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的第一位小学老师(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我的第一位小学老师(散文)


作者:修成国 童生,945.6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1发表时间:2022-10-03 11:18:28

4月,是东北松嫩平原雪化冰消大地回春的季节。
   那是1958年4月的一天,我正在自家的院子里玩耍,忽然从院外走进来一个大姑娘,直接就进了我们家里,和正在家里的母亲说起话来。这个大姑娘不是我们村子里的,因为我们村子里的人我基本上都认识。因为不认识,我有些好奇,就跟着进了屋。
   原来这个大姑娘是来我们村动员家长送孩子入学的老师,姓王,叫王凤云。这个王凤云老师就是我们丰收管理区(成立人民公社之前,农村生产大队的名称叫管理区)一村的,一说起来我母亲就知道了,而且好像多少还是个远方亲戚呢。
   我进屋后,母亲就说:“树林子(我的小名,也叫乳名),这位王老师是来招学生的,要你去上学念书呢,你去不去?”
   王老师这时候也来到我身边,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你跟我去学校念书,好吗?”
   我是1950年9月出生,到1958年4月,已经7岁半了,因为我们那个管理区没有小学校,一直没有上学的机会,不仅仅是我,和我般大般的那么些男孩女孩都没有上学,还有一些十一二岁甚至十五六岁的姑娘小子们也都一天学没上,一个字不识。不上学的孩子们也不懂得什么有文化没文化的,一天就知道玩耍,或者跟着大人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或者跟着村里放猪放马的人去草甸子上疯跑。父母虽然有些着急,但周边的小学校最近的也有七八里远,他们也不放心小孩子跑那么远的路去念书。我一听可以上学读书,高兴极了,便说:“行,我想要去上学”。听了我的话后,王老师便高兴地说:“好,就这么说定了,后天就可以去了。”母亲说:“快给王老师敬礼,谢谢王老师。”我于是给王老师鞠了一个躬,便高兴地跑了出去。接着,母亲又领着王老师到村里家中有适龄儿童的人家去逐个做动员工作,于是,我跟同村与我般大般的张子范、凌喜山、浦佩文、修淑琴、浦佩琴等六七个男孩女孩一起上学读书了。
   那时,我国才解放不久,人们虽然需要文化知识,但还未到如饥似渴的程度。一些农民想让孩子读书,只是想叫他们扫扫盲,认识个粮票布票什么的,或者会写个信就可以了,并无太高的要求。可我的父母却不是这样想的,尤其是母亲,她自己虽然并不识字,但她深知,人要想有出息,不读书是不行的,想干成大事没有文化知识就更难了。于是,第二天,妈妈领着我去5里外的供销社,由于当时买不到书包,只好给我扯了几尺布,做为书包,又买了几张纸,订了几个笔记本,又买了几支铅笔。
   当我们村的几个小伙伴第三天上午欢蹦乱跳地来到学校时,才知道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学校,而是村部旁边的一间不大的养兔房,我们进去时,装兔子的箱子刚刚抬走,屋里还有一层厚厚的兔子粪和浓重的兔子尿臊味。但是,我们并未灰心泄气,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动手,除粪、洒水,很快把个兔子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弄来一些生石灰撒上,以消毒杀菌。没有桌凳,就摞起五块土坯当书桌,摞起三块土坯当凳子,就这样,农安县万顺乡丰收管理区小学正式诞生了。这个所谓的学校,只有我们这一个班,学生也只有20多个人,老师只有两个,除了那天去我家的那个王凤云老师,还有一个叫张少久的老师,是大队书记张宝三的侄子,他就是这个学校的负责人,大家都叫他张校长。当时给大家的印象是,张校长严肃有余,王老师温和可亲。好在是王凤云老师做我们的班主任。
   我们那个大队共有7个自然屯,分前后两趟街。前边那趟街有4个屯,历史上沿袭下来,叫后四马架村,因为他们的前边还有个屯叫前四马架。后边那趟街有3个屯,历史沿袭的名字叫修家屯。四五个月后就开始成立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我们家所在的万顺乡就称为万顺人民公社,我家所在的丰收管理区就叫做丰收大队。全大队当时有300多户人家。2000左右的人口。这小学一办起来,家家户户的适龄儿童和年轻人,都想要上学念书,一时间,又有四五十个人报名上学。于是,我们这些刚刚读了两个月书的一年级的学生,便被宣布升入二年级。在新成立的一年级学生中,成份更加复杂,小的六七岁,大的有十六七岁,有的因年龄太大,只念了一年二载的就回家了,有的很快就结婚了,当我们小学尚未毕业时,我们下一年级的同学就当爸爸妈妈了。
   小学生活是快乐的,但也是很艰苦的。在饮食上每天均是粗茶淡饭,每年都要参加一些劳动。由于大队不能给学校多少经费,也不能向学生家庭收更多的费用,为了让学校能有些自己的收入,大队给学校划了几十亩地,每年春天由附近生产队社员帮助种上,剩下的活如间苗、铲地、松土、放垄、洒农药、秋收等活计,就由学校组织学生们来干。除此之外,每年夏锄、秋收,学校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生产小队的劳动。这些劳动,一方面确实给学校增加了收入,学校盖起了新房,每年招收一个新的班级,几年后就有6个班级,变成真正完整的小学了。同时使这些农家出身的孩子们能够不断增长劳动知识,懂得劳动的重要,养成劳动的习惯,继承和发扬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对未来的成长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王凤云老师做我小学的班主任,一直到三年级,三年里,她一直让我做班级的学习委员(我的学习委员一直做到六年级)。后来她就离开了学校,什么原因离开,去做什么了我都不得而知,那之后我再不了解王凤云老师的情况了。后来我升入初中,她的弟弟王洪福在初三,我在初一。她的弟弟非常优秀,学习好,画也画得好。我感激王老师,是她把我招到学校,那是我永远铭记的恩情。如果当时她不去我们家,那一年没有入学,我的人生就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发展之路了。王老师,她是我第一位可亲可敬的小学老师。

共 22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生路上难得遇到一位,促使自己成长,并学到丰富知识的机会。1958年,在国家的困难时期,政府仍然没有忘记老百姓的疾苦,让祖国的下一代读书学习,掌握本领丰富自己。王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老师,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走街串巷,深入百姓家招收学龄儿童入学。没有知识的民族是卑微的,没有知识的国家是不会进步的。作者在那个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就能有这样上学读书的机会,实属不易。作者用一种感恩的心,写出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作品,令人钦佩。国家好,老师好,是百姓的福气。好文,推荐阅读分享。【编辑:江上渔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上渔夫        2022-10-03 11:24:32
  知识改变命运,活到老,学到老,世界上总有那些我们一直还没有领悟到的学问,需要我们勤奋,一丝不苟。扎扎实实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感谢每一位老师,辛勤的园丁时时刻刻的栽培。
2 楼        文友:修成国        2022-10-03 13:57:24
  谢谢编辑老师节日期间的辛苦编辑!半个世纪以前的事情,仍然记忆犹新,不能忘怀。
3 楼        文友:鲁芒        2022-10-04 14:49:41
  写的非常实在,没有任何花架子,朴实的语言叙述中,带着浓浓的感情。学习了。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