趣事、奇事,传一些消息、故事,聊一些家长里短。无形中生活有了滋味,岁月显得充实。一盏煤油灯高挂墙上,显得昏暗恍惚,但它却坚持着时间和光明。几头老牛静卧在角落里,慢条斯理的反刍,像在咀嚼岁月与生活。

一.
   华夏中国具有七千余年的农耕文明,培育谷粟稻菽解决了温饱,养活了芸芸众生,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牛可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与朋友。中国先民很早就开始驯养牛、马等牲畜,进行耕田、拉车,或骑乘,或运输。
   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说明了人与牛的渊源。起先牛原是天上掌管仓库的神官,有天酒后去仓库巡查,没想到酒劲上来步履不稳,不小心把一筐草籽踢翻。微小的草籽纷纷扬扬撒落人间,结果使田里遍生荒草,草越长越高,越来越多,与庄稼争水、争肥、争阳光,致使粮食大幅度减产,饿死了很多百姓。
   玉帝知道后,非常震怒,就把神官贬下天界,宣布永不再用。在凡间,罚神官变做黄牛,只许吃草,并受人类的役使,帮助其种田耕地,以拯赎他犯下的罪过。
   这个神官本就任性和力大无穷,变成牛后禀性难易,仍有很大的蛮力和脾气。开始它并不服人类驱使,动不动就发牛脾气,有时还冲撞伤人。太上老君慈悲为怀,便凑请玉帝,打下一个铁环,变化后走下凡来,教人类把铁环穿在牛鼻子上,栓绳约束攻其弱点,自此把蛮牛制服。
   几千年来它只得听从农人指挥,任劳任怨地为人类服务,但人类也不会亏待它,每天弄草加料的饲养,闲时还为它梳毛、驱虫、医疾治病,一来二去,人类和牛成了好朋友。
   在中国农耕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精心饲养牛,而牛为人们耕田拉车,回报饲养,这种互惠共存关系,延续继承下来,一直到今天。
   记得上世纪实行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建制时的年代,中国还比较落后,祖国各地的广大农村,大体遵循着祖先留传下来的农耕文明,春种秋收,夏管冬养,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依靠牛等牲畜结合人力劳动。
   在农业使用的畜力当中,只有祖国东北和西北等少数地区,由于地广人稀,依托辽阔的大草原,条件上得天独厚,可饲养大量的马等,因而周边地区就主要以马匹进行农业生产。马性子烈,比牛速度快,力量更是大过驴子,只是对料草比较挑剔,不像牛和驴,以农作物的秸秆即可健康养活。剩余的中国大部分地区,由于缺少饲草及历史原因,所用的牲畜主要是牛。特别是中原黄土大地上,那时的生产小队,个个养有十头八头的大黄牛,为种田耕作的主力。顺便也饲养几头毛驴或骡子,以方便拉车、拉磨、拉碾子、拉“洋水车”。
   这十几头黄牛与驴子,是生产队最重要的财产,也是社员们的命根子。那时期,全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当低下,牛马等在农业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生产力,若没有牛马,很难想象土地该怎么耕种?该怎么收获运输?更谈何增产?谈何大丰收?也谈不上支援社会主义的大建设。
   基于这些牲口的重要,上级政府部门特别重视,牲口的繁殖与饲养,写进政策和法律。为此县里设有繁育种畜场,公社领导定期组织检查,进行成绩评比,表彰优秀的饲养员。如果有恶意虐待或偷杀牲口的现象发生,当事人轻者被惩罚,重者受到逮捕法办。
   牲口作为农民的有力帮手,受到保护和重视,当然无可非议。因此中原地区那时的各个生产队,都劈有一个大院子,在院子中搭一排草棚,建几间土屋,里面安装围栏牛槽,派专人精心饲养。这排房舍,被村里社员们通称之为“牛屋”。
  
   二.
