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那套神圣的军装(散文)

编辑推荐 【风恋】那套神圣的军装(散文)


作者:文绮 举人,4106.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83发表时间:2022-10-07 17:21:22

中国服装文化丰富多彩,她是劳动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不乏略以回忆,30年代无论男女,旗袍是主流;建国后“列宁服”曾风靡一时;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军服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服装,那时,全国上下,不论男女老少,都以一件军服为美,不能从部队弄到的,就用近似面料自己加工。
   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军服迷。到如今每当回忆起来,心中时时泛起涟漪,徘徊在梦境里,也不时地激励着我一往直前。
  
   一
   那是66年“文革”伊始,我刚过12岁,全国勃然兴起初中以上的学生分期分批大串联,任务是相互传递交流各地文化。那时,我刚好读小学五年级,自然就没有赶上好机会。尤为记得的是,串联开始,是乘火车、汽车到全国各地,到后来的几批,实行的是步行,具体称呼为:“拉练。”因为随着文革形势的步步深入,提倡学习长征精神,继承革命意志,提倡忆苦思甜。记得村里一个初中生,在学校号召下,他们7到10人组成一组,排成长队,举着红旗,打起背包,从武汉出发,步行到毛主席家乡韶山串联,参观毛主席故居。大约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返回故乡。返回的他们,胸前带着毛主席像章,头戴一顶军帽,打起绑腿,脚穿一双解放鞋,连走路的样子都是军人的步伐。那一身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姿势,十分令人羡慕。从此,他们的样子,深深地扎根在我心里。我内心发誓:立志像他们那样,做有骨气,有形象的女性。最渴望的还有那顶军帽。
   在学校没能串联的学生,就放假。放假后,我就跟着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队长看我干活肯卖力,能顶事,就说还是给点工分一天3分半。那时记工分,是到村里一户房子宽敞的社员家里,由生产队计分员统一记。我们队是由两个自然湾组成,分前后湾。计分的那家在对面湾,离我家住的地方要走10来分钟。
   那晚,我急急忙忙地去记完工分,正准备拔腿回家,结果迎面一个戴着军帽的姐姐与我撞了个满怀。姐姐见我说:“你怎么这样慌张,慌啥,等我的工分记完了,我们一起回去。”听了姐姐的话,我停下脚步,跟在她的背后站着,睁大的眼睛,只是打量那顶军帽。那个姐姐大我6岁,一头乌黑的齐耳短发,正好青春年华,是文革最红的一代人。本来姐姐就长相出众,戴上那顶军帽,更显气质。
   看着她,我怯怯生生地说:“姐姐,你戴这顶军帽,好好看哟。”姐姐听我这么一说,更来神了,她笑容满面地回答:“真的吗?”我说:“是真的。”后来,她取下来,给我戴着试试,她一看,真的非常好看,我以为她会让我戴一会的,哪晓得,她立马拿过去,给她自己戴上。本来我还是个孩子,哪能与她争夺呢,再说,帽子是人家的,又不是我的。戴着军帽的姐姐,越看越体面,在我心里暗暗再次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买一顶军帽戴着,也一定和姐姐一样漂亮。
  
