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家书抵万金(散文) ——寄玉儿
亲爱的玉儿:
我们虽然每日相见喋喋不休总有说不完的话,分别的时候总还是意犹未尽。今天用我最擅长的文字来表达我心里对你最深切的期盼和祝福,动笔之后我更觉得文字的力度要比我们每天口水话更回味无穷,更深刻有意义!
我喜欢写作,正如唐诺老师说的文字共和国的概念,我有幸成为这个国度的成员。这是一个既宽容又极为苛刻的国度,她的宽容在于不需要有专业的学历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甚至不需要有优美的文笔,写生活以及生活赋予的体验感就行,无需过度脑力消耗,这种写作可能才是最享受的写作。能够让人真正享受写作过程的作品,读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能够带给读者共感,是写作者最大的成就和快乐。
她的苛刻在于她的评价标准与名利彻底无关,在文字共和国里,我们需要诚实,首先是对自己的生命体验诚实的记录和思考,在文字里找到安顿自己的所在。能够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算是找到了写作对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为了发表能出名,能挣钱。其次,是对写作这项事业的热爱,心里有无穷的乡愁,无尽的人们,怀敬畏之心,去书写一个个灵魂,写他们的同情心,牺牲和忍耐力的精神,写那些勇气,希望,怜悯,勤劳。我已经把写作看成是生活对我的召唤,而不是一种业余爱好。
看到现在的你,我仿佛在走过青春岁月之后又重逢了少年的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充满不自信,惶恐和挣扎,同时也从未放弃爱和希望,无数次的寻找爱和希望,找到之后,又会被另一个不自信包围,这是每个人的人生缩影。
就如你们在开玩笑中说的完美男性的代表谢姑爷一样,人们对他的尊重是因为他多有钱、多成功吗?绝对不是!因为他算不上有钱的人,事业也是摸索前进中。他能够得到人们的敬重,是因为他那种被困难打压而百折不挠的精神。现实中大多数人,因为活得含辛茹苦,事事艰难,很多人披上了心灵的铠甲,慢慢远离自己的内心,变得世故和冷漠。
而谢姑爷却反其道而行之,越是经历过人情冷暖,越是让自己变得温暖,越是艰辛越是努力。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本耐读的书。他在最底层的挣扎和彷徨中度过,有过草根的自卑和无助。他被人抢劫并勒索,与歹徒进行过生死搏杀;他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被亲二姐一家背叛,又被做苦力的大姐慷慨帮扶。
他领略过人性的卑鄙和丑陋,也体会过人性的高尚与美好;他历过羞辱,也被众人敬仰过。他身上有一种人之初的天真,内心脆弱而敏感,却又强大而无畏。他虽然不善于浪漫表达,内心却细腻丰富;虽然现在是身边兄弟们的领头羊,带领大家发家致富,但苦活累活他总是身先士卒。他能承受繁重的体力之苦,也能完成烦琐的数码编程。他虽然文凭不高,但知识面广,许多疑难问题在他那儿几乎都能得到答案。他的阅历使他对人世间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可以不富贵,但是要高贵。不因为生活的苦难而变成苟且的人,即使人生起点低到尘埃,坚持选择自己相信的那些真善美的东西,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总会重逢他的梦想。
你一直羡慕我们家是一个宽容个性,鼓励纯粹与真实的温馨之家,其实我们仨都是平淡无奇,我们只是相守相助而已。老家的教育方法是,黄荆条下出好人,亲戚朋友常常感叹,诚诚,你父母从来没有打过你甚至没有严厉的苛责过你,你还这么体贴懂事,真是好娃娃。他嘿嘿一笑觉得这不值一提。他对我说,我懂得爸爸妈妈的苦累,我该心疼你们。对天下的母亲来说,爱孩子是本能,是天赋,可拥有孩子的懂得,是一种幸运。这是我生命中最温暖踏实的东西。
其实诚诚生来并不优秀,比如贪玩手机,功课拖沓,上课不自律等等,许许多多顽皮孩子身上的毛病他都有。但是他总在进步,虽然你们所见所闻他很多美好的地方都是我美化了的,但就是这么奇怪,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他就变成了我所期待的样子:对社会有正义感,有同情心;对家庭有责任有担当;为人心怀感恩,处事知进退懂分寸。
很多人说孩子和父母一起生活长大,性情肯定比和爷爷奶奶带大的好,我认为并不是这样,最基本原因是,孩子与陪伴他成长的人有没有共情之处。在孩子成长的岁月中,同情过的人,呼唤过的正义,渴求过的尊重,期盼的温暖,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深植于内心世界的共情,我想即便孩子日后经历世界的形形色色,体会了失落,品尝了诱惑,经历了幻灭,领受了嘲讽,也不会轻易失去自己的本色。你说对不?
与你有太多的温暖记忆,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懂得你的快乐与伤悲。你一直都是一个真诚,热情和阳光的年轻人,你又温柔又高傲,又深刻又朴素,又微妙又率直。你不愿意戴着面具生活,该爱的时候爱,该唱的时候唱,想哭的时候哭,纯粹而真实。你让无数人赞之,也让大家忧之憾之惑之,我给你写这封信,希望你看到我们的经历,遇到挫折时不再觉得不公和孤独,变得轻松一些。愿以后的你,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和不累的人相处,和相爱的人一起,过想象里的一百种生活。
我将陈行甲在《人生笔记》中写给霞的诗歌摘抄送与你:有一种人生需要沟通,有一种爱情迟到最真,有一种岁月你要苦苦奋斗,有一种日子要不停地走!
让我们以此共勉!
爱你的姑姑