   记忆中,家乡的牛屋及院子,集中了生产队所有的集体资产。东面一侧,几间像样一点的房子,是作为仓库和生产队的队部,仓库里存放着全队人预留的种子和重要物资,一些犁、耙、架子车等大型农具,散放于队部门前,每天晚饭后,生产队会计会在队部统计当日的工分,年终所有的社员,要以工分值决定家庭收支,决定余、缺粮。但经历年核算,工分值越来越不值钱,社员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善,一个“穷”字始终压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
   院子南面靠院墙建有一溜草棚,天热时把牛和驴养在里面,天冷时再把这些宝贝请进牛屋中饲养,空闲下来的棚子,正好被用来临时储存牛、驴过冬的饲草。所谓饲草,只不过是一些农作物秸秆,麦草、玉米秸秆加一些干枯发黑的地瓜秧子之类,被加工铡碎、掺和。整整一冬一春,牛驴们就是靠这样的饲草维持生命,维持来年全体社员们的希望。
   作为正房的牛屋,是五大间的通房,中间开门。那时的生产队,一般养有八、九、十多头牛和几个毛驴,饲养员安排两个,多为本队人信得过的老者。牛屋正对门的北墙下,搭一面大柴草炕,上面铺上干净的麦草,和衣躺在上面,感觉顺滑也很是暖和。铺前有一个上锁的大长木箱子,里面是饲养牲口所需的精饲料。饲养员每天喂养牲口时,先把饲草精挑细选,捡出粗硬的根和茎,然后筛去土杂,再打开箱子加一勺精料,共同倒进牛槽里,泼上一大马勺温水,用拌草棍搅拌均匀,隔三差五的还要加一些粗盐,为的是牛驴健康和有力气。
   时间一久,牛驴们摸清了饲养员的规律,时间一到,即撞栏顶槽,弄得一片咣咣当当的声响,显得饥不可待。吃时,又却翻拱挑剔寻食沉在槽底的盐和精料,弄得饲草溢出,招来饲养员大声斥骂。
   看着老牛和驴无奈又贪婪的吃相,听着它们的咀嚼声,饲养员闲下来会坐在箱子上抽袋烟,精饲料箱子平时既是坐凳也权当是桌子。箱子中的精饲料,大多是黄豆、玉米、高粱等实实在在的粮食。尽管社员们家家艰苦,每年秋后还要挤出一些口粮,留下一些豆类、高粱或玉米。牛驴也是社队的一员,有权享受自己出力耕作的成果。只是每天只能少许添加,保证细水长流。
   隔一段时间,饲养员会去仓库中定量领出原粮饲料,然后在牛屋门后的大锅中炒熟,再上磨房磨得半碎,然后装进大木箱子里。每次炒黄豆饲料时,会散发出一股奇香,半条街都能闻到,特别吸引我们这帮整天啃地瓜吃窝头的苦孩子。有时候聚集牛屋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饲养员大爷忙活,或是献殷勤抱柴烧火,为的是过后得到一把炒黄豆的奖赏。
   牛屋的床铺,当然是饲养员睡觉的地方,两个年长的饲养员,尽管离家很近,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必须轮流在牛屋中值宿。毛驴需要夜间加草,每到夜半,它们会亮起刺耳的歌喉,声震房瓦,响彻夜空,引得邻近生产队牛屋中的毛驴也跟随唱和,甚至带来一阵鸡鸣及犬吠。一时间混合成一片大合唱,此起彼伏,打破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也显示出农村特有的生活气息。怀孕的母牛也需要照顾,这些生产队的宝贝,是全队人最重要的家底,必须不能出现半点差错,不然既对不起父老乡亲,上级部门也要追究责任。
   这个大床铺,还有另外一种作用。农村人比较诚实和善良,遇有天黑没赶上旅店的路人,或外出偷偷耍手艺(当时政府不允许私自经营)的匠人,或以说书唱戏、算命谋生的残疾盲人,或队里谁家远亲来访,均可安排在牛屋住宿,睡在大草铺上,免得露宿街头,既暖和又不收任何费用。牛屋是那个年代农村免费的旅店,也是一个时代和农村人诚善的产物,方便别人也是方便自己。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在当时人的口粮都十分紧张的年代,饲养牲口的饲草也只能将就对付,精饲料实在不多,饲养员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再兢兢业业,但饲养的牲口,个个身瘦毛长,看似不那么强壮。每每耕地、拉耙时,只能两三个一组,甚至套上四个,每走一个来回,还必须在地头歇息一会,若累死、累病了老黄牛,可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甚至上升的阶级路线,驾驭人可不敢承担这么重大的政治责任。
  
   三.