   二
   一身庄严的军装,代表着军人的荣誉和尊严,显示军人独特的职业风格,也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那时候,大队经常放的电影是《地道战》《地雷战》就连地道战中的高队长没穿军装,只戴军帽,尤为突出军人的风度、威严与力量,那真叫人服气。那时的文艺宣传活动,都是以军人为榜样,向军人看齐。在广大民众心里,军人至上。后来又上映的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看了那么优秀的电影后,心里佩服得五体投地。一股向往军队的热流从内心深处澎湃。不知不觉,在那股洪流中我长大了。
   15岁那年,村里一个当兵的叔叔取了媳妇,我称她为婶婶。不知为啥,婶婶格外喜欢我,就是那不久,她到部队探亲,说:“看能不能帮我弄一件军装。”听了她的话,我心花怒放,这是我由来已久的期盼,虽然没戴过军帽,有一件军装,不更神气!那军装,那军帽是我心中唯一的心仪。我哪晓得,能在部队弄一件军装,谈何容易。
   果然不错,探亲回来的婶婶,没能给我军装。那是在一个晚上,我照例到她们湾子去记工分。她可能是有意找我的,等我把工分记完,在回家的路上,她赶上来跟我说:“林,军装实在弄不到,但我带了几颗军扣回来给你,你就自己做一件军装,缀上军扣,效果也一定会好的。”那时,军扣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听了她的话,心里又是失望,又是兴奋。接过军扣,心里如久旱遇甘露般地春风荡漾,好像在黑暗中看到救星般的信心百倍,激动得嘴里直说:“多谢,多谢婶婶。”
   好歹婶婶还是把我放在心里的。后来,我就听婶婶的话,找机会,能否做一件军装,反正已经有了军扣,底气十足。
   说是做一件军装,没那么容易。那年头,在我的心里,都是盼得日头出,再等到日头落。
  
   三
   那时,家里经济条件跟本不允许。再说我是家里老大,哪能在家里随意提什么要求呢。每天看着父母含辛茹苦地在生产队劳动,一年到头手上看不到一分钱。加上嗷嗷待乳的弟妹们还要活命,我不忍心,我实在不忍心向母亲要一件衣服。
   但是,这个念头在心里一直没放弃。
   到7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特别是一批批上山下乡的知青们,都是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而且从棉布到确良的面料,一身军绿,简直和正规的军装同步了。他们带着历史的重托,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电影里看到,从下放到我们地方的知青们身上看到,他们卷着袖口,裤腿,头戴一顶军帽,一切行动听指挥,半军事化管理,干活都是雷厉风行,话都是说一不二,言谈举止气质非凡,所到之处,都那么耀眼,自然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人的印象:他们就是没穿军装的军人,很快他们成了贫下中农心中的天之骄子。就如村里老伯伯说的:“城里人,就是城里人。”
   军人就是具有“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形象气度。他们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也是中华儿女们应有的形象标准。
   这时的我也正值青春年华,和他们一般大,心想,我也应该和他们一样,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军装。更要有理想,有抱负。
   72年,我高中毕业,回家务农是大势所趋。年龄上,我也有18、9岁了。劳动中,时有和知青们接触,虽然干的是一样的活,但是他们格外出众,不言而喻,心里仍然留恋的还是那套军装。
   刚回农村的我,没有经济收入,虽然参加生产队劳动,到年底才能结算。
   记得那是在一个下午,母亲说:“家里没有煤烧了,吃饭都成问题。”只听母亲在口里念叨,不知她找谁借了10块钱回来,递到我手里说:“林,你下午就不出工,到武东去买煤回来。”
   武东是当年我们那个地区唯一的一个小小工业区,在那里才有煤炭供应点。到武东去,交通极不方便,沿着田埂小路,要穿过一个村子,翻过一座山,再穿过一个村子,乘船过一道湖叉,往前走一里路,才能到煤店。
   艰辛的买煤路,亏得父母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走一次都觉得筋疲力尽。一次这样的体验,让我深深懂得父母人生的何等不易!
   那时,100斤煤是1块5毛钱。买完煤,花去了1块5,还剩下8块5毛钱。这时,我饶有兴趣地到百货商店去看看。怎么一进门,就一眼看到布匹柜台上摆着军绿色的一卷布。我简直是喜出望外地上前就请问营业员:“这布怎么卖?”营业员说:“5毛一尺。”我又问:“我做一件上衣要多少尺。”她把我一打量:“大约5尺就差不多了。”我把手里的钱一算,5尺,2块5毛,还可以余6块给母亲。这样就自作主张的扯了5尺布。
   回到家里,我把剩余的6块钱递给母亲说:“母亲,煤买回来了。”母亲一看钱,不对头,差钱。她立马问我,怎么差钱呢,我就从头到尾把事情跟母亲说了:买布花了2块5,过渡去来花了1毛6分,是我平常攒的零用钱。
   母亲手里拿着钱,再看看我手里拿着的布,又是心疼,又是埋怨地说:“恰恰少嘱咐一句,叫我怎么还钱给人家呢。”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为啥事先不跟母亲说说呢,为啥这么大胆的自主行事呢,看着母亲那万般为难的样子,我心里煞是不好受。
   后来,还是家里攒的鸡蛋舍不得吃,卖了,凑足10块钱还给人家的。
   不错,盼军帽,盼军装,盼了7、8年,难道非要不可吗?难道我就不能再缓缓吗?母亲啊,到如今,只要一想到这事,心里都无限的忏悔。我亲爱的母亲,我对不起您。
   布有了,军扣有了,最后就是找裁缝做。
  