   牛屋在冬天里,可是个热闹的场所,冬天里昼短夜长,农事相对清闲。那时的农村,大剧团不来光顾,小剧团不允许自由窜演,公社的电影放映队,月余俩月轮不到一次,农村里的文化生活比较枯燥。所以晚饭后,男人们大多集中到牛屋中闲聊。
   半大小子们在外面玩冷了,也会到牛屋中去暖和,那时的牛屋里挤满了人,有老者自带马扎坐着的,有中年人随意找个地方靠着的,也有年轻人歪在铺上半躺,或兴致勃勃地打扑克的,很多人抽着劣质烟草,满屋子烟味、杂味、牛粪味,乌烟瘴气。满屋子闲话声,咳嗽声,对某个毫不关己的问题争吵声,加上牲口的咀嚼、喘息声,混响一片,杂乱无章。有时人或牲口碰动槽栏,吱吱嘎嘎作响,间或牲口抬头大叫、引得附近人大声呵斥……此起彼伏。这些说不上是热闹,但满有生活气息。生活吗,本来就方方面面,农村人习惯成自然,久久而久之即演变成喜欢。
   农村生产队的牛屋,无论条件、环境还是卫生,以今天的标准看来,绝对难以恭维,也许城里自命清高的雅士们不屑一顾,可农民们喜欢,晚饭后闲来牛屋聚会,直到冰轮西坠,讲一些新闻、老闻,说一些趣事、奇事,传一些消息、故事,聊一些家长里短。无形中生活有了滋味,岁月显得充实。一盏煤油灯高挂墙上,显得昏暗恍惚,但它却坚持着时间和光明。几头老牛静卧在角落里,慢条斯理的反刍,像在咀嚼岁月与生活。
   那时的牛屋,如现在的市场,随意来去,无比自由,只是“买卖”的是故事及常理。也如农村地方的百科全书,外来人也许读不懂,但乡邻们清楚,很多传统与传承,就融合在言传身教中,一些少年从中启蒙了民风、民俗和民情的开智,更了解到本地的历史、地理,人情典故,也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理念及和睦共处的道理。
   文明的传承总是潜移默化,乡村人文化不多,但知礼守俗,来的都是父老乡亲或本族叔伯兄弟及爷孙,正是这样聚会闲聊,很多好的理念、道德,得以流传与发展,且无需担心糟粕和败俗。
   牛屋最热闹之时,莫过于村里来了游乡谋生的失明艺人。过去“天花”疾病横行,医学科技也不怎么发达,农村更是缺医少药,每次疫情爆发后,总会留下很多麻子和盲人,这是天花病特有的治愈后遗症,会给人带来终生的痛苦。
   麻子脸对生活相对影响不算大,而双眼失明的盲人生活就无比困难,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拜师学艺,吃尽千辛万苦,学成后流浪四乡,一把胡弦吃千家饭,住百家屋,以说书、唱戏、算命等方式谋生糊口。
   在黄土大地上,历代的传承与发展,盲人的说唱形成了一门草根艺术,正像东北的“二人转”,过去虽少登大雅之堂,但很多剧目百姓们喜闻乐见,当今已有不少出版成光碟,列为中国的“非遗”。其中一些名人,如故乡地的盲人郭永章,曾经上过河南台的“梨园春”。人虽老,唱腔风采依旧。
   村里每每来了说书唱戏的,往往就在牛屋门口设“台”,其实戏台特别简单,一把长登,最多再加张破桌子,好戏就可开台,一把坠胡拉响优美的开场曲,踏动脚梆子,发出催人的节凑,不多时,牛屋的屋里屋外挤满了村民,室内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男人,妇女与孩子,则自带小登坐在院子里。若是夏天更有人铺张苇席,很多人席地而坐。无论是说书还是唱戏,观众们个个聚精会神,无不被艺人的故事所打动。农民们要求的并不一定是十分高雅的艺术,只要故事情节热闹,所蕴含的理念和道德,符合乡情民俗,注定大受欢迎。
   这些为生存而流浪的盲人,也着实不简单、他们有着不可思议的坚毅与记忆力,也许因为小时失明,更激发了超强的记忆力,哪怕不识文断字有文化,完全凭师承靠死记硬背,记忆下一部部大书或长戏,像其他民族的奇人一样,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以记忆复咏民族史诗,只不过这种艺术,偏重于文学及故事。
   小时候多次听过民间盲人的说唱,很多评书及戏曲,好多传统的剧目和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他们是盲人,无力参加生产,虽然所说唱的是传统剧目,与当时的形势不大合拍,但农村偏远,老百姓不计较。况且大多反映的民族历史及气节,哪怕神话故事,也劝人向善,歌颂光明与大义,干部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干涉,不支持,也不参与。
   有时我在想,若论场景、乐队、道具、演员及唱腔,这种民间艺术完全与大戏团不是一个层次,但农民们为什么喜欢,甚至男女老少们都听得入了迷,一再要求加长时间,每次都说唱到深夜。
   是的,往深处想想,这种艺术来自民间,扎根本土,用当下时髦的话讲:是“接地气”,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确如此。
   一所牛屋,浓缩了一段历史,一段历史反映的总是过往,是一地一时的民风、民俗和民情。今天随着手机、电视等文化生活的丰富,及外出打工、经商的生活忙碌,村民渐渐各自为政,很少再见到一堆人闲聊聚会,过去嘈杂却融融的牛屋聚会气氛,一去不返,牛屋已经消失,逐渐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
   又一年回故乡祭祖,见牛屋原址经过改造,包括院子建成了一个小广场,再无法看到当年的牛屋。几颗泡桐树形成的华盖,遮下片片阴凉,树荫下几处长椅,面对着入时的健身器材,三两个孩子在器材上玩耍,玩玩这个很快再换那个。寥寥几位老者,坐在牛屋遗址种出的树荫下,手里的播放器依然唱响牛屋前的老曲,听者似睡非睡,似乎在坚持着最后的一点往日遗风。
   我并非斥新怀旧,毕竟时代要变,社会必须发展,而且越变越好,农村越来越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趋向高雅,只是有些怀念过去的牛屋。

共 505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第一部分,从时间的纵向,引入神话故事,追溯牛耕文明的起源,以及在全国多个地区的流变发展。第二部分,集中写家乡的牛屋。讲院子、牛屋的布局、功用,重点描述饲养员在牛屋的生活劳作,及与牛的相处。第三部分,描写了一个活色生香的牛耕文化图景。结语进行了总结,表达了对牛屋的深厚情感。全文布局大气严谨,开合得宜,详略收放有度,读起来,像看中央电视台一部大题材的记录片。所收集和表述的资料详实、有趣,有历史感,科学性和人文性兼具,让人长知识,又受到一种从前不知道的独特文化的吸引和熏陶。文章的文字表达既流畅,有节奏,又有力,准确,细密。总体大开大合,细部又条分缕析,写得十分细致。如:讲饲养员生活和牛屋文化部分。文章始终贯穿着一种宽厚、与土地结合紧密、务实、中正的情怀和气息,笔触厚重,与内容相表里,形成文章的内力。天马老师的系列文章,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又一篇篇不同,有新的知识、视界、思想、文化、语言,广种四方,结成天地,有大气象。这一篇是又一精心之作,精品之作。大家一起来学习转发。国庆之际,愿天马兄并各位书香文友大吉,开心。愿书香盛世愈好。【编辑:归来的少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00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9-30 22:12:51
  让我向往东北的宽厚,让我想起家乡牛棚里的特别味道。内容、思想、文采具丰。成功。致敬国庆的力作。恭祝全社俱好。
2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10-01 09:39:50
  真涨知识了哦,原来牛还有这样的来历呢,拜读了。牛屋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座村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乡亲们唯一的精神生活广场。散文的温度往往重于深度,如果有温度又有深度,一定是好散文。问候,祝国庆快乐!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10-01 18:17:18
  是的,生产队时期的牛屋的确是村民的重点,哪里每天都发生各式各样的故事,有过经历,总会产生一些情思及怀念,当然这已成为历史,写来但愿有意义。国庆快乐。
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10-01 18:10:12
  牛屋的记忆,在农村生活过的年老者,都深有感触,尽管情形各异,大体有一样的情愫。谢谢老师精彩编按,书香常香,友谊长存,祝国庆快乐。
4 楼        文友:张子耀诗词        2022-10-11 19:14:48
  拜读天马老师的精彩散文,羡慕天马的文采,值得赞赏与学习。祝福天马老师妙笔生花,佳作连连。
最好的,就是人们一看就懂的
回复4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10-12 20:42:26
  谢老师赏读,祝秋安。
5 楼        文友:言泊远        2022-10-29 18:20:25
  拜读美文,非常精彩,乡土情事,写得细腻、情趣盎然,让人长知识!
回复5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10-29 20:03:54
  谢谢老师赏识,一地有一地的故事,有一地的风情。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