   四
   那时,村里就是一个裁缝,活路多得做不完。找了几次,人家一直推辞,我也不好勉强人家。再说那时在农村,有个裁缝手艺,那是囧得不得了。母亲深知我内心的想法,体量我的心情。一天上午,母亲说:“林,我到公社开会,顺便把你买的布,拿到镇上的裁缝那里去做。”我说:“那要量体裁衣呀,我不去,人家怎么能做?”母亲说:“你就请一个钟头的假,快去快回。”听了母亲的话,我喜不乐支地带上军扣,跟着母亲走。看得出,那次母亲心里也非常高兴,许是她去开会,要见见她的姐妹们,一路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镇上。
   那家裁缝店师傅,母亲认识,应该是老熟人。母亲把要做的衣服跟师傅说了。师傅说:“要做可以,没有军扣。”我说:“有,我带来了。”
   一个星期过去,衣服做好了。试衣之前,我把辫子梳梳,穿上那件梦寐以求的军装后,对着镜子照了又照,看了又看,还请母亲点评点评。母亲肯定是夸耀一番说:“姑娘长大了,是要一件像样的衣服。”俗话说的:“人靠衣装马靠鞍。”母亲心里哪里不疼爱她的女儿呢。
   衣服虽然有了,但我一直舍不得穿,一般都在节假日,或者走亲戚才拿出来穿穿。
   75年,我到乡镇企业工作,手里有了收入,后来又做了一条的确良面料的军裤。当穿着那套军装的时候,我心里美得像是实现了一项伟大的梦想般的得意。休息时,我时不时穿穿那套军装,在村里走走,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心里想,一套军装既朴素大方又庄重,她完全是我心中追求的目标。人家哪晓得我这套军装,整整盼了10年。10年的风风雨雨,期盼与向往并存,10年渐渐成熟的慢慢长路,让我深深懂得军装的真正含义,她不光有端庄的品格和形象,更要有做人的顽强意志与坚定信念。
  
   五
   其实,我也深知,到70年代中叶,军装渐渐退祛人们的视野,社会上流行各种时尚的衣装,如喇叭裤,撑的是克鲁米的伞,脚上穿的高跟鞋,军装似乎不时髦了。但是,对那套军装,我仍然倍加珍惜,她对于我来说,实在不易,而军装的意义远远比流行服饰意义深远。
   每当我穿完那套军装后,就好好收拾,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放着,即便后来褪色,也视作新衣般地珍爱。
   可以说,军装潮是一股穿透岁月的浪潮,激励着每一个青年激流勇进,我是那股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欢腾的潮水里跳跃,那才叫真正意义上的时尚。她代表了一个时代,也代表一种形象,她区别于落后。以军人为榜样,表露着民族的崇高理想与威望乃至自尊自爱,她将人们的境界带到一个至高的地位,向着坚定不移的目标进发。
   如今再想想那套军装时,心里无形增添了一种骄傲,那是我最好的人生阶段遇到最理想的着装,也代表一个光荣的时代。我把那个时代,当作一种甜美去回味,当作一种奋进去努力。
   我这一辈子虽然没能成为一名军人,但我始终以这套军装勉励自己,从言行上,以一个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从难从严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无论是单位,还是家庭,都以军人的风范作为励志的目标。
   庄严的军装永远不会过时,她始终引领着时尚。
  

共 44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髦,文绮老师对这套军装的追求,绝不是赶时髦,而是一种对军人的崇敬和爱戴。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军装的仰慕,甚至是一顶军帽的获得,都足以满足一下心里的炫耀。老师和大多数年轻人不一样的是,不仅仅是喜欢和拥有,而是对自己的要求和勉励。这套军装虽然不是真正的军装,可是,它超出了一件真正军装的份量,是一个年代的缩影抑或是留在心底的印记。曾经的我们,在共和国建设的路上,走过的足迹和历程。一身军装,尤其是得来不易的军装,沉甸甸留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并不断鞭策自己在社会上所工作生活的标准。简单而又神圣。好文章,力荐赏读。【编辑:刘春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春庆        2022-10-07 17:25:43
  文绮大姐辛苦,一篇能唤起那个时代过来人的好文章。能给人们带来记忆深处的感受。谢谢老师。遥祝秋安。
回复1 楼        文友:文绮        2022-10-08 15:26:32
  问好刘春庆老师,拙作让您辛苦,您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拙作编写按语,为此付出您的精力与宝贵的时间,我只有在遥远的地方隔屏向您道谢。遥握 。
2 楼        文友:张忠福        2022-10-07 18:50:17
  中国军人的军装,无论出现在何时、何地,都会给人一种安全、信心和信任感。这是几代中国军人用信念筑起来的军魂品牌!文绮老师对军装的这份特殊情节,让曾经是军人的我很感激,当然也让我更加珍惜那已是曾经的曾经。
回复2 楼        文友:文绮        2022-10-08 15:29:18
  感谢感谢张忠福老师前来热情关注拙作,向您学习。您的小说写得了得,一次编辑,终身学习。尤其您的部队回归,更让大家景仰。遥握。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2-10-07 23:54:28
  童年形成的世界观是一个人的人生旗帜,会影响一生的。如果说梦想是灯塔,那世界观就是抵达灯塔的坚强毅力。作者从小对绿军装的向往和拥有的梦想,从未改变,而解放军或者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身穿绿军装的气度不凡、英姿飒爽,总是深深吸引着作者,想方设法想弄一套军服。婶婶去部队探亲没弄到军服,却弄了几颗军服扣回来,在十年之后高中毕业,终于有了机会,将母亲吩咐买煤剩下的钱挪用买了五尺军服布料,母亲在责怨中用爱去理解,最后协助作者去公社裁缝铺做成了心仪十年的军服。军服是一种激进、责任、规范和正统的形象,是具有一个时代意义的时尚服装,是一种景仰和骄傲。文章主题明确积极,富有正能量。
碧潭飘雪
回复3 楼        文友:文绮        2022-10-08 15:34:50
  问好飘雪社长,看到您如此热情的留言与点评,实在感激不尽。作为社长该是多辛苦,社团每一位作者,每篇文章,您都会去熟读而又写出精准而又扎实可读性评语,该是多用功,其中的艰辛该是无法用文字和一句话能够说完的。我是读懂了社长那片赤忱的心境,总是希望社团越办越红火,总是以自己满腔热血唤醒大家的共同努力,一起走在丰富的文学路上,为江山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使大家有一个共知意识。再谢社长。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2-10-07 23:56:48
  佳作拜读!感谢文绮社长辛苦创作赐稿支持社团!遥祝秋祺文丰,创作愉快!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回复4 楼        文友:文绮        2022-10-08 15:35:24
  多谢社长申报。留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